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慳貪貧窮 布施獲福

慳貪貧窮.布施獲福(一)
 
  通常,一般來說,到寺廟參拜的人大部份都離不開求財、求福;這種願望到底能不能達成?能。答案是肯定的。佛家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所說的,其實就是一個因果道理,所謂「種瓜就得瓜,種豆就得豆」,我們所造的是什麼因,將來就會得到什麼樣的果。我們必須懂得這個道理佛陀告訴我們,財富的因是布施喜歡布施的人就會得到大財富,相反地,慳貪吝嗇的人就會得到貧窮果報
   以下是一個說明吝嗇報應故事
  從前有個富翁名叫伊利沙,家有良田萬畝,牛馬成群,金銀無數,奴僕數百,然而他卻非常的吝嗇,可說是個守財奴,雖然家財萬貫,但平時省吃儉用,穿著破衣爛衫,補丁又補丁,一日三餐飯菜中連一點點油都沒有。有個鄰居剛巧與他相反,雖然不算富有,只是個小康之家,卻天天大魚大肉,每隔三天五日就大宴賓朋,盡情吃喝,十分快活。伊利沙眼見此人這般奢侈,心生忌妒,也不服氣,於是一天他做了一個破天荒的大膽「決定」,也要奢侈一番:宰一隻雞,買一升白米,好好的吃上一頓!
 
  他剛要蒸飯、烤雞的時候,忽然又顧慮來了,心想:我蒸白米飯的香味、熏燒雞的香味,會飄到鄰居家中,這豈不白白便宜了那個小子嗎?再者,香味如果傳遠了,引起和尚上門來化緣怎麼辦呢?左思右想,終於琢磨出個好主意;於是悄悄地上了馬車帶著白米和雞,一個人來一處沒有人煙的地方,準備自做自餐。
 
  這位出名的吝嗇富翁伊利沙的一舉一動,其實那能逃過帝釋天的法眼?帝釋天知道了,所以就想戲弄他一番。帝釋天於是利用神通幻化成一隻狗,來到伊利身邊,轉來轉去的,饞得吐舌頭、流口水。伊利沙一見這狗兒纏著不走,覺得非常的討厭心生一計,騙他說:「你想吃我的食物可以,只要你四腳朝天,我就賞你一些吃。」狗兒點頭,果然四腳朝天,懸在空中停住。伊利沙大吃一驚,這非平常之狗啊!原想給他食物,轉念一想又捨不得了。連忙又生詭計,說:「如果你能將眼珠掉在地上,我就分些食物給你。」狗兒也做到了。可是吝嗇的富翁卻偷著樂了,對狗兒說:「你眼睛都瞎了,還吃什麼哩!」於是就端著米飯和烤雞悄悄換個地方,開心的吃起來了
 
  此時,帝釋天覺得這個富翁實在可惡極了,決心狠狠地教訓他一頃。於是帝釋天化身伊利沙的模樣,乘伊利沙在吃雞、食飯的時候趕著馬車去到他家中。一進門,就對把門的奴僕囑咐說:「若有人冒充我的模樣,你們就把他亂棍打走!」說完,假伊利就把屋內的金銀財物全部布施給了窮苦百姓,又分給家中奴僕許多的財物錢財散盡之後就悄悄地離開了
  伊利沙吃飽後找不到自己的馬車,只好步行回家,可是一進門就被奴僕們亂棍趕出家門。就這樣,家財萬貫的吝嗇富翁,一日之間就變成了沿街乞討的叫花子
這就是過度吝嗇,只願利己,不求利人果報
 
  不過,有些時候,吝嗇和節儉,可能只是一線之差。眾所周知,齊白石是我國近代著名的大畫家;而他的吝嗇也是出了名的。據說他畫蝦是以只計酬的,分文不得少。家中若有較昂貴的食物,就要用鎖鎖起來,難得拿出來招待客人。可是,另一方面,當有人勸他到日本賣畫時,他卻拒絕道:「飢則有米,寒則有煤,無須多金,反為憂慮也。」當辭去北平藝專教授之職後,藝專仍有煤配給白石老人,也被他拒絕了。這種不慕虛榮,不貪財,不苟取的態度,更是常人所不及的。吝嗇的人多半愛貪小便宜,但能像齊白石那樣的有風骨,吝嗇可視為節儉,也就不足為病了。


慳貪貧窮.布施獲福(二)
 
    我們可以看到今天社會,有許多人,特別是經商貿易的,工商界的商業巨子,他們擁有億萬的財富,這些財富是什麼原因得來的?就是因為過去生中曾修大布施布施得福例子佛經中說的甚多;比如以下的一個摘自《雜阿含經.卷三十六》故事
 
  從前,佛陀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位容貌庄嚴、名為悉鞞梨的天人,前來禮拜佛陀。他身上散發出耀眼的光輝,令入夜後的精舍放光明。
  天子說道:「天人衣食無缺,自在快樂地享受福報,有些世間人也是如此。為什麼這些天上世間的人能夠常享福報呢?」佛陀說:「想要在今世後世所到之處,皆能常享福報,應當舍除慳貪,以歡喜平等無所之心廣行布施,如此便能生生世世安享福報。」
  
  天子佛陀說:「世尊,您說得實在太對了!」接著又說:「世尊,我自知過去生中有一世曾為國王,名為悉鞞梨。當時,我於國內四周城門及城內各處要道廣行布施,廣修福報。事後,王後我說:『大王能夠廣行布施,可是我想修福卻無能為力。』我告訴她:『我在東門所作布施功德,都歸屬於你。』王子也對我說:『父王!您布施修福,母後亦如是,我無法像您一樣行大布施,但希望能依您之力修得一些福報。』我說:『那麼,我在南城門所做功德就讓給你吧!』過了不久,大臣將士百姓們,也陸續來對我說同樣的事情,於是我便將其他城西、城北及城內四處所作功德皆各歸屬於他們,自己不留下任何功德

  之後,替我實行布施的臣子也來求見,對我說:『大王!您在國內各地布施處所,都已讓給王後王子大臣將士百姓們,您已沒有可以布施修福的地方了!』我回答說:『既然如此,你就去將邊境各國應該進貢的歲收財物,帶一半回來歸於國庫,另一半留在當地布施民眾。』臣子如是照辦。」

  天子說:「長久以來,我始終如此布施修福,因此能夠獲得殊勝福報,享受快樂如意生活,無有窮盡。這些點點滴滴累積的福德、善果,都匯聚到功德海中,如同將恆河、耶蒲那、薩羅由、伊羅跋提及摩醯五大河匯集成一條廣大的河流這條大河的河水超過百千萬億斗斛,無人能夠測量。我所作的一切功德所感召的福德果報,也匯集到大功德海中,如同此河一般深廣無邊,不可稱量。」
   悉鞞梨天子說完後,歡喜頂禮佛陀而後離去。
 
  我們都知道,布施是六波羅蜜之首,能去除慳貪的習氣,廣增福德。如果我們能慈悲心、平等心廣行布施發心長遠而不執著所修的福報,那麼這個功德就是真正的功德,而將來所獲善果亦不可限量。

慳貪貧窮.布施獲福(三)

  佛教修行,可總攝為六度萬行;六度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此六法又稱為「六波羅蜜」,其中包含了菩薩修學的一切行門。正如前面所說六度之中的第一度是布施;而布施有很多形式,但是主要分為三種
 
  一、財施──布施財物予貧困的人,如對飢餓者施予飲食,對生病者施予醫藥,對寒凍者施予衣物等,亦即布施資生之物匱乏之人,所以又稱為資生施。
  二、法施──人生在世苦空無常,以佛法分析世間苦相,引導眾生消除妄念啟發智慧生,得到身心徹底安樂與在,這就是法施。
    三、無畏施──有人雖然財物不缺,但精神煩惱不安,或因疾病急難而憂苦惶恐,給予安慰使之不再憂懼,就是無畏施。
  三種布施中,以法施價值最高,因為得法的人,以後能自力更生,乃至再把所學到的善法轉授予其他人。財施最親切,因為能解決他人現前當務之急。無畏施最容易,因為只要耐心的聆聽、諒解的笑容,往往已能令他人得到很大的受用和安慰。

  因此,佛法教導我們布施應該做到「三輪體空」,即不執著有能布施的我、所布施之物,乃至有一實在的受惠者。若能以這樣的「清凈心」、「平等心」、「無分別心」常行布施,便能招感無量功德成就圓滿布施波羅蜜。
 
    以下即是一個很好的、反人深省的、以清凈布施故事
  在大月氏的弗迦羅城裡,有一位繪畫師叫做千那。他前往東方的多利陀羅國,作客十二年,從事繪畫生涯,結果賺得了黃金十兩
他懷著巨款正準備要回國,走進城裡時,忽然聽到打鼓召開大會的聲音。他走前去一看,竟然看見一大出家人聚集在一起。因為他都有清凈信仰心,所以,他走去向其中一位掌管總務的法師打聽:「你們有這麼多人聚集在這裡,到底要有多少金錢,才能供養你們一天的伙食呢?」
 
  法師回答說:「只要有黃金十兩,就足夠一天的伙食了。」千那一聽馬上掏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黃金布施給這位法師,並說:「我供養你們一天的伙食費,我明天再來。」結果,他當然是兩手空空的回家去了
  回到家裡妻子問他:「你在工作十二年,到底賺到多少錢啦?」
  他回答說:「我賺到了三十兩黃金 。」
  妻子問:「那麼,錢在那裡呢?」
  他回答:「我把它種在那塊生福德田地去了。」
  妻子問:「所謂能夠生福德田地,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他回答:「我把它布施給那些出家人了。」
  妻子一聽,就把丈夫綁起來送到衙門,央求治他的罪狀。
  官員問她:「這是什麼道理呢?」
  妻子說:「因為我丈夫是一個發瘋的蠢漢,在外國作客十二年替人作畫得了黃金十兩,沒想到,他居然不顧家中的妻兒,竟將那筆錢全部送給了別人。所以,我才把他捆起來送到官府治他的罪。」
  官員轉問她的丈夫:「你為什麼不把錢拿回家去養妻育兒,反而將它送給別人呢?」
  他回答:「正因為我前世沒有修功德,所以今生才會這樣貧困潦倒,受盡不知多少辛酸苦楚。因此,我今生就應該在福田努力耕耘。倘若我不懂得種福,來世恐怕也會照樣貧困。而且世代貧困,終究不能脫離。所以,我現在希望趕快拋棄貧困。因為這個原因,我才會把賺來的錢全部布施出家修行僧眾。」
 
  這位官員原來也是一位在家的佛弟子信佛誠摯心地清凈。他聽了這番說話後,不禁讚歎地說:「你吃盡苦頭,才賺到一點點微薄的工資,而且將它全部布施出家人了,你真是一位大好人。」於是,官員解下自己身上瓔珞(系有白玉的首飾),並將自己的坐騎以及一個村落的領地,統統布施給這位貧窮畫師,同時,告訴他說:「你先前布施給一羣修行者,那些修行還沒有吃用。這就像沒有將谷種播下去,就已經萌芽一樣,緊跟著就要有大的果報了。」

慳貪貧窮.布施獲福(四)
 
  佛經中多有布施獲福的故事,其目的無非為了教化我們,讓我們明白布施的功德利益,積極改惡,努力行善,發揮生命正確價值意義。這些故事都非常值得我們思考與反省:
 
  大國王波斯有一次問佛:「世尊,請問我應當布施給誰?」佛說:「你喜歡布施給誰,就布施給誰。」波斯匿王又問:「那請問布施給誰才會獲得大福報?」佛說:「這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若能對四雙八輩等真實無上福田殷勤恭敬布施供養,便能得大福利、大名譽、大善果,而且必將果實累累。」(北傳《雜阿含經》第六十八篇)
 
  有一婆羅門質問佛陀:「瞿曇,外傳你主張人們應布施給你及你的弟子不應布施其他的教派真有此事嗎?」佛陀明確否認:「絕無此事,這種傳言是污衊我,我從未如此主張。這種說法只會製造兩種障礙一是障礙布施者行善布施;二是障礙受施者獲利。事實上,只要用洗過的器皿放著殘食置於乾淨的地上,令附近的(鳥獸、貓、狗等)眾生因食之而獲安樂我說此等善行也能獲福,更何況是布施給人類。但是婆羅門,我的確說過:『布施持戒清凈的人能獲得大果報,不同於布施給犯戒的人』這句話。」(北傳《雜阿含經》第九十五篇)
 
  女居士中被譽為布施第一的毘舍佉,曾以八種方式大力奉獻僧團,世尊曾問她想從其中獲致何種利益?她則如是回答:「大師,一旦我想到那些已達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阿羅漢果的聖者,曾因我的奉獻而獲得利益我就會因此心生歡悅;因歡悅而生快樂;因快樂而生輕安;因輕安而生喜樂;因喜樂而生止(禪定);因止而令五根、五力、七覺支增盛。大師這就是我期待的八種因布施所得利益。」(見南傳增支部vin. 1:290-294)
 
    蘇摩娜公主(sumana)是波斯匿王的妹妹有一次她問佛陀:「假設有信心、戒行與智能都同樣卓越的兩位弟子,其中一人布施,另一人不作布施,他們之間會有怎樣的差異?」佛陀回答:「不管他們未來再轉生於天界人間,曾作布施的人不論在壽命、容貌、安樂、榮譽與力量等各方面都將會遠勝過另一人。即使在更久的來世,當他們都出家加入僧團時,他們之間還是有差異。這種差異會一直到他們都成為阿羅漢之後才消失,因為這兩個人的阿羅漢道智與阿羅漢果智是毫無差異的。」(南傳巴利英譯增支部)
 
    其實,「布施」的真諦不在於財物價值及多寡,而是在於是否能出於清凈至誠的。一如《佛說摩訶迦葉度貧母經》中的乞丐婆,手裡僅有一瓦酸臭的米汁,那是她唯一的食物,她深深的敬仰著摩訶迦葉尊者,將這碗臭米汁奉獻給尊者,對一般人來說,不要說是喝下去,恐怕就連聞都不敢去聞;但那碗米汁卻是乞丐婆的所有財產,她將她僅有的全部都奉獻給迦葉尊者成就了最美麗、也最高貴的布施善行摩訶迦葉尊者為了不辜負這位乞丐婆的誠意,也當著她的面喝下了這碗米汁。由此可知,布施貴在誠懇,只要勇於布施就不窮人。真正的窮人是那些貪得無厭、自私自利、小氣吝嗇的有錢人。他們雖然享有巨額的財富,卻貪戀財寶不懂布施才是真正的富足,這樣的人當其福報享盡以後,轉眼間必將淪落赤貧的凄涼境地。而窮人在他窮困時,若能勇於布施即為世間希有,因為他已戰勝了最大的敵人那就心中的貪婪、吝嗇、與自私

慳貪貧窮.布施獲福(五)
 
  布施的真正意義何在?難道只是為求個人的福報利益嗎?佛教常將布施比喻如同播種,種子落入肥沃的土地,加上充足的陽光和水份,才會有豐碩的收成。當我們心誠意的供養布施他人,也會慢慢累積自己的福德善緣,圓成菩提道果。
  布施除了物質金錢的給予外,能夠發自身、口、意的布施奉獻,即所謂「一粒落土百千生,一文施捨萬文收,與君寄在堅牢庫,汝及子孫享不休」,能讓我們享有無窮無盡的福德善報。
 《摩訶僧祇律》說:「若人以食施,得生最勝處」,布施一碗飯,可以讓人飽足;布施一件衣服,可以使人得到溫暖;布施一點錢財,可以解人燃眉之急。這樣幫助別人解難除困,將自己的所有與人分享,不但可以利益到別人,自己也會有很大的功德
  什麼功德?就是「得生最勝處」,將來能得大富長者之身,甚至得生天上果報。正如前面所說的,誠心供養與人結緣、歡喜布施而感召殊勝果報故事經典上的記載,可說是非常之多;可見累累的果實都是由一粒善心種子而來的,一個人得生殊勝之處,也是從不斷的布施成就而得。
 
  「以樂布施者,人天福報」,佛教布施,並不僅止於布施衣服布施飲食布施錢財,還要布施歡喜、給予人快樂、令人得到安慰,也就是財施、法施、無畏施,這才能算是真正的布施。比如說:為暗夜行路的人布施一盞路燈,為過河的人布施一座橋梁,為遠行的人布施一杯茶水,甚至對人施與一個微笑、一句贊美或好聽的說話,讓人心歡喜、遠離恐怖、畏懼,如此不但能利益他人,而且自己將來更能獲得大福報,得生殊勝處。
  所以佛教說「種善因,得善果」;因果報應,確實是絲毫不差的。今生的貧富貴都是前生修來的;相信我們很多人都讀過《了凡四訓》,其中說到「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生命運是誰給你定的?是由我們過往也就前生自己所做的善、惡業所定的,而不是別人定的,這是多麼的公平啊。所以,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覺得自己今生不夠好不要緊,趁現在身體健康還好的時候,努力積極的修行還來得及。
 
  了凡先生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他懂得去修因,就是財施、法施、無畏施,這三種因他都修了;所謂財布施財富,法有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健康長壽;不但他自己行善,而且太太幫他行善,全家都行善,所以他的命運改變得那麼快;他發了財之後,自己並不享受,而是分贈給別,所以他的生活過得非常的快樂;同時他也節儉,把自己省下來多餘的財物,再去幫助一些有需要的人,所以他的富貴永遠享不盡,生生世世不受貧窮果報。他懂得因果道理,懂得布施增福的方法,如理如法的去求,所以就能有求必應。
 
  記得幾年前(2010年11月5日)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籍的75歲艾倫和78歲凡歐莉特,結婚已有36年的時間兩人於1983年退休,共同在英國的小鎮過著平凡的生活兩人(在2010年7月)意外中了彩票,獲得1,120萬美元彩金,但兩人卻認為施比受更有福,將上千萬的彩金全數捐出作慈善用途;旁邊的人替他們捨不得,這對善心的老夫妻卻一點也不心疼地說:「若你從未擁有過,那也就無所謂去了。」
   新聞中的老夫婦不知是不是佛教徒,但他們真正做到了佛陀所教導的「布施精神,尤其是他們對利益得失完沒有執著這就是「三輪體空」的布施這就是「無我」、及「無我所」的真諦;實在是太令人感動了。

慳貪貧窮.布施獲福(六)
 
    依照佛教看法,世上的有錢人得享巨額的財富皆是因其過去前生為人慷慨,樂善好施,曾修過布施善因,故而今生能享有財富果報。但他們今生不懂惜福,不繼續布施,不肯培植未來的善因,一旦福報用盡時,轉眼便會成為赤貧,就好有些人平時好逸惡勞,不事耕耘生產,即使銀行里有些存款,終將坐吃山空。
   而窮人之所以窮困,則是因其過去生為人自私、小氣、吝嗇、慳貪,不修布施善業,故而今生就淪落至貧窮的窘境。若今生明白了因果道理後,懂得勤修布施的善業,未來定能轉貧為富。
 
   由此可知,世間諸法都是無常的,「好的」會過去,「不好的」也同樣會過去。貧富之間亦是如此,沒有永恆不變實體,貧者不一定永遠是貧,富者也不一定永遠是富。應以平等的「舍」心來觀察世間萬象,所謂貧富一如,一切不過是短暫的表象而已,並沒有任何的分別。

  現代人都以聰明自居,一般都會自己的將來打算,會作理財規劃,例如買保險,或投資金融商品,或買基金,或存退休金...等等。其實,就世間法的角度來說,理財規劃是非正確作法,但世間的保險並非真正的保險,唯有布施才是最保險的保險;又報酬與風險的關係是一體兩面,無法切割,所以世間並不存在無風險的投資,一旦遇上無常,如公元2008年全球的金融海嘯,所有投資的錢財極可能瞬間化為泡影。但也唯有布施才是完全零風險,也是最一本萬利的投資。
 
   所以,如能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應以平常心」作為待人處世之道,毋須曲意逢迎,更不必趨炎附勢;昔日權傾一時的宴上賓,很可能就是明日的階下囚;過去呼風喚雨的有財有勢者,也很可能轉眼沿街乞討,落魄潦倒。但我們也不用憤世嫉俗,看不過眼有錢人,因為富人若懂得善用其財富來建設公益,造福社會,便是取之於社會,還諸於社會也就是說財富就好像是一把雙刃刀,可以傷人但亦可助人,是邪是正,端看我們的一念心。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裡面說:「一切布施當中,法布施為最。」如果我們懂得了布施的真義,自然就會認真努力去修學,果報就會愈來愈殊勝。現前的報應佛教稱為「花報」,將來來世報應稱為「果報」。這就好植物,先開花後結果,如果我們看到植物的花開得好,那麼就能預料將來的結果一定是非常的美滿。所以佛陀教我們要知因識果,不種惡因,將來就不會得惡果,如此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不過,這些都是指世間果報,但世間果報不是究竟的,可是大多數的世間都是貪圖好的果報。佛菩薩善知眾生的心,能夠觀察眾生的根機,若眾生貪圖世間富貴,就令他們富豪;若眾生求名利,就幫助他們、滿足他們的願望,令他們生歡喜心;歡喜心一生起自然就容易接受佛法的教誨。

慳貪貧窮.布施獲福(七)
 
  要知道人間富貴雖好,但天上富貴更為殊勝;試問一個人能活多少年生命實在是太短促了,縱然活上一百年,其實也只是彈指之間。光陰實在太有限了,一生人富貴到底能享受幾天?相比之下天上福報就比人間得多了,不要說是很高層次的天,就以忉利天來說,這是我們一般人較熟知的天,也就中國人所玉皇大帝的住處;一般宗教裡面講生天,多半都是生忉利天。
 
  生到四王天、忉利天,往往都是十善的結果,那裡的福報非常的殊勝,首先就是長壽。忉利天的一天等於我們人間一百年,而那裡的天人壽有一千歲,比起我們世間就是很長、很長的時間了;由於他們的一天是我們一百年,若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來算,這個一千歲就等於人間三千六百五十萬歲,由此可見忉利天的福報,比我們人間實在殊勝太多太多了。而往上去的天,福報是倍倍增加的。如果我們知道這個道理對於人間福報自然就會看得淡了,我們就會想修天福。
 
   不過,佛菩薩又再告訴我們,還有比天福更殊勝的,那就是了生死、出三界的阿羅漢、辟支佛,乃至是佛菩薩福報,絕對不是天人能夠相比的。大梵天王、摩醯首羅天王這是三界裡面福報最大的,但仍比不上羅漢、比不上辟支佛。所以佛菩薩教我們行善修福,就是想幫助我們,令我們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佛告訴我們,最上等的福報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世出世間智慧福德,沒有能與之相比的,縱然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不是摩醯首羅天王能夠相比的。這個事情,要不是佛陀跟我們說出,我們怎麼會知道?
 
  所以我們生在世間、住在世間,就應認真努力斷惡修善,不要希求這個世間福報。我們要修更大福報,唯有西方極樂世界福報是最大、最殊勝的。但是這個最大的福報,都是由很多小福報累積而成的,所以我們要一點一滴的去累積資糧,如果沒有小福的因,將來是不可能去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佛在《阿彌陀經》中介紹給我們的西方極樂世界,那裡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什麼叫做「上善」?就是說,那裡的人都心善、念善、行善,也就是經上所講的「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這就是上善,上善就是沒有一絲絲的惡,這些非常善良的人,大家聚會在一起,聽聞佛法同修凈行。所以這裡的「諸上善人」,完全沒有世俗凡夫虛榮心名利心。這裡就只有修行念佛大家都平等、無差別的。大家都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一種無上的志願,沒有比這個更高的志願。

  我們可以看到,這世界的人,如果沒有學佛修行的話,他們的人生大概就只有兩個目的,無非就是求名求利;但是今天我們學佛之後,就必須超越這些外在的追求,如此才可以稱為「無上」。我們追求的第一等的大事就是「道」,就是出離輪回,到達了生脫死的彼岸也就清凈無染的西方極樂世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大家都菩薩都是羅漢菩薩羅漢都是所有煩惱都凈除了的漏盡行人;唯有斷除了所有煩惱才會聚會在極樂凈土之中,才是真正的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不過佛在經中又告訴我們:「不可以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什麼是「善根福德因緣」?世間很多人善事,都是有相的,都希望大家知道他做善事這就是「有所為而為」:我們修行的人所做一切善行都是無相的,不求回報的,也就是「無所而為」。

  有所為而為也沒有不對,也可以得到很好果報,而且可以升天,但是這樣所獲得的福報所得到的德行都是比較短暫的,而不是無限的。雖然我們都必須依據這些善根福德,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我們不能只求現世有好報,或將來能生天就滿足;我們必須追求更大、更無限、更清凈福報,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沒有分別的、沒有執著計較的、都是不圖回報的;這才是完全清凈功德也就是真正的凈土功德。這麼清凈美好功德所聚之地的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又怎能不欣慕、不嚮往?
 
(全文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