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樂比丘尼經(210)

漫說《中阿含》(五十八)

(卷五十八)

一、法樂比丘尼經(210)

  說法地點祇園精舍

  主要人員法樂比丘尼、毗舍佉優婆夷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毗舍佉優婆夷,往詣請教法比丘尼比丘尼乃一一答復其問。其後比丘尼曾將此事稟告佛陀佛陀為之印可。

  這部《法樂比丘尼經》,其主講人員是法樂比丘尼,而提問者則是一個名叫毗舍佉的女居士。從經中我們可以得知,這位法樂比丘尼很有智慧,對一些問題的回答,可以說已經達到比較圓滿的地步,因此獲得了佛陀的印可與讚歎。作為提問者,這位名叫毗舍佉的優婆夷,對佛教義理是有著深入的了解,尤其是涉及到一些禪定中的專門術語,她都十分熟悉,可是她絕非泛庸之輩。有關法樂比丘尼情況,據說在出家有一圓滿家庭,其夫名叫毗舍佉,深信三寶,為優婆塞。法樂受其夫感染,於是不僅皈依佛門,而且向其夫請求出家。其夫不僅沒有反對,相反卻用黃金做成的轎子送她去出家。看來,法樂比丘尼前夫,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善知識

  這部經通篇都是賓主一問一答的方式而進行,即毗舍佉優婆夷提出問題,然後由法樂比丘尼回答。從彼此一問一答來看,毗舍佉似乎有問不完的問題,而且所有問題都是後面的問題緊接著前面的問題,層層深入,環環相扣。若非沒有真功夫,是很難回答圓滿的。

  由於毗舍佉優婆夷提出的問題比較多,我只能將所有問題列出,必要時將稍作說明。

  1、何謂自身?

  答:「世尊說五盛陰,自身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是謂世尊說五盛陰。」此處的「自身」,即現實中我們五陰假合(色、受、想、行、識)的色身。

  2、雲何為自身見耶?雲何無身見耶?

  答:「見色是神,見神有色,見神中有色,見色中有神。見覺、想、行、識是神,見神有識,見神中有識,見識中有神也,是謂自身見也。」這里所講的,就是我凡夫往往會有精神錯覺,或者頑固的思想觀念,即我們的這個色身,是獨立的、不變的、永恆的個體。我們通常講自身見,即概括為「有我」。至於「無身見」,即我們的五蘊色身由因緣假合而成,無有實體故稱為「無我」。

  3雲何滅自身耶?

  答:對於五盛陰,我們能夠做到「斷無餘,舍、吐、盡、不染、滅、息、沒」,這就叫做滅自身。

  4、「陰說陰盛,陰說盛陰;陰即是盛陰,盛陰即是陰耶?為陰異、盛陰異耶?」——這里所講的,就是問「陰」和「盛陰」兩個概念是否相同?

  答:「或陰即是盛陰,或陰非盛陰。雲何陰即盛陰?若色有漏有受,覺、想、行、識有漏有受,是謂陰即是盛陰。雲何陰非盛陰?色無漏無受,覺、想、行、識無漏無受,是謂陰非盛陰。」——在這里,法樂比丘尼是從兩個層面上來回答的。就是說,若從有漏角度講,陰就是盛陰;或從無漏角度講,陰就不是盛陰。因為凡夫五陰會執取於自身內外,故而為熾盛;而聖者雖有五陰,然已離諸相執,自在自如,因此五陰已無熾盛可言,故而陰與盛陰這兩個概念,既可能詞義相同,也可能完全不同,關鍵是要從什麼層面去理解。

  5雲何八支聖道?

  答:略。

  6、八支聖道有為耶?

  答:八支聖道有為。——這里的「有為」,是指條件因緣合和的生滅之法。為什麼說八正道是有為法?因為我們在修習八正道,並未獲得解脫,尚處於不斷學習修進的有學位。如不精進,我們的道心隨時都會退轉,因此修八正道本身是有為之法,其生滅是有條件限制的。

  7、有幾聚耶?——此處的「聚」,是類聚、類別之義

  答:有三聚,即戒聚、定聚、慧聚。——此處的三聚,即是指戒、定、慧三學。

  8、是八支聖道攝三聚呢,還是三聚攝八支聖道呢?

  答:即非八聖道攝三聚,亦非三聚攝八聖道。

  (1)正語、正業、正命,為戒聚所攝;

  (2)正念正定,為定聚所攝;

  (3)正見、正志、正方便,為慧聚所攝。

  有關八正道與三學之間的相互關係,待有機會將辟專文予以分析論述。

  9、滅有對耶?

  答:滅無對。——此處的「對」,是指相對應,「相似」或「相反的對比」。為什麼說「滅無對」?簡單地說,「滅」的本身就是一種相對與絕對相統一的存在方式沒有任何事物可以與之相對應。

  10、初禪有幾支?

  答:初禪有五支,覺,觀、喜、樂、一心。——此處所講的就是初禪的境界是什麼樣子的。得初禪時,心中清凈,諸漏不動。具有尋(覺)、伺(觀)、喜、樂、心一境性等五支,即得八觸、十功德,心能寂靜審慮,感受到離開欲界之惡而生喜、樂,心感喜受,身感樂受,故稱「離生喜樂」,然仍有尋與伺等細微心理活動。得此禪定者,可對治貪恚害尋、苦、憂、犯戒、散亂五種修道障難。

  11雲何斷?雲何定相?雲何定力雲何定功?雲何修定耶?

  答:善心得一者,是謂定;四念處是謂定相;四正斷是謂定力;四如意足是謂定功;若習些諸善法,數數專修精勤者,是謂修定。說明:

  (1)四念處——即身、受、心、法四種觀法,身不凈、受是苦、心無常、法無我

  (2)四正斷——即四正勤,四種正確的奮鬥方式,分別是:

  a.修斷:自己已有的善勤奮維護使之增長;

  b.隨護斷:自己未有的善勤奮修習使之生起

  c.斷斷:自己已有的惡勤奮斷除;

  d.律儀斷:自己未有的惡勤奮自製使之沒機會生起

  (3)四如意足——即四神足(欲、勤、心、觀),是三十七道品中四正勤所修的行品,也就是用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分別是: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心(念)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勤(精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觀(思維)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12、有幾法生身死已,身棄冢間,如木無情

  答:有三種法。一是壽,二是暖,三是識。此三種稱為三法。——壽指壽命已盡;暖是指肉身已冷,無有溫暖;識是神識、意識,指一旦神識離開肉身,人的生命便宣告結束(針對一般人而言)。

  13、若死及入滅盡定者,有何差別

  答:所謂死,乃謂此生的壽命已完全消滅,溫暖已離身而去,諸根也已敗壞(不能作用)。假如比丘入於滅盡定的話,其壽命乃不究滅,溫暖也不離而去,諸根也不敗壞。如果死,以及入滅盡定,這就是二者的差別。因滅盡定為滅受想之定,已滅心、心所,使之不起作用之定,表相上與死去一般,實際上並未死去。

  14、若入滅定及入無想定者,有何差別

  答:比丘入滅盡定者,想及知滅;入無想定者,想知不滅。——無想定為欲生於第四禪無想天而修的外道之定,故其想知俱不滅

  15、若從滅盡定起及從無想定者者,有何差別

  答:比丘從滅盡定起時,不作是念:我從滅盡定起;比丘從無想定起時,作如是念:我為有想?我為無想?——由此看來二者的最大差別,還是落在是否以「我」為中心的問題上。

  16比丘入滅盡定時,作如是念:我入滅盡定耶?

  答:比丘入滅盡定者,不作「我入滅盡定」之念。「然本如是修習心,以是故如是趣向。」——即本來修習滅盡受與想,而成就滅受想之定。

  17比丘從滅盡定起,作如是念:我從滅盡定起耶?

  答:非也,「然因此身及六處緣命根,是故從定起。」

  18比丘從滅盡定起已,心何所樂?何所趣?何所順耶?

  答:比丘如果從滅盡定而起後,其心會樂於離,會趣於離,會順於離的。

  19、有幾覺耶:

  答:有三覺,即樂覺(樂受)、苦覺(苦受)、不苦不樂覺(舍受)。這些都是緣於更樂(觸)而生起。

  20雲何樂覺,雲何苦覺,雲何不苦不樂覺耶?

  答:「若樂更樂所觸生,身心樂善覺,是覺謂樂覺也;若苦更樂所觸生,身心苦不善覺,是覺謂苦覺也;若不苦不樂更樂所觸生,身心不苦不樂,非善非不善覺,是覺謂不苦不樂。」

  21、樂覺者(苦覺者、不苦不樂覺者),雲何樂,雲何苦,雲何無常雲何災患雲何使耶?

  答:「樂覺者,生樂住樂,變易苦,無常即是災患,欲使也;苦覺者,生苦住苦,變易樂,無常即是災患,恚使也;不苦不樂覺者,不知苦、不知樂,無常即是亦易,無明使也。」

  22、一切樂覺欲使耶?一切苦覺恚使耶?一切不苦不樂覺無明使耶?

  答:非也。這里所講的,也就是要區分層次。如果比丘得初禪乃至四禪,那麼樂覺非欲使,苦覺非恚使,不苦不樂覺亦非無明使,因為他們都將欲使、恚使、無明使斷除干凈之故

  23、樂覺者有何對耶?苦覺者有何對耶?樂覺苦覺者有何對耶?不苦不樂覺有何對耶?

  答:樂覺者以苦覺為對;苦覺以樂覺為對;樂覺苦覺以不苦不樂為對;不苦不樂覺以以無明為對。

  24無明有何對耶?

  答:無明以明為對。

  25、明者有何對耶?

  答:明者以涅槃為對。

  26涅槃有何對耶?

  答:「君欲問無窮事,然君問事不能得窮我邊也。涅槃者,無對也。涅槃者,以無羂、過羂、羂滅訖,以此義故,從世尊梵行。」——羂,本義為張網捕捉野獸,引申為繩套、枷鎖,束縛。就是說到涅槃之境時,已沒有任何名相可以與之相對應了。凡是有對應的,其實都不究竟,只有涅槃能做到「無對」。

  當法樂比丘尼將上述問題的回答,一一向佛陀稟報後以求印可,佛陀說:

  「比丘尼!汝如是說、如是答,不誣謗我。汝說真實,說如法說法次法,於如法而不相違,無諍咎也。比丘尼!若毗舍佉優婆夷以此句、以此文問我者,我為毗舍佉優婆夷亦以此義、以此句、以此文而答彼也。比丘尼!此義如汝所說,汝當如是持。所以者何?此說即是義故。」(界定,09.10.09)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