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四十七)~A 一、獵師經(178)

漫說《中阿含》(四十七)

(卷四十七)

一、獵師經(178)

  說法地點竹林精舍

  參加人員: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獵師藏餌而捕鹿等事:第一群鹿食後被捕;第二、三群鹿雖然知道而有所警戒,但是不堪飢餓,也是為食而被捕;第四群鹿就終能逃離被捕的災厄。世尊用獵師之餌比喻人類的五欲,獵師譬喻為魔王,鹿則譬喻為沙門、梵志。第一乃至第三沙門、梵志受用信施,但都以放逸而為魔王所俘虜。第四沙門、梵志則已脫離魔王之境,故不被俘虜。魔王不能及之處: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滅盡定。   

  在生產力比較低下的史前世紀,捕獵似乎是人類從事農業生產之前的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典型群體性勞動方式有些人擅於捕獵,於是逐漸產生捕獵世家以及「獵師」這一行當。在獵師隊伍中,有捕鳥的,有捕魚的,有捕蛇的,有捕體型較小的哺乳動物的……當然也有極少數的以捕捉大型兇猛性動物為生,比如說有些專門的獵戶,往往出於為民除害,便集體組織起來,從事打虎、打狼甚至捕捉巨型蟒蛇這些職業(比如說周處就曾經下海獵殺蛟龍)。但是在印度,卻有一群專門從事捕殺野鹿的獵師隊伍——這種職業中國極為罕見。一方面中國的野生鹿種比較稀少,也十分珍貴;二是中國人似乎不太喜歡鹿肉很多人都沖著鹿茸或鹿鞭而去獵殺——這點與印度喜歡鹿肉風俗不太相同。

  那麼,古印度人是如何獵殺群鹿的呢?使用弓箭、長矛、大刀之類,或許也能捕捉到鹿,然而野鹿的奔跑速度很快,就算射箭的速度很快,但也未必一下子射中要害,因此這些方法均無法有效地獵取野鹿。怎麼辦呢?於是獵師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向鹿群容易出沒的地段,布設陷阱,在陷阱的上方投放一些為野鹿喜歡食物作為誘餌。當一切布置妥當後,獵師們便躲入草叢之中耐心等待。當途經此處的鹿兒們發現香氣誘人、味美可口的食物之後,便會抑制不住本能慾望,便上前食用。結果掉進了獵戶們為它們精心布設好的陷阱之中,從此與它的夥伴們陰陽相隔,再也沒有生還的希望——這是獵師們慣用的手段

  但是後來獵師們獵取野鹿手段開始取得了突破——他們不挖陷阱了,那樣太費體力。於是他們在鹿食中添加了一種十分神奇的葯物,這種葯物會使鹿群變得十分馴服聽話。這種葯物類似於某種迷幻葯,野鹿一旦食用,便會產生四肢不聽使喚、大腦清醒的症狀,「令驕恣放逸」、「放逸已,隨獵師、獵師眷屬」。這種葯似乎有點類似於《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們慣用的那些「蒙汗葯」——但這種葯遠比蒙汗葯厲害百倍,因為鹿兒們在食用了這種葯之後,便會不清南北,不由自主、十分聽話地跟隨在獵人的身後,跟著獵師們回家,然後很聽話地任由獵師們處置。至於這種葯具體是些什麼樣的葯物,經中並未明示。

  佛陀在談到獵師們對於鹿們的態度時,曾語重心長地告訴比丘們:這些獵師們為鹿群投放誘餌的目的,決不是為了「令鹿得肥、得色、得力、得樂長壽」,讓它活得有滋有味;相反,他們喂養鹿的目的,就是要讓它們變得不由自主,任憑獵師們的宰殺,從而獲取經濟利益,如此而已。

  在經中,佛陀列舉了四種群鹿的不同命運

  第一群鹿:「近食獵師食,彼近食已,便驕恣放逸;放逸已,便隨獵師、獵師眷屬,如是彼第一群鹿不脫獵師、獵師眷屬境界」。第一群鹿心甘情願地當了獵師們的俘虜,變得很聽話,從此當了奴隸,當了獵師們的戰利品,當了獵們的盤中餐。

  第二群鹿:第二群鹿與第一群鹿相比,變得進步了,聰明了。因為第一鹿群的遭遇,它們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於是它們牢記教訓,千萬不要去接近獵師們為它們設下的「盛宴」,而是要離得遠遠的,「我今寧可舍獵師食,離於恐怖,依於事物,食草飲水」。於是它們暫時擺脫了獵師們的魔爪。後來情況變化了,「彼春後月諸草水盡」,草美水甘的日子沒有了,天氣酷熱難耐,河流乾涸,草葉枯萎。此時,群鹿們「身體極羸,氣力衰退」。在飢餓的驅使下,它們忘卻了先前牢記於心的那個教訓,緩步邁向獵師們為它們設下的誘餌……結果可想而知,它們的下場與第一鹿群完全相同。

  第三群鹿:第一和第二群鹿的下場,第三群鹿們也是看得真真切切。它們結盟發誓:至死也不食用獵師們為它們准備的食物,至死也不會鑽入獵師們陰謀設下的陷阱。於是它們便離開獵師們,「依住不遠,住不遠已,不近食獵師食」,結果鹿兒們倒也性命無憂,彼此相安無事,盡管它們個個餓得只剩下皮包骨頭。看到鹿兒們不上鉤,這些獵師們沉不住氣了。獵師們聚在一處一合計:這群鹿實在是太狡猾了!如此下去,他們恐怕連西北風也喝不上了。怎麼辦呢?鹿兒們不上鉤,難道我們就這么守株待兔,傻等下去?決不能那樣。於是他們開始動手,「便作長圍置」,就是在鹿群的四周編織了又高又長的大網,將第三鹿群悉數圍於網中。如此一來,縱然鹿兒們再精明,也逃脫不了獵師們編織的彌天大網。結果是:第三群鹿於前兩種鹿群一樣,「亦復不脫獵師、獵師境界」。

  第四群鹿:這群鹿開始充分吸取前三群鹿的血的教訓,它們聚在一起開會,得出了三條經驗:第一,不可以主動去食用獵師之食;第二,即使餓死,也不去食用;第三,不能與獵師「依住不遠」,就是呆的地方離獵師們越遠越好,讓獵師們無從找尋,如此一來,大網也將毫無用場。於是它們便遠離獵師,到獵師們「不至處」住止。如此一來,獵師們只能望洋興嘆:「第四群鹿甚奇猛俊!第一猛俊!若我逐彼,必不能得,余鹿則當恐怖驚散。我今寧可舍罝(音jū,捕捉鳥獸的網)第四群鹿。」於是,第四群鹿徹底逃脫了獵師們的巨大魔掌。

  對於以上四種群鹿的不同命運敘述,佛陀難道是單純為弟子們講故事嗎?非也!佛陀用以上四種譬喻,而在說明一個十分深刻的道理,即佛弟子修行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外界的或內在的各種誘惑。當我們面對種種誘惑時,我們該如何把握自己,如何做才能不被誘惑所捕捉。佛陀弟子們道出了譬喻的所指:

  1、獵師食——比喻為五欲功德,即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

  2、獵師——比喻為惡魔王;獵師眷屬,當為魔王眷屬

  3、群鹿——比喻沙門、梵志及各種修行者

  根據我個人的理解,無論是普通的居家信眾,還是出家修行沙門梵志,要想擺脫五欲的糾纏,恐怕有著相當的難度。比如說,我們眼中所見的色,包括各種自然現象人情世態、誹謗贊嘆、美女俊男……凡此等等,我們能夠做到無動於衷嗎?簡單一點說,假如你作為一寺之主,你能寺院的是非恩怨以及經濟收入漠不關心?怕是很難人類是有種「趨利避害」的本性(有人說本性是空,這個暫且不去討論,我還沒達到那個層次),動物也是一樣。對自己有利的,總是會去做,去追求,去攀取;而對自己不利的,卻千方百計加以躲避。當然,我們有時會迷失自我,因為主觀判斷總是不牢靠的,這在佛教來說,叫「現量」。相比之下,比量是一種靠推理判斷等理性思維所能獲得的知識(或智慧),這種知識比「現量」要可靠得多;然而在三量之中,唯有聖教量才是最可靠的,因為它是聖人的教導。我們諷誦佛經,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獲取最可靠、最殊勝知識途徑之一。

  那麼,面對魔王的種種誘惑,我們該怎麼做佛陀對我們說:「當學如是所依住止,令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那麼什麼叫魔王不至處呢?是不是我們跑到深山老林里,人跡罕至的地方呢?對於這個問題佛陀予以否定的回答。所謂魔王不至處,即是我們通過修行證得魔王無法證悟的境界。對此,佛陀說:

  第一,比丘要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游;

  第二,修習四無量心,即慈、悲、喜、捨;

  第三,度一切色想,至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游;

  第四,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身觸成就游,慧見諸漏盡斷知(斷煩惱之智,煩惱盡處,名斷)。此處的「想知滅」是一種定境,有人說這種定位在非有想非無想之上,然各派看法各有不同。

  總之,如果您做到以上的四個要點,即四種修行層次,那麼我們理當恭敬您、禮拜您、事奉您、供養您。為什麼?因為您從此以後,可以免受魔王的打擾了,魔王甚至連正眼都不敢看您一眼,更哪敢去討擾於您呢?(09.08.22)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