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長阿含》(卷十二)~F 戒清凈

  清凈——如來所說之法,又有高上的。如為他人說法,使其得戒清凈。戒清凈就是:諸有沙門婆羅門,由於戒,致其所言的都為至誠,並沒有使用兩舌去害人,都常自敬肅(嚴謹),都捐除其睡眠(少睡),不懷邪諂之語,口不出妄言不為世人而記述其吉凶,不自稱說以便從他人有所得,去垂示他人,不因此而更求他人對於自己之利益。都坐禪、修智,都辯才無礙,專念而不亂,精勤而不怠。

  解脫——如來所說之法,又有至上的,所謂解脫智(提示通達智慧,而趣向於四向四果的智慧)。所謂解脫智就是:世尊由於他人的因緣,而內自思惟而說:此人就是須陀洹,此人是斯陀含,此人就是阿那含,此人就是阿羅漢

  自識宿命智證——如來所說之法,又有至上的,所謂自識宿命智證(能了知宿世的智慧宿命智)。諸沙門婆羅門,以種種的方便,而入於定意三昧,隨著其三昧,而自憶往昔的無數世之事,如過去的一生、二生,乃至百千生的成劫、敗劫事。對地自己的過去世事情哪怕是細微情節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對於色界無色界、有想天、非想天、非有想非無想天,都盡憶而盡知。

  天眼——如來所說之法,又有至上的,所謂天眼智(能察知眾生來世之事)。天眼智就是:諸沙門婆羅門,以種種的方便,入於定意三昧,隨著其三昧心,觀察諸眾生死者、生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或者是好,或者是丑,都隨著其所行而能盡見盡知。或者有眾生成就身的惡行、口的惡行、意的惡行,或者誹謗賢聖,信邪倒見,在其身壞命終之後,墮入於三惡道;或者有眾生,其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並不誹謗賢聖,見正信之行,在其身壞命終之後,轉生於天人當中,都能天眼之凈,而觀察諸眾生,如實而知,如實而見。

  神足證——如來所說之法,又有至上的,所謂神足證(神足通,神通變化)。神足證就是:諸沙門婆羅門,以種種的方便,入於定意三昧,隨著其三昧心,而作無數的神力,能變化一身而為無數之身,將無數之身,命之而為一身,石壁也不能阻礙,在於虛空中,能結跏趺坐在那裡,猶如飛鳥那樣的自在。而出入於地中,猶如在水中那樣,履水則如在地上那樣。又身上能冒出煙火,有如火之積燃那樣之光焰;能用手撫摩日月,能立至於梵天。如果有沙門婆羅門稱讚這些神足的話,就應該回答他說:確實有這種神足,並不是沒有的。然而這種神足乃為卑賤下劣之事,是凡夫所行的,並不是賢聖之人所修習的。如果一位比丘對於世間的可愛之色都不染著,已舍離此愛染後,如所應行之行(合於正道)的話,這才叫賢聖者的神足。對於無喜色(令人厭惡之色),也能不生憎惡,能舍離此法後,如所應行而行的話,這才名叫賢聖者的神足。對於世間之愛色、不愛色(可愛與可憎的),此二者都俱能舍離後,而修習平等護(無記),專念而不忘,這才名叫賢聖者的神足。猶如世尊精進勇猛,有大的智慧,有知有覺,而得第一覺悟,因此之故,名叫等覺(諸佛平等正覺)。世尊也不喜愛於欲,不喜樂於卑賤凡夫之所習的,也不勞勤去受諸苦惱。世尊如果願意除棄弊惡之法,有覺、有觀,由於離染而生的喜與樂,而游止於初禪的話,即像如是的便能除棄弊惡之法,有覺、有觀,由於離染而生的喜與樂,而游上於初禪。其二禪、三禪、四禪,也是同樣的道理的。為精進勇猛,有大的智慧,有知、有覺,而得證第一覺,因此之故,名為等覺。

  聽完了舍利弗的這一番議論,佛陀舍利弗說:「如果有外道異學來問你而說:『過去的沙門婆羅門,和沙門瞿曇,有和佛同樣成就的人嗎?』你當會怎樣回答人家呢?如果人家又問你:『未來沙門婆羅門,有人和沙門瞿曇相匹等的嗎?』你當會怎樣回答人家?如果人家接著又問你:『現在的沙門婆羅門,有人能和沙門瞿曇相匹等的嗎?』你應該怎樣去回答人家呢?」

  舍利弗就向佛陀稟白說:「對於第一個問題,我會回答說『有的』;對於第二個問題,我也會回答說『有的』;對於第三個問題,我會回答說『沒有的』。」

  佛陀告訴舍利弗說:「如果你這樣回答人家,那麼人家肯定會問你:『你為什麼一會說有,一會說沒有呢?』舍利弗,你該如何回答人家?」

  舍利弗說:「我會這樣回答他們:『過無論是過去的諸佛還是未來諸佛都是如來相等的,這些都是我親自從世尊您這兒聽說過的。然而在眼下的這個娑婆世界內,如果有人自稱與如來相等,那純粹是子虛烏有,不足為信。』世尊!我如所聞的,依於法,順於法,去作這樣的回答,這樣的回答對不對呢?」

  佛陀說:「像你這樣的回答,乃依於法,順於法,並不違於法的,因此你的回答是正確的。」

  那時,尊者郁陀夷正在世尊的後面執扇而為佛驅暑。佛陀就轉過頭來對他說

  「郁陀夷!你應當觀察世尊的少欲知足。現在我大神力,有大威德,而少欲知足,不樂在於欲。郁陀夷!如果其餘的沙門婆羅門在於此法當中,能勤苦的得證一法的話,他便應當豎起幢幡,而告訴四方遠處的人而說:『如來現在,乃為少欲知足,現在觀察如來的少欲知足,而知道如來乃有神力,有大威德,並不用在於欲。』」

  那時,尊者郁陀夷,則整正其衣服,褊露他的右肩,右膝著在於地,叉手向佛,而白佛說:「甚奇!世尊!很少有人為少欲知足像世尊您的世尊大神力,有大威德,不用在於欲。如又有其餘的沙門婆羅門在於此法當中能勤苦而得一法的話,便能豎起幢幡,而通告於四方遠處之人而說:『世尊現在乃為少欲知足』。舍利弗!您當會為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數說(常說)此法。如果他們對於佛、法、僧,對於道(真理)有疑問的話,假如聽說此法時,就不會再有疑網(疑惑如網之縛,也就是很多的疑惑猶豫)的了!」

  這個時候世尊告訴舍利弗說:「你應當為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們數說(常說)此法。為什麼呢?因為他對於佛、法、僧,對於道,如有疑惑時,假如所說的話,當會得以開解之故。」

  舍利弗聽後,就對佛陀說:「世尊弟子會遵照您的吩咐。」

  在聽從了世尊的教導之後,舍利弗便屢次為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說法

   

  看了這部《自歡喜經》,我在這里只談三點感想,而且簡單地談一下,點到為止:

  第一點,關於經題。這部經名叫《自歡喜經》,為什麼叫「自歡喜」呢?我起初的理解,是指舍利弗在靜室里,不由自主地生起了贊嘆佛之功德之念想,這個「歡喜」,當是指舍利弗由此而生起的歡喜贊嘆之心。但是在經文的最末,有這樣一句話:「以自清凈故,故名清凈經」,也就是說這部也可以稱作「清凈經」的,這與我們上面的一部《清凈經》完全同名,但是二者在說法因緣以及內容方面有著明顯的不同。上面的那部《清凈經》它的主旨是讓大家都佛陀所說的去修去行,目標也很明確,就是為了防止僧團內部產生爭訟,從而導致分裂;而這部清凈經》則是舍利弗對佛陀的贊嘆,佛陀指出,與其對佛的贊嘆,不如對法的贊嘆殊勝。但從本質上講,二經的本旨則是一致的,即主張「法」的至高無上性,依之而行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不僅如此,我現在開始對整部《阿含經》產生了這樣的印象:可以說阿含部里的絕大部經典都是注重自我內省,注重對我們各自心性的修鍊,從而達到自我的「清凈」,也就是本經所說的「自歡喜」。所謂歡喜,即「接於順情之境身心喜悅也」;所謂清凈,則「離惡行過失,離煩惱之垢染」。二者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同義詞。「自得歡喜也就是「自得清凈」,就是通過自己不斷地依法修習,從而達到清凈歡喜之地

  第二點,關於神足證。我在前面不止一次地談到了佛教里有關神通的話題,比如說前面的那部《阿妙夷經》,就是圍繞著神足問題而展開。佛陀對於神通問題態度也是十分明確的,也就修行到一定的階次,神足自然會顯現,不需要我主動去尋求。也就是說神通對於佛教修行者來說,是末,而不是本,這一點我們千萬要切記。比如說在這部《自歡喜經》里,還特地描述了神通的一些表現。首先身能變化,「能變一身為無數身,以無數身合為一身」;其次是能夠穿牆走壁,能在空中飛,能在水上走,像飛鳥一樣,來去自如;再次是能夠「身出煙火,如火積燃」——身上冒出煙火,不知是做什麼用的,是不是與前面經典中提到的「火光三昧」差不多,涅槃時可以自我焚滅呢?而且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擁有這種神足證,可以「以手捫日月,立至梵天」!梵天究竟是啥樣我可沒見過,但是世間人哪個沒見過日月呢?我們都知道,日月距離我們相當遙遠,就算最近的月球,距我們也有三十八萬多公里,太陽離我們就更不用說了,據說是距離地球1.5億公里。如果用手去摸摸月亮,我估計問題不大;可是太陽表面溫度大約在6000℃上下,用手能摸嗎?當然,我們也可以將之理解為佛陀說法時的權便,也可以說凡人不可揣度聖人境界。但我覺得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關鍵佛陀對於神足證的態度佛陀態度是:「此神足者,卑賤下劣,凡夫所行,非是賢聖之所修習。」對於單單為了獲取神通的行為,佛陀是持鄙夷態度的。他所主張的是什麼樣的神足呢?就是「賢聖神足」,具體內容我們在上面都談到了,這里不再重複。我在這里只想講一句話,那就是如果出家比丘去刻意思習有相面、風水、擇日等支末小事的話,不能說他不出家比丘,但是起碼已不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出家比丘,因為他所追求的那些東西,是為佛陀所鄙夷的,並為佛陀所呵斥的。

  第三點,關於娑婆一佛。通過舍利弗與佛陀的對話,我們可以知道,過去與未來沙門婆羅門都有可能與如來取得相同的修行成就,所證果境也可以相同。但是當談到「現在沙門婆羅門與佛等不」這個問題時,舍利弗明確地回答說「無」,佛陀舍利弗的回答表示首肯,並說「欲使現在有二佛出世,無有是處」,這是什麼呢?我們知道,在釋迦佛之前,共出現過六位古佛,距離我們最近的是迦葉佛。也就是說,每個佛應世的間隔都相當長遠,到下一位的彌勒佛應世,距我們長達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那麼在這些佛滅度期間,我們世人是在漫長時間內都無法見到佛的真面目的有一點我始終搞不明白,為什麼就不能「二佛出世」呢?就算「一山容不下二虎」,那麼,釋迦佛滅度已達二千多年,現在再出一位佛,總不算「二佛出世」吧?為什麼一定要等到五十六億年以後呢?對於這個問題我是百思不得其解,但願哪位大德能夠圓滿解答這個問題,最好不要信口開河,憑感覺說話,因為這是要在經典裡面找到依據,才能讓人徹底信服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