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四十六)~G 1231經~1233經:此三經敘述與財利(或布施)有關的話題。

  1231經~1233經:此三經敘述與財利(或布施)有關的話題。

  1231經亦是波斯匿王的個人感悟之語波斯匿王作為一個大國的國王,同時也作為當時部族的首領面目出現於經典中。作為部落盟主,他經常於「正殿上自觀察王事」,也就是處理各個分部落之間的糾紛事務。開始時,波斯匿王對這件事還挺有信心的,可是後來越來越感到鬱悶,原來大家都是講真話的少,講謊話的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來是「因貪欲故」,由於貪欲的趨使,才使得大家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失損失,或者說做到利益最大化,所以才想盡辦法掩蓋真相。所以到後來波斯匿王越來越失望,便作是念:「止此斷事!息此斷事!我更不復親臨斷事。」也就是從此對部族間的是非恩怨,自己再也不親自出面予以裁決了。於是波斯匿把重任託付給了兒子,「我有賢子,當今斷事。」

  雖然把事情交給了兒子去處理,但是波斯匿王有一件事始終琢磨不明白:「雲何自見此勝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長者大姓為貪欲故,欺詐妄語?」據此波斯匿王向佛陀請教。佛陀回答說:「大王當知,譬如漁師、漁師弟子,於河溪谷截流張網,殘殺眾生,令遭大苦。」所以,那些大姓們「因貪利故,欺詐妄語」,其結果也必然是「長夜當得不饒益苦」。在這里,佛陀是從佛法的角度討論「貪利」的原因所在。當然,若從世間角度而言,其中有很多原因可以總結,但是我們是佛弟子,只要從中發現佛理,便足夠了。

  1232經與1233經談到了舍衛國有一富翁長者,名叫摩訶男。這個摩訶男與釋迦族的摩訶男並非同一人——這個摩訶有個特點,就是貪財且十分吝嗇,可謂「享譽全國」,連波斯匿王對此人能做到耳熟能詳。此人「多財巨富,藏積真金至百千億,況復余財」,說明富可敵國。可是呢,這個摩訶男雖然如此富有,卻節儉到了極點:「食粗碎米,食豆羹,食腐敗姜,著粗布衣、單皮革屣,乘羸敗車,戴樹葉蓋」。如果說節儉的話,應該是種美德,自己衣食住行方面樸素一點,倒也未必是壞事;可是事實上呢,這個人不僅對自己幾乎達到自虐的地步,對他人也是一毛不拔!「未曾聞其供養施與沙門婆羅門,給恤貧窮、行路頓乏、諸乞丐者」。不僅如此,他是「閉門而食,莫令沙門婆羅門貧窮、行路、諸乞丐者見之」。就連沙門乞丐想進入他家門都相當困難,可以說是典型的守財奴了。

  佛陀對此評說道:「此非正士,得勝財利,不自受用,不知供養父母,供給妻子宗親眷屬,恤諸僕使,施與知識,不知隨時供給沙門婆羅門,種勝福田,崇向勝處,長受安樂未來生天。得勝財物,不知廣用,收其大利。」我前面也說過,擁有財富並不是壞事,只要施用得當,反而是給自己帶來更大利益的好事。一個人擁有巨額財富,自己捨不得用,就連父母妻子兒女們都捨不得給他們用,更不會施捨給沙門僧眾貧窮鰥寡,這不是很可惜呢?就好似擁有一泓甘甜的池水放著不用,白白地看著這些甘泉被蒸發浪費掉一般。所以佛陀說「此非正士」,放著一本萬利的好買賣不去做,實在是愚蠢至極!

  像摩訶男如此吝嗇,必有餘殃。等他到了命終的那一天,「無有兒息」(沒有後代)。後代哪裡去了呢?也許是沒有生過子嗣,也許是子女早年夭折。按照國律,摩訶男的所有家產,悉數上交國庫,「悉入王家」。波斯匿王為了鬧清摩訶家裡究竟有多少財富,於是「日日校閱財物,身蒙塵土」,弄得灰頭土臉。佛陀見到波斯匿王又臟又累,於是就問明原因。後來佛陀說了摩訶男的前世因緣:「彼摩訶男過去世時,遇多迦羅屍棄辟支佛,施一飯食,非凈信心,不恭敬與,不自手與,施後變悔……由是施福,七反往生三十三天,七反生此舍衛國中最勝族姓,最富錢財。」但是由於在布施給辟支佛時心有雜染,結果「雖得財富,猶故受用粗衣粗食」。而且在經中,佛陀還運用神通,洞悉摩訶男的財富來路不正,「彼摩訶長者殺其異母兄,取其財物」,也就是謀財害命。雖然今生命終,卻是免不了墮入地獄的厄運,「緣斯罪故,經百千歲地獄中,彼餘罪報生舍衛國,七反受身,常以無子,財沒入王家。」

  我們常說因果毫釐不爽記憶中記有事。有人問某一高僧聖人是否會落入因果高僧回答說:「聖人不因果。」因為此句回答,結果墮入畜生道中數生數世。後來高僧輪迴世間,以同樣問題向另一高僧請教。另一高僧回答說:「聖人不因果。」此高僧聞後倏然大悟,立即脫離畜生道而成就聖道。造什麼因得什麼果,沒有什麼可商量的。坦率地說,年輕時對三世因果也是時有疑慮;當人至中年,忽地體悟到吾輩泛泛凡人,不要說「不昧因果」,就是「堅信因果」,恐怕都要經歷大半輩子的光陰去生起信念。所謂「聖人畏因,眾生畏果」,假如我們世間的絕大多數人都能夠做到「畏懼因果」,又怎麼會讓佛菩薩為我們處處勞心勞力呢?(2.3.)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