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三十六)~D 四、何苦經

四、何 苦 經

  說法地點祇園精舍

  參加人員生聞梵志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重點回答生聞梵志三個問題,第一,關於在家、出家各以何為苦、為樂;第二,關於饒益天人之法;第三,以月為喻,教導我們如何觀察善、惡知識

  本經是佛陀與生聞梵志之間的對話語錄——

  (一)關於居家、出家各自苦與樂的話題

  問:「在家者有何苦?出家學道有何苦耶?」

  ——在家人有哪些痛苦出家修道者,又有哪些痛苦,這些問題都是為我們所極為關注的。

  答:「在家者,以不自在為苦;出家學道者,以自在為苦。」

  佛陀的回答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若說在家人有很多麻煩,「以不自在為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出家修行為,卻為何「以自在以苦」呢?「自在」是令人快樂之事啊,為何卻以此為「苦」呢?大約這個梵志生聞聽了也覺得納悶,於是他又接著請教。

  問:「在家者雲何以不自在為苦?出家學道雲何自在為苦耶?」

  答:「梵志,若在家者,錢不增長,金、銀、真珠、琉璃、水精悉不增長,畜牧、穀米及奴婢使亦不增長,爾時,在家憂苦愁戚,因此故在家者多有憂苦,多懷憂戚。梵志,若出家學道者行隨其欲,行隨恚痴,爾時出家學道憂苦愁戚,因此故出家學道者多有憂苦,多懷愁戚。梵志,如是在家者以不自在為苦,出家學道者以自在為苦。」

  佛陀在這里,提到了在家與出家二者之間一個比較關鍵性的差別:作為一個家庭的頂樑柱,他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維持整個家族的生計與發展。維持生計,就需要有足夠多的金錢作為支撐,因此一個家庭主男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想方設法多賺錢。如果沒有了經濟來源,那麼整個家族就會陷入困頓局面。所以我們在佛經中,會見到很多居士都是商界成功人士,有的人為了求取錢財,不惜冒險入海探寶。過去航海風險是十分巨大的,遠不能與當今航船相提並論(無論航船大小、性能,以及導航技術等)。正因為海中求寶之途充滿艱險,因而救苦救難、逢凶化吉的普渡思想,便應運而生

  那麼出家修道的人,他們為何以「自在」為苦惱和憂戚呢?這里所講的「自在」,按照經中的意思,應該是指「行隨其欲,行隨恚痴」,意思是說沒有嚴格約束自己的身心,使身心有所放逸,不能夠好好地修持,因而感到十分苦惱。所謂「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因果報應對於凡於來說,是毫釐不爽的。所謂「凡夫畏果,聖人畏因」,就是聖凡之間的差別之所在。

  問:「瞿曇!在家者有何樂?出家學道有何樂耶?」

  答:「梵志,在家者以自在為樂出家學道者以不自在為樂。」

  佛陀得很對,在家者往往是「苦處掙錢樂處花」,有了錢以後往往是吃喝玩樂,自譽為酒中花仙子,牌桌不倒翁。從表面上來看,他們為所欲為,有了錢,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當然是「自在」無比。反觀那些出家學道者呢?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行,行住坐卧心動念無不受戒條的束縛,有些人會覺得出家生活過於清苦,過於不自由。殊不知,在家人在「自在」之後,等著他們的將是更大的「不自在」;而出家修道者在甘於「不自在」之後,所收獲的,卻是極大的「自在」,最高的「自在」,無上的「大自在」。

  問:「在家者雲何自在為樂出家學道雲何以不自在為樂耶?」

  答:「若在家者錢得增長……爾時,在家快樂歡喜,因此故在家者多快樂歡喜出家學道者行不隨欲,行不隨恚痴,樂時,出家學道快樂歡喜,因此故出家學道者多快樂歡喜。」

  在家人求財不得時,便愁眉苦臉,鬱郁寡歡;當開門大吉、財源廣進時,便要笑逐顏開,心花怒放。而出家學道者呢?當他們做到了「行不隨欲,行不隨恚痴」時,便會獲證最大的快樂。這兩種快樂哪種最好?當然是不言自喻。

  (二)關於饒益天人之法的話題

  問:「以何事故令天及人必無利義?以何事故令天及人必有利義?」——什麼事情對我們有利益(或有幫助)的,什麼事情對我們是沒有利益(幫助)的。

  答:「若天及人共諍者,必無利義;若天及人不諍者,必有利義。」——這里所談的是有關「諍斗」的問題。佛教不主張作無謂的爭論和辯解,而主張「靜默息意」。有的事情要去討論,因為很多事情是說不清楚的,還是不「諍」為最好。

  問:雲何共諍者必無利義?雲何不諍者必有利義?」

  答:「若時天及人斗諍怨憎者,爾時,天及人憂苦愁戚」;「若不鬥諍、不怨憎者,天及人快樂歡喜」。

  問:「以何事故,令天及人必不得饒益,必得其苦?以何事故,令天及人必得饒益,必得其樂?」——「饒益」是給予別人以豐厚的利益回報之意。

  答:「行於非法及行惡者,必不得益,必得其苦;若不行惡者,必得饒益,必得其樂。」——這里所講的就是「行於非法及行惡」,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的好處;相反,卻會使我煩惱不斷,麻煩不斷。

  問:「去何行於非法及行惡者必不得益,必得其苦?雲何如法,不行惡者,必得饒益,必得其樂?」——此處所講的,就是非法與行惡的具體表現方式

  答:非法與行惡的表現方式要有三個渠道,即身、口、意三業;如法及行善(即如法與不行惡)也是三個渠道,即身三、口四與意三。

  (三)如何觀察惡知識與善知識的話題

  問:雲何觀惡知識?」——所謂惡知識,就是那些唆使、引導我們為非作歹的壞人。那麼如何分辨惡知識呢?我想很多人這個問題都是十分關注的。

  答:「梵志,當觀惡知識猶如月也。」——觀察惡知識就好像觀察十五過後月亮日漸虧缺那般。

  問:雲何觀惡知識猶如觀月耶?」

  答:「如向盡月,日日稍減,宮殿亦減,光明亦減,形色亦減,日日盡去。梵志,有時月至於盡,都不復見。梵志,惡知識人於如來正法、律亦得其信,彼得信已,則於後時而不孝順亦不恭敬,所行不順,不立正智,不趣向法次法,彼便失信,持戒、博聞、庶幾(布施)、智慧亦復失之。梵志,有時此惡知識教滅善法,猶如月盡。梵志,如是當觀惡知識猶如月也。」

  在這里,佛陀跟我們講得很清楚。所謂惡知識,就是使我們的惡法增長,而善法則日趨減少的那些人。這些人表面上做得很好,有時不露聲色,城府極深。可是他們很會施展陰謀伎倆,你稍不留神,便會陷入無底的深淵。這些人喪失信仰不守戒律。這里需要加一句,就是那些喜歡四處散布出家比丘過錯的居家人士,同樣也可以劃歸為惡知識一類。對那些動不動就對出家人指手劃腳、說三道四的所謂的居家信徒,我本人是相當反感,甚至是深惡痛絕!對於這些是非之人,我們必須遠離。

  問:雲何觀善知識?」——所謂「善知識」,是與「惡知識」相對,是指能教導我們遠離惡法,並修習善法之人;或者指正直而有修行,能令我們行正道的、富有教養的人士。

  答:「當觀善知識猶如月也。」——同樣以月亮為喻。

  問:「雲何當觀善知識猶如月耶?」

  答:「猶如月初生,少壯明凈日日增長。梵志,或時月十五日,其殿豐滿,梵志,如是善知識如來正法、律得信。彼得信已,而於後時孝順恭敬,所行隨願,立於正智,趣向法次法,彼增長信,持戒、博聞、庶幾(布施)、智慧亦復增長。梵志,有時彼善知識善法具足,如十五日月。梵志,如是當觀善知識猶如月也。」

  從這里,我們似乎可以給「善知識」總結幾個標准:第一,對佛法具備純正而堅定信念;第二,能夠恭敬佛、法、僧三寶對於佛法有正知正見,不會盲從;第三,其信仰不單不會只停留於口頭上,而是有著切實的修行,「向法次法」,一步步地加以修證;第四,對於持戒布施、博聞以及增長智慧等善業,一個不少,勇猛精勤,不舍晝夜

  最後,借用佛陀四句頌,來結束本卷內容

  譬如月無垢,游於虛空界;

  一切世星宿,悉翳其光明

  (界定,2009年7月17日,於南海普陀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