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四十八)~B 二、馬邑經(下,183)

二、馬邑經(下,183)

  說法地點鴦伽國的馬邑馬林寺

  參加人員: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說沙門當學沙門的道跡。所謂如不止息貪、恚、瞋、不語、結、慳、嫉、諛諂、無慚、無愧、惡欲,以及邪見的話,則倘使如法而持僧伽梨衣,或無衣,乃至持水的苦行的人,也都不能稱為是沙門。而如果息滅貪,乃至邪見的話,就為之沙門道跡。所謂只要修行沙門道跡,則統統可說為是沙門

  《馬邑經》的下部與《馬邑經》的下部,二者說法地點完全相同,只是內容方面稍有差異,但總體思想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佛陀可能是在不同的時間內,分兩次宣說此經。而本經的核心問題就是一個,即怎麼做才能成為合格的「沙門」。從該經的上部我們可以得知,「比丘」與「沙門這兩個詞從意義上講不完全是一回事比丘是指出家後受過具足戒的男子,只要達到這個標準就可以稱作「比丘」。相比之下,沙門一詞所要求的標準就比較高,它不僅指剃除了鬚髮受了戒條,在外相上成為一名出家修行者,而且從內在的修為來說,需要達到止息諸惡、善調身心、勤行諸善,以期趣往涅槃之道。我們在《長阿含經·遊行經》中,佛陀曾將沙門分為四種,即勝道沙門,例如佛、緣覺等能夠自證自覺者;示道沙門,即能將道法四處宣說,並做到准確無誤者,例如舍利弗;命道沙門,即以出家生活依託,求個溫飽,籍機發財致富者;污道沙門,即那些偽作沙門,污染聖道,欺世盜名者。從這個意義上講比丘沙門二詞,在意義上既有重合之處也有相異地方

  那麼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出家沙門呢?按照佛陀的說法,叫「當學沙門道跡,莫非沙門」,要做一名真諦沙門、不虛沙門」。

  什麼叫沙門道跡?就是「有貪伺不息貪伺,有恚不息恚,有嗔不息嗔」。此外,如果比丘具備諸如不語、結、慳、嫉、諛諂、欺誑、無慚、無愧、惡欲、邪見等等毛病習氣,卻不知更改或不願更改,則被稱為非沙門之道,因為這些毛病都是可以稱作「沙門垢、沙門諛諂、沙門詐偽、沙門曲」的,都是導致我們趣入惡途的首要因素,絲毫不能麻痹大意

  那麼什麼叫沙門道跡?就是上面所列各種毛病習氣的反面,比如說「有貪伺息貪伺,有恚息恚,有嗔息嗔」,對於不語、結、慳、嫉、諛諂、欺誑、無慚、無愧、惡欲、邪見等壞習氣都能夠自知自覺地加以勤修除滅。在這個基礎上,要成就戒,做到身、口、意三清凈心中無有貪伺,無有嗔恚,無有睡眠、無有掉舉,無有驕傲,做到斷疑度惑,正念正智,無有愚痴當我們做到這些以後,再來修習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以及做到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漏心解脫,便能夠達到最後的解脫

  佛陀在經中作了一個形象的譬喻:「猶去村不遠,有好浴池,清泉流盈,翠草被岸,花樹四周。或於東方(南方、西方、北方)有一人來,飢渴疲極,脫衣岸上,人池快浴,去垢除熱,亦除渴乏。」在這里佛陀沙門道跡,形容為使我們將「飢渴疲極」徹底消解的絕佳的「浴池」。這個「浴池」離我們並不遠,就在我們的前方。只要我們勇敢地跨出這一步,便可以抵達令我們永遠擺脫煩熱的侵擾,永遠沐浴在無生無死的清涼「浴池」之中。這個巨大的「浴池」無邊無際,它向四面八方的苦惱眾生都敞開了歡迎的懷抱,時刻期待著我們早日前去沐浴清涼。可是我們眾生明明知道那是個好去處,卻對自己身處的各種慾望、貪著深深地吸引著、包裹著,不思出離,無有出期。

  眾生愚痴么?又豈是「愚痴」二字所能說得明白?  (09.08.28)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