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城經(217)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阿難尊者為八城居士說成就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之十二甘露門。八城居士非常的歡喜,乃供養阿難美食及居舍。
對於「十二甘露門法」,主要是指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簡約地講,就是四禪八定另加四無量心。對於這些名相術語,我們都很熟悉,不必再作過多地闡釋。
這部經產生的年代,已經是佛陀滅度以後的事情。佛陀自從滅度以後,弟子們像往常一樣,大家各奔東西,分散於古印度各地。為了使教義得到統一,以及教團不至於分裂,佛陀滅度的當年夏天,在摩訶迦葉的倡導與主持之下,舉行了第一次佛經結集——這是後話。
佛住世時,住的最久的大約就算是位於舍衛城的祇園精舍(位於北印度)以及王舍城的竹林精舍,當然,有時佛陀還偶爾到舍衛國的鹿子母講堂去小住幾時。佛陀滅度之後,這些曾經輝煌過的兩處佛教聖地,似乎有了一些衰微的徵兆。因為佛陀住世時,四眾弟子們就有一個朝奉與信仰的核心所在;而佛陀滅度了,弟子們除了偶爾去精舍中參拜一下佛陀遺跡之外,其餘時間內一般很少去了。如此一來,二大精舍往往朝著發揮寺院功能的方向發展。
既然二大精捨出現式微跡象,那麼那些高僧大德們又以何處作為聚集中心呢?這就是位於華氏城的雞園精舍。關於華氏城,我們若對四部阿含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便知其產生的來源經歷。摩揭陀國的老國王頻婆娑羅去世以後,新國王阿闍世登基。而位於該國東北偏東方向的跋耆國的關係非常緊張。佛陀在諸經中,曾經不止一次地贊嘆過跋耆國繼續傳統、重傳統與民風淳樸,可知這個國家實際上非常保守,但是綜合國力卻較為強盛。阿闍世王為了防範跋耆國的偷襲或進攻,便派大臣禹舍到位於該國的邊境小鎮波羅利子城,修建牢固的防禦工事。我們在阿含經中,還可以看到佛陀對於此事的觀點與主張。由於戰爭的需要,阿闍世王從內地遷徙了相當數量的居民,到波羅利子城去定居。如此一來,這個邊境小鎮逐漸開始繁榮起來。後來,摩揭陀國終於並吞跋耆國,統治階層出於多方面的需要,到了阿闍世的孫子繼承大統的時候,終於下決定心遷都波羅利子城,將將此城更名為華氏城,成為摩揭陀國新的首都。
華氏城在印度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後來,孔雀王朝的開祖旃陀羅笈多王也定都於華氏城。旃陀羅笈多王之孫阿育王,曾於城西興建阿育僧伽藍,並舉行第三次佛典結集,大力保護佛教,並以佛教的「法」(羯磨)的精神來治理國家,統治百姓。孔雀王朝滅亡後,熏伽王朝、案達羅王朝、笈多王朝,都將首都立於華氏城。到公元六世紀左右的時候,該城由於渾族的入侵而完全破壞。另據《大唐西域記》記載,玄奘法師在公元七世紀造該該城時,昔日輝煌的都城已化為一片廢墟,居民不過千人。唯余城北的阿育王石柱、佛足石、雞園精舍等遺基尚存。到公元九世紀初,波羅朝國王達磨波羅曾建都於此。從此以後,該城再無復興的跡象。
根據這部《八城經》的描述,在佛陀的晚年以及佛陀滅度之後,華氏城(此前叫波羅利子城)的經濟發展已呈現高度繁榮局面。比如說有一位叫「第十居士」的商人(因其為八城人,故稱之為「八城居士」),他「持多妙貨」,到波羅利子城去「治生販賣」,做生意買賣。由於這批貨不僅質量好,而且正為該城所鮮見所急需,因此一上市便十分搶手,頃刻即售罄。「貨賣速售,大得財利」,生意上是狠狠地賺了一把,自然是「歡喜踴躍」,跟小孩子過年似地,開心得很。
這位八城居士生意上既然賺了錢,身為奉佛居士,總要到寺院去朝拜一番。於是他就趕到城外的雞園精舍。關於此園的來歷,大部分認為是無憂王(即阿育王所建)。但是此時距阿育王出生尚距差不多三百年,因此說雞園為阿育王所建,可能會有點懸疑(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本經有後人摻雜的成分)。此時的雞園,很多高僧大德均居止於此(「雞園眾多上尊名德」),可以說是佛陀滅度後的弘法傳教的中心地區。那麼八城居士來雞園精舍的真正用意何在?其實是來找阿難尊者。於是他就問:「上尊!尊者阿難今在何處?我欲往見。」大家對他說:「居士!尊者阿難今在毗舍離獼猴江邊高樓台觀,若欲往見,可往至彼。」
波羅利子城距毗舍離並不是太遠,所以八城居士沒過多久就趕到了阿難所居止之處。待問候一番後,便切入正題:「尊者阿難!世尊、如來、無所著、正盡覺成就慧眼,見第一義(宇宙人生的真諦),頗說一法,若聖弟子住漏盡無余,得心解脫耶?」
對於這個問題,阿難給予了肯定性的回答。然後對此進行詳解,即所謂的十二甘露門。此十二甘露門分別是:
(一)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當達到四禪境界時,「若住彼,不得漏盡者,或因此法,欲法、愛法、樂法、靜法,愛樂歡喜,斷五下分結盡,化生於彼而般涅槃,得不退法,終不還此。」就是說,證得四禪,如果不退轉的話,獲證不還果,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二)四無量心:即「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游。如是悲、喜心與舍俱……遍滿一切世間成就游。」
(三)四無色定:即「度一切色想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游,彼於此處,觀法如法。」四無色定包括: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有想非無想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