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說《雜阿含》(四十三)
(卷四十三)
1164經:本經思辨性比較強,主要闡述二邊與中道等義。
有眾多比丘集中於波羅柰國的鹿野苑講堂,大家在一起探討一個問題,即哪裡屬於二邊,如何才能離二邊而行中道:「諸尊!如世尊說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若知二邊者,於中永無著,說名大丈夫,不顧於五欲,無有煩惱鎖,超出縫紩(zhì,用針線連綴)憂。」對於這首偈頌,諸比丘探討道:「諸尊!此有何義?雲何邊?雲何二邊?雲何為中?雲何為縫紩?雲何思?以智知,以了了;智所知,了所了,作苦邊,脫於苦。」由此偈我們可以得知,對於二邊的辨別是多麼的重要,它可以離開貪著,遠離五欲,解脫煩惱鎖,甚至可以堪稱為「大丈夫」。
關於什麼叫二邊,一般認為二邊就是事物的兩個極端。一般講的二邊是苦樂二邊、有無二邊、常見斷見二邊以及增益損減二邊四種。而在本經之中,諸位比丘對此觀點是:
序號 | 二邊 | 其中 | 縫紩 | 結論 |
1 | 六內入處是一邊,六外入處是二邊 | 受 | 愛 | 習於受者,身漸轉增長出生,於此即法,乃至脫於苦。 |
2 | 過去世是一邊,未來世是二邊 | 現在世 | 愛 | |
3 | 樂受者是一邊,苦受者是二邊 | 不苦不樂 | 愛 | |
4 | 有者是一邊,集是二邊 | 受 | 愛 | 同上。 |
5 | 身者是一邊,身集是二邊 |
| 愛 | 同上。 |
在上述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何種二邊,連接它們的均是「愛」,可以說就是這個「愛」在其中產生了相當大的作用。眾比丘探討了很久,最終除了「愛」達成一致意見外,其他方面也沒有形成最終的統一。於是便當面請教佛陀,「我等應往具問世尊,如世尊所說,我等奉持。」
佛陀對此回答說:「汝等所說,皆是善說。我今當為汝等說有餘經。我為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有餘經說,謂觸是一邊,觸集是二邊,受是其中,愛為縫紩。習近愛已,彼彼所得,身緣觸增長出生。於此法,以智知,以了了;智所知,了所了,作苦邊,脫於苦。」
佛陀首先對上述各種觀點都表示肯定,認為大家說得都有道理。比如說六內入處是一邊,六外入處是另一邊;過去世是一邊,未來世是二邊;樂受者是一邊,苦受者是另一邊;有者是一邊,集是另一邊;身者是一邊,身集是另一邊——這些都沒有錯。佛陀談到「觸是一邊,觸集是二邊」,並且談到「受是其中,愛是縫紩」。從六處、觸、受、愛四者而言,在十二因緣的排列次序中,六處在前,觸居其次,受再次,愛最末。一般而言,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陰緣。佛陀重點談到觸,根、境、識「三事和合生觸」,據過去經驗而對當前境界產生的某種認識。可以說,觸是一種極端,而據此生起的種種認識與分別同樣是一種極端。由觸而生苦樂等三受,由苦樂等受便自然而然地生起了種種貪愛與執著,這便是痛苦與煩惱生起的源頭。如果把這些錯綜復雜的關係都釐清楚了,便可以知道其中的真相,便可以不受觸受愛的影響,從而做到遠離眾苦。
我們常說離二邊而行中道,從現實生活中而言,就是教育我們凡事不要走極端,包括做事、說話都不要走向極端,而要盡量做到不偏不倚,把握火候,恰到好處。事實上這就是一個度的把握,所謂「失之毫釐,謬之千里」。如何才能把握好這個「度」,也就是如何做到「中道」呢?從佛教立場而言,各個宗派也有不同的觀點,比如說天台宗以實相為中道,認為中道為第一義諦;法相宗以唯識為中道,主張非空非有為中道;三論宗以「八不」(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為中道。然而從原始佛教而言,立足並奉行於八正道便可視為中道。「舍此二邊,有取中道,成眼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槃,謂八正道。」(《中阿含》卷56)。我個人以為,只要我們認真踐履八正道,就可以稱之為行中道了。所謂八正道的內容大家都耳熟能詳,在此不一一列述。(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