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無盡的延續。我們從出生到死亡的這段人生旅程,只是生命延續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一個片段。那麼,生命又是如何轉遞的呢?如何從過去轉到今生、又從今生抵達來生?佛教告訴我們,有情生命的延續大體要經歷四個階段:即生有、本有、死有、中有。
一、生 有
生有,不是指我們從母胎落地時的出生,而是生命最初投胎的剎那。當男女以愛染心交合,中陰身便在精卵結合時介入,形成一期生命最初的開始。至此,結束了中陰身的生涯,佛教稱之為生有。關於生有,主要涉及到兩個問題:
1、成胎的條件
胎兒的形成需要具備哪些因緣呢?《瑜伽師地論》談到了四種要素。
(1)父母與子女具有業緣。父母想要得到孩子,首先須有感子的業緣。假如父母在這期生命中沒有生子的業力,或是生理有問題,或是沒有中陰身去投胎等等,自然就無法受孕。
父母與子女多是因為宿債而形成親屬關系。俗話說,「子女原宿債,討債還債,有債方來」。父母做牛做馬地哺育兒女成人,可有些兒女非但不能承歡膝下,還要使父母終日操心受氣。當然,也有不少子女從小便能為父母分憂,長大後更盡心報答養育之恩。截然不同的兩種類型,正是那句俗語的真實寫照。同時,感情及願望也是構成血緣關系的重要原因。如朋友間患難與共,夫婦間恩愛有加,乃至父母對子女的無我之愛及子女對父母的過分依戀等等,因為這份深厚的情感而希望永遠在一起,這種願望也是構成業緣的重要因緣。
組織一個家庭,往往講究門當戶對,中陰身投胎時也有這種講究。《大寶積經》曰:「若父母尊貴有大福德,中陰卑賤,或中陰尊貴有大福德,父母卑賤,或俱福德無相感業,若如是者,亦不受胎。」可見,父母與子女關系的形成,在福德方面也有相應要求。
(2)父母在生理上沒有缺陷。若父母生理有缺陷,不能形成受精卵,自然無法孕育胎兒;或受精卵雖形成,但母體生育器官不正常,不能為受精卵提供生長空間;或父母遺傳基因有問題,導致流產或死胎。這些都影響到有情的投胎受生。
(3)父母以愛染心發生交合。有情的投胎,是在男女交合時出現的。中陰身在愛染心的驅動下,緣男女交合境而趣向母胎中。又因為交合流出的精卵,阿賴耶識執此為我有,構成一期生命的最初胚胎。
(4)中陰身的介入。現代醫學認為:只要有生命的遺傳基因,就能構成胎兒。這在佛教看來是不對的,遺傳基因僅僅屬於物質因素;而有情生命的形成還必須有中陰身的介入,進一步說就是識的參與。現代人認為生命根源乃遺傳基因,因此在解釋生命現象時,多歸結到遺傳。當然,我們不能否認遺傳的作用,但那主要限於形體的相似。事實上,子女與父母在性格、思維方式、興趣愛好上往往差異很大。原因就在於,每一個生命都是帶著自己過去生中的生命信息前來受胎的。
2、投胎時的情形
有情投胎時是怎樣的情形呢?《瑜伽師地論》對這個問題有著詳細的說明。
投胎發生在男女發生交合時。當中陰身看見父母交合的情景時,在染污心的支配下,生起顛倒之想,不認為是父母在交合,而覺得是自己在交合。若投生為女,便對父親產生貪愛,希望母親遠去;若投生為男,便對母親產生貪愛,希望父親離去。漸漸不見父母形像,只見男女生殖器官,在業力推動下趣向男女根門,中陰身消失,投胎程序完成,從而進入生有狀態。也正因為如此,佛法以淫慾為生死的根本。
生有中的有情,由於阿賴耶識對遺傳基因的強烈執持,安危與共。假如遺傳基因壞了,或胎兒受到破壞,或有情因業力而走到生命盡頭,即壽限已至,阿賴耶識就只有離開,生命便會在母胎中夭折。
有情投胎時,因福報不同,所見到的景象也不盡相同。若投胎者的福報極少,將生於下賤之家,投胎時會聽到種種雜亂的音聲,同時看見自己走入陰暗的叢林中;若投胎者的福報很大,將生於尊貴之家,投胎時會聽到種種美妙的音聲,同時看到富麗堂皇的宮殿。當然這些都是幻境,隨有情福德不同,所現幻境也各異。
二、本 有
本有,是從投胎之後的第一剎那開始,直到死亡前的一剎那,即我們今生的整個過程。關於人生,需要討論的問題很多,這里只涉及生存的基本問題。作為有情生命,依賴什麼力量得以生存及延續呢?佛經中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食」這一概念,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所謂「民以食為天」。而佛教所說的「食」,有著更豐富的內涵:食,資益、增長義。也就是說,凡對色身具有資益增長作用,皆可稱之為食。因此,佛教所說的「食」,並不限於三餐飲食。在佛經中,將「食」歸納為四種:
1、段食
即一日三餐的飲食,如米飯、面條等,需要分段而食。因為我們不能把三餐飯一次性解決,也不能沒完沒了地連著吃,必須吃過之後,間隔幾小時再吃,所以稱為段食。段食是指有益身體的食物,毒品、毒葯等損害身體的物品,皆不能稱為食。
段食,不僅對身體健康有益,對修道也有幫助。有些人修到一定階段就開始辟穀,以為是十分了不起的功夫。其實很多動物都有這種功能,如烏龜、蛇到了冬眠期,往山洞裡一躲就是幾個月乃至幾年。假如以辟穀為功夫,人只怕比起烏龜還差得遠,可我們卻未見過哪只烏龜開智慧、斷煩惱了。
在修道過程中,飲食往往也能起到推動道業成就的作用。佛祖釋迦牟尼在尼連河畔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麥,並未因此而悟道。後來,他放棄了這種極端苦行,欣然接受了牧羊女供養的乳糜,從而恢復了體力與精神。結果短短四十九天之後,就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覺悟。試想,假如佛陀堅持無益苦行,最終能悟道嗎?
2、觸食
觸,是一種心理狀態。佛經說:「三和生觸」。三和,即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當三者和合於一處,便產生六觸。觸產生於根塵識的結合,同時又令根識再接觸塵境。
「觸」為何也稱為食呢?因為它與有情的生存關系非常密切。觸以六塵為食,即眼以色為食,耳以聲為食,鼻以香為食,舌以味為食,身以觸為食,意以法為食。觸又分可意觸與不可意觸,完全取決於所食境界的好壞。當我們面對順境時,如看到久別的親人、聽到悅耳贊嘆、聞到花朵的芳香、吃到可口的食物、接觸舒適的環境、或遇上意外的驚喜等等,這些都屬於可意觸。
可意觸能使我們生起愉悅、歡喜的感受,有益身心健康,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甚至有些患上不治之症的病人,由於自己心情開朗,善於調節情緒,最後使疾病好轉乃至治癒。相反,有些人由於工作緊張或感情受挫,終日處在憂鬱苦悶、焦慮不安之中,從而引發生理上的種種疾病,這就是不可意觸所帶來的影響。
3、思食
思,即意願,也就是生存的願望。有情生活在世間,求生的願望非常重要。人類為了生存,才會不斷地工作、操勞。而一切動物也都在為生存而奔忙,不論空中的飛鳥,陸地的禽獸,或是海中的游魚,都在想方設法的謀求生存之道。因為這種生存的願望,有情才會獲得生存的動力。
對生的渴望是資養有情生存的重要力量。時常有些瀕臨死亡的人,為了能見到遠方親人一面或達成某個心願,會奇蹟般地以意志支撐起危在旦夕的生命。而對於一個缺乏生存動力的人來說,維持生命也成了極大的痛苦,甚而自尋短見。造成自殺的原因很多,世人往往以感情、事業或財富為精神支柱,一旦感情受挫或事業破產,就會失去生活的信心。而那些比較有思想的哲學家、藝術家,雖然對人生有所思考,卻無法找到人生的終極價值所在,最後也會選擇自殺作為歸宿。
4、識食
識食,是執持有情生命體的精神源泉。我能在台上講座,在座的能在下面聽講,也是因為有識在執持著。假如離開識的執持,便是死人了。自中陰身投胎之後,識一直執持著有情的生命體,直到壽終正寢。當此期生命宣告結束後,識又將帶著業力,去完成下一期的生命組合。
四食執持著我們現有的生命。其中,思食與識食更推動有情未來生命的延續。思食之思,既是生存的願望,也是造業的心理因素。有情在思心所的作用下,造作善惡之業,並形成業力,繼續影響未來生命。
生存的意欲,使有情貪著現實人生,畏懼死亡的斷滅。因而產生強烈的後有愛,不斷貪著下一期生命。在一期生命結束後,生存的意欲將推動識再去投生。下期生命結束,又推動再下一期生命。在獲得解脫之前,將周而復始地延續到盡未來際。
生存的意欲,也造成了有情生命的繁衍。盡管生命會無盡地延續下去,但在常人的感覺中,養兒育女才是使血脈延續的可靠保障,這就促使有情不斷繁殖後代。人類有這種需求,動物同樣有這種需求,這也是後有愛的表現方式。
生命的無盡延續,除了思心所的推動,還必須有識的執持。識作為生命形式的核心力量,帶著有情的全部生命信息,從一生轉向另一生,從一道邁向另一道,構成生生不已的輪迴。因此,識既執持現有生命形式令不敗壞,也相續未來捨生受生。
三、死 有
死有,指有情一期生命形式死亡的那一剎那。醫學對死亡的判斷是:瞳孔放大、腦干反應能力消失、腦波無起伏、呼吸停頓等,以上幾項連續出現6個小時而毫無變化。而佛教認為:死亡是壽、暖、識的解體。有情生命由壽、暖、識三法組成,一旦壽命結束,識體離開,體溫消失,一期生命便宣告死亡。死亡是人生大事,也是有情生命的重要轉折。那麼,佛教對死亡是如何看待的呢?
1、死有多種
生死無常,有生則必有死。但有情因為業力不同,死亡也有不同的因緣。《大毗婆沙論》將死亡分為四種類型。
一是有財而壽盡之死。財代表著福報,有情的生存需要福報來滋養,福報有如銀行存款。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存款皆有限量,有些人懂得如何惜福,更懂得在消耗的同時不斷培福,這樣的人即使到壽盡時,福報不曾享用完。
二是有壽而財盡之死。雖然壽命還未結束,而福報卻已提前揮霍一空。就象那些年輕時驕奢淫侈、揮金如土的人,只知支取不知積蓄,老來便在窮困潦倒中死去。福報是支撐生命的拐杖,倘若壽限未至而福報享盡,生命也會提前結束。
三是財壽具盡之死,即今生的福報和壽命都已耗盡。
四是財與壽命都未盡,然遇惡緣而死於非命。這種死亡方式又稱橫死,《葯師經》說到九種橫死:一是生病未能及時治療,或因誤診等醫療事故造成死亡;二是觸犯國家法律,被判處死刑;三是荒淫無度,被鬼神吸干精氣;四是被虎、狼之類的惡獸咬死;五是從懸崖峭壁上失足摔死;六是被火燒死;七是落水溺死;八是被毒葯毒死;九是饑渴而死。這九種情況比較特殊,都不是壽終正寢,而是因某種特彆強大的業力因緣致死。讀誦《葯師經》並修習葯師法門,可以避免橫死。
2、死時的狀態
前面講到「生命的輪迴」這部分時,引用了不少《死後見聞》中的資料,那是美國人穆迪博士對150多位死而復生之人進行的關於死亡經驗的調查研究。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死亡有許多不同的境況。
《顯揚聖教論》告訴我們:人在死亡時有各種各樣的心態,有些屬於善心死,臨終回憶起一生的善行,或由某種因緣引發起自身的善心,在祥和的心態中死去。而有些則屬於惡心死,臨終時回憶起一生的惡行,或由某種因緣引發自身的惡念,在嗔恨心中死去。還有些屬於無記心死,臨終時的心念非善非惡。
在善心、惡心、或無記心之後,正要死亡的那一剎那,都將進入無記心的狀態。在我們將要死亡時,意識還比較清醒,或在善心中,或在惡心中,或在無記心中。但在死亡的臨界點上,則處於無知覺的狀態。有如最深沉的睡眠,一覺醒來後,生命就轉入另一種狀態,也就是中陰時期了。
死時的心態不同,經歷與所見景象也大不相同。帶著善心走向死亡,就會有喜悅、安樂的感覺,見到種種美妙境界,聽到種種動聽音樂。帶著嗔心走向死亡,則會有痛苦、不安的感覺,見到種種恐怖景象,聽到種種嘈雜之聲。而無記心死的人,既無快樂也無恐怖。
3、臨終之念與死後去向
有情在臨命終時帶著什麼樣的心態,會直接影響到未來生命的去處。臨終時生起善心,憶念平生所做善事,善業現前,會生於人道、天道、乃至佛國凈土等善處。臨終生起惡心,憶念自己平生所作之惡,不善業現前,則會墮落於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中。
臨終之念對於未來生命去向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有些人雖然一生都在行善,但臨終因為某種違緣生起嗔惡心,使識田中的不善業現前,結果墮落於三惡道中,功虧一匱。而有些人雖然一生都沒做過幾件好事,但臨終時因有善知識的引導,能夠如理作意,使善業現前,最後也能生於善處。或許有人會說,既然這樣,那麼我們現在行善或作惡又有什麼關系呢?當然是有關系的。我們平時的行為,就是為臨終之念奠定基礎的。在通常情況下,平日行善積德之人,臨終自然會生起善念,為惡亦爾。而且,盡管由於某種特殊因緣而導致了意外,善惡業依然是存在的,將來還會繼續受報。
《楞嚴經》則根據臨終時「想與情」的不同心態,闡述來生去向。「想」是指理性、求真、向上的能力;「情」則是感官、物慾、向下的需求。臨終時的心態是情抑或是想,決定了未來生命的升墮。這也就是《楞嚴經》中說的:「純想即飛,純情即墮」。臨終時的心態是純想,就能生於天道或佛國凈土;純情,則將墮落於三惡道。經中又曰:「想情均等為人」,也就是說,若想與情各半,則生於人道中。
4、死後去向考察
死後將到哪裡去?我們無從向死者詢問。世間的人,除了得道高僧,通常也是無法知曉的。不過,佛經中告訴了我們一些考察的方法。《俱舍論》說:「死有兩種:一曰頓死;一曰漸死。」頓死,是意識和生命活動在色身迅速消失,於一瞬間死去。漸死,是指意識和生命活動逐漸消失,色身漸漸敗壞,意識慢慢離開。
有情的死亡,就是識和暖的離開。當識和暖漸漸離開身體,色身也就隨之敗壞。對於趣向不同法界的有情來說,識離開色身的處所也不相同。所謂「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這是從識離開色身的不同部位,來考察死者未來生命的去向。
有些人死時識從頭頂離開,那是成賢成聖、生於佛國凈土;有些人死時識從眼睛離開,則生於天道;有些人死時識從心口離開,則生於人道;有些人死時識從腹部離開,則生於餓鬼道;有些人死時識從膝蓋離開,則墮於畜生道;有些人死時識從腳板離開,則墮於地獄道。
那麼,如何判斷識離開的部位呢?在識離開生命體的過程中,色身的體溫將逐漸降低,乃至全身冰涼,唯有識的最後出口處保留一點余溫,那便是識離開之處。
四、中 有
中有,又稱中陰身,是此期生命結束到下期生命開始之間的過渡階段。當我們此期生命結束後,就進入中陰的階段。中陰身的出現,與前期生命的結束幾乎是同一時間。經曰:「如秤兩頭,高低同時」。秤有頭尾兩端,高低總是在同一時間出現,不分先後。
或許有人會問:色身的出現需要十月懷胎,中陰身為何那麼快就產生呢?那是因為,我們現有的色身屬於胎生,而中陰身則屬於化生,不需要藉助任何物質基礎,能無中生有。在許多死而復生者的回憶中,都會有類似的經歷:聽到醫生宣布自己死亡,然後另一生命體從色身飄出,浮游於半空,發現自己的色身躺在床上,親人們正在傷心地哭泣,等等。這一色身中飄出的生命體,就是中陰身。
中陰身的相貌與本有時的形相一樣,本有為人,所現中陰身也是人;本有為畜生,所現中陰身也是畜生。但中陰身的形體又不似本有的形體那麼笨拙,中陰身是輕盈、透明的。 中陰身是光明體,可因為每個生命體的素質不同,中陰身所發出的光明也有很大差異。有些人罪業深重,中陰身便是漆黑一團,有如黑光;有些人善業深厚,中陰身則清明剔透,發出白色的光明。
一般人看不見中陰身,唯有具備天眼通者才能看到。但中陰身本身,卻具備了天眼通及其它各種神通,可以望見遙遠的世界,可以穿越銅牆鐵壁,行動無比疾速。不論是天空、海洋或山林、石縫,只要有生命的地方,都是中陰身可以抵達的。當中陰身發現了投胎的處所,不論有多遠,就能在一念間抵達,並完成受胎。
中陰身是以香氣作為飲食的。不同福報的中陰身,所吸收的香氣也不同。其中福德好的,吃上等香,沒有福報的,吃下等香。
中陰身通常維持七天,在七天之內就要找到投生處所。假如找不到,這一中陰身就會死去,另一中陰身再接著出現。如此,一直可以經歷七個七日。也就是說,中陰身這一階段最長能維持四十九天,之後就進入下期生命形式,即本有階段。根據中陰身投胎的原理,我們若是要為死去的親屬做功德,最好在四十九天之內。超過這個期限,雖然也有功德,但作用已經不那麼大了。
通過以上敘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有情生命的轉遞,經歷了從生有到本有、從本有到死有、從死有到中有、再從中有到生有的過程。沒有了生脫死之前,有情還將依循這一規律周而復始地輪迴,甚至由不得自己作主。在無盡的生命洪流中,從此生過渡到下一生,從這一道轉向另一道。如此循環往複、生生不已。
(本文節選於濟群法師1996年主講的《生死與輪迴》系列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