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二十一)~A 一、長壽王品無刺經

漫說《中阿含》(二十一)

(卷二十一)

一、長壽王品無刺經

  說法地點毗舍離的獼猴池邊

  參加人員長老上尊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遊行於毗舍離時,毗舍離的人高聲唱傳,而往詣佛所,去供養禮事。這時居住於附近的諸名德長老比丘,知道坐禪是以聲為刺(為障礙),因此而避至於牛角婆羅林,佛陀乃贊嘆他們。佛陀則遂說持戒、護諸根,至於四禪、四無色定之刺,並說欲、恚、愚痴之三刺。

  本經的中心主題,就是四個字:「以聲為刺」。這里的「聲」,不是指一般的聲響,而是嘈雜的雜訊,人聲鼎沸的聲音;此處的「刺」,理解為「障礙」,聽到喧鬧聲音後渾身上下不自在,如刺扎背一般。在本經中,「以聲為刺」是指修行禪定的人,要盡量遠離嘈雜的人群,選擇僻靜一點的地方去習禪,這樣能使自己盡快進行到禪定狀態

  故事發生在毗舍離國的獼猴池附近的一座精舍,當時佛陀正遊行於此處。當時隨佛陀一起來此處修行的,還有不少戒臘在十年以上的長老比丘,比如像遮羅、優簸遮羅、賢善、賢患、無患、耶舍、上稱等比丘大眾。比如像耶舍長老他是佛陀成佛後不久就皈依僧伽,在僧團中的資格應該是比較老的。這些長老比丘並不是和佛陀在一起,而是分散居住。他們在佛陀所居的簡易精舍四周,用樹葉搭起草棚,各自擇地而居,但是距佛陀所住精舍都很近,一般相互間喊話都可以聽得真切。由這里我們便可以知曉在原始佛教時期,所謂僧團組織也只是雛形的、較為鬆散的,不像後世的僧團一般都聚合在一起安住,而且組織嚴密,分工明確。

  話說毗舍離的王公大臣以及普通的平民百姓,聽說佛陀止於獼猴池附近,都很興奮,紛紛前來拜見,禮事並供養佛陀聽聞佛陀為他講經說法尤其是那些具有顯赫身份王公大臣,他們高調出行,處處講究排場。在拜會佛陀之事上,他們同樣大操大辦,大肆鋪張,出行時動輒帶著成百上千的隨從,並且一路上敲敲打打,甚至鳴鑼開道,很是氣派。這些文武官員們,一拔一拔地來,然後再一拔一拔地離開。最後整個獼猴池邊的人都是摩肩擦踵,熱鬧非凡。

  如果一來,居住在獼猴池附近的那些長老比丘們可吃不消了。他們習慣無事處就進行禪定靜修,不喜歡人去打擾,更不喜歡整天為嘈雜的喧鬧聲所困擾和包圍。因此三五天下來,他們實在難以忍受下去,只好聚在一起商量著解決辦法。大家的觀點是:修習禪定,當以聲為刺。而他們的這種共識也是有根據的,因為佛陀經常就如此教導大家,「世尊亦說禪以聲為刺」。那麼如何克服並突破這種障礙呢?唯一的辦法,就只好遠離此處了。那麼到哪裡去呢?最後大家思前想後,終於選定了一處叫「牛角娑羅林」的山林,這個地方不錯,「在彼無亂」,我們可以到那裡去「遠離獨住,閑居靜處,宴坐思惟」。

  當代的法師可能會對這些長老比丘們產生一些想法修行嘛,哪兒都一樣,只要做心中不亂,無有分別心,鬧市與山林其實都是一樣的,「煩惱菩提」嘛!如果哪位法師真能達到如此境地,那麼我將對之佩服的五體投地!因為話說得很輕巧啊,可是做起來,卻勢比登天。因為在世俗的諸種喧囂之聲面前,若要做到六根為為六塵所染,是十分困難的。無論是世俗民眾,還是出家尋求解脫比丘,在修行的初始階段環境他們的影響都是不容低估的。中國有句老話,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強調自然環境與人環境對人的社會過程的深刻影響,否則,「孟母三遷」的典故失去了其應有的現實意義

  因此,我建議年輕法師們在講經說法時,不要隨意去套用諸經典以及大德高僧法語,而要結合自己的一些實際修習實踐的心得體會,來詮釋經典,那樣效果反而會更好。說句不中聽的話,「煩惱菩提這句話對於一般人來說,我們連講的資格都不具備。為什麼這么說?因為你根本做不到,而且你也根本就無法領會佛陀這句話時的「語境」。對於上乘根機的菩薩來說,這句話當然是絕對正確的,沒有任何可疑之處;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來說,這句話就是大話空話了。畢竟,在金錢、利祿、美色等各種誘惑面前要想保持我們的清凈心與平等心,也同樣是極難做到的。在我們沒有證得聖果之前,隨意妄稱「煩惱菩提」,都將會落入誑語之中。

  讓我們回到正題。佛陀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並用無量的方便為他說了各種佛法之後,這些人就成就歡喜,紛紛「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佛陀一看那些隨從於自己的長老比丘,此時連影子都找不著了。於是他就身邊侍者比丘:「我來問你,那些長老上尊、諸大弟子們都哪去了呢?」

  弟子也如實相告:「世尊,他們懼怕喧鬧,認為『禪乃以聲為刺』,因此他們都到牛角娑羅林去靜修了。」

  佛陀聽後,不但沒有責怪弟子們,反而心中生起無限的贊嘆:「善哉!善哉!這些長老上尊以及諸大弟子們,他們說得對啊!我也曾說過這樣的話:禪乃以聲為刺。他們做的是對的,我深表贊許。」

  話說到這里,我們可能會產生疑問:佛陀面對這些嘈雜的喧鬧聲,他會不會感到厭煩?我的觀點是,佛陀主張無事處到山林高岩處去靜修,但是他決不會厭煩世俗的塵囂喧鬧聲。為什麼如此說?這就涉及到所謂修行境界的問題。那麼,佛陀說「禪以聲為刺」,這句話所針對的對象是什麼人?就是剛證得初禪之人。下面,佛陀對這些問題作出細緻講解:

  1、持戒的人,乃以犯戒為刺;

  2、守護諸根的人,則以嚴飾身為刺——就是刻意裝扮自己;

  3、修行惡露(不凈想)的人,當以凈想為刺——把所想對象視為乾淨的;

  4、修習慈心的人,當為嗔恚為刺;

  5、修習離酒的人,則以飲酒為刺;

  6、修行梵行的人,乃以女色為刺;

  7、進入初禪境界的人,當以聲為刺——因言語寂滅的緣故

  8、進入二禪境界的人,當以覺觀為刺——因覺觀寂滅的緣故

  9、進入三禪境界的人,當以喜為刺——因喜心寂滅的緣故

  10、進入第四禪境界的人,乃以入息出息為刺——因第四禪以息滅呼吸緣故

  11、進入空無邊處境界的人,乃以空處色想為刺——空無邊處,即以無邊的空間為意念專註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因其將色想寂滅的緣故

  12、進入識無邊處境界的人,乃以空處想為刺——識無邊處,即以無邊之識為意念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因其空入處想寂滅的緣故

  13、進入無所有處境界的人,乃以識處想為刺——無所有處,即以無所有為意念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因識入處想寂滅之故

  14、進入無想入(非想非非想)處境界的人,以及無所有處想為刺——無所有入想寂滅的緣故

  15、進入想知滅定的人,則以想知為刺——想知滅定為滅盡定,滅盡六識心、心所,不使其生起禪定,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之故

  從上面十五種「刺」我們便可以得知,所謂「禪以聲為刺」這句話,一般人還達不到,而是證得了初禪之境的人,才能生起這種感悟。至於諸如「以想知為刺」的話,我們連說都不說了,因為我們還差得遠,起碼再需要修個三、五大劫,才能有資格說這樣的話。

  最後,佛陀又列舉了三種「刺」:欲刺、恚刺、愚痴之刺,即貪瞋痴三刺。只有證得羅漢境界的人,才能將此三種刺從根本上拔絕乾淨,使它們「滅不復生」。

  看來,所謂「擇境修行,一無是處」之類的大話,我輩當慎言之。

  (界定,09.04.06,於南海普陀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