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師:公案禪機 貳、認識本性 二、公案 — 空之如來藏 5.有性無言

(一)公案本文

僧問:「請和尚離聲、色外答!」

(識起迷情於聲、色外之境界,離聲色者即指體性也。故本公案緣起本體界,言聲色外者,本體自性也。)

中度禪師曰:「木人常對語,有性不能言。」

(當體即是,動念即乖。念起、心動,常落於言說者,是屬於木頭人也。)

(二)玄祥釋解

1. 前言

講到認識本性己講了四個公案本性有如蒼天了無一物,本性本來寂靜,不落於言說,語言文字相,本性至高無上的,唯我獨尊,本性是捨棄男女之相,是無形無相的,男女相是業報之身。

今天我們繼續說明「有性無言」,此公案是在說「空性」,我們知道體性兩個功能第一個是空性,第二個是緣起──由空性之間緣起一切法。雖然我們要先認識空性,才能反過來認知一切法的真實相,這才是個完整闡述佛性

今天還是在講「空」的一部份,第五個公案「有性無言」,如果你以空性顯示於當下,即不落於言說相。如果不能了解這「空性」而有所言說,即不能夠認知依空性緣起諸法真實相。此「有性無言」,是在說如果一個人證到體性空的時候,不大喜歡去亂講話。舉例說明幾個修行過程

(1) 制心止-制止我們的妄想心,因為這妄心不真,所以在打坐之間起心動念,一切法不真-是妄識所支配故現,所以妄識而起的心不真實,要把它制止住。

(2) 體空-還沒證到體空之間,會現起「現業流識」,這是我們潛意識裡面的習氣毛病種子,一切自當現起,此即會障礙自性,使你不能夠見自性,不能認識到體空的境界。所以修行要先滅掉這個現業流識,滅掉現業流識即是讓我心大死一番。所謂心大死一番就是對外諸塵境,有能力不去攀緣,不起心動念去相應。當然這外境包括對一切善惡境界,沒有興趣去攀緣。當然此時不想做善事,更不會去做壞事善惡境界對你來講,已沒興趣,那麽心就死掉了。內心境界呢?妄識不起,此時可悟到空,我們的空體如第二個公案講的「本寂」,我的體性本來是寂靜不二的現象,心能大死一番,才能夠認識它。

(3) 活人劍─禪宗修行中,要讓心大死一番,祖師大德給您一把刀─「殺人刀」,這個刀是要殺去一切的妄念,殺去一切的妄想流識,這樣才能夠證得「心大死一番」。但如果讓心一直死下去的話,你心當然悟得「空」,證到菩薩叄、四地境界就有解脫功夫了。解脫功夫雖有,但是不能升起心法,這個「緣起一切法」就做不到。此時禪師給你一把劍,叫「活人劍」-讓我們的死心可以復活。行者以前直打妄想都不成就,現在把這妄想滅掉,然後悟到體空了,此時要把心救回來,這活人劍是讓聖人的心能夠再活起來。行者死心復活的話,才能再隨緣說話、可以再思考、可以面對外在境界也有喜、怒、哀、樂,跟一般人一樣有感情也會表露。至此境界,因內心證得解脫,所以心地所現的一切境,當下現,當下忘,當下現,然後境過了就忘了,沒有煩惱也不會去記、去思考那境是怎麽..的話。能做到這樣的話,第一部份悟了「空」,第二部份也悟了「有」,這兩部份都全的話,就是所謂的圓通空有不二、中道。這樣就不會永遠卡死在「空性」的這部份,證到第一階段小乘行者解脫知見(心大死一番),證到第二部份(活人劍)是大乘行者悟道,此境界高了,所以說不舍一切法,但能夠得究竟解脫

2. 釋題

「有性無言」是顯示行者證得體空時的一種狀態,以殺人刀修證到「心大死一番」時是什麽境界?可說是入絕對的空,我不去知一切真、假的法,不去分辨它,反正一切法都是幻化不實在的,我不與它相應。

活人劍修證到的又是什麽境界?可說是相對的空,是有法無執,有法從我內心升起,但我能不當」這法」的主人祖師大德曾言:「有法無主是為無心。」證到這樣的話,有如《金剛經》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心是悟空性者能現起的客觀心,沒有掛礙,是真實的心;有所住妄想習氣住進去的。現在無所住是心清凈的人、悟到空的人所有的清凈心,應緣後所現的真心,即應一切緣所現的相。此時面對法能夠如如不動的話,就是菩薩悟得的解脫法,這是圓融圓通的。我們要的是這一個,到這個境界也叫做「中道」。常常可以看到經典講「中道觀」,就是在這時候悟到,所以我們說本性無言,還是在第一階段絕對空的境界,非究竟解脫也。

3. 語體文解

僧問:「請和尚離聲、色外答!」,「和尚」者就是曾教過你的老師、輔導者等稱之,出家師父很多也稱做「和尚」,當然沒有跟你上過課,你也沒有受過他的輔導,原則上是不能稱他為「和尚」,如果稱「和尚」就代表有受過他的教化。這個和尚中國變成一個通稱,反正沒有學佛人對出家人的稱呼也叫做和尚和尚本來的意義不是這樣的,原來的意義:是你來參訪、請教、求法,有受教於出家人的,就尊稱他為「和尚」。

和尚請你離開色、聲、香、味、觸等有相以外來答,一切的塵境離不開色、聲、香、味、觸等,而僧講聲、色兩個代表,意思也可說請和尚不要在現象界裡面回答,而是以本體界來回答。因為色、聲、香、味、觸是外在的一切境,那是我們現象界的一切,現在要和尚離開這些來答,那就是擺明了要禪師講體空的這一面。

按語說這個公案既然離開色、聲、香、味、觸這些來講的話,是希望能夠入本體界來,聲、色以外者的是我們本性本空的空體。

中度禪師回答說:「木人常對語,有性不能言。」木頭人常常都喜歡講話,一問一答,這跟我們所理解的不一樣:木頭人是木訥、不善於言說的人。對修行人來講,還沒有證到本性的人很喜歡講話,所講的話都是言不及義,天天在造口業。這個木頭人常常喜歡講話,而有性者不能言,如果你是悟到體空的人,是不喜、不能夠語言。剛剛講的是什麽境界呢?心死掉了,心大死一番的境界,修行者一定要去體會「心大死一番」的境界,心死的人對外境都沒興趣,新聞不想看,電影不想看,有時連飯都難得想吃,不管要做什麽事,反正都沒興趣,內心也不妄想,所以這時候心就像掉了

此時要他一句話會很痛苦,古德常講:「當下即是,動念即乖。」當下一念空,就是我體性空,空性體;動念即乖,起心動念即乖離自體,乖離體性痛苦的。你會覺得奇怪:不講話才會痛苦,怎麽講話痛苦呢?一般凡夫的問題是:不講話他憋得要命,覺得很痛苦。修證到空性,初悟空的人要他講話會很痛苦。這些人常常耳朵聽一聽,眼睛動一動,嘴巴翹一翹,他不喜歡講話,一講話就會得很痛苦,因動念即乖故。

觀這個體性再起有念,他會得很痛苦,我們本來的體性不落於語言文字不喜歡心動念,不喜歡講話喜歡住在空寂之間。當此境界,如果有經歷到的話,就要體會一下。經過這樣一熬的話,你才能夠真的心大死一番,才能夠悟到徹底的解脫。對一切法的解脫是什麽境界?即不管多大的逆境,你都能夠很輕鬆的、不費吹灰之力把它化解,可不理它、自在、無礙。因緣在變,時間一直過去,慢慢此緣就過去了,法也就滅了。我們要了解這個境界,就要體會有性不能言的道理

「有性不能言」這句話很重要,我們常常講體空,但是它有靈知靈覺,可以映照一切境。它映照一切境以後並無言說,所以你只能體會它,體會好像有事,但是什麽事你可能不知道,因為它如果起了妄心、起了心念它就乖離本體了,這不是你的真心所現的。所以,有時候心感覺有事的話,心就會有一點浮動,這浮動只是稍微,感覺是有事,但什麽事不知道,等到因緣成熟了,慢慢很多事情境界出現了,哦!原來是這樣子的。

我們的體性原來能照一切境,了知一切境,才能掌控一切境,只掌控但不去干涉,怎麽去化解也不你去操心,你要的是什麽?就是吃飯、睡覺、拉屎,這幾個大事辦完就結了,所以修行簡單,就怕你沈不住氣,怕你用有為法去應緣,不是用自性去應一切境,是用你有為的心、習氣毛病,或是你學來一切外在的法,可學得的不是真佛法解脫法,能夠學的不是真佛法。所以功夫從那裡來?從你的佛性自然現的才是正法。「自然現」-怎麽現呢?只要舍一切法、去掉一切的掛礙,不要怕這個、怕那個,把一切心都放下,回到你本來的體空的話,你越能空去一切境,就能體遍虛空。如果怕東、怕西的,會想用這個法來對付那個法,搞得半死,都是用有為的心,就不能明照一切境。

這里「有性不能言」講悟到空性的人,能掌控一切境,但不落於語言文字這是一個修行現象,也是一個境界你要去體會。有時候心感覺有事,但不知道是什麽事,如果心能夠定得住最好,沒有掛礙最好,有事沒關係。如果定不住,心有點浮動的話,你要做的事是趕快去打坐念佛拜佛,使你的定力增強。最後,所面對的事情還是沒事了,最後一定會突破因緣,所以「無為法」是這麽證來的。

金剛經》雲:「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為什麽是至高無上?「無為法」它不用一法,當然你不可否認的,「無為法」也是一種法,「無為法」是不用一法的法,那不是很輕鬆嗎?不用一個法去應付一切事,只要坦蕩盪的,回到無所掛礙的無為體性的話,它就會起靈通、起神變,從「無」之間去體會它的威力,可以慢慢去體會很多事情並不是用有為法能克服的,只要你能夠攝受回來守住一個空體寂靜就可以轉周圍之間的一切境界

按語說:當體即是,動念即乖。念起心動後就是嘴巴要動,這就是常常說的木頭人,佛性就永遠不能明。而悟空的人,則自性空體現,有性不能言,我剛剛講的這些境界要去體會。

( 85 年 5月 14 日 講於 龍潭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