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四十九)~J 1303經:有一位名叫月自在的天子來詣佛所,向佛陀述說自己的一些心得

  1303經:有一位名叫月自在天子來詣佛所,向佛陀述說自己的一些心得

  「彼當至究竟,如蚊依從草;若得正繫念,一心善正受。」

  此四句偈的意思比較簡單,但是其中義理深奧,非常人能解。此處的「究竟」,與佛教中常說的「究竟」,意思並不完全一樣。天子所居乃為諸天勝境,在他們看來,天界大約便可以視之為「究竟」。故其說,一切人都要抵達究竟方為安隱,就好蚊蟲最終要依於草叢來安住並繁衍後代。如何通達於究竟呢?需要「正繫念」,並通過正繫念來達到「正受」(初禪以上之禪定)。

  何謂「繫念」?通俗地講,就是將各自的心念繫於一處不思想其他。比如凈土念佛法門中的「三時繫念」,也就是自己的心念全部繫於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之中,從而做到念念相繼,不給閑雜念頭絲毫入侵的機會。正如《觀無量壽經所說眾生用心觀想佛時,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在《雜阿含》中也不止一次地談到正繫念——這里「正繫念」,乃為心無旁騖、符合佛教義理之繫念。如1259經說:「愚痴之人聚落住,晨朝著衣持缽,入村乞食,不善護身,不守根門,心不繫念。」這里重點是講六根的前五根,即眼、耳、鼻、舌、身五支。第1271經中阿難尊者受持佛陀四句法經偈中也談到:「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若人保持正智正繫念,則可以使我們遠離眾苦,從而獲得圓滿解脫。可以說,先有繫念,後有禪定。繫念是通往禪定的必經之路

  佛陀對此觀點是:「彼當到彼岸,如魚決其網;禪定具足住,心常致喜樂。」從這里可以看出,佛陀對於天人眼中至高無上的「究竟」,認為其實質上並不「究竟」,因為它不是佛陀所主張的「彼岸」。佛陀的「彼岸」,乃是衝破生死之網的徹底解脫,這種解脫不再受生死輪迴的束縛,於三界來去自如。在佛教看來,欲達到此種解脫,其著眼點還是落在「禪定」的修持法門。由定而生智慧,是迅捷通向解脫的綠色通道。(4.23.)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