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十)~F 八、恭敬經(上)九、恭敬經(下)

八、恭敬經(上)

九、恭敬經(下)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恭敬,以及善觀,能具威儀、具學法、具戒定慧(或相似表述),乃至得證涅槃。   

  這部恭敬經》的上、下兩部分除了極個別的字句稍有差異外,在內容上並沒有什麼不同。它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就一個,那就是「比丘當行恭敬及善觀,敬重諸梵行人」。這里的「善觀」,就是指認真地、仔細地、究竟地、理性地以及正確地觀察。觀察什麼?觀察的對象當然是「諸梵行人」。那麼對「諸梵行人」為什麼要觀察呢?因為通過觀察,我們才會深入地學習人家,向修行人看齊。在這里,我個人以為,對於諸修梵行的人,首先應當恭敬,謙虛好學,甘做小學生,不能生起絲毫的怠慢之心然後再進行善觀。就好大學裡的學生跟著導師後面做研究生,一開始時總要有一個虛心求教的階段,對導師恭敬有加;在恭敬虛心基礎上,再看看導師怎麼做研究的,按照導師所教給的方法,老老實實做學問。如果當學生的一開始就對導師很不恭敬,出言不遜,自以為導師沒水平,甚至連自己都不如,那麼就根本談不上什麼「善觀」了。因此佛陀在這里教導弟子們,學佛要有過程,很多時候需要一個導師帶著,這樣才不至於走彎路,出偏差。比如說坐禪,有的比丘大德有坐禪堂的經歷——很慚愧,我雙腿盤不起來,我只呆過半年的念佛堂——禪堂都會有一位禪師帶著大家一起修,如果見到哪位師付打妄想了,他有時會拿起香板敲他一下。據說這樣的「棒喝」,往往會使我們迷失的心念迅速回歸本性。如果獨自一個人去坐禪入定,若方法不得當,就容易出問題,禪家講這叫走火入魔」,相當危險。其實,讀四部《阿含經》也是這樣,初入佛門信眾,我本人不建議去讀阿含,而應該去讀一些淺顯的佛教入門之類的典籍。當自己對佛法體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再來讀四阿含,效果可能會好些。我們若細細品味阿含,便會看到它們的核心主要是講究個人心性的修鍊,也就是偏重於「自利」,它們與講究廣度眾眾生菩薩思想,的確有著一定的差別

  我們將這部恭敬經》的主要思想歸納一下:

  一、反面,即八種「必無是處」——那八個「肯定沒有這回事」:

  1、若比丘不行恭敬、不善觀、不敬重諸梵行已,具威儀法者,必無是處;

  2、不具威儀法已,具學法者,必無是處;

  3、不具學法已,具戒身者,必無是處;

  4、不具戒身已,具定身者,必無是處;

  5、不具定身已,具慧身者,必無是處;

  6、不具慧身已,具解脫身者,必無是處;

  7、不具解脫身已,具解脫知見身者,必無是處;

  8、不具解脫知見身已,具涅槃者,必無是處。

  以上八種「必無是處」,大體意思是這樣的:假如有一位比丘不行恭敬,不善觀,而不敬重那些修梵行之人的話,那麼現在說那位比丘具有威儀之法,那是必定不會有的事;不具有威儀之法,而說他是具備學法之人的資格,那也是沒有的事;連學法者的資格都不具備,而說他具有了戒身,那也是不可能的;沒有戒身,就說他具有定身,那是不可能的;沒有定身,而說他具有慧身,必定不可能;不具備慧身,而說他是具備了解脫身,也是沒有的事;不具備解脫身,而說他是具有解脫知見的人,也是沒有的事;不具有解脫知見的人,而說他為具備了涅槃的資糧,那更是沒有的事情

  二、正面,即八種「必有是處」——即八個「肯定有這回事」:

  1、若比丘恭敬及善觀、敬重諸梵行已,具威儀法者,必有是處;

  2、具威儀法已,具學法者,必無是處;

  3、具學法已,具戒身者,必有是處;

  4、具戒身已,具定身者,必有是處;

  5、具定身已,具慧身者,必有是處;

  6、具慧身已,具解脫身者,必有是處;

  7、具解脫身已,具解脫知見身者,必有是處;

  8、具解脫知見身已,具涅槃者,必有是處。

  在《恭敬經》的下部中,在後面這樣的經句:「不具學法已,護者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不具解脫已,具涅槃者,必無是處」,它是上面「戒」、「定」、「慧」三者的進一步展開,所表述的意思並沒有本質的差別。造成這種現象原因,我妄加揣測一下,一是說法時間能有所不同;二是說法對象能有差異三是傳承中稍有變更;四是傳譯過程中的合理誤差。當然,可能還會有其他原因。但是我們把握的是經義,而不是在造詞斷句上老是糾纏不休。這樣既浪費時間,也毫無收益。不過這部經的脈絡還是相當清晰的,那就是強調一點:對任何人,無論是勤修梵行的,還是普通的民眾都要懷有一顆恭敬心、善觀心,對人對事虛懷若谷,這樣才能有所收穫,有所成就。當然,當代無論男女老少——尤其是年青一族,由於知識的極度膨脹,使得大家的自我感覺普遍良好,千方百計炒作自己,巴不得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在這種大的環境之下,這種謙恭之心、善觀之心自然就乏人問津了……    (09.02.20)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