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十一)~C 三、四洲經

三、四洲經

  說法地點祇園精舍

   加人員:阿難、諸比丘

  經中大意此經主要闡述貪欲的害處,世人往往是欲壑難填,而知足少欲者,則是少之又少。佛陀自述其前生為頂生王,而作為轉輪王時,統領四洲,更隨其意念而入於三十三天的法堂,和天帝釋各坐半座。然而意還不足,欲驅帝釋天,而奪其半座打好作為天人之王。此念剛發,就墮下界,就失去其如意神通而命終。這都是由慾望無窮,不知足所導致。

  這部《四洲經》,它的中心思想不是講四大洲如何如何殊勝,而是講佛陀過去世曾為頂生王時的一些經歷,其核心是講慾望的害處,以及非份之念(貪念)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故事的開頭與其他經典也大致相仿。有一位比丘——也就是佛陀侍者阿難——從禪定進行思維,便產生了這樣的一個念頭:「世人甚少少能於欲有滿足意,少有厭患於欲而命終者。世人於欲有滿足意,厭患於欲而命終者,為甚難得」。這段就是經文的主題,它的意思是說世間之人只有絕少一部分人會感到滿足;而那些對慾望產生厭惡並且將其視作一種病患者,則更加稀少。絕大多數人,就是臨死之前,也是慾念重重,始終是無法割捨下心中貪欲

  阿難禪定中出來後,就把自己所生起的這個念頭,向佛陀作了匯報。佛陀聽後很是贊同,說「阿難!你說得很對,實際情形就正如你所說。」佛陀說到此,就向阿難提起了自己的過去世的一些情形

  在古印度的太古時期有一位轉輪聖王,他的名號叫頂生王,人稱頂生王。這位國王很是聰明智慧,作為一位世所罕見的轉輪聖王,他擁有四種軍隊而成七寶。凡是轉輪聖王所該擁有的一切,他都具足了。後來,隨著他在時間的增長,他的威信也遍布整個南瞻部洲,因此整個大洲的諸小國王和臣民都來歸順於他,最後整個南瞻部洲都歸屬他的英明領導。到這個時候,可以說他是要什麼有什麼,真正達到了「有求必應」的地步。經中記述他曾經動過一個求財的念頭,結果他的宮中「雨寶七日,積至於膝」——天上落下的珠寶如下雨一樣,最後宮殿里的珠寶堆得跟小山似的,以至於連國王在宮中走路都會珠寶羈絆。

  按理說,這位頂生大王福報可以說抵達極致,但是他卻動起了念頭我有如此的神通,有如此大的福德,有如此高的威望,如果僅僅統率一個南瞻部洲,實在是太屈才了。按照我的實際福報能力,其他三個洲——西年賀洲、東勝身洲、北俱盧洲,都應該歸我管轄才是。於是他帶領著他的四軍,前呼後擁,依次把其他三個洲都降伏了。至此,他就是閰浮提等四大部洲的總舵主了,他為此得意洋洋了好長一段時間

  可是當他陶醉了一段時間後,又開始不滿意現狀了。怎麼辦呢?他就主意打到了三十三天之上。大家都知道,三十三天是帝釋天的地盤,在那裡一切都天帝說了算。但是這位頂生王卻不顧這些,他認為自己的福德與威望,不能說在天帝釋之上,起碼也能夠平分秋色吧!於是他就跟他的臣子們說:「我復曾從古人聞之,有天名曰三十三天,我今欲往見三十三天。」於是這位頂生大王,就「即以如意足乘虛而往,及四種軍,向日光去」。

  那麼帝釋天的主殿在哪裡呢?經中說它位於須彌山的南邊,其形猶如一塊「大雲」,此為三十三天「正法之堂」,平時天帝釋就帶著臣子們在這裡辦公,處理公務。這位頂生王自信心很高,於是就大踏步地邁入法堂,朝著坐在正中央的天帝釋揖了一下手。天帝釋見到頂生王來了對他是禮遇有加,「天帝釋便與頂生王半座令坐」,就是把自己正中央的御座分出一半來,請頂生王坐下。我們想想,從古至今,我們幾時見過,有哪個國家皇帝對如此禮遇遠道而來國王?可是天帝釋做到了,他的意思是想讓頂生王與他共治天廷。這位頂生王倒也毫不謙讓,甚至連象徵性地辭讓都沒有,讓一屁股坐在了天帝釋讓出的另一半御座上。此時,頂生王與天帝釋幾乎是無有差別,經中說「光光無異,色色無異,形形無異,威儀禮節及其衣服亦無有異」。但是他們之間難道一點差別都沒有嗎?不是的,「唯眼眴異」——就是眼睛轉動的地方有些差異。這裡的「眴」,就是看人的樣子。那麼,二者看人的樣子究竟有什麼不太一樣呢?根據我個人的揣測,就是天帝釋的眼神是一種泰然自若,心澄若水;而此時的頂生王呢?眼睛裡流露出來的,大約就是自滿自得,甚至是不可一世的那種神情了——當然,這隻是我個人的胡亂猜測,未必正確

  此時的頂生王,可謂是位極天尊,他已經與天帝釋平起平坐,又有什麼不滿足的呢?在三十三天呆得時間稍久,這位頂生王又開始打起如意小算盤起來了他就動了這樣一個念頭:「我今寧可驅帝釋去,奪取半座,作天人王,由己自在」。看來,天上的「半座」是遠遠不能滿足項生王了,他得坐滿座,他要當三十三天上的唯一老大。項生王的這個念頭,使我想起了宋太祖趙匡胤,這位開國皇帝有一名言,叫「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最後把李後主給毒死了,他當了大宋天下的唯一皇帝。這位頂生王也是這樣,天帝釋讓半座給他,已經是仁義至極,可是頂生王卻不安本份,竟動起了把天帝釋趕走的貪念來。結果他的如意算盤打成功了嗎?絕對不可能成功!經中記載說,「彼頂生王適發此念,不覺已下在閰浮洲」,剛剛動了個貪念,立馬就被貶到南瞻部洲了,而且從原來的統轄四洲,變成一洲了。更要命的是,他的神通沒有了,而且還患上了莫名其妙的重病。從此他是一病不起,日薄西山一日不如一日。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把臣子們都叫到病榻前,作最後的囑咐。他說我之所以落得今天這個下場,都歸咎於他自己的知足。得了南瞻部洲後,不知滿足,就打起了其他三洲的主意;當四大洲均在他的一統領導後,他又開始打起了三十三天的主意;當天帝釋讓半座給他的時候,他卻一心想把天帝釋趕下台,自己一心獨大。實際上,當個南瞻部洲的轉輪聖王,就已經不錯了嘛,可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不知足,最後把自己的性命都搭上了,何苦來著?最終歸結為一句話,叫做「意不滿足而命終」。佛陀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深有感慨,他隨口而說頌曰:

  天雨妙珍寶,欲者無厭足;欲苦無有樂,慧者應當知。

  若有得金積,猶如大雪山;一一無有足,慧者作是念。

  得天妙五欲,不以此五樂;斷愛不著欲,等正覺弟子

  以上這十二句頌所述道理很淺顯,我就不再一一解釋了。

  俗話說「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現在,讓我們反省一下,這句被我們當作口頭禪時常掛在嘴邊教訓信眾們的兩句話,各位法師,末學斗膽問一句:您做到了嗎?您真的做到了嗎? (界定  2009年2月28日,於南海普陀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