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長阿含》(卷十)~A 一、三聚經

  (卷第十)

一、三聚經

  說法地點舍衛國祇樹給孤獨

  參加人員千二百五十人

  本經大意本經和《增一經》相似,是以佛說的體裁結集下來的,也是法相的分類法。然而其內容乃和前幾經有些不同,是依趣惡趣、趣善處、趣涅槃法的三法聚,而各各由一而增至於十的增一法。

  這部經有些特別,據說在巴利文的藏經中沒有這部經,因此引發了一些猜測,說此經很可能是從《經一經》、《十上經》等同源經典上摘抄下來的。那麼什麼叫三聚呢?聚就是聚落,引申為眾生所趣的地方三法聚就是三類眾生所趣之處。哪三處呢?一是惡趣,二是善趣,三是不具善惡涅槃趣。現在我們就本經的主要內容,分別予以適當的闡解。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次佛陀說此部經,並沒有說背痛之事,這有兩種可能,一是正值佛陀說法不久,尚不知疲憊;二是此時佛陀身體狀況良好,沒有患病的跡象。此時佛陀情緒似乎很好他就對那些眾多的大比丘們說:「今天,我要對你們講說一種微妙之法,義理殊勝思想清凈對我們的修行很有幫助。這個法叫什麼呢就叫三聚法。我在說法的時候,希望大家思想上不要開小差。」接著,佛陀就開始了宣講。

  一、一法

  一法趣於惡趣:所謂沒有仁慈,而懷有毒害之心

  一法趣於善趣:不用惡心加之於眾生身上

  一法趣於涅槃:能夠精勤,能夠修身念處。

  二、二法

  二法趣向於惡趣:第一種就是所謂毀戒,第二就是所謂破見。

  二法趣向於善趣:第一就是所謂戒具,第二就是所謂見具。

  二法趣向於涅槃:第一就是所謂止(定),第二就是所謂觀(慧)。

  三、三法

  三法趣向惡趣:即三不善根。①貪不善根,②恚不善根,③痴不善根

  三法向於善趣:即三善根。①無貪善根,②無恚善根,③無痴善根

  三法趣向涅槃:即三種三昧。①空三昧(空為萬事當中去觀人或法之空。所謂空我所見。非我為我見,是觀空而住的禪定);②無相三昧(無相就是滅,是指涅槃涅槃是沒有色聲香味觸之五塵,也沒男女,以及生、異、滅之三有為相,是觀無相也就是以空而觀無差別的相狀之禪定)。③無作三昧(無作為無願,無願為無相,為觀無願求之事,是觀無願而住的禪定)。

  四、四法

  四法向於惡趣:①愛語(貪愛之語),②恚語(瞋恚之語),③怖語(恐怖之語),④痴語(愚痴之語)。

  四法向於善趣:①不愛語(不貪之語),②不恚語,③不怖語(不恐怖之語),④不痴語(不愚痴之語)。

  四法向於涅槃:即四念處。①身念處(觀身不凈),②受念處(觀受是苦),③意念處(觀心無常),④法念處(觀法無我)。

  五、五法

  五法向於惡趣:即破五戒。①殺生,②偷盜,③淫逸,④妄語,⑤飲酒。

  五法向於善趣:即持五戒:①不殺生,②不偷盜,③不淫逸,④不欺語,⑤不飲酒。

  五法趣向涅槃:即五根:①信根,②精進根,③念根,④定根,⑤慧根

      六、六法

  六法向於惡趣:即六不敬。①不敬佛,②不敬法,③不敬僧,④不敬戒,⑤不敬定,⑤不敬父母

  六法向於善趣:即六敬法。①敬佛,②敬法,③敬僧,④敬戒,⑤敬定,⑥敬父母

  六法向於涅槃:即六思念。①念佛,②念法,③念僧,④念戒,⑤念施,⑥念天。

  七、七法

  七法向於惡趣:①殺生,②不與取(人不給他,強奪或暗取),③淫逸,④妄語,⑤兩舌,⑥惡口,⑦綺語。

  七法向於善趣:①不殺生,②不偷盜,③不淫逸,④不欺語,⑤不兩舌,⑥不惡口,⑦不綺語。

  七法向於涅槃:即七覺意(七菩提分)。①念覺意,②擇法覺意,③精進覺意,④猗覺意,⑤定覺意,⑥喜覺意,⑦舍覺意。

  八、八法

  八法向於惡趣:即八邪行。①邪見,②邪志(邪思惟),③邪語,④邪業,⑤邪命,⑥邪方便,⑦邪念,⑧邪定。

  八法向於善趣:①世間正見,②世間的正志,③世間的正語,④世間的正業,⑤世間的正命,⑥世間的正方便,⑦世間正念,⑧世間正定

  八法向於涅槃:即八正道。此處不再述。

  九、九法

  九法向於惡趣:即九惱。:①有人已侵惱我,②有人現在侵惱我,③有人當來會侵惱我;④我所愛的已被侵惱,⑤我所愛的現今侵惱,⑥我所愛的當來會侵惱;⑦我所憎的已被愛敬,⑧我所憎的現今愛敬,⑨我所憎的當來會愛敬。

  九法向於善趣:即九無惱,與上面九惱相反,此不多述。

  九法向於涅槃:即九善法:①喜,②愛,③悅,④樂,⑤定,⑥實知,⑦除舍,⑧無欲,⑨解脫

  十、十法

  十法向於惡趣:即十不善。①殺,②盜,③淫(以上為身三);④兩舌,⑤惡罵,⑥妄言,⑦綺語(以上為口四);⑧貪取,⑨嫉妒,⑩邪見(以上意三)。

  十法向於善趣:即十善行,與十不善相反。

  十法向於涅槃:即十直道。①正見,②正志,③正語,④正業,⑤正命,⑥正方便,⑦正念,⑧正定,⑨正解脫,⑩正智。

經文的最後,佛陀一再囑咐大家:他現在把他該講的,都毫無保留地跟大家講了;他所講的,也就是他所修證的真理在這里,佛陀鄭重地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聽了法就算萬事大吉了,萬萬不可那樣;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汝徒增亦宜自憂其身,當處閑居、樹下思維,勿為懈怠」。也就是說,不止要認真聽講,而且聽後還要於沒事的時候,到樹下靜靜地思維,好好地回味、咀嚼一下佛陀所說的每一句話,時刻對照自己、反省自己,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為,早日證悟。世尊在最後告誡大家:「今不勉力,後悔無益」,我們若現在或者當下不努力去修學,那麼等到想修的時候,也沒力氣、沒有時間修了。中國有句古話,叫「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它所表達的,與佛陀所教導我們的,不是一樣的道理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