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三十九)~B 二、須達哆經

二、須達哆經

  說法地點祇園精舍

  參加人員:須達哆長者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為須達哆長者說施心差別,並不是有關於粗妙之物的問題。其次為比較福田並以過去曾為梵志的大長者隨藍(人名)作喻,所謂布施凡夫、四果、辟支佛,乃至如來,不若布施四方的僧舍;又不如受皈依、行慈心,更不若修無常觀!

  這部經典重點所講的,就是布施之心差別問題,而不在於布施物的好、差與多、少。我記得在《金剛經》,也講了有關布施差別之事。在第八品中,有這樣的經句:「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在該經的第十四品中,提到了「菩薩不應住色布施」。在《四十二章經》中,也談到了布施差別。經中說:「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結合這部《須達哆經》,我們可以看出,佛陀對於布施差別上來講,都是一致的。我們在習慣上,常將布施分為三種,即財施、法施與無畏施。這個「財」所包含的範圍很廣,不僅包括價值貨幣,固定資產,同時還包含著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質供養。因此財施是比較偏重於物質性的,而法財則比較偏向於精神方面。至於無畏施,實際上也是屬於法施的一部分,但是從層次與難度方面來講,似乎比法施更為殊勝一些。有人將見義勇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列為無畏施範圍,當然不是說不可以,但是我個人觀點無畏施主要是偏重於心疾病的慰療。比如說有人的經常做惡夢,或者有的人思想包袱很重,或者說有的人整天生活恐懼之中(比如說被某種「暗物質」所糾纏),凡此等等,如果我們去為人家排憂解難,就屬於無畏施的範疇。不過無論是財施、法施和無畏施,我們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本領才行。比如說財施,需要有布施動力有的人只進不出,一毛不拔,哪怕是落下的一根頭發也不捨得扔掉,這種人就不上財施了;至於法施,需要對佛法有所了解,有所實證,運用善巧方便與人說法,勸人為善,一心向佛,然後按佛所說的去實證實修,那才叫真正的法布施。不過當今比較注重財施,大家都希望施主能多捐點現大洋。振興寺院經濟本身沒有錯,若為經濟而忘記自己的使命,便是末端之弊。近年來,對於佛教商品化與拜金主義早有非議,有人甚至主張將佛教進行一次新的改革(劉大生:《中國需要一次佛教改革》,《南方周末》,2009.7.16.)。那麼中國佛教到底需不需要改革,倘需改革,那麼改革的重點與難點又在哪兒呢?這個都需要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

  我們還是回到本經的內容。話說有一天,須達長者閑來無事,便到自己布施佛陀的祇園精捨去探望佛陀佛陀見老居士來了自然是十分歡喜。待賓主落座,幾句客套話過後,佛陀便問道:「居士家頗行施耶?」其實須達長者以樂於布施而著稱於舍衛國,他同情弱者,對那些孤獨鰥寡者更是體恤有加。對於這些,佛陀難道不知道嗎?當然是知道的。佛陀話的意思是說:「老居啊,最近還在廣行布施嗎?」

  須達長者很是低調,做了好事後不喜歡聲張。他答道:「唯然世尊。家行布施,但為至粗,不能好也,糠飯麻羹,姜菜一片。」他的意思說,我布施都是些不怎麼好的東西也就是一些粗茶淡飯而已,沒有什麼好表示的。

  佛陀聽後說:「老居士你客氣了!其實布施粗食與妙食(好飯好菜),所獲得的善報都是一樣的。」佛陀的理由是:「若行粗施(或妙施),不信施、不故施(不隨時而施)、不自手施、不自往施、不思惟施、不由他施、不觀業果報施者,當觀如是受報:心不欲得好家,不欲得好乘,不欲得好衣被,不欲得好飲食,不欲得好五欲功德。所以者何?以不至心故行施也。」相反,若粗施(或妙施)時,「信施、故施、自手施、自往施、思惟施、由信施、觀業果報施者,當觀如是受報:心欲得好家,欲得好乘,欲得好衣被,欲得好飲食,欲得好五欲功德。所以者何,以其至心故行施也。」

  這里所強調的,就是「至心」與「不至心」的關係。所謂「至心」,就是真誠之心至誠之心恭敬之心。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了佛陀的「布施觀」,即布施飲食,不在於飲食本身的好壞——粗食與妙食,從本質上講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填飽肚皮,滋養色身嘛。這個目的達到就可以了,還有什麼好壞之分呢?但是一個是「至心」,一個是「不至心」,這二人差別大了。就是說,我們在行布施時,如果心不好,勉強為之,或雖然布施了,但是心裡面很不舒坦,甚至懷有一種救世主般的貢高我慢之心,那樣不僅引起受施者的反感,而且還會使自己布施功德,大打折扣,甚至是毫無功德可言。那麼如何做才算是「至心」呢?就是在布施的時候,要懷有崇高的佛法信仰,要隨時隨需布施,要盡量騰出時間,親自將雙手捧到受施者的手中;此外,還要作些思惟與觀察,就是希望受施的對象能夠早日脫苦達樂,希望他們都能衣食才憂,安居樂業,最後都能夠獲得好的歸宿佛陀在這里所講的,就是指我們平常所說功德迴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眾生,皆共成佛道。」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佛陀講到了自己過去世的一些事情他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他中一位大富翁,名叫隨藍。看樣子他家資豐厚,生活充裕,其「極大富樂,資財無量,封戶食邑多諸表寶,畜牧產業不可稱計」。雖說他家產富可敵國,但他並不吝嗇。相反,他卻是行布施從不計成本,所謂「碎金」、「碎銀」、象馬牛羊、精美飲食等等,作了不計其數的布施。可以說,這位隨藍長者布施所獲得的功德,可謂獲福無量,無可稱計!

  在受施的對象方面,佛陀共分成十一個次第:

  (1)布施給一個普通的凡夫,此布施為最勝;

  (2)若布施給一個須陀洹,此施勝於普通的凡夫

  (3)若布施給一位斯陀含,此施勝於布施給須陀洹;

  (4)若布施給一位阿那含,則此施勝於布施給斯陀含;

  (5)若布施給一位阿羅漢,則此施勝於前面的阿那含;

  (6)布施羅漢,則沒有布施給一位辟支佛殊勝

  (7)布施辟支佛,則不沒有布施如來殊勝

  (8)如果有人作僧舍,然後將布置一新的僧舍布施給四方的比丘,則這種功德布施比丘飲食殊勝

  (9)布施給佛及僧眾飲食、僧舍,與滿心歡喜地皈命於佛法三寶相比較,則後者更為殊勝

  (10)如果有人為了一切眾生,而行於慈心此種布施對於前面的所有布施來說,則更為殊勝

  (11)如果有人能觀察到諸法無常諸法無我諸法為苦、諸法為空的話,那麼這種功德與前面的一切功施功德相比較,則最為殊勝,此乃最高殊勝

  從上面的十一種殊勝我們可以看出,從布施給普通的凡夫,到接受佛法的教導,它們實際上是一個逐漸遞進的關係,即一個比一個殊勝。我們可以將它們進行一下歸類,即從(1)至(8),屬於財布施的範疇(包括飲食衣服卧具乃至房屋僧舍);而(9)到(11),則屬於法布施的範疇。從第(9)條的皈依三寶開始,第(10)條的「慈心」——即我們平常所講的慈悲為懷,想他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偏重於精神層面),再到最後一條的按照佛陀的教導去實證實修,從而領悟出無常無我、苦空等道理,最後修證聖果,這種自我修持所獲得的功德福報,可謂無以倫比,最為殊勝! (09.07.23)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