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案本文
僧智通看《楞伽經》約千餘遍,不會三身四智。禮六祖求解其義。
(識起迷情於何謂三身四智,三身者報身、法身、化身,四智者前五識、六、七、八識清凈後之智慧也。)
六祖曰:「三身者,清凈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
(有身無智者是凡夫,雖亦有三身,奈不能起智用也。清凈法身是吾人之本性也,圓滿報身是吾人之智慧也,千百億化身是吾人神通應化,感而遂通也。)
六祖又曰:「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聖者三身無有自性,似水止無波痕,全依他才起自性。若也因投入石片起漣漪,此系因依他起自性,遂發明成四智。此四種智不離吾人見、聞、覺、知,有此了悟,即登佛地。你要有正知見,不要終日說菩提,心往外馳求。)
六祖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譚四智,此名有智無身也。即使有智,還成無智。」
(悟道者了知三身後,便能發明四智。在業緣銷盡,差別後得智成熟後,其根本智始能起大智妙用。若離三身,則四智昧而不明,是謂有智無身。即使有所謂智,卻終成無智也。)
六祖復說偈曰:「大圓鏡智性清凈,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意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意識為大圓鏡智。但第六、七意識在因地轉,而前五識與第八意識卻在果地始能轉也。行者若在轉一切識為智慧時,應毫無留情地轉,那在轉處即能現殊勝的禪定力也。)
(二)玄祥釋解
1.前言
「禪那」的開始是去惡,進而做思維修工作,最後能達「靜慮」的禪境界。學佛主在學習去除妄想習氣,斷去我、法二執,而過程有先後,先要斷除有身見,才能讓真心活起。若真能破色身則素法身活起,待漸進去除惡習後,淡薄三毒─貪、嗔、痴,去除慢心、疑心、邪見,待心真有點清凈後,快有性蹤階段就會有三身四智出現,而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但我們道理要能懂。
一般而言,獲得法身者即現起世間智(世才辯聰)、出世間智(悟得空理),世間智一得世間一切工藝、技巧都能稍習即會。出世間智待習氣凈盡後,即能獲得悟空境界,則能得無量智慧生起。有些人雖自稱已開悟,甚至於已「明心見性」,但觀其言、所行,或觀所著書中所說,都無真正智慧可言,毀戒壞律有之,自譽謗他者有之,甚至於毀謗四眾等都犯著,雖不知其身行如何,但觀其言行實無一點智慧可言。
三身四智者是學佛者的目標,要行菩薩道,當生雖不得三身具足,也沒有四智全現起,但總要知道佛法菩提道中所現的境界是什麼,我們都要去懂,才不會走錯路。三身四智這些已是高級的禪修境界,雖在此論說三身四智,總是有點不能契入根本者,祇有引用經文來論說矣!
2.釋題
本公案名為「三身四智」,三身者法身、報身、應化身,四智者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先說三身,《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以虛空、日光、日影三者來譬喻法、報、化等三身,即:(1)法身如虛空遍滿十方界,謂法性之空身本體周遍,譬如虛空,無有障礙。(2)智身如日光遍滿一切智,智身即報身,謂能究竟始覺之智,即能破除一切無明暗,顯發本有真身,譬如日光,無幽不照。(3)色身如日影遍應一切緣,色身即應身或稱應化身,謂究竟始覺之智契於本覺法身之理,則能從空體而起用,遍滿應化眾機緣,譬如日影,不擇高下,隨處映現。此處所說本覺者空之體也,覺一切因緣之能力;始覺者是指本覺應緣生法之動能,始覺安住則世間事無能動其本覺,此是小乘行者解脫之處,但大乘菩薩以始覺幻起心通之智,智光遍滿十方虛空一切因緣。
此三身大小乘者有別,依《十地經論》所說三身,即:(1)法身,為證顯實相真如之理體,無二無別,即是一空相之體,常住湛然,稱為法身。(2)報身,酬報因行功德而顯現相好莊嚴之身。(3)應身,順應所化眾生之機性而顯現之身。再看《解深密經》卷五所說法身、解脫身、化身為三身,其中法身指於諸地波羅蜜多,善修出離轉依成滿之清凈妙果。解脫身指五分法身;化身指八相示現之身。蓋五分法身,聲聞獨覺亦可得之,故單就此身而言,二乘與如來無異。二乘道究竟果,名解脫知見,二乘解脫知見中無三身,菩薩解脫知見中有三身差別。何以故?二乘不能滅智障,無一切智故,不得圓滿清凈法身,無大慈悲,不行利益他事故,無應化兩身。故知二乘之解脫身,無法身及應、化等身。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以自性來解釋三身:(1)清凈法身,謂吾人之自性身即是如來法身,故吾人之自性本即清凈,並能生出一切諸法。(2)圓滿報身,謂自性所生般若之光,若能滌除一切情感慾望,則如一輪明日高懸於萬里晴空之中,光芒萬丈,照徧十方,圓滿無缺。(3)自性化身,謂吾人若能堅信自性之力比擬於一切化身佛,若此心向善,便生智慧,若起慈悲之心便變為菩薩。無知之凡夫,此心向惡,造三業便入地獄,若起毒害之心,便變為龍蛇之屬,如何應化實是修行者的重要議題。
談到四智,小乘人亦有四智,稱羅漢四智,乃二乘、無學聖人內證四諦之智:(1)我生已盡,指斷盡未來苦果,乃斷集之智。(2)梵行已立,指修道而成滿無漏之聖道,乃修道之智。(3)所作已辦,指斷障證滅之功已成,乃證滅之智。(4)不受後有,指無學聖人已盡生死惑業,不受後世苦果,乃斷苦之智。而大乘菩薩所要證之四智,即將有漏的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及前五識轉變為四種無漏智,即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
再以唯識宗來論,四智即:(1)大圓鏡智相應心品,又稱大圓鏡智、圓鏡智、鏡智,乃轉第八阿賴耶識所得之智。此智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愚一切鏡相,性相清凈,離諸雜染,如大圓鏡之光明,遍映萬象事理,纖毫不遺。(2)平等性智相應心品,又稱平等性智、平等智,系轉第七末那識所得之智。此智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與大慈悲等恆共相應,平等普度一切眾生。(3)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又稱妙觀察智、觀察智,系轉第六意識所得之智。此智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依有情眾生不同根機,自在說法,教化眾生。(4)成所作智相應心品,又稱成所作智、作事智,系轉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所得之智。此智欲利樂諸有情,故能於十方以身、口、意三業為眾生行善,成本願力所應作事,具此四智即可達於佛果。
再依《大智度論》卷二十七所說四智,即:(1)道慧,悉知一道之智。(2)道種慧,道有無量差別,能一一通達此無量道之智。(3)一切智,知一切法寂滅一相之空智。(4)一切種智,知一切法一相寂滅,並識一切法種種行類差別,為有空雙照之實智。
3.語題文解
僧智通看《楞伽經》約千餘遍,不會三身四智。禮六祖求解其義。
有一僧名智通者已看《楞伽經》約有千餘遍,但對於三身、四智並不能解其要義。於是禮拜六祖慧能大師,請求為其解其義。《楞伽經》
全名稱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梵名《》,是山之名,者深入之義,也就是世尊入楞伽山所說之經,達摩祖師來震旦以此經為印心之本,後來也為法相宗所依,列為法相宗六經之一。本經宣說世界萬有皆由心所造,吾人認識作用之對象不在外界而在內心,自性顯其相。此經系結合如來藏思想與唯識阿賴耶識思想等,為代表印度後期大乘佛教思想之經典,其成立年代約於公元四百年前後。全經一再強調,吾人迷的根源乃在於無始劫以來之習氣及未能了知諸法乃自心之顯現,故若能徹悟意識之本來,自性之功用,舍離能取、所取之對立,則可臻於無所分別之境界,對境能不執不取。
本經名相被甚多佛教諸學派論說所取用,並從諸派之學說來敘述宗教上之體驗,各別闡述約略相同之見解。其與後代佛教思想有關連且比較重要者為:(1)結合如來藏與阿賴耶識思想,而為後世大乘起信論思想之先驅。(2)將禪分為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等四種。此為研究禪宗史者頗應注意的資料之一。(3)對後期之唯識學說,尤以護法大師之唯識論說,影響甚大。
按語說:「識起迷情於何謂三身四智,三身者報身、法身、化身,四智者前五識、六、七、八識清凈後之智慧也。」智通師看了《楞伽經》千餘遍,若無實證工夫來印證,當然不能理會得三身四智,所以要起迷情。而佛子修行一定要以此三身四智為修行的目標,不是以五蘊虛假幻有做為自性真如性用,認為是佛法。「指」「月」分清楚,就不會將佛法的「指」看成世尊要我們悟知的「月」。
六祖曰:「三身者,清凈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
六祖以性、智、行來說明三身,六祖說:「您所問三身者,一為清凈法身,是你之性也,若性不清凈,法身當然不顯。二為圓滿報身者,你之智也,若性顯而智未具者,即是未圓滿報身,也可說是性未清凈也。三者千百億化身,能做到時,你菩薩行已具足也。若一個修行人離開本性,或說本性不清凈而來說三身者,大概都是有身而無智慧者,也就是本性不清凈,所以說有身無智慧者。」
外界諸多行人,有外道、有歪道,雖有性蹤但無智慧,不能分辨佛法真偽,不能分別正、邪諸法,不能守戒清凈,行為與常人無異,不守齋戒,而飲酒吃肉,以一些鬼神小通誘惑諸後學,這種人可以說是離本性而說三身,可以叫做有身無智之人。
按語說:「有身無智者是凡夫,雖亦有三身,奈不能起智用也。清凈法身是吾人之本性也,圓滿報身是吾人之智慧也,千百億化身是吾人神通應化,感而遂通也。」
修行人修到一個境界都會有法身現起,外道、歪道亦會有,但法身是否清凈最為重要,若自性不清凈,法身未全顯露。行者未斷盡貪嗔痴慢疑,所以就沒有智慧,也就是沒有圓滿報身,這種人易產生無量邪見,有所說法都不依經論而說,自己亂說一通,佛嘗言若有人不依經教而說法,是為魔說。
六祖又曰:「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六祖接著又說明四智,六祖說:「若一行者已能體悟三身現起似有,但應緣完後又終歸於無,所以說三身本無自性,此與佛說諸法無性性等論同。所以行者若能悟得此道理,則有所謂的四智生起了,也就是有妙觀察智菩提、平等性智菩提、大圓鏡智菩提、成所作智菩提了。你且聽吾偈語說:自性若清凈,又能圓滿,當具足法身、報身、應化身等三身。有此三身發揮其作用,又能不去執著,即能發展出四種智慧,有了此四種智慧,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都能依見聞覺知等因緣而化起四智,若能做到這樣就是超越凡夫身而成就覺地了。我現在為你說明白,你要虔誠相信我所說,永不迷失在有為法境界中。更不要學習某些人往外去追尋心性性用,整天光說菩提卻不去真正修行內習,讓自性清凈,認真從心地法門下手清除三毒、六根本煩惱,卻整日光說菩提有何用。」
按語說:「聖者三身無有自性,似水止無波痕,全依他才起自性。若也因投入石片起漣漪,此系因依他起自性,遂發明成四智。此四種智不離吾人見、聞、覺、知,有此了悟,即登佛地。你要有正知見,不要終日說菩提,心往外馳求。」依六祖言,行者能知法、報、化三身後,又不去執取這些,不能主動去玩此三身,僅能依眾生因緣感召而化現,這樣就能慢慢產生四踵種智慧來。
智通師又問說:「四智之義理,我可以請大師更進一步去說明,讓我能聽聞嗎?」
六祖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譚四智,此名有智無身也。即使有智,還成無智。」
六祖即說:「既然會了三身,此等人更應明了四智之義理,反過來說,連三身都不知道了,更不會懂四智的,何必更問此道理。若一個人離三身或連三身都證不得,更別談四智之道理了,此等人可以說是有智而無身,因無真證得清凈法身,自性不清凈,所以說雖然有點邪智,可以說是無智也。」
按語說:「悟道者了知三身後,便能發明四智。在業緣銷盡,差別後得智成熟後,其根本智始能起大智妙用。若離三身,則四智昧而不明,是謂有智無身。即使有所謂智,卻終成無智也。」一般修行人法身活起時,不知清凈內心妄執習氣,雖也有性用,但是因地不真,果地還有偏,所以會成就外道種、邪道種、魔道種。
六祖復說偈曰:「大圓鏡智性清凈,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六祖雖知智通師可能還不能體會四智,本來還不是想說,後來還是說了,菩薩當如是有所求法,即便說之。六祖說:「大圓鏡智(第八意識)要能起作用,行者一定要修到性清凈無雜染。平等性智(第七意識)若獲得者,其心已無病,善惡、順逆、凈垢、聖凡、涅槃生死、…等等,已能無分別了。妙觀察智(第六意識)能獲得者,已斷諸根面塵之執著,換句話說六根已不被六塵所染而執取其境,六根已脫黏六塵境了。成所作智(前五識)成辦一切佛事,此智的獲得相等於性清凈一樣,所以先有性清凈得大圓境時,才會有成所作智也。總結上述理論,成所作智與大圓鏡智二智,在前五識與第八意識在果地時才會轉現起功用,才會產生神通妙用的;妙觀察智與平等性智二智,在六七識修心養性得清凈時,就能發起作用,所以一般應先凈第六意識分別外境心,所以先現起妙觀察智,然後七識妄想心、執著心凈後才現起平等性智。雖然告訴你「五八、六七果因轉」,但若你不真正體證時,這些也僅是一個名相而已,並沒有真正實性可言,能做到也體會一下就好了,不要常若落於文言文字相。修行段六、七識時,當要如何來修呢?斷第六意識對於外塵境之執著,或第七意識妄想心及對第八意識種子、鑒照諸境後產生的法塵之執著,都要能毫不留情見地轉它,也就是要以六親不認、不通商量的方法去轉,這樣你心地起滅繁忙、興起念頭中,就能得像「那伽」(龍定)一樣地禪定力,不被一切境所惱了。」
按語說:「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意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意識為大圓鏡智。但第六、七意識在因地轉,而前五識與第八意識卻在果地始能轉也。行者若在轉一切識為智慧時,應毫無留情地轉,那在轉處即能現殊勝的禪定力也。」所以修行次第是先修第六意識我、法二執執取心,再能斷第七意識內心的妄想心,最後斷第七意識執取八識種子或鑒照而得知的因緣諸法,如此六、七識清凈後,則第八意識心才會真起神用,此時行者就有大圓鏡智,然後也就有前五識的成所作智了。
(2005.06.24.撰於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