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五)~F 976經、977經:此二經記述屍婆外道請教佛陀之事。

  976經、977經:此二經記述屍婆外道請教佛陀之事

  976經是屍婆問佛:「瞿曇!雲何為學?所謂學者,雲何為學?」

  這裡的「學者」,與我們當代人所說的「學者」是完全不同的。現在的「學者」,一般是指學術上頗有造詣的專家。而中國古代「學者」意為求之人或者是學問做得很深的人。比如說《論語·憲問》就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細究這句話,倒與佛家的「學者之義多少有些關聯。從孔子這句話上看,大約從孔子時代起,「學者」這個詞義可能就發生了變化。從內涵上講,在禮樂十分講究的年代(應該是春秋之前的事情),所謂「學者」不僅是學問很好,更要緊的是在道德修為方面可以說已經達到聖人標准古今學者的最大區別,大約就體現為一個是「為己」,一個是「為人」。做學問的是什麼?最最緊要的是要解決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是為了自己的道德行為達到日臻完善完美,這與早期佛教所主張的「息滅貪嗔痴」是殊路同歸的。而今之學者呢,其目的是為了為人」,目的是解決他人的問題,至於自己身上毛病有沒有解決清楚,那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當然,從現實角度講,自己做得怎麼樣,別人也無法直觀了解,當然不如「為人」來得直截。「為人」可以博得個好名聲,而且也可以快速便捷地獲得些名聞利養,做到名利雙收,何樂而不為呢?所以孔子兩句話,是頗值得玩味的。

  那麼佛家的「學者又是作何理解呢?佛陀在回答問題很講究方便善巧,他的回答是「學其所學故名為學」。就是說,一個人學習他應該學習的東西,這個人就可以稱作為學者。那麼什麼東西應該學,又有哪些東西不該學呢?在這裡我們需要注意佛陀說法是針對性的,我們不能將其教條化。對於這個問題佛陀的回答是「隨時學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這就是我們應當不斷學習、不斷增上的內容。簡而言之,佛陀在教導弟子們要時刻不要忘記「戒定慧」三學。戒是基礎內容,無有戒畏則無有定力,無有定力也就無法獲得最高的智慧就好像一杯濁水,我們若想讓這杯水變得澄凈,惟一的辦法就是讓這杯水處於靜止之中。當時間久了,杯中自然是濁清分明,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這是學者第一層意思。

  作為「學者」,我們還可以將其理解為在成就大道上不斷邁進的修行者,此即學者的第二層意思,即我們平常所說的「有學位」。這個標准比較高,非一般人所能達到。佛陀在經中教誡我們要不斷地將增上三學,目的有一個,那就使我們早日成為在道德修為完美無缺的成功人士。當我們的三學達到了再也不需要「增上」的時候,我們就成為了無學,其起點是初果位須陀洹,終點是四果阿羅漢(當然,也有人認為是菩薩位和佛位——對於這個問題,暫不予討論)。也就是說,在成就羅漢果位之前,哪怕是三果阿那含,都歸為「學者」的范疇。而對於普通的凡夫而言,恐怕連「學者」的資格都不具備。所以在本經中,屍婆外道就阿羅漢之事佛陀提問:「若阿羅漢比丘諸漏已盡,所作已作,舍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善解脫,當於爾時,復何所學?」對於這個問題佛陀的回答是很明確的,阿羅漢雖被稱為「無學」,「覺知貪欲永盡無餘;覺知嗔恚、愚痴永盡無餘,故不復更造諸惡」,但實際上阿羅漢是有所「學」的。學什麼呢?此時所學並非被動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成為一種「習慣」(用詞不太准確),即「常行諸善」。阿羅漢只有行善卻永遠不會造惡,「常行諸善」便是阿羅漢的日常功課對於行善,阿羅漢們已經習以為常了。到了部派佛教時期,曾經就阿羅漢是否會退轉問題爭論不休。根據我的理解,這些爭論的出發點很有問題,目的無非就是想蓄意貶低羅漢而已,其用心良苦亦不言而喻。

  977經談到外道的各種歪理邪說,主要是針對外道的一些宿命論。

  在很長一段時期佛教的三世因果都被很多人視為宿命論的一種表現。我們不得不說這些人是何等的淺薄無知。要知道,佛陀本人便是宿命論的反對者而非擁護者。比如說在本經中,當屍婆外道轉述婆羅門的一些宿命觀點時,佛陀便予以斥責。外道宿命觀點主要是:

  「若人有所知覺,彼一切本所作因,修諸苦行,令過去業盡,更不造新業,斷於因緣,於未來世無復諸漏。諸漏盡故業盡,業盡故苦盡,苦盡者究竟苦邊。」

  這段話才是真正的宿命觀點,即宣揚「業」的不變性與固定性。宿命論的現世表現為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今生壞人下輩子仍舊是壞人今生貧窮後世還是窮人,不可更改。那麼如何將這些「業」消失殆盡呢?一部分外道主張修鍊極端的苦行,那今生絕對不能享受,只能吃苦不能享福,並且不準干壞事。只有這樣才能不再製造惡業時間久了,惡業沒有了,就不會再受苦了。

  這種論點貌似正確,實際上很荒謬。今生不造惡業,只是來世不受惡報條件之一,卻不是全部條件。比如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從總體上講是對的,但若將其絕對化,便是錯誤,因為從短期來說,種瓜不一定得瓜,種豆也未必得豆,弄不好顆粒無收,也是極其平常之事。因此佛陀批評這種觀點時說「彼沙門婆羅門實爾洛漠(不負責任地信口開河)說耳,不審不數,愚痴不善不辯」。佛陀說,「若彼沙門婆羅門言一切所知覺者皆是本所造因(即宿世之因),舍世間真實事而隨自見,作虛妄說」。實際上,佛教核心思想便是緣起生滅法。所謂痛苦的產生,實際上無非是我們的「心法」在中間作怪,佛陀據此提出了「五因五緣生心法憂苦」之說,具體內容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蓋,所謂「因貪欲纏,緣貪欲纏,生心法憂苦;因嗔恚、睡眼、掉悔、疑纏,緣嗔恚、睡眼、掉悔、疑纏,生彼心法憂苦」。離開了此五蓋因緣,那麼痛苦就會自然消逝得無影無蹤。所以說,苦由心生,苦由心滅。而如今佛教界所主張的「和諧世界,從心開始」,正是立足於「心」,來尋求心靈的息靜與安寧。這對於當今浮躁喧囂的器世間來說,「心的和諧」將是多麼的重要與迫切!(7.8.)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