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說處經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提示阿難教誨年少比丘的方便法門,所謂五陰、六內處、六外處,乃至七覺支、八支聖道等的修行法。最後說頂法及頂法退。
首先需要說明,本經是一部佛教名相的小匯總。佛陀在這部經中,共計講了兩個方面的內容:說處與教處、頂法與頂法退。所謂「處」,就是內六處和外六處,即六根六塵;所謂「教處」,就是教導年輕比丘們修習諸處,即修習十二處的方法與路徑;所謂頂法,又名頂位,即最頂級最高級最究竟之法,修習它們可以證取涅槃;頂法退,即於頂法處不加守護,不能精勤修行而道心退轉。世尊為了說明這些問題,共列出了三十項內容進行詳細說明,它們分別是:
(1)五盛陰;(2)六內處;(3)六外處;(4)六識身;(5)六更樂身(六觸身);(6)六覺身(六受身);(7)六想身;(8)六思身;(9)六愛身;(10)六界;(11)因緣起及因緣起所生法;(12)四念處;(13)四正斷;(14)四如意足;(15)四禪;(16)四諦;(17)四想;(18)四無量;(19)四無色;(20)四聖種;(21)四沙門果;(22)五熟解脫想;(23)五解脫處;(24)五根;(25)五力;(26)五齣要界;(27)七財;(28)七力;(29)七覺支;(30)八支聖道。
最後,佛陀說明了如果能夠精修它們,便謂頂法;若道心退轉,從此住足不前,便為頂法退。
我想,如果要把上述的各項內容一一講解清楚,那麼沒有一本書的篇幅根本做不到。因此,我只是將它們一一列出,重要的稍加闡釋,其他的都是一筆帶過,不再予以展開分析。
先講講此經的說法因緣。佛陀在講說此部經時,估計是在成佛後的中期,也就是五十多歲的樣子。此時,隨著佛教的影響廣度和深度的日益擴大,前來出家的年輕比丘也越來越多。如此眾多的比丘,肯定需要有一個人來替他們安排日常的修行活動,比如說如何修行,如何適應僧團生活,如何乞食等等。佛陀作為一教之主,像這些芝麻小事,他不可能一一都會親自去過問。因此,就把調教初入佛門的年輕比丘的任務,交給弟子們去辦理。而承辦此項工作的主要擔子,自然就落在侍者阿難的身上。阿難比佛陀年輕二十多歲,見多識廣,待人處事又很熱情周到,因此阿難的人氣很興旺,年輕比丘們都十分樂意跟在阿難後面學習佛法。
這一天,阿難帶著這些年輕的比丘,一起去朝見佛陀。今天阿難所帶的是一批新來的比丘,對於這些比丘如何調教,阿難雖說胸有成竹,但是他想得很全面,特意帶著這些比丘去見佛陀,並在佛陀跟前當面請教一些問題。因為有了佛陀的親自口諭,對於阿難以後的開展工作,是很有幫助的。於是阿難就頂禮佛足,然後向佛陀請教道:
「世尊,我現在帶來的這些年輕的比丘,都是剛入僧團不久。那麼,我應當如何教導他們呢?要向他們說什麼樣的法,才能既有利於他們修行,又為他們所樂意接受呢?」
佛陀聽後,就對阿難說:「阿難,你應當為年輕的比丘們說處與教處。如果你為他們說十二處,也教他們如何修習十二處的話,那麼這些比丘就能夠獲得身心上的安隱而不會煩熱,他們就會終身奉持梵行。」
阿難一聽,心想這些法他當然是知道的。但是今天借著拜見佛陀之機,恭請佛陀親自再宣說一遍,豈不是更妙?於是他就合掌向佛,稟告世尊:「佛陀!現在正是說法的時候啊。如果世尊您能親口為這些比丘們宣說,那麼我相信他們將會獲益無窮!」
聽到阿難如此一說,這些年輕比丘們自然是求之不得,他們紛紛再次禮拜佛陀,請佛陀為大家講講開示。
佛陀見此情景,就說:「好啊,我現在就替你們講說,你們應當諦聽,並要善思其義。」
(一)關於說處與教處
(1)五盛陰——即五取蘊,色、受、想、行、識,指為生存而取著的五種要素。
(2)六內處——即六根,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
(3)六外處——六塵,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法處。
(4)六識身——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5六更樂身——六觸身,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6)六覺身——六受身,眼受,耳受、鼻受、舌受、身受、意受。
(7)六想身——眼想、耳想、鼻想、舌想、身想、意想。
(8)六思身——眼思、耳思、鼻思、舌思、身思、意思。
(9)六愛身——渴愛身,眼愛,耳愛、鼻愛、舌愛、身愛、意愛。
(10)六界——六大要素,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11)十二因緣——無明(貪嗔痴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諸業)、識(業識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兒長成眼、耳等六根的人形)、觸(出胎與外境接觸)、受(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愛(對境生愛欲)、取(追求造作)、有(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生(再受未來五蘊身)、老死(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
(12)四念處——念為觀,處為境,觀身如身,觀覺、心、法如法。
(13)四正斷——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此四正勤就是精進,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以策勵身口意,斷惡生善。
(14)四如意足——由四種定而發的四神足:欲定、精進定、心定、觀定所起的四神力。
(16)四聖諦——四種為聖者所見的諦理、真理,苦聖諦、苦之集諦、苦之滅諦、苦之滅道聖諦。
(17)四想——小想、大想、無量想、無所有想。
(18)四無量——慈、悲、喜、舍之四無量心。
(19)四無色——無色界天,四空定,即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四空處。
(20)四聖種——指對於衣服、飲食、住處都很知足,不憂戚,一心以斷惡修善為樂,不自貴賤他。
(21)四種沙門果——須陀洹(預流,初果)、斯陀含(一來,二果)、阿那含(不還,三果)、阿羅漢(無生,四果)。
(22)五熟解脫想——使解脫能夠成熟的五種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不凈惡露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23)五解脫處——五種解脫的要法,若比丘比丘尼修此五種法,便會得到無上的涅槃。
①世尊為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智梵行者亦為說法。彼聞法已,便知法解義;彼因知法解義故,故得歡悅,得歡喜,得止身,得覺樂,得心定,得見如實、知如真,得厭,得無欲,得解脫,得知解脫,此為第一解脫處。
②世尊不為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梵梵行者亦不為之說法,但如本(從前)所聞、所誦習法而廣讀之;
③若不廣讀本所聞、所誦習法者,但隨本所聞、所誦習法為他廣說;
④若不為他廣說本所聞、所誦習者,但隨本(從前)所聞、所誦習法心思惟分別;
⑤若心不思惟分別本所聞、所誦習法者,但善受持諸三昧相。若善受持諸三昧相者,便知法解義;彼因知法解義故,便得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心定……是謂第五解脫處。
(24)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此五法是生聖道的根本,故名。
(25)五力——五根堅固所發出的力量,即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長,能破諸邪信;精進力是精進根增長,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是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慧力是慧根增長,能破三界諸惑。
(26)五齣要界——指五種善觀,如欲、恚、害、色、己身,就能出離之法。
①善觀欲,心不向欲,不樂欲,不近欲,不信解谷。若欲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舍離不住欲,穢惡厭患欲。心無礙、無濁、得樂、致樂,遠離一切欲及因欲生諸漏煩熱憂戚,解彼脫彼,復解脫彼,彼不復受經覺,謂覺因欲生,如是欲出要。
②善觀恚(詳文略)。
③善觀害(詳文略)。
④善觀色(詳文略)。
⑤善觀己身(詳文略)。
(27)七財——信財、戒財、慚財、愧財、聞財、施財、慧財。信財,指信心,於如來正法生凈信,以為成佛之資;戒財,指如來禁戒,能防止三業之非,保持善根,以為解脫之資糧;慚財,指羞恥心,謂羞於己非,與「愧」相對,不敢造作諸惡業;愧財,即羞愧心;聞財,聽聞正法,引發妙解,如說修行;舍財,心持平等,無憎愛吝惜之念,隨所求而施;慧財,指智慧,以智慧照了諸法,破諸邪見,成就正見,為佛道之資。
(28)七力——信力、精進力、慚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
(29)七覺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息覺支、定覺支、舍覺支。
(30)八支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二)關於頂法及頂法退
①五陰——多聞聖弟子真實因心,思念稱量,善觀分別無常、苦、空、非我。彼如是思念、稱量、分別善觀,便生忍、生樂、生欲、欲聞、慾念、欲觀,這叫做頂法。若得此頂法復失衰退,不修守護,不習精勤,是謂頂法頂。
②內外識至十二因緣——對於內外識、更樂、覺、想、思、愛、界乃至十二因緣,都要生起思念稱量,要善觀分別無常、苦、空、非我。如果稱量,如果善觀分別,便生忍、生樂、生欲、欲聞、慾念、欲觀,是謂頂法。如果得而復失,不修守護,不習精勤,是謂頂法退。
阿難!我為汝等說處及教處、頂法及頂法退,如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汝等當復自作,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宴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莫令後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訓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