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師:公案禪機 伍、認識佛性 (五)靈通妙用 8.寶劍觸不得

()公案本文

僧問西川布水岩禪師曰:「寶劍未磨時如何?」

(識起迷情於所有習氣未凈盡,是何境界,將如何自處?奈未能開悟者,何有劍可磨?)

禪師曰:「用不得!」

(色、受陰區宇不滅,有劍也枉然,因不能起用故!)

僧曰:「磨後如何?」

(幾經鍛煉,任運自在後,磨得銳利後當如何?)

禪師曰:「觸不得!」

(因太銳利故,觸不得。亂用寶劍總會傷物,行者能不慎乎哉!) 

 

()玄祥釋解

1.前言

行人初期都在磨此色身,為要打破黑漆桶,熬腿、盤腿、深呼吸、入息相,誘發丹田真氣,色身發生先天之氣,這是初期要磨色身的功夫行者雖有修行法身未見活起,此法身寶劍用不得,因妄想習氣,貪、瞋、痴、慢、疑、邪見等蒙蔽自性故。一個人要開悟自心,除非認真打坐、調息、練功外,最重要的還是要調理妄習,調控個性習氣心病執著等邪真如,以及自以為是的邪見等,若能得到一個最基礎的分數,也就是說起碼要得個六、七十分,如此野性稍能自製,此等人始有開悟的可能。

行者習氣心病不除,而有開悟人的境界,那準是外力、邪力依附所致,此等人著魔有份。這種人大多不能「潛默將養」達廿、卅年,像六祖一樣潛修十五年才亮相。此等魔著之人也懂一、二句佛法,又常依邪智、邪見而高談闊論,不知佛法就是專治於心病。一個行者不知守住空寂,回歸自性清凈,得我法無執心,就無果位可言。所以契經雲,須陀洹果當斷身見、戒取見、疑等三結;斯陀含果當淡薄三毒─貪、瞋、痴;阿那含果當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瞋等五)之微習、微微習;阿羅漢果當永斷貪瞋痴三毒。後兩者聖人因心已稍明或全明,阿那含果者當因心稍凈而誘發起五神通,阿羅漢果者當因心全凈而得六神通(五通加上漏盡通)。所以古德雲:「佛說一切法,惟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佛法不在多說,而在於證行,修內心去除我相、人相、眾生 相、壽者相的妄執。

行者色身、粗心磨練有成後,色身起無量變化,當開悟法身活起,遍照虛空界,此過程是與中陰身現起無二,若不能控制此心性靈覺、靈知之能力,還加上妄習、貪、瞋、痴不去,起心動都能成就魔業,所以禪師寶劍磨後觸不得。禪師意即不能亂用自心念法身無相,但行者一起心動念入有為之法,就能成就佛事,若動念為眾生解除苦難,即造眾生顛倒因,廣結善因緣,此因緣往後還得糾葛;若無知外道、邪道行者動念為眾生發泄自己貪瞋痴,也造就眾生顛倒因,廣結惡因緣,更有可能地獄因。所以一個開悟行者法身活起之時,只能用「執杖牧牛」,讓自己守住空寂,不讓自性應緣,或依妄習造一切業障

簡而言之,寶劍未磨,凡夫心一個,只會依眾緣造業,不會成就佛事利益群生。寶劍磨後,銳利無比,不能隨便依您妄習而用,不然都是地獄因、結惡因緣。此等佛法修行次第與境界真實要懂,若不懂只學會用寶劍(心劍),不知此劍亂用是造地獄因,或與眾生結善惡業顛倒因,如此不清不楚認知佛法,也是要再來六道輪迴凡夫

 

2.釋題

公案名為「寶劍觸不得」,寶劍當然是由鑄劍名家,經千錘百煉而製成的銳利之劍,此劍在凡夫界是用來傷人的,不管有理、沒理而傷人,那都是在造業。用寶劍欺壓善良,當然是非善類,當得惡報。但用寶劍行俠仗義傷人,亦是造業,你今世殺某壞人,當後某世又要被此所謂的壞人殺一次,這就是因果報應,因為因果、果因,眾生只有恩怨情仇的一再重演。佛陀說一切方便佛法要我們學般若智、忍辱法,才能度到解脫彼岸,不是用有形的劍或無形的心劍去殺害眾生,這樣就是不知因緣果報真實,如此才會一直再輪迴六道途中

一個修行人法身活起後,有靈知靈覺心,還具有一無所不辦的心力,此無形的法身本無善惡,它僅會隨您的心意念去辦事。當開悟行者心根未凈,六根本煩惱、廿隨煩惱亦未全凈盡,若為自己一念之私而動心惡念,危害到眾生身心,甚至於生命,這也就是在惡業。所以當一開悟行者,還未斷盡一切惡習時,不能去用此寶劍,一觸及寶劍,當傷及眾生,小者破壞因果,大者要人身命,這些都是外道、邪師們的行徑,非佛弟子所當為。

開悟佛弟子如何能不去觸及此寶劍禪宗祖師大德法門很管用,只要用「執杖牧牛」一法,就能不去觸及此寶劍也就是說只要當自己起心動念時,當能馬上警覺而壓制它,讓它回歸到空寂、無念。如此做法兩個好處,當真心應緣時,不讓它應緣、攀緣,業緣自然錯失而過,業因力不能成就果報。二者若應緣後能不讓妄習相應,也就不會因心還不凈,而讓惡心去應緣,造成因因果果,甚至於造就嚴重惡業─殺業、淫業。

行者對於寶劍何時才能觸得,當行者心地回歸到空無、寂滅時,對於心已明,不會造惡業,也能讓真性主行,無妄想相隨,這時雖非完全見性,但已能用此寶劍利益群生,要記得不能為自己利益用此寶劍,只能用此寶劍去做利益眾生離苦得樂之事

 

3.語體文解

僧問西川布水岩禪師曰:「寶劍未磨時如何?」

有一天某僧人問西川布水岩禪師說:「心性未鍛煉時,其性狀如何?」心性者本有靈異,依琢磨程度的不同,會顯出不同層次功用,大者如諸佛智慧力、神變力,中者如金剛菩薩大神力,以及菩薩大慈大悲之力,小者如聲聞乘、辟支佛等的自我解脫及五神通力。其它還有世間禪定行者的色、受、想、行、識等五蘊魔相中的善境界,以上種種都是寶劍磨練過程中及磨得究竟所得之結果,在在顯示出寶劍不同層次功用

按語說:「識起迷情於所有習氣未凈盡,是何境界,將如何自處?奈未能開悟者,何有劍可磨?」一個初修行、初習禪者,心眼未開,身體沒有氣感,所以不能誘發心性真如的性用,所以沒有寶劍可磨。但初習禪者無寶劍可磨,但要面對六根、六塵、六識等真如性用時,寶劍更潛伏、依附在人的心性習氣當中,凡夫不覺,不認識本覺之佛性,而依心性覺知所緣起習氣外緣相應,隨意造業緣而不自知,所以世尊說我們此等人是可憐憫者,終生認賊為父,不知反醒來自認自性,好好磨此寶劍。像一個心平氣和的修行者,能斷除根塵識之真如性用,守住空寂,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嗅而不覺、味觸而不分別,也能不起心動念入妄想境界中,這也算是初步的磨劍功夫也。

禪師曰:「用不得!」

西川布水岩禪師說:「寶劍未磨時用不得!因有如凡夫心性不銳利故。」一般人不修行,或要修行但不得要領,有的往自性真如性用去追尋其特異功用,得寶劍銳利之性用,就是說已得寶劍,也勤加以利用,如此終未得解脫知見,總是想使這寶劍更有利於造業,終究不能得解脫知見也不能跳脫三界輪迴之苦

按語說:「色、受陰區宇不滅,有劍也枉然,因不能起用故!」初習禪者當破有身見時,現起色陰魔相,五根六塵等諸種種善境界,但能不為此等能力所迷,觀其無所有、不可得,當色陰盡時入受陰魔相中,能用心性感知一切境,如此境界若能達到,才有能力來磨此寶劍

所以有的行者寶劍可磨,有的行者寶劍初現,不知如何去磨練它,這些都是不懂佛法真正道理之行者。今生若無緣遇到真正佛法解脫道,一錯失此生又是千萬意劫之流浪,如此怎能不空留遺憾。

僧曰:「磨後如何?」

此僧又問說:「若有人已得寶劍初現,並知加以磨練,此磨後之寶劍,其狀況又如何?」一個剛開悟行者,入色、受陰魔相中,始知心性之真如性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有時隨緣應緣,有時無緣又亂攀緣,事不關己也能知之,如此總能知天上人間各種事端,若此心性不加以磨練,使它降低敏感度、銳利度,就不能得自在解脫,如此只有性用而無涅槃、無寂靜相獲得,非真正學佛之道解脫是初學佛法者要走到的第一步,行者要緊記之。

按語說:「幾經鍛煉,任運自在後,磨得銳利後當如何?」修習禪者初得寶劍,知其銳利無比,若依妄習心起心滅,此寶劍即能成就業端。有智者急於守住空寂,導入如如空境,不去造諸業端;無智者得此寶劍,還勤練其銳利之能力,用於追逐神力之能事,但因德行圓滿,甚至於最後落入誘人、害人事做得出來。果如此,行者一步錯則萬盤皆輸,走入修行錯繆之不歸路。佛法者當證得自我解脫知見為優先,再進而修習無上智慧,及獲得金剛身與金剛心,之後才能開始去學習佛心之性用,學無上如來菩提

禪師曰:「觸不得!」

西川布水岩禪師說:「寶劍經琢磨後,就不得去觸摸它!」為何經琢磨後的寶劍觸不得,一者心凈者寶劍銳利,若遇有不肖之徒騷擾,一用寶劍必傷及此眾生,所以觸不得,因太銳利故。所以有此等能力行者,不能用有為之法,只能以無為空寂去應眾生為之法用,如此以無為性用折服眾生為之妄用,既不傷及人又能降伏此等魔眾,這是慈悲心者。二者若真動用此寶劍,顯示出行者心猶未凈盡故,余習未除,終不是究竟無為境界之行者,還有待好好修無為法,朝向真如為之標的前進。

按語說:「因太銳利故,觸不得。亂用寶劍總會傷物,行者能不慎乎哉!」不知心能傷人、傷物者,是未見寶劍之人。能知起心動念中,能轉眾生業緣,甚或傷害眾生者,是已見寶劍之人,此時行者就要好好保任,保護此心,任運歸真,不能讓心性隨緣去發作、造業,這樣造無量業緣而不自知,本來想出三界卻又入三界之洪流中漂泊,行者能不慎乎哉! 

(2006.01.23.撰於法爾)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