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二十二)~A 一、穢品經

漫說《中阿含》(二十二)

(卷二十二)

一、穢品經

  說法地點婆奇瘦鹿野苑

  主講人員舍利

  參加人員目犍連及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舍梨子尊者將諸比丘分別四種人:第一種是內有穢而不自知;第二種是內有穢而自知;第三種是內無穢而不自知;第四種是內無穢而自知。其中,第一種和第三種下賤之人,第二種和第四種為最勝之人。前者乃沒有自覺之心,不起舍不善,以便修善之心;後者則有自覺,而增修,而斷盡惡意。並且為說穢之種種喻。

  有時我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這個世界,從此沒有宗教的身影,一切宗教信仰全部都消失了,那麼我們人類以及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科技發展了,人類對於物質世界認知逐步透徹了,物質文化精神文都高度繁榮了,到那個時候,宗教還會存在嗎?對於這些問題,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時代背下,我想很多人都不會去細想,也沒時間去細細思想。就是說,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理性思索的本能或憧憬與聯想的快樂將會逐步消褪,我們的生活,最終將會變得異常單調與無聊。比如說,如果我們失去了神話,抑或進一步說失去了宗教,那麼我們精神空間將會變得荒原化與沙漠化。比如說,過去古人每到月現之夜,總會寫出流芳千古的名篇佳句,因為那時我們總覺得月亮是神秘的,上面肯定住著仙人,而且上面可能有寂寞,呆在上面日子久子,便會覺得單調。比如說李商隱就說「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嫦娥只好與玉兔為伴;吳剛在那裡只好以伐桂為生,日子也很無聊,一見到人間客人來了,很是開心,「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舞廣袖」(毛澤東《蝶戀花答李淑一》)。因此說,從古至今,詠月詩文可謂汗牛充棟,難以盡數。反觀在大白天,人類詠日的名篇就很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一見到太陽,汗都跑出來了,詩意自然就無影無蹤了。

  可是現如今,人們詠月的詩句很少了,甚至連影兒也找不著了。有關嫦娥的傳說,也只能當作一種傳說拿來吹牛侃大山的素材而已。就算是三歲小兒當我們對他說月宮里住著仙人的時候,他立馬加以反駁:你真會說笑話,美國宇宙飛船老早就上去看過了,那裡連個鬼影子都沒有,哪裡還有什麼嫦娥神仙都是拿來騙人的鬼話!

  當我們現實世界的人精神生活發生危機的時候,很多仁人志士自然就會作出一些反思: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於是,宗教被冷落了若干年以後,作為一種無法替代的和諧力量又重新被領導層所審視。我們試想想,如果人類從此以後再也不會相信什麼善惡果報之類的宗教信仰,那麼我們什麼還有什麼可畏懼的呢?是康德所說的「頭頂的星空」與「心中道德律」嗎(康德《實踐理性批判》:「世上最使我們震撼的是頭頂的星空和我們心中道德律。」)?在日益注重現世經濟利益的大背景下,我們的頭頂那一片曾經燦爛的「星空」,早已為萬家燈火所替代;而所謂的「道德律」,它的影響又是何等的微渺?因此,我的觀點是:擁有宗教並不是萬能的,我們決不能指望宗教可以解決任何問題;但是,缺少宗教社會,卻是萬萬不能的。因為,當人們對於法律以外的東西無畏懼的時候,人類將會變得多麼的令人可怕!

  讓我們把話題拉回到與本經有關的話題。在這部《穢品經》中,我們會發現在原始佛教經典中,佛陀會把很多問題講得很細,非常到位。比如說根據出家比丘們是否擁有「自知」之明,而將比丘分為四個等級。我們常講「人貴有自知之明」,自己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與之相反的就是「不自量心」。老子在他的《道德經》第三十三章就說:「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能夠做到「知人」不容易,這個需要獨特的聰明才智;而在「知人」之上者,就是「自知」,因為這種人能夠既能夠看清人家,更能夠善於看清自己,層次更加高級。在「自知」這個問題是,佛道兩家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而在這部經典中,佛陀的長座弟子舍利就把比丘分為四種

  第一種,「內實有穢不自知,內有穢不知如真」;

  第二種,「內實無穢不自知,內無穢不知如真」;

  第三種,「內實有穢自知,內有穢知如真」;

  第四種,「內實無穢自知,內無穢知如真」。

  上面的「穢」,就是指煩惱或結縛,也就是各種污穢不凈思想觀點。在神秀、惠能二位大師看來,這些「穢」就被稱作「塵埃」。建議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把本經與《六祖壇經》結合起來讀誦,效果可能會更好。

  舍利弗在將比丘的種類進行劃分之後,對四種比丘進行評判:

  第一種,內心有穢而不自知,此種為最下賤之人

  第三種內心無穢卻不自知,此種亦屬最下賤之人

  第二種內心有穢而自知,此種屬於最勝之人

  第四種內心無穢而自知,此種亦屬最勝之人

  那麼,舍利弗對比丘作出四種劃分,他的依據又是什麼?值得注意的是舍利弗不僅對四種比丘作出細致的分析,而且還作出各種譬喻,讓我們看一看:

  關於第一種,即內心有穢而不自知。舍利弗的觀點是,像這種對自己內心藏有各種污穢而渾然不知的人,我們不可能指望他能夠斷除他心中的污穢,他肯定不會精進修習。因此可以斷定這種人是屬於下賤之人

  譬喻:就好像一個人從市場里買回來一隻銅盤,這個銅盤由於長期堆放在倉庫里,因而表面被一層污穢的灰塵所覆蓋。這個人將銅盤拿回家後,對銅盤不聞不問,從來不知道擦洗一下,也不知道保持乾燥,因此時間一長,銅盤更加污穢不堪。第一種比丘,就和這個銅盤的主人差不多。

  關於第三種,即內心無穢而不自知。對於種人,我們可能會懷有疑問,即這不是符合「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禪家思想嗎?事實上這種見解是十分有害的。因為既然覺察到我們的本來面目清凈的,那麼無論是何種塵埃,它總是表象而非本質。能保持這種心態的人,它當然是屬於「自知」一族。對於第三種人舍利弗的觀點是,這種人對於內心的無穢從不覺知,他從來不知道要守護這顆本來清凈本性。他與世俗接觸時間久了,各種習氣慾望便隨之而來他就會被欲心所纏縛,本來好端端的清凈心,被他搞得烏煙瘴氣。我在這里也可以打個比方,就好像一個嬰兒自從分娩後,他並不知道什麼叫善與惡,他的一切行為都是一種原始的本能——他就好像一張白紙,沒有任何染污。但是,隨著他接觸的事物環境的變化,他便逐漸產生了一些有意識的行為。例如,嬰兒懼怕黑夜或由於飢餓,本能使他會哭鬧;當他哭鬧的時候,大人很快就會過來照顧他、安慰他、滿足他。慢慢地,這個孩子便開始有了下意識地、有針對性地哭鬧。如此一來,原本那張潔白的紙張,開始顯現出各種習氣痕跡

  譬喻:就好像有人從市場上買回來一隻銅盤,這隻盤子剛買來時很潔凈,光可鑒人。但是這個人從來不知道珍惜也不會妥善保管,因此時間久了,這隻原本潔凈的銅盤也慢慢變得污濁不堪,讓人見了就會生厭。

  第三種,即內心有污穢而自知的人。這種人對於心中無始以來的污穢,知道得一清二楚,「我今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他知道這種污穢之後,就開始老老實實地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三業,爭取將這些污穢悉數蠲除,「從身語意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這樣,他便精精勤去修持,這樣一樣,他的內心開始變得潔凈起來。

  譬喻:猶如一個人買來一隻銅盤,這隻銅盤買來時污濁不堪。但是他買回來後,常常清洗,妥善保管。結果幾十年用下來,這隻銅盤還是潔凈無比,光可鑒人。

  第四種,即內心無穢而自知的人。這種人知道內心已沒有污穢,但是他並不驕傲自滿,而是懂得守護六根,「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可以想像,像這種人,將會永遠安住於清凈之中,不會再染污

  譬喻:猶如有人買回來一隻十分干凈的銅盤,這個人很懂得珍惜數數洗磨與揩拭,經常保持乾燥通風。可以想像這隻銅盤用個三五十年,基本上沒有多大問題。

   舍利弗在分析完了上述四種人的種種表現時,對他們作出總結,說前兩種人死後將墮入惡處,而後面兩種人則必定會上生善處。

  那麼,下一個問題是,舍利所說的「穢」,它的具體表現又是哪些?舍利弗共從十一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回答。

  首先,所謂「穢」的產生根源。這個「穢」到底是從哪裡來的?舍利弗的觀點是:「無量惡不善法從欲生,謂之穢」。就是說,「穢」是從慾望而生起。如果滅除了慾望,「穢」就失去了立足之地自然就無從生起

  其次,對於出家比丘來說,「穢」的種種表現是:

  (1)有些比丘犯了戒,卻不希望別人知道,喜歡偷偷摸摸,以為只要別人不知道,就萬事大吉。當然,有時候他犯戒的時候正好被別人看見,因此他的心中生起惡念,對知道他犯戒底細的人千方百計予以打擊報復。這種就叫作不善,就是欲的產生根源。

  (2)有些人心生起這樣的慾望:我所犯之戒,即使被一部分人知道,但是並不希望此事擴大化,他總是希望知道的人替他保密,不要說出去。對他有意思可以背後說,但是決不能在大眾面前說他犯了戒律對於那些當著眾人面披露他犯戒之事的人,就心懷惡念

  (3)有些人犯戒,只允許資格和威望比他高的人訶責,如果資格比他低的人呵責他,就就會生起惡念

  (4)有些人到佛前聞法,然後把所聽聞到的佛法,再為別的比丘宣說。當他見到別的比丘也到佛前去聞法時,心裡就很不高興,覺得他們搶了他的飯碗,因此心生惡念

  (5)有的比丘喜歡當老大,處處喜歡走在前面,其他比丘只能跟著他,由他率領著;如果他一旦看到別的比丘走在他前面時,他就心生惡念

  (6)有的比丘很喜歡了風頭,到人家去乞食說法時,喜歡坐第一座(即最上首);吃飯時,他要是不動筷子,別人就不能先於他吃飯。如果別人先於他吃飯時他就心生惡念

  (7)有的比丘在接受了施主飯食供養後,就搶先為施主說法。如果見到別的比丘他說法,他便會心生惡念

  (8)如果有許多居士精舍造訪時,只允許他一人居士們聚在一起談論;如果看到別的比丘也和居士在一起談論佛法,他便會心生惡念

  (9)有的比丘國王大臣所賞識和禮遇,他便生起貢高之心,覺得大家都不如他;但是當他看到別的比丘也為王公大臣所賞識時,便會生起強烈的妒忌心理,頓時心生惡念

  (10)有的比丘會產生這樣的欲想:只允許我一人四眾弟子所敬重,其餘的比丘均不能為四眾弟子所敬重。否則,他便心生惡念

  (11)有的比丘很喜歡得到居士供養,而且貪得無厭,見到別的比丘也受到居士們的供養,就極為不滿,繼而心生惡念

  對於上述十一種表現,舍利弗認為這些人都是由於產生了種種慾望之想,因而導致心生惡念,從而使自己的本心變得污穢起來。作為出家梵行比丘,產生這些非份之想,都是極度不應該的。有智慧的人就會厭惡糞便一樣厭惡這些欲想。

  與此相對應,舍利弗接下來共從十一個層面,把上述諸惡的反面——即善的一面,向諸比丘們再次作深入的分析。舍利弗認為,對於知識,我們要遠離;對於知識,我們要想方設法予以親自。因為親近知識,會使我們獲得多方的饒益

  大眾比丘聽聞舍利的說法之後,都由衷歡喜讚歎,紛紛表示將棄惡向善,努力做一位「自知」的比丘!(界定,09.04.10  於南海普陀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