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與戒幢佛學研究所在讀研究生的一席談

與戒幢佛學研究所在讀研究生的一席談

——2004年9月講於般若

  戒幢佛學研究所的辦學方針,和一般佛學院有所不同。我覺得佛學教育首先應明確目標:教學重點是什麼?培養什麼人才?培養人才目的又是什麼?若是對這些問題沒有清晰的認識,辦學又如何能取得實效?另一方面,今天的佛學教育受學界影響過多,主要表現為兩點,一是部分法師對學位及學術成果的高度重視,一是大量學者參與佛學院教學。在這樣的氛圍中,佛學院學生多熱衷於讀文憑、搞研究、寫論文。事實上,佛學教育的重點,應在於發心的根本教育、正見核心教育、僧格的素質教育,遺憾的是,這些卻是目前教界最缺乏的。
  目前,整個漢傳佛教地區的信仰素質偏低。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輸送到各佛學院校的學僧素質也不樂觀這就更有必要加強佛學教育的力度使他們盡快成長為合格的僧才,早日荷擔起化世導俗的重任。如何才能快出人才傳統宗派教學固然有顯而易見的長處,但多少也存在一些缺陷和先天不足。
  面對這樣的現實,戒幢佛學研究所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逐步總結出了自身的指導思想。我們知道如何在教學中落實佛法的本質,更知道辦學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在年初發表的《漢傳佛教的反思》一文中,我提出了學佛法的五大要素,這將是研究所未來的教學方向。同時,研究所編輯出版的《戒幢佛學論叢》,同樣會遵循這一原則確定選題,以此為漢傳佛教健康發展提供一些引導和借鑒。

一門深入 樹立正見
  我所提出的五大要素,吸收了南傳和藏傳佛教的一些思想,也是任何一個宗派必須具備的核心內容。目前,研究所有三個研究生專業,分別是菩提心、阿含和唯識。盡管專業不同,但都應圍繞這個中心展開學習。
  唯識專業的學習,重點在於唯識見的獲得,這就必須對《辯中邊論》、《解深密經》、《攝大乘論》等經論進行深入研究。阿含專業的學習,也應具備相應的正見,如苦、空、無常無我菩提心專業的學習,則以中觀見的獲得為主,學習重點為《菩提道次第》、《入菩薩行論》、《般若經》、《中論》、《入中論》。在學習過程中,每讀一部論典,都要明確關於「見」的問題有哪些。帶著問題去學習,效果比較好
  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為期四年,每學期應精讀相關經論並完成作業,第五年撰寫論文。希望大家在此期間扎扎實實地將幾部重要典籍讀懂、讀透,對日後的修學和弘法必將大有裨益。關於這一點,我自己也是深有感觸。十幾年來,我在佛學院主要講唯識學,就老老實實地下功夫研讀唯識典籍。當年講《解深密經》,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將《圓測疏》啃下來;講《攝大乘論》,就下功夫讀《攝大乘論》;講《辯中邊論》,也是以一年多的功夫來讀。這樣幾年下來,不僅對我個人的學修很有幫助,近十年的弘法,同樣得益於唯識基礎
  佛法浩如煙海,作為修學者,必須一種見為基礎,以此作為個人修學的落腳點。如宗喀巴大師中觀見,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便立足於中觀見建構佛法修學體系。現在的佛學院教學,雖然學了很多重要經論,從三大語繫到八大宗派均有涉獵。但多流於浮光掠影式的泛讀,未能一門深入。這既和老師的水平有關,也和學生基礎有關,更和課程的設置有關。再加上學習方法等問題,往往幾年學下來,只是掌握了些支離破碎的佛學知識
  這樣的學習,等於是在應付各種課程,真正能夠落實於心行的知見卻幾乎沒有。所以,希望同學們能用心讀透並領會一兩部經論。若以一年時間學《道次第》,再以一年時間學《入菩薩行論》,將這兩部論學下來,關於菩提心的見、修和發心就基本具備了。因為其中既含攝了菩提心,也闡述了菩薩行。然後,進一步學習中觀思想體系的《入中論》、《十二門論》,加強對空性見的認識,就更完整了。

學以致用 歷境煉心
  事實上,學多學少並不重要,關鍵是能夠學以致用。如果學得多,但落實於心行的少,反不如學得少而能落實於心行。不要因為學得多就有優越感專心學習的人不會面對很多人事,即使有不少缺點習氣也不容易暴露出來。
  而做事過程中,有因緣引發各種習氣,調動各種凡夫心。佛陀戒律中規定:在家做過什麼,出家就不能再做,確實是用心良苦。因為佛陀深知人性的弱點,深知凡夫心的危害。但我們要知道,聲聞是少事少業的修行,而菩薩是多事多業的修行發心做事的同學,如能在面對各種境界時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就比別人有更多的鍛煉機會,正是禪宗所說的「歷境煉心」。以此幫助我們很好地認識自我,糾正自身的問題和習氣。從這個角度來說,做事有做事的優越性。
  認識自身問題的過程,也是調心的過程。比如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心的覺照力能否用得起來?這就是考驗修行工夫的時刻。另外,在做事過程中,往往會依循固有習慣,有自己喜歡討厭對象,有看得慣或看不慣的事情。面對種種人和事,我們會不知不覺地進入原有的心行狀態,這更是需要特別加以警惕的。有一點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社會上的員工在面對不同顧客時,始終能保持職業性的微笑。尤其是那些訓練有素的員工,一旦顧客出現,立刻能調整到最佳工作狀態。當然,他們是帶著所得的心在服務,是為了保住自己的職業,為了從客戶那裡得到利益,從而使心時常處於警覺狀態。人們為了一點點物質利益,尚能對自己的心行進行有效訓練。我們為擺脫凡夫心,成就菩薩品質,更應當發勇猛心,積極改造自我。如果總是糾纏於情緒中,那是很失敗的人生。
  有些同學對接觸信眾存在畏難情緒,這其實也是一種心理障礙。通常,我們會因此而採取迴避方式尤其是出家人更能為自己找到充足的理由:不接觸人有利修行,所謂不攀緣。理由固然正確,但更多原因是在給自己心理障礙借口。所以說,問題並不在於是否接觸信眾關鍵是檢討自己是否存有心結,清楚自己的發心是什麼,自然也就明確目前更需要做的事。

  希望大家經常坐在一起談一談:我們的想法佛法正見有多遠?這需要彼此互相觀察並糾正。六和敬中有見和同解,不是要大家將不同意見保留起來,而是通過相互探討使想法統一於佛法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