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長阿含》(卷十)~C 三、釋提桓因問經

三、釋提桓因問經

  說法地點摩揭陀國的庵婆羅村北,毗陀山因陀婆羅窟中

  參加人員:天帝釋、般遮翼、諸忉利天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在毘陀山。入於火焰三昧,為帝釋講解之事,是以一問一答的方式記錄下來的。經中主要內容是:一切眾生的怨結均依貪嫉而起,貪嫉是依愛憎而生愛憎即由慾念而起。欲由想而起,想由調戲心而起。若除調戲心,即沒有想,乃至沒有怨結。這樣,即沒有互相傷害等事。又說沙門如沒有調戲心,即沒有滅。又說具足戒、究竟梵行、究竟安隱、究竟無餘等的解脫道。帝釋即成為佛的弟子,而得須陀洹果。帝釋並追憶自己的往昔而說:過去曾和阿修羅爭戰而勝,雖有喜樂、念樂然而有刀杖喜樂、鬥爭喜樂感覺,而今遇佛而奉佛,而得沒有刀杖喜樂的真正喜樂。此時在佛前奏琴的般遮翼子,曾受佛的贊譽,帝釋即賜與干沓和王之女給他為妻。   

  剛才我在上面的「經中大意」已經初步地說了這部經是以釋提桓因與佛陀的一問一答方式而展開的。天帝釋在佛經中時常出現,他是佛陀的得力護法,很多重大的佛事活動都與他有關係。比如說釋迦佛初成道時,對於是否開演佛法問題曾經猶豫過,但是最終是天帝釋下來請求佛陀慈悲眾生,為眾生說法;在佛陀十難之一中,那個外道女暴志曾經謗佛,後來是天帝釋化作一隻老鼠而為佛陀解圍……反正類似的例子很多。不僅如此,我們在前面的一些經中,也曾提到天帝釋曾在天上為天眾宣說佛法事情,可見他不僅對佛法懷有很深的崇敬之心情,同時對佛法很有研究,所知義理甚多。但是從此經裡面來看,天帝釋聽

  請教了佛陀的一些問題,當得到滿意的解答後,心開意解,證得須陀洹果,這就說明一個問題,此時天帝釋對佛法已經產生了好感,但是他對佛法了解得並不是很多,這是可以肯定的。根據這種解釋,我們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佛陀這部門的時候,很可能是在成道後的前十五年以內,甚至還會更早。

  從在這部經中,我們便知道,佛陀此時在做什麼呢?原來他在「入火焰三昧」。那麼什麼叫火焰三昧」呢?根據《佛學大辭典》上的解釋,它又稱作火光三味、火生三昧也有稱火界三昧的,系表示以凈菩提心之智火燒盡三毒五欲的煩惱。想當初佛成道後,曾經度化三迦葉時,曾以此三昧而降伏毒龍。而一些阿羅漢將要入滅的時候,也多入此三味,然後出火灰燼其身。在後面的《中阿含經·頻婆娑羅王迎佛經》有這樣一段記載:「尊者郁毗羅迦葉入火定已,身中便出種種火焰,青、黃、赤、白中水精色,下身出火,上身出水;上身出火,下身出水。」那麼佛陀入這種火焰三昧時,「彼毗陀山同一火色」,說明是火光衝天,景象十分壯觀,因此摩揭陀國的人民見到了火光,都知道是怎麼回事:「此毗陀山同一火色,將是如來諸天之力」,看到摩揭陀國的人很有善根,對佛陀很是了解。

  還有一個樂神我們需要提一下,那就是這個般遮翼。佛經中在談到這個人物時,說他手持琉璃琴。這個琉璃琴究竟是何模樣,著實讓我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是既然他是樂神,彈得肯定很好,很動聽,在天界很有名氣。於是釋帝桓因就對他說:你琴彈得那麼好,你可不能保守,現在有個機緣佛陀正在入定,你去獻彈一段,也是一個供養。這個般遮翼一想也對啊,佛陀平時想看上他一眼都是很難得的,如今有這么好的機會,當然要在世尊面前露一手。於是他就在距佛不遠的地方,一邊彈著琉璃琴,一邊還唱著歌詞。他在唱些什麼呢?其實我們從他所歌的那些「偈」中,可以看出一個很有意思的情節,那就是這個般遮翼對於跋陀的愛慕之情。當然,歌詞中還是把對佛陀威德的贊嘆放在了突出的地位。

  那麼,這個跋陀是什麼人呢?她是執樂天王女孩,據說長得出奇地美貌,人稱為太陽之光(一看到這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希臘女神維納斯了)。我不妨把般遮翼所唱的歌詞用現代語的方式描述一下:

  親愛的跋陀啊!

  禮拜你的家父吧!

  你的家父是多麼得端嚴!

  你的父親在生你之時,真是充滿吉祥

  而我的心,也是愛樂非常。

  本來是小小的因緣,而我對你的情感卻由此而生

  我對你的情感與日俱增,

  有如供養聖者那般的激動心情;

  我的心快樂無比,

  猶如聖者專意於四禪;

  對你的思念,我將矢志不渝!

  親愛的跋陀啊,我一定要得到你,

  我的心已如狂象野馬,欲罷不能

  有如大象被鉤制,炎熱的夏天遇著涼風,

  口渴時獲得冷泉,沉痾得遇良醫

  也如飢餓得遇美食。

  我的心,有如大象之被深鉤,

  卻仍然不肯降伏,

  四處奔突而難以禁制!

  猶如在清涼的水池內,有眾花覆在水上,

  疲勞而熱惱的大象在裡面沐浴,遍體清涼

  我對天發誓:

  如果你死了,我將伴隨你而去

  如你不世間,我的生命將變得毫無意義

  為了你,我寧可舍棄一切,哪怕是我的全部。

  忉利天之主啊!帝釋天啊!

  您現在應納受我的誓言

  我稱贊您的禮節已經具備,

  願您善於思察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