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四十七)~D 1245經:本經敘述必須斷除身口意三惡行。

  1245經:本經敘述必須斷除身口意三惡行

  佛陀比丘開示說:「捨身惡行者,能得身惡行斷;不得身惡行斷者,我不說彼捨身惡行。以彼能得身惡行斷故,是故我說彼捨身惡行。身惡行者不以饒益安樂眾生離身惡行,以義饒益,得安樂故,是故我說捨身惡行;口、意惡行亦如是說。」

  對佛教大乘經典比較熟悉的人,倘若有機會接觸到《雜阿含經》,可能一下子不太適應:經中的諸種小經很多,而且很多也就三言兩語,有時讓人不著頭腦。但是我覺得,無論再精短的經文,基本上都是十分完整的。比如說本經很短小,前後加起來也就句話。然而雖僅這些,卻交待得很清楚,比如時間為「一時」,地點為「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人物為佛陀以及諸比丘,事件為佛陀為大家說法內容為如何戒除三惡行,可以說在各方面均無懈可擊。以我個人對阿含經的粗淺認識,以及我研討阿含經六、七年的簡陋想法,這些樸實無華、短小精焊的經文,正是阿含經的可貴之處。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這樣的經文,正是佛陀在弘法布教的歷程中的真實記錄。我一再重申這樣的觀點:在佛陀住世期間,各種外部條件內容條件都十分不理想,充滿風險和波折,甚至佛陀本人都險遭外道的謀害。佛陀一生說法四十九年,足跡幾乎遍及整個印度大陸架;也就是說,佛陀一生之中,絕大部分時光都在旅途的奔波勞頓中度過。當佛陀與眾弟子感到勞累的時候,便到樹蔭下或者某個村落里稍作休憩。此時佛陀會利用這些時間,為大家作些開示。這些開示大部分是即席發揮,或者針對某一個問題或者是佛陀由於某種事件而有感而發,或者是回答弟子們的各種有關修行的提問。佛陀的這些開示,在當時並沒有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而是儲存於弟子們的腦海中。當佛陀滅度之後的當年夏天,摩訶迦葉尊者讓大家(據說是五百位上座長老)召集起來,進行經典彙編,然後大家口口相傳,這便是最早的佛經結集。

  關於第一次結集的內容,目前觀點不完全一致。從阿含經中我們大體可以推測出,最早的結集重點分契經和戒律兩大類,其中「契經」實際上也包括部分「論」(阿毗曇)。這里的「經」,重點便是指我們現在讀到的《阿含經》——她是佛教最早的經典,記載了佛陀最富有人性化的、樸實的、隨機性的教誨。一句話,阿含經是各種佛經的本母。

  本經談到三惡行,即身、口、意三方面行惡。「捨身惡行者,能得身惡行斷」,同理,「口、意惡行亦如是說」。一個人,如果能確保自己終生不為惡,十分不容易。能夠捨棄身惡行,身惡行也就從此不存在了。就好像我們站在太陽下面,身後總有個影子;如果能讓這個影子不存在呢?只要我們進入到屋子裡就可以了。同理,要想讓惡行從此不復存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我們從此不再行惡。進一步說,我們為什麼要讓自己從此捨棄惡行?因為惡行讓我們很不饒益,沒有半點好處使我們片刻不得安寧。我們常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只有心中有鬼,才會有所懼怕,有所膽怯。倘若我們能夠做到身行於善、口稱於善、意念於善,那麼必然是「以義饒益,得安樂故」,從此可以高枕無憂,「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這個目標雖然很高很大,但只要我心懷慚愧,常行精進,就一定能夠抵達實現的那一天。(2.16.)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