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四十三)~A 一、溫泉林天經;二、釋中禪室尊經;三、阿難說經

漫說《中阿含》(四十三)

(卷四十三)   

一、溫泉林天經;二、釋中禪室尊經;三、阿難說經

  說法地點竹林精舍、祇園精舍

  參加人員:三彌提等人

  經中大意上述三經的主要內容即是述說「跋地羅帝偈」的相關義理。   

  這部《溫泉林天經》,與下面的《釋中禪室尊經》以及《阿難說經》,在主體內容上大體小異,只是個別情節略有差別。主要差別有:

  1、在說法主體上,都是世尊

  2、《溫泉林天經》是佛陀略說,然後請迦旃延尊者廣說;而《釋中禪室尊經》由佛陀親自廣說;至於《阿難說經》,是阿難佛陀面前敘說,然後由佛陀印可;

  3、前兩部都是天神出現,勸化尊者受持「跋地羅帝偈」;後者是佛陀阿難是如何將偈頌內容大眾宣說的。其實核心義理都一樣,即分別解說跋地羅帝偈。「跋地羅帝」為音譯,其義為「賢善一夜」,是指每天都過著如此賢善生活的人。而一行法師在其著作《與生命相約》中,將其稱為「勝妙獨處法門」,意思是說一個人能夠享受晝夜六時的恆久吉祥。如何才能做到恆久吉祥呢?就是要通過自己的修習,做到「莫念過去」、「不願未來」以及努力思惟「現在所有法」。當我們證得「大苦災患終」時,晝夜自然都是恆祥的,無有惱慮纏身的。

  那麼,這個跋地羅帝偈究竟是什麼內容呢?其內容是:

  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

  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為思;念無有堅強,慧者覺如是。

  若作聖人行,孰知愁於死;我要不會彼,大苦災患終。

  如是行精勤,晝夜懈怠;是故常當說,跋地羅帝偈。

  如果將上述偈頌翻譯成白話文,大體可以從幾方面理解:

  第一,對於過去之法以及未來之法,都要慎思慎念。因為過去法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到來,因此最要緊的是觀察現在之法,做好當下之事。用當今比較時髦的術語講,叫「活在當下」或「把握現在」。

  第二,其實現在之法也是稍縱即逝的,都處於剎那生滅之中,它們都是變易不居的。

  第三,覺者已脫離生死,因此無生死問題可以憂慮。如果我們能按照聖人之法去修去行的話,便會取得成就,最終也會聖人一樣,不會為生死問題而煩惱便會抵達痛苦的邊際。

  第四,我們要精勤修習,不能懶怠懈怠,要懷有一種時間緊迫感

  大約是佛陀宣講了此偈頌,那些徒眾們仍是弄不明白,開是需要進一步分別廣說——此時這些聽眾似乎都顯得有些木訥,原本聰明的腦瓜此時變得有些糊裡糊塗了。當然,從另外的角度講,佛陀可能是為了方便說法,讓更多的人接受該偈,於是方便權巧說法,讓諸大聲弟子當一回普通的聽眾

  關於此偈頌的詳細解釋主要體現於下面:

  1、「比丘念過去」與「比丘不念過去」

  (1)比丘念過去——「比丘實有眼知色可喜、意所念,愛色,欲相應,心樂,捫本,本即過去也。彼為過去識欲染著,因識欲染著已,則便樂彼;因樂彼已,便念過去。如是耳、鼻、舌、身,實有意知法可喜、意所念,愛法,欲相應,心樂,捫摸本,本即過去也。彼為過去識欲染著,因識欲染著已,則便樂彼;因樂彼已,便念過去。」在這裡所講的,實際上就是六根與六境(六塵)之間的關係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已反復講了,在此不再多敘。

  (2)比丘不念過去——其內容基本上與上面所講的相對立,即「比丘實有眼知色可喜,……彼為過去識不欲染著,因識不欲染著也,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便不念過去」。

  2、「比丘未來」與「比丘不願未來

  (1)比丘未來——「比丘若有眼、色、眼識未來者,彼未得欲得,已得心願,因心願已,則便樂彼;因樂彼已,便願未來。」

  (2)比丘不願未來——「比丘若有眼、色、眼識未來者,未得不欲得,已得心不願,因心不願已,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便不願未來。」

  3、「比丘受現在法」與「比丘不受現在法」

  (1)比丘受現在法——「比丘若有眼、色、眼識現在者,彼於現在識欲染著,因識欲染著已,則便樂彼;因樂彼已,便受現在法。」

  (2)比丘不受現在法——「比丘若有眼、色、眼識現在者,彼於現在識不欲染著,因識不欲染著已,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便不受現在法。」

  總結一下以上三部經的共同思想

  1、對於過去以及未來,我們不要去尋覓,「安住當下」才是最好的修處法門。一個人如果不能夠提起正念,安住當下,那麼,即便他遠離塵塵,獨處空林,也無法獲得心境的安寧。相反,如果我們能夠提起正念,安住當下,不為過去而懊悔不為未來而擔憂,知道如何觀察和理解當下正在發生事情,這樣才是正確修持法門

  2、色和意象作為我想像(所緣)的對象,可能是令人愉快的、欲樂的和難忘的——它會勾起我們的貪心慾望。如果我們執著於它們,就會被它們所系縛,而永遠不得出離。

  3、假如我們不被色與意象等對象所桎梏、所拘縛,即使我們獨處於莽林,或居住於不毛之地,我們也永遠不會孤獨,因為我身心自由,有著無比的清涼喜悅伴隨著我們。

  4、如果我們不被內在的諸行識所束縛(六根不緣六塵),那麼我們將得生活得很輕松、很快樂,「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

  最後,有一點值得注意,在《阿難說經》中,阿難面對佛陀的提問,能夠做到對答如流,而且被佛陀稱贊為「我弟子中有眼、有智、有法、有義」,看到阿難與別的聲聞弟子一樣,都能完全理解並宣說佛陀的一些經偈。可是問題是,一直到佛陀滅度之前,阿難也沒有得到解脫,他仍是一介凡夫。既然對佛陀的提問做到滔滔不絕、對答如流,為什麼連個阿羅漢的果位都沒有證得?這點倒有點令人費解。

  願我們都能精勤諷誦《跋地羅帝偈》!   (09.08.10)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