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心包太虛 量周沙界──西方寺華嚴吉祥法會過堂開示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西方寺華嚴吉祥法會過堂開示(9.6.2013)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看見有這么多的居士出錢、出力、出心來參加我們西方寺二十一天的「華嚴法會」,我心裡頭非常的高興。這個「華嚴法會」,我們念誦全部《華嚴經》,有八十卷這么多,需要二十一天的時間,所以請了眾多的法師們來領導,大家共同參與,一起成就這么一個殊勝因緣
  大家都知道這《華嚴經》是釋迦成道以後,所講的第一部經典,因此,有人說這部經是釋迦佛的極唱,「極」就是最高的意思;所以才有「不讀《華嚴》不知道佛教富貴」的說法。可以說,整個佛教思想、整個的成佛之路盡在《華嚴》,它給我們一個完整的宇宙觀和佛道觀,我們從這部經,可以看到整個的宇宙是重重無盡的;大家試想一想,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當時候沒有天文望遠鏡,但在華嚴世界裡面,就說到了「一微塵」;一微塵就是微細、極微細,最小的物質,若以科學的角度來說,這就原子,或分子、離子、弦子。我們相信將來科技還會把弘子理論推翻;這個弦子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琴弦發出來的一種震蕩的聲音,就是非常非常微細的,所以從原子、分子、離子,到現在的弦子,大概就是這個所謂「一微塵」的概念這是不是最小的物質單位?我們不知道,只能說佛教所講的「一微塵」,就最小、最小的單位。 
  正因為這是最微小的單位,所以才能解釋到這個宇宙無窮無盡的大,這就好像我們「天台宗」裡面所說的「一念三千」,一個念頭就可以包含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說,看我們的心量有多大,我們的宇宙就有多大;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華嚴經給我們的就是這么一個宏觀的宇宙觀;整個《華嚴經》有「七地九會」,就是在七個地方有九次說法,有的是在我人間說的,像普光明殿,就好像我們今天在「初會」裡面所讀到內容;而有的是天上說的,後來是一次比一次高,因為佛都是在定中說法
  就好像《心經》里所講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照見」就是「觀照」,而這個觀照是在定中進行,而定中的境界不可思議的,比如坐一個飛船,把我們發射到天空上去,這在定中都是可能的,因為以佛法來說,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本來都具足神通也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這是每一個眾生原本都具有的神通;試想,如果你有了神足通的話,那麼想要去到他方的諸佛世界,只需要剎那頃的時間也就是經上所說的「飯食經行」,即一頓飯時間,就已經把所有十方的諸佛菩薩,都供養完了,這就是在剎那頃」里頭所發生的;由此可見,我們現在不能用我們人的思維想像,而必須要用佛的思維,用法界性的思維來理解;當然了,我們現在還沒有到達佛的境界,我們還沒有這么高,但是我們可以透過經文去理解這個「初會」,這個因緣殊勝;當時佛正准備要說法,就來了這么多的菩薩,而且連上首菩薩來了
  什麼叫做「上首」呢?就是好像我們西方寺誰是上首啊?上永下惺老和尚為上首。那大嶼山寶蓮寺誰是上首啊?智慧長老是上首。而香港佛教聯合會誰是上首啊?覺光長老為上首。「上首」的意思就是首領,就是領導人。經中說到,來聽佛陀說法的,還有江神、海神河神樹神等各種的神,還有干闥婆、人非人等,胎、卵、濕、化等四生九有,都能來到聽法。當然了,如果以我們人間來說,要到西方寺來參加法會,還要坐車;如果是菩薩或是天人那就不需要了?因為業力不同,境界就不一樣;你看這個鳥在空中飛翔,而我們人類在地上走路,而魚則在水中游泳,這些都是由業力所決定。所以我們才有一說話:「夏蟲不可語冰。」意思是說,夏天的蟲入秋就死了,不能與之談論冰雪的事情。(《莊子.秋水》)因為牠們的生命只有春、夏二季,所以沒見過冰,也沒想過冰,更不能知道冰是怎麼樣的,那麼怎可能跟牠說冰呢?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說見識少的人是井底之蛙或坐井觀天;因為我很多人都是盲人摸象,只能理解真相的一部份,而無法體會真理──大象的全部。我們要知道,諸佛世界它是無窮無盡大的,因此,我們稱之為三千大千世界。前面已經說過,我們的心有多大?我們的心量多大她就有多大,如果我們我們的心能包容三千大千世界,我們的心就會有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大。
   所以我們學習《華嚴經》,就是學習擴大我們的心量,心量擴大了,那麼我們就不會對前面的這碗飯,對我們眼前的這個人、這層樓、這個房子或種種的物質,產生佔有的想法;想佔有就會千方百計去獲得,就會把自己弄得很累,所以寧可擁有不要佔有,因為擁有一般來說都是精神性的、而非物質性的,比如我們可以擁有一自然的天空、擁有一清凈安寧的心境。我們讀了《華嚴經》之後,就懂得提升、擴闊內在的境界。試想,宇宙是無窮的,而世界又有三千大千這么大,我們到底能佔有多少?好像這個螞蟻,牠佔有一點點的地洞,就覺得很適意了;鳥也只是佔有一個小小的鳥巢,就覺得很開心了,牠們的世界觀就只是那麼的狹小,其實都是一丈和一尺的差別。所以我們學佛,就是學習把心量擴大,而且必須明白在這個成佛之路上,要經過五十二個階位的次第修行,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實在是一點都不容易的,每一個階位都必須一步一步的老實走、踏實修,但是道路雖然漫長,我們最基礎的,就是首先要從做好人開始,也就是從「三好」開始;即從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開始,如果有了「存好心」的想法自然能做不貪、不瞋、不痴;如果有了「做好事」的心態自由就能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如果有了「說好話」的要求,自然就會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所以說,這個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其實就已經是「十善」;「十善」修好了將來就是生天的因。所以說,我們學佛修行,最基本就是從「三好」開始,一步步的改善,一步步的升華,直到最後成佛我們現在是人都沒做好,那將來怎麼能成佛呢?這實在太困難、太遙遠了。
  所以佛陀慈悲我們、憐憫我們,教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凈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繼續修行,所以我們才有普賢菩薩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凈土」。要知道,諸佛世界都是清凈圓滿的,所以我們若要成佛,必須做到清凈圓滿,福圓滿、慧也圓滿,這樣才能夠成就。而我們現在啊,就是業障深重,如何能成佛呢?實在沒有辦法,所以佛陀慈悲,教我們念佛求生西方凈土,帶業往生,繼續學習。所以今天我們念誦華嚴經》就是為我們求生凈土儲資糧,增加我們對念佛信心,所以大家不要少看這個誦經的功德要多來誦經,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希望大家都能得到大利益。阿彌陀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