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十)~I 十四、涅槃經

十四、涅槃

  說法地點舍衛國祇樹給孤獨

  參加人員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涅槃是以解脫為習,正信乃以苦為習,乃至行以無明為習;繼觀十二因緣而得涅槃

  我在上文已經講了,所謂的「涅槃」,與前面所講的「盡智」,基本上都是同一個意思,也就是說已經獲得了思想境界上的解脫。當然,這里的《涅槃經》,與另一部《大般涅槃經》,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兩部經典,所述的思想也是不完全一樣的。《大般涅槃經》共分為十三品,規模宏大,它的主要思想是闡述佛身常住不滅涅槃常樂我凈,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羼提和聲聞、辟支佛均得成佛等。後來的竺道生法師所倡導的「一羼提皆能成佛」的大乘思想,就是由此經得到驗證。而此處的《涅槃經》,它比較簡練,重點闡述成佛的一些次第,比較側重於自身素養的提高和修鍊。

  在談到成就涅槃的各種必要的因素時,佛陀比丘們說:「涅槃有習,非無習。何謂涅槃習?答曰解脫為習。」在這里,世尊就指出了涅槃」與「解脫」二者之間所存在的關係,即成就涅槃,必須以解脫基礎。這句話也可以這樣來表述:成就涅槃之道是有原因的,並不是沒有原因的。是什麼原因呢?要想成就涅槃,首先必須要證得(成就)解脫

  我還是按照前面的相關經典一樣,繼續制一張成就涅槃的次第表:

  涅槃-→解脫-→無欲-→厭-→見如實、知如真-→定-→樂-→止-→喜-→歡悅-→不悔-→護戒-→護諸根-→正念、正智-→正思惟-→信-→苦-→老死-→生-→有-→愛-→覺-→更樂-→六處-→名色-→識-→行-→無明

  這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從無明涅槃,這中間有相當長的距離要我們去完成。所以有的經典就講,要成就道業,需要修行一大阿僧祇劫。一大阿僧祇劫是多長時間呢?無法計算,因為我們實在找不出什麼再合適不過的詞語來形容和表達它。或許我們有時會產生疑問,從無明涅槃,為什麼各個經典上面所描述的不太一致呢?的確如此,有的比較詳細,有的比較簡化。我覺得這很正常,因為佛陀在講經時,會根據時間地點以及聞法對象差別,有選擇地進行一些闡述。比如說同樣是講涅槃對於學佛的人,講起來就比較困難,需要從最基本的概念開始講起,然後繞了一大圈,採用了種種權巧方便的方法,最後總算把問題講清楚了。最後聞法者有的根機不太好,還是一知半解;有的則老早就領會了涅槃真實涵義。同樣是講解「涅槃」,對於那些對佛法比較精通的人而說,就不必那麼費事,只需要講如何證得涅槃就可以了,而沒必要去向他們解釋什麼叫涅槃。因此,從無明涅槃,有的經典上講得很詳細,有的經典上就只言片語。不僅如此,我們也要知曉,佛陀說法是有側重點的。比如說同樣是說涅槃」,有時側重於涅槃過程,有時是講解如何證得涅槃,而有時又會側重於涅槃境界究竟是怎麼回事

  那麼,這部涅槃經》的側重點是什麼呢?我們若作一下分析,便知道此經的側重點是從十二因緣的角度,去闡述涅槃的。經文的前半部分,講涅槃以什麼為習,解脫又以什麼為習;而後半部分,則把重點放在了對十二因緣的觀照上面,即從觀照十二因緣入手,繼而證得涅槃之境。比如像六處、名色、生老病死等,都是十二因緣關鍵詞。

  佛陀對於十二因緣的觀照是:

  「是為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處,緣六處更樂,緣更樂覺,緣覺愛,緣愛受,緣受有,緣有生,緣生老死,緣老死苦。習苦,便有信;習信;便有思惟;習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習正念正智,便有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如實、如真、無欲解脫;習解脫,便得涅槃。」

  這段話,講得非常清楚。因為有了無明,我們才會有各種「行」——造作各種業,導致了我們流轉輪迴六道;然後有了「識」,對於自身以及外境的各種分別與觀察——當然,這種分別所反映的結果,往往是顛倒的,不真實的,即為一種錯誤的愚知妄見;「識」的對象,就是「名色」,即精神世界物質世界的總稱;在「六處」的帶動下,進而對整個世界生起各種認知行為與思惟活動;這種與精神世界物質世界的直接的與間接的接觸活動,就叫做「更樂」,又譯作「觸」。既然有更樂,就會感覺,會產生愛戀,會產生各種新的思惟活動,接著便造出各種新的「行」,即各種善業與惡業。而這些「業」是無法抹消掉的,它會覆藏於我們深層的意識之中(阿賴耶識),從而再次導致我們新的生老病死輪迴與流轉。這種輪迴,既無邊無際,也無始無終。如果不從根本上把問題搞清楚,把這些被稱之為「無明」的東西徹底剪除掉,那麼想超越生死,簡直是痴心妄想

  因此,世尊經文中,明確地對我們說:我們要了生脫死,首要的任務,就是要明白,這個世界是「苦」的,是各種痛苦的大本營。我們深處其中,不以為苦,而反以為樂,豈不是莫大的顛倒?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凡是認為人生很有意義的,充滿快樂的,對未來生活充滿憧憬的,或者說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人生的,那麼可以斷言:這種人至少在目前看來,他不大可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嚴格意義上的佛教徒。因為無論佛法所宣揚的,無論是大乘還是小乘,抑或是南傳北傳,它的根本立足點,就在於一個對現實世界(精神物質)的「苦」的本質認知上。如果離開了這個「苦」,那麼他就不可能真正走上修證的道路上。比如說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渡眾生。這裡面有一個前提,就是眾生為什麼需要觀世音菩薩來救渡呢?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偏偏要到我們娑婆世界來渡眾生而不到北俱盧洲去渡眾生呢?原因簡單就是我們這個世界,實在是樂少苦多,大家都普遍過得不快樂,所以就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想到東方琉璃凈土去。為什麼要到那兒去?因為那兒生活條件好啊,既乾淨又沒煩惱,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還有「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甚至連米飯都不用煮了,「以禪樂為食」,我們想想,那有多好啊!所以我說,要出離,首先要以「苦」字當頭。而這個「苦」,就被釋尊置於四聖諦的第一位——苦、集、滅、道。如果將「苦」否定了,後面的三個都完全不成立,因為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所以在上面的經文中,佛陀說要「習苦」,到最後的「習解脫」,這樣就「便得涅槃」,最終,便把困擾我們生生世世的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界定  2009年2月24日於南海普陀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