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說《中阿含》(四十六)
(卷四十六)
一、行禪經(176)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世間有四種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衰退而謂熾盛、衰退而知衰退、熾盛則知熾盛。
這裡的「行禪」,一般是指修習禪定的修行者。在這部經典中,佛陀闡述了世間共有四種行禪者,並對四種行禪者的具體表現進行較為詳盡的描述。經中主要有兩個相互對應的詞,即「熾盛」與「衰退」。熾盛就是旺盛,衰退就是退失禪定。經中將四種行禪者分別表述為:
(1)行禪者成就初禪,「彼心修習正思,則從初禪趣第二禪,是勝息寂(連呼吸都停止)。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余處,先初禪,滅定也。彼行禪者不知如真: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則從初禪趣第二禪,是勝息寂。彼不知如真已,於如退轉,意便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這段話的意思,根據我個人的理解,是說修禪者成就初禪,但在進趣二禪時出了問題,即沒有真切地知道自己已進入二禪境界,結果導致了定力的退失,即修行道路上的由盛而衷。在這裡,佛陀似乎在告訴我們,修行者不僅要一門心思修行,同時還要對自己的修行進度做到心中有數,否則便很容易退失修行道果。
(2)行禪者修入二禪,然後從二禪趣入三禪,「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余處,失第二禪,滅定也。……彼不知如真已,於如退轉,意便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其落點,還是在於一個「不知如真」。
(3)是已成就三禪,然後再趣第四禪中,結果「心離本相,更趣余處,失第三禪,滅定也」。這個「心離本相」,就是心念離開了原來禪修的境界,結果沒把握住,導致了定力的退失。
(4)是成就第四禪,而趣向無量空處,結果導致「滅定」與「失定」。
(7)是成就無量空處與無所有處,而趣向非有想非無想處,同樣是「意便失定」。
(1)行禪者得初禪,「彼思余小想,修習第二禪道。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則從初禪趣第二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不知如真:寧可思厭相應想入初禪,不應思余小想入第二禪。彼不知如真已,不覺彼心而便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這裡的「思厭相應想」應該是一種觀想的方法,而「小想」也同樣是禪定假想觀的一種,即將所觀察的範圍由大及小,並逐步縮小。
(2)行禪者成就二禪,然後第二禪入三禪,然「彼不知如真」,便「不覺彼心而便失定」。
(4)行禪者成就四禪而入無量空處時失定。
(5)行禪者成就無量空處而處無量識處時失定。
3、衰退則知衰退——此處共分為八種:
(1)「彼行禪者所行、所相、所標,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游。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無所有處相應念想本退具。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余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滅定也。彼知如真也,於如不退,意不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而知衰退如真」。此處的「所行、所相、所標」,即禪定的修習、境界與目標;「本退具」,是指退回到原本的禪定境界。這裡的意思大約是指習禪者從非有想非無想處而退失到無所有處,習禪者對此知道得很清楚,「知如真」,知道自己衰退了,故稱為「衰退而知衰退」。
(2)「行禪者所行、所相、所標,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游。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無量識處相應念想本退具。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余處,失無所有處,滅定也」,即對自己退失無所有處定知道得很清楚。
(4)對自己退失了無量空處知道得很清楚。
(5)對自己退失了第四禪知如真。
(6)對自己退失了第三禪知如真。
(7)對自己退失了第二禪知如真。
(8)對自己退失了初禪知如真。
(1)彼行禪者得初禪,然後趣向二禪,「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則從初禪趣第二禪,是勝息寂。彼知如真已,便覺彼心而不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知熾盛如真」。其義大約就是從初禪到二禪境界,能夠把握自己的修持進度,而不迷糊、不退失。
(7)得無所有處定,向非有想非無想處定趣進,而不失定,不退失。
說明:由於本人對於色界的四禪定到無色界的四空處定都沒有絲毫的修行實踐,因此對於本經所述的相關禪定沒有絲毫的感性認識,只能勉強對經文作些歸納。而對於修禪中的種種感官印象,則更無點滴可言,故而紙上談兵,實在是羞愧不已!(0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