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師:公案禪機 肆、開悟後功用行 六、公案 — 求平等性智 3.點成金鐵

(一)公案本文

僧問杭州龍華寺真覺靈照禪師曰:「還丹一粒,點鐵成金;至理名言,點凡成聖,請師一點!」

(識起迷情於至理名言,希望禪師能說一句而使其悟入。)

禪師曰:「還知齊雲點金成鐵麽?」

(師不言點鐵成金在我弘化處僅言點金成鐵,師欲破其分別法執。齊雲者師弘化之山名也。)

僧曰:「點金成鐵未之前聞,至理一言敢希垂示。」

(師已點出其習氣,猶不明悟,尚在鐵金、金鐵中分別妄想執著,素非良馬!)

師曰:「句下不薦,後悔難追!」

(至理一言已示,汝尚不知薦引,奈何!)

(二)玄祥釋解

1. 前言

現在講開悟行者要去分別心,求平等性智,我們常在現實人生中,看到什麽就執著什麽,未悟者常要對一切法無所住,悟入者更要知道真如本不住一法。真如是我們的體性,它本自不黏、無住,不會執著一切相,就像一面鏡子鏡子僅會照境,不會住一切法相就把真如做一個心鏡,心鏡就像鏡子一樣,有什麽相來的時候,它就照出什麽相,譬如說一個人現在你的心中,它就現那個樣子, 是照後能不住境起分別而已。

那什麽叫「住」?所謂住就是你對人、事、物照後加以主觀的意念,譬如你說這個人像畫得不好,因為沒有畫眼睛,為什麽人像一定要畫眼睛呢?這是你住相,你看去了!如果你不看進去,人就是人,我管你啥!或者面對人時,心起這個人長得太矮、太高、太帥、太美,...,起了這種心都是你主觀意念的反應,這就叫做「住法」,此與真如佛性所具有的 照後能以空體面對一切境,無住、無黏、不生滅的功能,是不一樣的。

「照」是鏡子的本來功能,心鏡照了以後產生心意念(第二念),就會產生沒完沒了念頭那是我們內心習氣毛病,如果能夠照一切境而不執一切法的話,你就解脫了。照的境當然是有好、有壞、有善、有惡、有喜歡、有厭惡等等的境界都有,好的你當然心很平靜,沒有掛礙;壞的你就產生害怕厭惡、逃避的心都起來了這就是凡夫境界執著好的境是不對,執著壞的執境也是不對,因為都是住在法位上生心。聖人者就是什麽事情都能看得開,根本就沒有一切相的分別。

為什麽凡夫不開呢?因為還有習氣心病,還有好、壞之分別心,喜歡什麽,當然就認為是好的!討厭什麽,當然就認為是壞的!有好、壞的心產生就是「住法」,那就無法解脫。所以你修證到對境不起分別心的話,本體空相就會現起,佛性就會顯露出來。學習沒分別心是修不住法的第一個階段,也是修空觀目標手段之一。

先修沒有分別心,再來才能講平等性智,碰到一件事,不要一下子說這個好、這個壞的,起分別心,如果起了這種心的話,你就沒有辦法悟到平等性智,沒有證到平等性智的行者,心一定還有什麽病,這不是心臟病的病,而是心病,是我們的習氣毛病,這個習氣還有時,給你好的,你就執著給你壞的,你就厭惡,好壞是你心的分別,本來一切境沒有所謂的善惡、合不合理,若能無此等好壞念頭的話,慢慢的就沒有分別心了。剛開始修行人會分別人、分別事、分別物,若在過程中,善、惡、好、壞、美、丑都能去掉的話,你就證得沒有分別心,也就是得到平等性智了!

什麽叫「平等」?不管好的、壞的都是一樣,善、惡一樣,順、逆一樣,憂、喜一樣,苦、樂一樣,這就是平等性。修行人對身心的一切狀況,心裡也許會執著色身、心裡的善惡,故要學習去分別心,得平等法。「平等性智」就是你不喜歡執著好的,也不討厭不好的,心裡面對好的事情不生喜歡對於憂愁事情也不憂愁,所以好壞對你來講,好像都一樣。要這樣修呀!

我們一般人都喜歡好的,我學佛拜佛就要求家裡平安、先生事業都能如意陞官發財小孩能夠考上大學,...,這些概念會造成我們的執著,這樣就沒辦法解脫道。

學佛跟信神教是不一樣,神教就是你拜他、供養他,那他就會保護你,使你發財或中六和彩,..,給你什麽好處。而我們學佛法是要求解脫,跟信神教者是不一樣的。如果說你觀世音菩薩,要求觀世音菩薩給你什麽的話,那跟神教並沒有兩樣。當然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你有所求、一直祈求他,他也會滿你的願。但是如果你從頭到尾都是這樣在求什麽的話,你就沒有辦法證得解脫,因你依賴性太重了。因你喜歡好的,喜歡順的、有利的,不喜歡壞的、逆境,這樣的話你的分別心就是很強,那怎麽證到解脫

這段公案是去分別心,求平等性智,我們在現實人生中所看到的,所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最好不要去用心,不要用心去對那個境,所以對境可以知,但不要用心,如果不知的話,就跟木頭一樣,譬如說我可以聽你講這句話,假設是罵我的話,我聽是聽了,不會生氣,不執著,等於是說分別的覺知是有,但是我沒有習氣相應,能這樣的話,第一階段成就了去分別心、求平等性。以禪宗來講的話,第一階段修到去分別心,就是說把心控製得死死,怎麽死死的呢?就是要悟空修行第一個階段就是要入空。

「入空」講起來容易,但是要做很難,如果真能做到的話,你就解脫定力也就世間的一切善惡、順逆境界無所謂、不在意,我們今生能證到有餘涅槃是很不錯,就是說內心還有煩惱種子還沒滅,如果滅的話就成佛了。我們煩惱種子是有,但是起現行時,不會掛礙,我們常講 我沒事,不掛礙任何事,但偏偏你對某件事掛礙著,公司事情,或是家裡小孩的事、另一半的事,..,表面上清凈,沒有掛礙,但是在打坐清凈時,還是冒出來了,這表示你還是有掛礙,為什麽?因為我們心有煩惱種子,理智力比較強的時候,對內心起的念頭還是可以控制,但是不執著,為什麽會起這個念呢?因為你潛在的阿賴耶識還在執著它,阿賴耶識才是我們輪迴種子,不是我們腦筋裡面很清楚的時候,說我不在乎、不掛礙,但當念頭起的時候,你就念頭控制,一直執著所掛礙的事物。在現象生活起居的人事物中,我們都要學平等,不要起分別心。

要學解脫第一個要素就是世間所看到的一切事,不要去強分別,這樣才有辦法來練你的心對一切境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但不加以喜怒、哀樂的心來分別。

2.釋題

公案標題是「點成金鐵」,「金」是我們所喜歡的,「鐵」價值比較差,一般人都希望把鐵變成金,把不好的變成好的,化腐朽為神奇,這是一般人的執著!但金與鐵之間哪個比較好?金較好,是因金較稀少,其實其功用也沒鐵來得有用,只是因稀少美觀,才被用來當有價值物質,金鐵在本質上並無分別才是

正的佛法是講解脫道的,沒有證到解脫,就是沒有入門,所以我們說「點成金鐵」,一個人是要把鐵點成金,是心裡面有所執著師父卻不依他的理念師父他偏偏要把金點成鐵,為什麽師父一定要把好的變成不好的呢?師父是要破他的分別執著。其實,金跟鐵本來都是金屬,為什麽會說金很有價值呢?都是人們制定出來的,因為金比較少,所以物以稀為貴,金又會發亮,你覺得發亮很好,如寶石、 石的光可以反射,反射力量不夠的,就不好那是我們的分別心在作祟。

鐵跟金之間似一個有價值、一個價值較差,也等於說我們把鐵看成不好的,或者是現實人生境界逆境不好,所以要把它轉成好的、轉成善境界,有這種心的話,就代表我們的心還有掛礙。譬如說我們身體有病,病就病了,看醫生、去治療,但是心要坦蕩盪的,看病歸看病,不要一直說:「唉!病趕快好呀!」病要好,要有善業來轉才會好,所以只要該做的都做了,心裡坦蕩盪,不要去執著善境、逆境或病不病的,這樣的話,也可以在逆境之間學習自在解脫。我常說要學解脫,一定要在逆境上學,如家境不如意事業如意身體有病、..,等等境界去磨練,沒有磨練就成不了金,成不了解脫之見。

如果聽聽說法就懂了,此種懂有什麽用?做不到呀!如果你不必去聽,但是你知道怎麽去做,在逆境裡面的心,好像跟在順境一樣那麽坦然,那就做到了解脫。所以佛法是在世間覺,世間本來苦痛一大堆的,在世間裡面求得覺悟、求得解脫,如果離開了世間,你說你能證到解脫道,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沒有這種認知的話,認為打坐可以入定,一能入定就不得了了,其實這跟解脫沒直接關係你在禪定之間有定力,但是一出定就沒有現實解脫力了。像世間禪一入定可以好幾年,甚至好幾百、千年,如現在大陸某地還有在定中的行者,他的頭髮長得穿過叄百年的樹干,可見他入定幾十年了!此等世間行者定力是有,但是一出定來,心對一切世間法是不是看得開?不見得,所以這是世間禪不究竟的地方

我們學佛法在求「世間覺」,那一定要入定嗎?不一定!就是在待人接物及起居生活之間去磨練,磨練對一切境都不執著的話,真如體性就現起了,可以應對任何境,但不被那個境所粘,要練到這個功夫的話,你就能解脫了!

其實諸物在本體都是一樣,菩提樹跟苦練樹的葉子在本體裡面跟諸佛菩薩都是一樣的,以男女來講,只是你的業力出生為男,另一個業力出生為女,其實他們的本體都是一樣的,本體來自於一樣空無的體性,業的感召才出生為男或女,出生為這一類或另一類,世間的所有事物都一樣,無情眾生也有很多種類,但本體上都一樣,所以本體本無別,你一直在這里分別的話,那你不執著嗎?

學佛法就是要超越現象界裡面的分別,看到這個能體悟是空無呀!那你就超越了,當然你要證到空無,就要去內心善惡、美醜的執著心,貪、 、痴、慢、疑種種毛病要斷,能證到空無的心,回到本體業力再來牽扯的時候,你還會去受生嗎?業抓不到你!若沒證得解脫神通也沒有用,神通 不過業力的。目犍連尊者世尊十大弟子神通第一的,但還是受業力所報而死的。神通度化眾生不好,會誤讓眾生學習神通,而忽略證得解脫如果你學會了五通,但做不到漏盡通的話,那是白來人間一趟,你可以沒有其他的神通,但今生漏盡通一定要證到。

漏盡通的修證,是要學習進入空無的體性中。空無的體 我常劃一個圓圈來比喻這是代表圓融,沒有枝枝節節的業可以給人家抓住,有枝節的話,隨便一個業來就可抓住你了,現在你練得那麽圓融又是空,又是無,又是無住,...,所以業抓不到你,怨親債主來也抓不住你,所以開悟者第一階段要學習的,就是不管內心的好壞,都能不去執著

3.語體文解

僧問杭州龍華寺真覺靈照禪師說:「還丹一粒,點鐵成金;至理名言,點凡成聖,請師一點!」「還丹」就是古時候練丹術所生產的物質,可用來生產某些特定的金屬。依現在的科學來看,煉丹是沒什麽了不起,這個會還原,那個會氧化,或怎麽樣的,在化學或生化學裡,都有很好成就了;但在古代,科學不發達,就有術士能做煉丹的工作,把金銀、銅鐵什麽的,可以讓它們分離出來,然後做成丹丸。還丹一粒,以現在科學來講,是一化學物質,如催化劑等加進去的話,就可以把鐵質分離,金質留存,如果鐵礦內還有含其他金屬,現在是可以加入某些化學物質,讓鐵歸鐵、金歸金地分離出來,這就是點鐵成金」,在古代就有此技術了。

此僧是修行人,當然意不在金鐵,「還丹一粒,點鐵成金。」只是一句引言;其真正意義是在「至理名言,點凡成聖」。僧問禪師能否給一句至理的名言,把參學的凡夫轉變成聖人。如果禪師能把至高無上道理,用一句話講得清清楚楚,就能使一個凡夫馬上悟道,由凡夫變成聖人了。

所以此參問者犯了幾個毛病,在鐵跟金之間執著,在凡跟聖之間分別、執著禪宗古僧大德嘗言:「把斷要津,不通凡聖。」能去凡入聖,已是有大魄力,能不通凡聖,更要有很大的魄力,就是說開悟行者,在緊要關卡時把守住,不要落於凡夫地,也不要住在聖境里。做聖人不很好嗎?真正的大聖人是什麽?是凡聖兩個一體,這是大乘里所講的圓融。剛剛講的「悟空」,是修行的第一階段,「圓融」是修行的第二階段悟空是執空,還有一執著,如果不執著、空了,入空再回有的話,要「空有不二」才是圓融。「有」就是體性可以知一切法,但是面對那個境,不去執著它,這是有「空」的境界但也有「有」的體悟,這樣才是空有不二」的圓融境界。亦即是以空的體去面對不空境界,而能沒起分別心,這是佛法圓融境界

不通凡聖,不落於凡,不住於聖,現在我們這位大德喜歡金、喜歡聖,所以執著在這里 「金與聖」。我們按語說:識起迷情於至理名言,希望禪師能說一句而使其悟入。

靈照禪師說:「還知齊雲點金成鐵麽?」「齊雲」就是靈照禪師弘法的地方你要「至理名言」,好做「點凡成聖」的事,但禪師卻說點鐵成金我不會,但我卻常做點金成鐵的勾當。因此,禪師說你知不知道「齊雲」這里,點金為鐵的法倒有,卻不去點鐵成金事。禪師為什麽要這樣講呢?是要破掉此僧對金、鐵之間的差別相,不好的要變好的,如果你真開悟的話,當下就有佛性了,就能有「無分別」的體知,但是一悟到佛性習氣毛病還沒有斷盡,故也成不了佛,若不舍一切法,是會迷失掉的,像世間禪者一樣的認知這叫做「悟後迷」!

有人問:悟了,怎麽還會迷呢?因為內心清凈,但自己不知要斷此不凈之心意念,而專搞些怪力亂神事,故悟後迷的一大堆。悟後,就是要去把我內心清凈要去清凈,他沒有去做這個功夫,沒有去做「倒垃圾」的工作,所以悟了以後卻迷失,迷失在貪、 、痴、慢、疑里,尤其大部份迷失在貪上面,貪世間的種種名利。所以悟的人要捨得到不能再舍,不好也好,好也好,要破世間的一切相,才能有成就

佛法難嗎?也不難!我常常講的,好的境界要舍,不好境界也要舍;世間的一切榮華富貴要舍,世間的一切不如意的事也要舍,舍到不能再舍的時候,那內心的不清凈也會變得清凈了。內心清凈了,也不執著了,這樣的話怎麽不悟道呢?

開悟以後,能不能悟道?「入道」與「見道、悟道」是兩回事行者開悟時是入道之當口,而悟道是見道。入道而見不了道,就是悟後迷,會卡死在半路上。以證到初地菩薩地者來講,就是已入歡喜地,可說是入道了。開悟行者是進「入道位」了,但還沒有見道,見道即要能見自心、能控制自心也就是要到第四地 慧地才能見道。

入道不如講「見心」,這個心有「真心」、「妄心」兩個層次。為什麽說你還有另個心呢?因為一個真覺的心能覺妄執的心,故說有兩個心,這是入道位行者狀況。此時行者的心還不清凈,所以才能覺有兩個心,如果心清凈就是空體現, 是有個覺知心,那還會有妄心呢?故行者最後僅現一真覺的心,所以見道不修就會迷在半路上,妄執世間一切法,誰對誰錯,虛論佛法,如此不能脫黏,以妄心為自心越走越遠,也就是悟後迷。

從初地歡喜地起,入二地是離垢地。開悟後是歡喜行者再來就是要遠離內心清凈的污垢,一定要慢慢把它去除掉,所以心要清凈,能清凈是離垢地。心不凈去除後,心就會發光;所以離垢後,也就菩薩第叄地明地(發光地),心會發光跟世間禪一樣,世間禪有的修得也會發光,金光、紅光、百寶光、...,但會發光沒什麽了不起,為什麽?因為那是叄地菩薩而已,叄地菩薩還在世間位,到四地菩薩 慧地也是世間位,等於是世間禪定中的色界禪定

行者若能修佛禪、解脫道,心除會發光外,慢慢地你就智慧,這種智慧像什麽呢?像火焰一樣能壞一切的煩惱,所以四地菩薩稱為焰慧地,焰慧地是來自於外境無黏,內心清凈那就要有智慧做得到,有智慧能做什麽?在燒掉我們內外在心的煩惱,像火燒智慧一樣,是 慧地菩薩

再來是什麽地?在四地的時候是見道位,有智慧燒掉煩惱,其實這個智慧是什麽?是來自於「空」!我們說:修空有兩個層次去做,第一階段我知道這法本來是不真實的,但是我內心還是會執著好的、喜歡好的,壞的我不喜歡,這種心態還有,但你做不到無住,所以這時候就要用心念來超越它,心念來自於你所學佛法,或者所念的經文,如果超越這個的話,即能觀一切相都是空。

第二階段是回凡、回有相,但不執著,所以真正做到這的話,是得第二階段圓融的修證,能現有相而不執,這就是佛的境界菩薩境界

回到本文,靈照禪師說:「還知齊雲點金成鐵嗎?」「齊雲」剛剛已經講過了,是靈照禪師弘法的道場,師不言點鐵成金,為何言點金成鐵?主要是在破參問者的分別心,他認為鐵不好凡夫不好。其實,證悟的人根本不會在意你要升天或要往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他沒有這個觀念,出生為人也很不錯,但這個人是看得開一切事情,所有世間的一切相都看得開,既然看得開的話,就不在意要進入涅槃,要進入那個空無的境界,就是在世間有相之間也活得很好,過得很舒服,這才真正的解脫

不要說:現在我打坐,不要來吵我。那你打什麽坐?你說:在人世間很吵雜,要到深山修行。那修什麽行?沒有人來吵你,修什麽?就是因為我修行,所以要走入人群。我們看很多大道場,其弟子在第一階段入門,就是派到第一線去磨練、修行,有的人不知道這個道理,心裡會嘀咕:派我去賣東西,或是派我去跟那些有信教、沒信教的人磨菇,還要聽一大堆好的、壞的 話。要去面對這些來修行,其實這有很大的好處,面對這些人時,能自在才是心已調伏。

對著境界修行,你到底有什麽心態?這個傢伙這邊看看、那邊摸摸,到底他買或是不買呢?心煩不煩,你有沒有起不耐煩的心?起的時候能夠馬上警覺,告訴自己不要不耐煩,那你的習氣才會慢慢轉過來;你到深山裡面去,野花、野草、小鳥也不會吵你,心情好的時候,沒有掛礙,鳥叫聲很好聽呀!如果剛好來了一封信說山下家裡怎麽樣,心不清凈又起煩惱的時候,鳥叫聲聽了也會得很煩,所以心對境到底煩不煩要你自己來決定。

你如果沒有分別心的話,聖也好,凡也好,金、銀、銅、鐵看起來都一樣。看得開的話,鑽石石頭還不是一樣,石頭凹凹凸凸又沒光澤,鑽石有光澤,你當然是喜歡鑽石不講石頭比,就以5克拉跟10克拉的鑽石比較,你還是會喜歡10克拉的鑽石這是我們對著這個境的執著

如果你看得開的話,所有世間的一切相,鑽石也好、石頭也好都是一樣。真正修行人不要去一大堆的東西身上,這邊是鑽石,那邊是瑪瑙,..,你執著這些有相的話,你的價值觀有很多好的、壞的分別,就是分別心還有。你說要求得解脫,就要把一切看成一樣,沒有高貴、沒有卑賤,金、鐵本來是一樣,這樣你才能慢慢能對世間的一切相,不會偏於好的、貴重的執著上。如果有一天鬧飢荒的時候,你用鑽石跟人家換一顆饅頭,人家可還不願跟你換,你看那時鑽石到底還有什麽價值

我們內心要求得解脫,要先對世間一切好、壞的事情慢慢調至平等,不要有那麽大的差別相,要你一下子改變成沒差別相,那是不可能的;沒有差別是回到空的體性是有聖人味道了。

佛性有一個根本智,有一個後得智。根本智就是如來體性開悟行者開悟時,也就是打開本來,此時根本智就會現起,照道理講,就有自性清凈能力,應會起神變。但初開悟者為什麽他起不了靈通神變,為什麽他不會像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一樣的能有千萬億化身呢?因為根本智還被微習污迷而不清凈菩提智慧是有,但習氣毛病還很多,所以要把習氣毛病斷盡,根本智才能夠完全顯現出來,根本智才真的發揮出來,根本智是從那裡來,是從空的修證而來

空體能現焰慧智,像火焰一樣可以化掉一切的煩惱,用什麽化呢?用根本智就是我們的悟空,所以說我們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佛具足這五眼,我們本具足肉眼,你修到天眼通就具足天眼天眼不見得會具足慧眼,修佛法的人具足了慧眼,慧眼是由空性起用的,所以你如果能修到不執一法,你都放得下了,對一件事情的判斷,你會得很奇怪---為什麽我會有這個能力?那是從「空」產生了「慧」,這個「慧」是初步的定力而已,還要神通變化的話,要從法眼開始,所以法眼是一切法的起源,知道怎麽來怎麽去才會用法,會用才是回到後得智的修證。

為什麽根本智得到不會起神通變化呢?因為你沒有後得智,就是差別相的悟知。譬如剛剛說的差別相要斷掉,要沒有分別心,那是要修入空的第一階段,等到你真的悟到空後,又回到世間差別相,有差別相就是得到後得智,後來得到的智慧,故根本智先得,去習氣毛病後即能得差別智。一得根本、差別就會起靈通變化。

為何你沒有妙觀察智,為什麽?真入空體後根本智得到了,你的眼、耳、鼻、舌、身都會有靈通,什麽靈通呢?眼睛可以看,這個人有什麽病,那個人有什麽煩惱,你都看得很清楚,這是要用差別智去觀照而後得。但最初是要去差別相,悟得空、無相才能得差別智。

悟道者學習沒有差別都是空空的,空掉了一切相就沒差別相。悟道行者看人世間每個人業力不同,一定有差別相,以清凈的空體再回過來,看世間的一切相產生的差別,你就會起靈通覺知,這種通是從你自己內心佛性自現的,不必學的,若一切法要從外去學的,就都不佛法

自性可以現一切法,我們拜懺有時要發四弘誓願,「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自性還有法門嗎?有的!一切法從你自性生,要不要人教?不要!那為什麽我還沒有呢?是因為你身沒通、心沒空,空不了一切境,掛礙這個、掛礙那個,根本智沒有得,怎麽能得到後得智呢?所以根本智要證到空,空就是現在還有的分別相要滅。

在我們在講分別,不要起分別,分別相要滅,如果空是慧的根本,那產生後得智時,法眼也就具足了,法眼比慧眼還要高一級,也可以講圓融的,空有不二的境界,那五眼都有就是佛的境界了。

佛具五眼六通外,還有天眼明,不是天眼通。天眼通、天眼明的差異為何?天眼通就是行者在起心動念時那個境才現,我想玉皇大帝,忉利天宮就現出來, 皇大帝就在忉利天宮裡面,想到地獄地獄就現,想到阿彌世界阿彌世界就現在你心中也就是說有所想才會現起。而天眼明是佛的境界,十方世界、十二類眾生無時無刻不在佛心鏡、心湖中,不用故意 照才會現的境界

要搞清楚天眼通、天眼明,與時下的陰陽眼是不同的,陰陽眼不是通,能看到鬼神是什麽通?那是眼睛光波改變而已,可以看到鬼神不是天眼通,像貓、狗的眼睛都可以看到鬼神,難道它們也有通。前幾天電視上看兩位明星在談論,有位養了很多狗的人,因生病住院治療,有一天他養的狗一直狂叫,鄰居覺得奇怪,現在是正午12點10分為什麽狗會叫成那樣子呢?就出來探看,看到那些狗是對著虛空狂叫,後來醫院宣布它們的主人是在12點10分時往生,他們是看到主人要走了才叫的。

這是眼球光波改變就可以看到另類眾生你有打坐修行也可以,眼球改變可以看到非人,甚至於跟諸佛菩薩一樣,但這還不是天眼通,天眼通是一定可以上觀天上,下觀地獄,還有可以看到其他的世界,那才真正的天眼通。

天眼明:佛有天眼明,不用起心動念十方虛空眾生及一切事物都在心中,那麽多的眾生清凈也有清凈,天天都做那麽多的事,知道了都放不開的話,那不煩死了!所以佛之所謂佛,因為所有十方虛空眾生都在心中,而能沒有掛礙,你看多清澈呀!諸法都不執著,善也是善,惡也是惡,對他來都是一樣。

回到公案本文,此僧大德說了:「點金成鐵未之前聞,至理一言敢希垂示。」你說把金點成鐵這句話,我從來就沒有聽說過,只有聽人家說點鐵成金,那有點金成鐵的呢?那禪師請您把這句話暫時放下不講它,不要跟我扯點金成鐵的問題,但此僧大德卻執意希望禪師能把最重要的一句話也就是可以使凡夫轉成聖人的那句話,快快地講出來。

禪師講了沒有?早就講了!你需要的就是要「去掉分別心」,我是跟你講了,偏偏你不懂,還要跟我這一句「至理名言」,你的毛病是很會執著一切相,執著一切好的東西,不屑一顧壞的東西,那怎麽解脫呢?

世間法裡面追逐達官顯耀、拍馬屁的,甚至於錦上添花,你都很樂意去做對於那些雪中送炭的卻不屑一做,這是分別心太重了,修行怎麽修得好呢?高貴的跟卑賤的本都一樣,所以修行人常常能對一些老太太尤其是送公文及倒茶水的老太太特別好,他也對你特別好。偏偏對總經理董事長也一樣,他們也沒什麽了不起,還不是跟工友一樣是一個人。為什麽祖師大德們在修行時,都是不依附權貴?你當大官跟我關係,如果真的要強徵召他入宮,禪師就會給他看,入滅去了,不屑去跟這些權貴為伍。

他們當官是福報好,榮華富貴有,但是他們的事跟我沒有關係,看成跟平民一樣,在我內心裡面其實也沒什麽高貴不高貴。又如清道夫你有有一視同仁看待他呢?把他看成也是一個人,如果這樣還不夠的話,那螞蟻蟑螂也看成跟我們一樣,要尊重他的存在,也就是現在的口號「尊重生命」。地檢署葉主任講:我們組長提出兩個口號,當然心靈改革是李總統提出來的,「尊重生命」可能跟白曉燕的案子有關,尊重人的生命就不會亂殺人,然後就是「關懷社會」,把愛心推出去,如果心裡還有看高不看低的話,要改一改,看低、看高都要一樣。

如果你沒有依附權貴,那就要耐得住寂寞,陞官沒有你的份,考績甲等沒有你的份,你氣得跳腳,沒有心甘情願,但要體驗這是因果嘛!你一直去依附權貴,當然你可以得到陞官、考績甲等,但是你修行就會交白卷,心沒有坦蕩盪。一得一失很難講,要看你的價值觀,你認為我修行解脫,對境心很煩,就要接受你所做的一切決定,因為那是個果!

我們按語說:師已點出其習氣,他的習氣在那裡呢?在高貴、卑賤,金、鐵之間打轉,在凡夫定要轉為聖人間打轉。其實我們很多祖師大德己經講了,你就是成聖人以後,身體還是那個身體,彼此五蘊身都一樣的,你還沒悟入以前,五蘊身跟得道以後的五蘊身是一樣的,色、受、想、行、識五蘊,到底是聖還是凡都是一樣!只是內心已得解脫。若行者內心執著有相,看起來能都是一樣,就是已突破分別心了。

靈照禪師說了:「句下不薦,後悔難追!」我跟你講的那句話,如果不好好的去思考,不好好的去用功去做、去見習,那後悔沒用世間的一切人事物,好的、壞的都要去掉分別相,此僧還不了悟,還在鐵、金之間分別妄想執著,所以說是非良馬,如果是良馬的話,人家講一句他就懂了,只要拿起棍子不用打下去,它就一直跑,這才是一匹好馬。

我們按語說:至理一言已經告訴你了,汝尚不知薦引,奈何?還在這里「敢希垂示」,這僧智慧比較不具足,當然智慧是上一世所修的延續,如果上一世你修的都是在搞色身,像會發光, 氣可 10分鍾、10小時,而忘記修心、修智慧那是世間禪定,沒有用的!

我們佛法是講要超越現實內心毛病就在現實生活中去磨練,你不能光講理論,講要成佛、自度,講了半天,怎麽成佛也不知道。成佛是修心來的,不講最基本的,只講些很深的佛理,天天講理論,不知道如何去修,因為沒有一條路指引你去修,到最後就是執著色身,那你跟仙道的守 鬼有什麽不同呢?是一樣的!

那個時候要講什麽法,講時要修,修後不要執著、不要偏離。同學說我身體呀!練寶瓶氣很好,就天天搞寶瓶氣,這就偏執於色身的用功,練氣用功是沒有錯,但氣是用來修心,我對那件事情不開,就打坐念佛將氣誘發起來,哦!這件事情我可以看開一點了!那個人心慌意亂時,不要在那兒六神無主,你可以自己解決,怎麽解決呢?多打坐、多念佛,氣來的話你的定力就會增加一點,雖然不能全部抓住要點,但起碼可以看開一點,不要在那裡六神無主,在那裡痛苦,要趕快選法用功

為什麽會看不開?為什麽會對事情執著得不能放呢?就是因緣也就是有業障來了業障來時更要用功,磨刀!磨利一點,用來砍煩惱祖師大德講的「吹毛用急須磨」,吹毛寶劍用了還是要磨的,毛是很細很柔軟的,要砍下去毛會斷,那才是利害的劍,但用了此劍還是要磨。所以你的智慧身體的氣機對那件事情用了心法以後,會累的,此時就要趕快磨,怎麽磨呢?不是去睡覺,是要趕快打坐、禮佛、拜佛,讓丹田氣機恢復之後,氣通時靈性就提高了身體氣不通,靈性就沒有了。

色身能恢復最好,但是在家居士比較難,上班、工作夫妻之間等等的煩惱,所以要保持色身有個境界很難,此是居士煩惱。反過來,你看得開的話,不直接去應付魔境,有氣沒氣反正我都不在意我就是不在意地耗著,那是超越了色身有氣沒氣的境界,逆的解脫了。前幾天人要死的時候,也許業障來了,也許是壽該盡了丹田氣會沒了丹田沒了你還執著很重要嗎?就是氣沒有才會死,有氣怎麽會死呢?所以人快死的時候,氣就一直在消失。故要練心不要練氣。

( 86 年 7 月 8 日 講於 龍潭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