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師:公案禪機 肆、開悟後功用行 六、公案 — 求平等性智 8.法身無過

(一)公案本文

僧問福州怡山長慶藏用禪師曰:「法身還受苦也無?」

(識起迷情於法身是否有覺知,能體察苦痛?)

禪師曰:「地獄豈是天堂?」

(地獄應與天堂有別,但法身地獄天堂並不會有不同覺受。)

僧問:「恁麽即是受苦去也!」

(那麽法身也會受苦羅!)

師曰:「有什麽罪過。」

(人隨業力生死之流,法身並無有過錯,亦不受苦之覺知也。)

(二)玄祥釋解

1. 前言

禪宗祖師大德常說:「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要得法身活起,當要開悟行者,破色身者已無色身之累者,或是證得無色天神始得。那法身是什麽東西,它又與報身有何關係

先來說明法身是什麽?法身梵語稱為dharma-kaya,大體上而言,法身具有二相,一為清凈無為相,一為依清凈無為體相所化成之一切有相,有時又稱後者為化身相,若化成世間一切相,則具足世間一切萬物之相法身認知,又依行者修證境界不同而體會的法身自然亦有不同。

小乘行者泛將佛所說正法所得的無漏法及佛自性真如如來藏視為法身異名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實佛、第一身;而大乘行者則以佛之自性真如法界,才稱為法身此法身當是無漏、無為、無生無滅者是,故大乘行者均以真空法身此法身有空真如性,具有實相無相真如性,此不可得真空才是清凈法身。當然,既然得真空體,其清凈法身自然能有法性身用,就如大乘起信論》中所言:「見本法身自然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遍一切處,又稱無有用相可得。」

故當證得正法性身者,都具有「用即無用」、「無用益用」、「無邊妙用」等,此種法身也 有華嚴法華境界證得菩薩、佛始能體知。也就是說,得清凈法身者,即能隨眾生機緣、憶念而起應化身眾生念佛、憶佛時,諸佛清凈法身即能起一應化身若有千萬億眾生同時憶想佛,佛則能同時各應化一分身化導千萬億眾生,此就是無邊妙用諸佛菩薩化身令諸眾生皆得化導之益,然諸佛在用後之時,卻無有用之覺,此即謂無用。若行者有用之覺就會有遲滯,法身退隱而產生不了無邊妙用,故說無用始能益用。

若以法融禪師所言:「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又說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此種境界若與上述諸佛、大菩薩所言的「用即無用」、「無用益用」、「無邊妙用」等,有異曲同功之妙,僅是諸佛、大菩薩都是「用即無用」,故不會有遲滯不能用之時,故才能有「無邊妙用」。

講了那麽多,要讓家了解到,法身修證定要修到清凈法身、空真如法才是正理。不然外道世間行者,亦有法身的體驗,也能利用法身做些事,但因心不清凈故,所造都是有漏業,不能證得漏盡、無為的解脫知見。就是開悟行者證得法身活起,若心還不全清凈,我法二執不全滅,法身雖能起用,但「吹毛用了急需磨」,我們沒有佛、大菩薩境界法身用了後,還是要磨,不然會遲滯、鈍化不能再用。若行者也能隨時保持著無為清凈法身,則眾生憶想時,法身也能起應化身利益一切有緣眾生

在這里要說明一下,外道、仙人與佛道差別在何處?前者雖能用法身主觀幻化一些事物成就心中想成辦的事,但這心用是有限的。而諸佛、大菩薩們因悟得無心清凈法身故有千萬億眾生憶想,才從清凈法身中化出一化身,此即稱之為應化身,此應化身隨往利益一切憶想眾生

法身化身(應化身)已在前面交代過,最後講到報身,六道眾生都有報身,人道畜生道眾生有四大肉體,其他眾生雖無四大肉體,但也有形像,這些都是正報之身。此處要講的是佛的報身,因佛的報身與六道眾生不同。佛的報身是指佛的果報身,即酬報因位無量願行之報果,為萬德圓滿之佛身。佛身有二,一為法性身,一為父母生身。佛的法性身(有時稱為真身)遍滿十方虛空相好庄嚴有無光明及無量聲音,此聲音菩薩能以不思議方便智力而聽受之。另一個報身以大智(無分別)、大定(無作意)、大悲(能拔眾生之苦)等為其體,具有無色相及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叄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無忘失法、 住舍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真如等無量功德與樂相。

2.釋題

公案名為「法身無過」,佛世尊嘗言眾生皆有佛性,故眾生都當有一自性真如清凈體,此體因無明加蓋,故無能遍滿虛空法界。但此法雖不能活起,當亦是無漏、無為、無生無滅的,猶如佛陀所具有者是, 因我們的法身不能起用,因未能悟得不可得真空法身

凡夫世間相,雖不清凈法身,但無始劫來所熏習的業力種性,一直扮演著六道輪迴角色,盡管於天上人間地獄中受報分別而居,受苦得樂盡與法身無涉,故說法身無過。

談到受苦、得樂都是世間事,受苦於叄惡道中,得樂天界,這種樂也是短暫的,天壽雖長還是抵不住虛空壽量無窮盡。若修行人能獲得法身,即能體知我們有一不會感覺痛苦快樂的覺知在,當下我們才會相信肉身苦痛與覺受,都是業報的延伸,與真我無關,這也是粗淺對法身的體悟。

我們有生之年,除體悟初步的法身體外,當學習法身用。當然,若像菩薩們得真空體,其清凈法身自然能有法性身用,見本來自有法身自然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遍一切處。但這是很高深的修證,我們不要得少為滿足,或大言不慚地說證得清凈法身遍滿虛空了。

3.語體文解

僧問福州怡山長慶藏用禪師曰:「法身還受苦也無?」

一日禪師上堂,有一僧人參問福州怡山長慶藏用禪師說:「法身還會受苦麽?」法身既然是空無清凈相,怎能有覺知苦、樂等世間相,苦樂是屬於五蘊中所現諸相,這些本與法身無涉,故法身應是不受苦的,但應能覺知受報身之苦樂相,若法身活起來的話。一開悟行者可以空覺來改變此一覺受,故有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之說。

按語說:識起迷情於法身是否有覺知,能體察苦痛?想來此僧大概還未開悟法身,故不知法身是何物,是何能、何不能。故我們說此僧識起迷情於法身作用,若要識得法身體與法身用,當要有開悟階段才比較能討論法身的行相與功能

禪師曰:「地獄豈是天堂?」

藏用禪師不直接回答法身是否會受苦,而反問說受苦的地獄能看成是受樂的天堂嗎?一般修行人學的是世間禪,當得世間天界之天樂,怎會與地獄苦痛相連上關係呢?經雲,初禪是離生喜樂地,到二禪境界時已是離苦妙樂地,叄禪是定生喜樂地;至二禪境界已離開色身疼痛而得色身的妙樂之覺受,叄禪即能入定中,從身的修證得到心的喜樂了。若行者真能證入四禪境時,得一境性的時候,就無有喜樂覺受,更不用談苦的覺受了

按語說:地獄應與天堂有別,但法身地獄天堂並不會有不同覺受。法身本是空無、清凈之法性身, 能隨緣應化,不會有苦樂覺受想,若有苦樂覺受是我們的五蘊身之反應,不是法身自體的反應覺知。

僧問:「恁麽即是受苦去也!」

此僧不知禪師之意思,而誤會說那麽法身即會受苦去了!顯然此僧對於修行尚屬初基,但又不能專事打坐,先從色身上有所成就,然後才能來討論形而上的法身問題。

師曰:「有什麽罪過。」

禪師嚴厲地說:法身有什麽罪過要去受苦!?不管眾生是受苦或受樂,法身都是以客觀的姿態在觀吾等的受苦或受樂,它本不受一塵,何況是受苦或受樂。按語說:人隨業力生死之流,法身並無有過錯,亦不受苦之覺知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