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心靈回歸的港灣
在冬季最寒冷的時節,窗外下起了雪,紛紛揚揚綿綿不絕。這場雪,足以覆蓋上海——這一座大都市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條縫隙、每一個人的心。
街道旁、公園里,申城不少市民推雪人、滾雪球、打雪仗,興高采烈地分享著潔白的快樂。在寺院的一角,偶遇來上海打拚多年的小胡。他怔怔地坐在石凳上,任雨雪慢慢地飄落,浸濕衣衫。當新年的鍾聲敲響,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忙碌卻依然兩手空空、滿身疲憊的他,一臉的茫然!此時,雪的寒、雪的冰在他久已攢了厚厚積雪的心上又灑上了層層濃濃的霜。遞上一杯熱茶後,他開口向我講訴自己在申城的多年際遇。
「像我這樣的人在這座城市有很多,」小胡輕輕地說,「我們沒有上海戶口,沒有自己的住房,講的是一口『外來語』。但我們仍然堅持著這個選擇,希望有一天能被這個城市接納和認可,希望能找到歸屬感。」而如今他們的這份希望,隨著房價連連上漲枯萎得就如同樹枝上命懸一線的枯葉,輕飄飄的,隨時都會落歸塵土。
最近一段時間,住房問題是上海市民最為關心的問題。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昨天下午在市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專題會議上說:「青年人、新上海人是我們這個城市未來發展的希望,如果這個城市對他們沒有吸引力,他們感覺到都是『蝸居』,都是『房奴』,對這個城市是沒有歸屬感的,這是上海的危機。」
正如韓正市長所說的,沒有住房而「蝸居」、「房奴」是人心裡的一種感覺。從心理學來看,感覺來源於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常常是從認識事物的一些簡單屬性開始,如外界物體的顏色、氣味、軟硬、明度等,再通過我們的頭腦對這些屬性進行接受和加工,就形成了感覺。因此也可以說感覺是人腦對事物的個別屬性的認識,同時人在感覺基礎之上對事物的知覺和判斷不是止於被動地把知覺對象的特點記錄下來,而是以過去的知識經驗為依據,力求對知覺對象做出某種解釋,使它具有一定的意義。這樣看來,住房作為感知對象,對於一個人的意義在於你對它的感覺。如果認為它只是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只要有地方住就可以,住房的功能也就僅限於此,它不會將你牢牢地捆縛住,使你糾結,那麼心境就會開闊很多。如果認為它在你的生活中非常重要,那麼它的意義就會有很大不同。它就會成為你剛來這座城市,一心想融入這個城市的最深的恐懼;成為你付出心血、汗水加青春,中年即將逝去仍然伴隨多年的憂慮;成為你在一座城市數年拼搏,已是老人之後深深的傷痛。
佛法告訴我們,生命本來是完滿、富足的,只是被無明的塵垢所染污,沒有給自己去發現和體認它的機會。在人生尋找歸屬感的路上,我們需要做的也許更應該是換一個視角,換一種心態,讓心靈回歸本來面目。毋容置疑,住房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但當一切外部條件阻礙我們沒有辦法如願時,請不妨試試更新辦法,先租後買、先小後大、先舊後新,如此可以調整我們的心情,改變我們的感覺。
不管你面臨怎樣的境遇,既然選擇了這座城市,就請讓你的心在這里安頓、棲息。
可貴天然無價寶,埋在五陰溺身軀。
人的心本來清凈、明凈如月、空無一物,只嘆人可貴的天然無價之寶「佛性」,被「五陰」所掩埋,沉溺在肉體中難以發現。在不斷地接受各種外在的信息、知識、觀念之後,原初所具有的自性被這些東西一層層地覆蓋。結果人失去了與生俱來的最寶貴的自性,讓那些不清凈的東西充塞了心靈,造成數不清的煩惱與痛苦。
宋代某尼亦有詩雲: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這里的「春」,代表著人的真如本性。人們往往窮盡一生的時光去向外追尋,卻忽略了自身本有的寶藏。
看著小胡憂鬱的眼神,突然憶起那首老歌:「天邊飄過故鄉的雲,它不停地向我召喚,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起,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歸來吧歸來喲,別再四處飄泊……那故鄉的風和故鄉的雲,為我撫平創傷……」漂泊的人啊,在大雪紛飛的日子,請停下來歇歇腳,讓心靈歸來,去細細觸碰沿途的風景,去發掘美麗,或許在下一秒上路時就會尋找到溫馨、愜意、舒適,它,在我們每個人自己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