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四十八)~D 四、牛角娑羅林經(下,185)

四、牛角娑羅林經(下,185)

  說法地點那提迦國的於犍祁精舍

  加人員:阿那律、難提、金毗羅等人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阿那律、難提、金毗羅三人,住在於牛角娑羅林中,佛往問之,各人都說安隱,並說人上之法,佛陀乃讚許他們。此時長鬼天們,乃展轉讚歎,其聲乃徹至於梵天。   

  這部《牛角娑羅林經》(185)所述的內容,我們在前面的相關經典中曾經有所提及。佛陀此時游於那提迦國——這個國家應該屬於當時比較弱小的國家,似乎不屬於十六強國之列。當時這個國家僧眾內部似乎不太團結,爭吵得較厲害。後來佛陀前往調解,仍舊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後來佛陀發覺此處乃是非之地,不宜久留,於是便飛身離去,後來到了阿那律等人居住的牛角娑羅林之中——這個牛角娑羅林,與上經跋耆國中的「牛角娑羅林」,看來不是一回事

  如果將上面的情況弄清楚了,我們便可以知曉,佛陀來探望阿那律等人的目的,大約是將重點落在「安隱」二字上面,說白了,就是大家生活得是否愉快,彼此相處是否和合團結?從經中我們可以得知,這個牛角娑羅林中居住的是三位尊者,分別是阿那律、難提和金毗羅。從經中的敘述我們便可以清楚地看到,此三位尊者住在同一林中,關係相處得相當融洽,大家都自覺,並沒有出現「一個和尚提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現象。具體表現在,第一,他們在食物分配方面,如果哪位沒有因事沒有外出乞食,另兩位會多乞一點食物帶回來;第二,如果哪位乞食回來早了,都很自覺地把房舍打掃乾淨;第三,有時需要外出取水,無論是一人提、二人抬,都是相互幫助,從不會偷懶,也從無怨言;第四,在修行方面,靜坐時互不打擾,然後定期每五天,大家便聚在一起,相互交流修持心得。總的來說,這三位尊者情同手足,彼此相處得親密無間,用佛教行話講,叫「六和共住」。

  佛陀見到三位弟子心情看上去很好。三位弟子見到導師蒞臨,自然是喜出望外。「尊者阿那律出迎世尊,攝佛衣缽尊者難提為佛敷床;尊者金毗羅為佛取水」,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

  佛陀落座之後,便問起站在一旁的阿那律:「阿那律陀!汝常安隱,無所乏耶?」意思是說,你阿那律在這裡的修行活得還好嗎?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嗎?

  阿那律回答說:「世尊!我常安隱,無有所乏。」

  佛陀聽後,說:「阿那律陀!雲何安隱,無所乏耶?」佛陀是讓阿那律具體談談。

  阿那律便回答說:「世尊我作是念:我有善利,有大功德,謂我與如是梵行共行。世尊!我常向彼梵行行慈身業,見與不見,等無有異;行慈口業,行慈意業,見與不見,等無有異。世尊我作是念:我今寧可自舍己心,隨彼諸賢心。我便自舍己心,隨彼諸賢心,我未曾有一不可心。世尊!如是我常安隱,無有所乏。」

  佛陀接著問尊者難提及金毗羅,都得到了相同的回答。

  這三位尊者所答提問的核心,還是立足於如何與諸位修行人和睦共處共修的話題。從這段話中,我總結出四條很重要的處世原則

  1、與人相處,要做到不貢高、不自卑,即不亢不卑;

  2、要心懷慈悲,口說軟語,千萬不要給人穿「小鞋」、背後打黑槍;

  3、做人要胸懷坦蕩,胸納百川,不要斤斤計較,「待人總要真面目,處世何妨大肚皮」;

  4、捨棄一己之私,處處為他人著想,「自舍己心,隨彼諸賢」。

  佛陀聽了三位大弟子竟如此和睦無缺,不禁讚歎不已:「善哉!如是汝等常共和合,安隱無諍,一心一師,合一水乳(同為一心,同行一師之法,達到水乳交融),頗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耶(超越人法的殊勝最上知見而安住嗎)?」

  三人的回答自然是肯定的。

  佛陀此時開始進一步教導三位弟子:「你們能夠做到這一點,已是十分不容易。但是不要以此為滿足,因為你們還有更高層次的安住法需要學習。」

  那麼佛陀所說的法,是哪些呢?

  第一層次:修習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即心與慈俱,遍滿四方及四維上下、普周一切成就游,並做到無結無怨,無恚無諍,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游。

  第二層次:修習禪定,從一切色想一直修到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游;

  第三層次:得五眼六通,諸漏已盡,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游:生已盡……不更受有,知如真。

  很顯然,第三層次,就是最高的安住層次,是所有比丘都要共同追求的安住境界

  經文的最後,敘述了諸鬼神三界諸天都高度贊譽三位尊者修行功德,此處不再多述。

  通過本經的學習,我們只要謹記四條處世原則就可以了。(09.08.30)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