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三十八)~B 二、須閑提經

二、須閑提經

  說法地點拘樓瘦的婆羅婆靜室

  參加人員外道須閑提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回答須閑提所問之事。所謂無病為第一利,涅槃為第一樂,八正道為往於安隱甘露的第一道。假若能得聖慧眼凈,就能自知無病、涅槃。而如欲得聖慧眼凈的話,則須由於親近知識,而恭敬承事,而聞善法,善於思惟,趣向於法次法等四種而來依此四法,則可如真的知苦、集、滅、道,而自生法眼.乃至知無病、涅槃。   

  我們在早期的佛教經典中,往往會發現這樣的情形,即佛陀在與外道談論佛法的時候,這些外道基本上都會產生這樣一個歷程:(1)對佛陀不屑一顧,或對佛法詆毀有加;(2)借向佛陀討教為名,對佛陀發起詰難;(3)向佛陀提出一系列刁鑽古怪的問題,以期難倒佛陀,而佛陀或一一解答,或提出反問;(4)外道漸漸喪失囂張氣焰,語氣與立場逐漸軟化;(5)外道最終被降伏,對佛陀臣服並讚嘆不已,並在佛陀座前出家或為優婆塞。

  以上五個步驟可謂是一般的演繹過程,個別或許有些出入。比如說有的人捂住耳朵不願聽進半句佛法,此時就根本沒有度化的可能,這叫作有份無緣,所謂是「法雨難潤無根草,慈航只渡有緣人」。

  那麼,此經中的主人翁須閑提與佛有沒有緣?當然是有緣的,而且還有著大因緣。他從側面告訴我們,即交談、交流與解釋的重要性。在現實生活之中,有些人有時候會誤認為佛教是「迷信」,是「落後」。除了一些歷史政治因素的長期輸灌的原因外,與他們沒有機緣接觸到佛法,對佛教的認識只是停留於表面,或者只憑途聽道說的點滴感知,便妄下結論。在這方面,出家兩序大眾可謂是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其實很多人的智商並不低,大部分的文化素質甚至遠居於僧人之上,但是正是因此他們沒有機緣認識佛教、了解佛教,根本就不知道佛教到底講些什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因此致使他們最終與樹立正信失之交臂,實在是令人痛心。時至今日,即使是那些接觸佛教多年的居家信士,對佛教核心教理一知半解,甚至是不知所雲者亦不在少數。佛教界決不可固步自封,而要勇敢地跨出去,從最基本的佛教知識開始,舉辦一些宣傳講座,宣講一些最基本的最核心的佛理,做到佛教知識的普及化與大眾化。如此一來,我們可讓更多的人得以認識佛教,理解佛教,進而信仰佛教,修證佛教,豈不是回報佛恩的最好方式

  這部《須閑提經》中的主人公須閑提,應該是位異學者(即正統的婆羅門教的信徒),大約他在這一帶也小有名氣,大家見到他都是禮讓三分。可是這個人度量不大,容不得不同的意見,尤其是他對對新創立的佛教很有成見,可謂惡感十足。佛陀游於拘樓瘦的時候,住在「婆羅婆第一靜室」——大約是個比較理想修行場地,這個修行場地的所有權應該是屬於一個叫「婆羅婆」的婆羅門。他與佛陀的私交甚好,因此將佛陀安排在修行條件最好的一間靜室(第一靜室)。這天佛陀一大早就出門去乞食去了,乞食完畢後便選擇了一片茂密的林子,作為自己的修行場地。而正巧這一天的上午,異學須閑提就來到婆羅婆的住所,然後到第一靜室去參觀。看樣子他也想住到第一靜室中去,但是當他看到第一靜室中已經有行李擺在那兒時,他顯得不太高興,心想哪個膽敢如此目中無人,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住到第一靜室中來了——他的意思是說只有他須閑提有資格住些靜室,其他人只能選擇其次。於是他就質問婆羅婆:「婆羅婆第一靜室,誰有此草座一脅卧處,似師子卧,似沙門卧,似梵行卧?」

  婆羅婆回答說:「有位沙門瞿曇正住止於這裡。」

  這位須閑提一聽,頓時高傲起來。他仰天拍手,顯得後悔不迭:「我真是無福啊,今天看到了不該看的東西,聽到了不該聽的事情。」

  婆羅婆聽後,問此話怎講?

  須閑提說:「彼沙門瞿曇敗壞地,敗壞地者,無可用也。」他的意思是說佛陀在那裡,把那裡的地都弄髒了,從此這塊風水寶地變得一無是處了——這種言行不僅是一種葡萄心理在作怪,同時也是一種極端的宗教偏見甚至是種姓偏見。

  婆羅婆並不認同須閑提的言論,他說:「須閑提,汝不應以此事罵彼沙門瞿曇。那位沙門其實是很了不起的呀!」但是須閑提並未因此而收回他的不當言論。

  故事的具體經過我似乎沒有必要詳細陳述——我寫文章目的並不是純粹是敘述故事經過。後來須閑提面見了佛陀,並進行了一些交談。通過交談,須閑提改變了他的觀點,並發心佛陀座前成為一名出家比丘——這個結局與我在前面所講的五個程式是一致的。

  佛陀為須閑提講法內容,大體上就是我們的五根緣於五境,從而產生各種慾念、愛念、貪嗔等毛病習氣在這裡,我重點介紹一下「無病第一利,涅槃第一樂」的知解。

  所謂「無病第一利」中的「病」,並非僅僅指的是我們色身上所患的各種疾病,而主要是指在我思想意識(無明)的驅使下,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會不由自主地製造出種種惡業。而佛陀所說的「無病第一利,涅槃第一樂」,其實須閑提從其他地方也曾聽說過(「瞿曇,我亦曾從耆舊尊德長老久學梵行所,聞無病第一利,涅槃第一樂」),但是二者的含義不完全一樣。因此佛陀就問須閑提:「何者無病?何者涅槃耶?」

  須閑提答道,身即是病、是癰、是箭、是蛇、是無常、是苦、是空、是非神,以兩手抆摸而作是說:「瞿曇,此是無病,此是涅槃。」

  其實須閑提這個回答對不對呢?從他的觀點上來講,當然是對的。但是還是有問題的,因為他認識問題只是停留在表面,很膚淺,與普通百姓對於「病」的理解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更為要命的是,須閑提的這種見解並非是他自己證悟所得,而是途聽道說而來!一個連什麼叫「病」都沒有搞清楚的人,竟然有膽子奢談「涅槃」,這就有點讓人匪夷所思了。因此佛陀就斥責須閑提猶如一個「睜眼瞎」——睜著大眼睛,盡說些瞎話:

  「須閑提!猶如生盲(天生為盲),從有目人聞其所說:白凈無垢白凈無垢!彼聞此已,便求白凈。有諂誑人而不為彼求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則以垢膩不凈之衣,持往語曰:汝當知之,此是白凈無垢之衣,汝以兩手敬受被身(像被子那樣包裹身體;另,同『披』)。彼盲子喜,即以兩手敬受被身。彼盲子喜,即以兩手敬受被身而作是說白凈無垢白凈無垢!須閑提!彼人為自知說?為不知說?為自見說?為不見說?」

  須閑提聽後,只好老實作答:「瞿曇!如是說者,實不知見。」

  這裡就是典型的「拾人牙慧」的一個腳本——須閑提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他自己不知道,就拿起人家所講的話生搬硬套。這倒使我想起一件事情來:大約兩三個月之前,我在寫《漫說中阿含》的系列隨筆時,曾經遇到過一個難題,就是「以心修心」這句話該如何理解。我請教了不少人,大家都莫衷一是很多人連阿含經是怎麼回事都搞不清,更不用說去理解了。於是我就將我的疑問發到一個叫「中華佛教網」(http://cnfj.org/)上去討教。結果人家不由分說,說些「此為妄念,不可執著」之類的官話。我的觀點是,對於「以心修心」這句話,要分兩個層次來理解,即從真諦來講,萬法皆為虛妄,何況是舉心動念?但從俗諦來講,就不能叫妄念。如果將我們所產生的一切念想都稱作「妄念」的話,就容易出問題。比如說,我們念佛觀想阿彌陀佛的巍巍金相,這算不算妄念?我們若生起不凈觀、無常觀、空無觀,這些不斷生起意念流(我在這裡啟用了一個新名詞,叫「意念流」),算不算妄念?如果不分對象,將一切念想都斥為妄念,那對不起,你下輩子連起碼的人身都很難保住。原因簡單,你境界高了,要麼成佛,要麼下地獄,沒有第三條道路可供選擇。

  我在這裡所講的就是一個修行次第的問題。在成就佛道之前(或者說在成就羅漢聖果之前),我們人人都有可能走彎路。「以心修心」僅是一個修行的次第。這個「心」是我們修行的依託,就好像色身維持我們的生命一樣。我們要依靠我們這顆「心」,來修習我們的另一顆「心」。正如登樓看風景,我們總要一步一步地爬樓梯(電梯有次第)。等我們抵達樓頂,將萬千山水盡攬胸中時,此時我們心中只有風景,而無樓梯。說句不太中聽的話,包括我自己在內,我們在修學佛法時,往往好高騖遠,盡撿那些層次高的挑,動不動就把「入佛知見」、「緣起性空」、「般若智慧」、「五蘊皆空」這些深奧的名相掛在嘴邊,當作口頭禪。我們根本就沒有自己的知見,全部是人家的心得體會。按照佛陀觀點,我們都是盲人無異:別人說白布,我們就跟著說是白布;別人送我們一塊黑布,但口上仍說是白布,我們還是愚蠢地捧著這塊黑布,四處叫嚷著:「大家快來看啊,我手裡捧的可是塊上好的白布啊!」

  佛陀對須閑提說——

  「如是,須閑提!(即對於『實不知見』的回應)如盲無目,身即是病、是癰、是箭、是蛇、是無常、是苦、是空、是非神,以兩手抆摸而作是說:瞿曇!此是無病,此是涅槃。須閑提!汝尚不識於無病,何況知見涅槃耶?言知見者,終無是處。須閑提!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無病第一利,涅槃第一樂;諸道八正道,往安隱甘露。」

  此時須閑提開始變得謙虛起來,因為此時他才意識到,坐在他跟前的這位瞿曇,決非泛泛之輩。他開始從座而起,然後偏袒著衣,叉手向佛,而作是言:「瞿曇!我今極信沙門瞿曇,唯願瞿曇善為說法,令我得知此是無病,此是涅槃。」

  佛陀對須閑提說:「若汝聖慧眼未凈者,我為汝說無病、涅槃,終不能知,唐煩勞我。」意思說,你須閑提的修行層次還差得遠,我說出來,只怕你聽不明白。就好像我們對那些盲人說,這是青色、黃色、赤色、白色,那些天生為盲的人,是否會產生青、黃等具象來?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比方說,我們有時會問:西方極樂世界到底是啥樣子?你讓那些大德法師來形容,我想他們頂多就只會在《阿彌陀經》的基礎上發揮一下,事實上也講不出所以然來。為什麼?因為那個世界他也沒去過呀!他還沒有那個神通,運用天眼通望穿時空,直接到那裡去看一看。就算他親自去看過,你也不能充分領會其中的奧妙。那麼怎樣才知道極樂世界殊勝呢?很簡單你自己老實修,老實行,等功夫到了,就自然親自去了,還勞煩別人來詳細描述?這就應了佛陀的話,叫「若汝聖慧眼得清凈者,汝便自知此是無病,此是涅槃」。

  那麼如何才能使我們混濁的雙眼(甚至是如同盲人)「未凈聖慧眼而得清凈」呢?佛陀此時再次給我們開出了藥方:「有四種法,未凈聖慧眼而得清凈」。哪四種法?即「親近知識恭敬、承事、聞善法,善思惟,趣向法次法。」就是說,首先,我們要「親近知識」,「近朱者赤」;第二,對於知識要極其恭敬,要「承事」,不可造次;要表裡一致,不要口是心非,陽奉陰違。這個毛病容易發生在居家信眾,一開始對出家師付們很恭敬,接觸一段時間後,發現師父們也「不過如此」,於是就開始怠慢起來,張三李四王二麻,是非一大堆。有一點希望引起居士們注意,就是在師付們面前家長里短的那些擺不上桌面甚至見不得光的話,盡量不要講。第三,要努力從善知識面前聽聞善法,「擇其善者而從之」。第四,就要用實際行動,去「思惟善法」,去依次實踐善法。後三步,就是我平常所說的「聞」、「思」、「修」。

  那麼,如實而修後,會發生什麼情況?就是「趣向法次法」,便會逐漸進入到修學的次第中去。這個次第就是「便知此苦如真、知此苦集、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即我們平常為人知的「四聖諦」。

  最後,讓我們再一次領略一下四聖諦的迷人魅力——

  雲何知苦如真?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如是知苦如真;

  雲何知苦集如真?謂此愛當受未來有,與喜欲俱,願彼彼有,如是知苦集如真;

  雲何知苦滅如真?謂此愛當受未來有,與喜欲俱,願彼彼有滅、無餘、斷、舍、吐、盡、無欲、沒、息止,如是知苦滅如真;

  雲何知苦滅道如真?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謂為八,如是知苦滅道如真。(界定,2009年7月21日,於南海普陀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