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箭喻經(221)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鬘童子對於佛陀並不常言世間之有常、無常,有底、無底,乃至如來終、不終等問題,而有所不滿。佛陀說出家學道的目的,並不是為此知見而來,假如求此見的話,就與義不相應,也就是無益而徒受煩苦而已。在經中,佛陀重點以箭作譬喻,從而說明出家不求解脫,而求枝末細節的過患。
此經的主角是位名叫鬘童子的比丘僧。這位鬘童子出家前是拘薩羅國的舍衛城人,其父是波斯匿王的財務官,頗受恩寵。至於鬘童子是因為什麼原因出家修道,就不是十分明確。其出家以後,在修行方面也是挺精進,但是對佛陀的一些說教總是心存疑惑。他心中的疑惑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與《見經》所列相同):
(2)世間有底的,還是無底的?
(5)如來滅度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嗎?
對於上述五個問題,鬘童子曾經不止一次地當面向佛陀請教,但是佛陀卻始終「舍置除卻,不盡通說」,就是不解答,不表態。佛陀越是不說,這位鬘童子心中就越是疑惑,非要想法子弄清楚不可。在一段時間內,他曾經產生過想脫離僧團、舍戒罷道的念頭。後來,他終於鼓起勇氣,把積鬱於心中的疑惑,再一次向世尊和盤托出,請求世尊給予明確的訓示。
佛陀知曉鬘童子來意之後,便問他:「鬘童子!我本頗為汝如是說世有常,汝來從我學梵行耶?」佛陀的意思是說,我是不是為你鬘童子說「世間為有常」,你才跟我出家修行的呢?
佛陀接著說:「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我本頗為汝如是說此是真諦,余皆虛妄言,汝來從我學梵行耶?」換句話說,佛陀對鬘童子說,當初你鬘童子出家的初衷,是不是就為了搞清楚這些問題?或者說,當初佛陀承諾要解答這些問題,鬘童子才答應跟隨佛陀出家學道的呢?
佛陀聽後,對鬘童子說:「鬘童子!我本不向汝有所說,汝本亦不向我有所說,汝愚痴人!何故虛妄誣謗我耶?」——我從來沒有對你作出任何承諾,你也從來沒有向我提出過出家修道的條件,你為什麼要誣謗世尊呢?
佛陀說:「若有愚痴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為我一向說世有常者,我不從世尊學梵行。彼愚痴人竟不得知於其中間而命終也。如是世無有常……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若有愚痴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為我一向說此是真諦,余皆虛妄言者,我不從世尊學梵行。彼愚痴人竟不得知於其中間而命終也。」
佛陀在上面這段話中講得很明白:我們跟隨世尊修習梵行,並不是為了要搞清諸如世有常、世無常等等這些抽象而無聊的問題。如果我們一定要把這些搞清楚的話,對不住,當我們還處於一知半解甚至全然糊塗的情況下,我們就一命嗚呼了。佛陀在這里提醒我們,我們出家的根本是要解決滅除煩惱、斷滅生死流的大事情,至於其他一些枝末細節問題,我們完全可以不予理會。集中精力辦大事,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有一個人不小心被一支毒箭射中了,其雖無性命之虞,卻是痛楚異常,不停地呻吟著。他的親屬們都很著急,便四處為他尋求名醫,希望盡快把毒箭拔出來,好除毒療傷。好不容易把醫師請來了,醫師正準備動手拔箭,卻被這個人制止了。他對醫生說:「大夫啊,你先不要急著拔箭,我需要下一番功夫,好好思索求證一番。」醫生和親屬們都感到奇怪,便問他你還猶豫什麼呢?這個中箭人卻是語出驚人!他對眾人說:
第一,他要弄明白射箭人的姓名、出身、家庭情況,以及身材長相是什麼樣子?
第二,他要搞清楚這個射箭人是出身於哪個種族,家住何處,是做什麼職業的?
第三,他要弄清這支毒箭是何形狀?弓背、弓弦各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做工怎麼樣?
第四,他還要搞明白做這支箭的技師長相如何?是哪個種族?其家庭狀況又是怎樣的?
……
總而言人,這個人再三制止醫師為他拔箭敷葯,說是一定要把上述問題悉數搞明白之後,才同意為他除箭療傷。結果呢?沒等他把所有問題一一陳述完畢,便命終去了,再也沒有醒過來。當然,他想把這些問題搞清楚,只有等下輩子了。
大家試想一下,這個中箭人,當務之急是拔箭施藥搶救性命。可是他卻恰恰相反,卻要去求證那些與性命毫無瓜葛的事情,實在是可笑、可悲、可嘆!佛陀所列出的這個譬喻,事實上就是在告訴我們,不要捨本逐末。用中國古話來講,叫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有時候,我們不但沒撿著西瓜,甚至連一粒芝麻也沒有撈著,那樣便十分地令人同情,可謂枉在人間走一遭。佛陀從來不會在諸如「有常」、「無常」、「世有底」、「世無底」、「如來終不終」等問題上糾纏不清。如果我們落於這些問題,可以說已要墮入了痛苦的根源。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好像一個從來沒有登過山頂的人,他躺在被窩里,拚命地聯想著登上山峰後那種感受;有人學習游泳,不是去水中去練習,而是在岸上拚命地模仿著各種游泳的技巧動作。結果呢?前者是永遠不知道「一覽眾山小」是何滋何味,後者也永遠無法體驗到游泳所帶來的樂趣。我們若要想知道梨子是酸是甜,那麼我們就必須親自去嘗一口。聯繫到當前現實,類似於這個愚蠢而可笑的中箭人,現實之中能不能找到鮮活的例證呢?我說不僅存在,而且是大有人在!不要說別的,對於名聞利養、酒色財氣、恩愛仇恨等等這些世間之物,算不算身外之物?很多人都明白,但就是割捨不下,所謂「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在佛陀看來,所有與修行無關的東西,都可以納入「枝末」的范圍之內。故而彌勒尊者的「笑世間可笑之人」,即是此意——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可笑之人」。
事實上,對於鬘童子所列的這幾個問題,究竟能不能搞得清楚呢?我個人的觀點是完全可以搞得清楚,但不是現在。那麼要等到什麼時候?等到我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時,一切便豁然開朗,再也沒有任何問題可以難住我們。我們一旦具備了五眼六通,對於一切人的前世後世情況都如數家珍,就好像數自己幾根手指一般便利,對於上述的那些諸如有常、無常之類的問題,可以說小菜一碟,何足掛齒?但是在我們沒有獲得真正解脫之前,這些問題我們不可能搞得清楚,也永遠搞不清楚。
因此,佛陀對弟子們說,他為什麼不糾纏於諸如有常與無常等等之類的問題呢?原因是這些東西是「非義相應,非法相應,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可以說對於我們的修行毫無幫助,一無是處。那麼世尊對於什麼樣的問題經常講、反覆講呢?這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作為比丘,作為佛弟子,都要在四諦問題上多下功夫,下苦功夫,細細品味,步步參究。比如說,我們的世間以及我們的人生,為什麼是樂少苦多?造成痛苦的根源在哪裡?如何消除這些痛苦?我們又如何徹底、究竟地離苦得樂,獲得永恆的涅槃?我想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應該考慮的、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假如哪位把有關「四聖諦」的所有問題都弄明白、弄徹底了,那麼恭喜你,你已經符合「應供」的標準了,我們都要以你為師,恭敬你、讚歎你、禮拜你、供養你、侍奉你、親近你、皈依你啦!(09/10/18/界定於南海普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