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禪師:大般若經要解——不可得義

般若經要解——不可得

文:白雲老禪師

本單元要談的是「不可得」。《心經》里有一句:「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其實就是「不可得」的意思。

為什麼要談「不可得」呢?因為一般人執著於「可得」,以為可以從現實中得到什麼;大般若經的「不可得就不能解釋為「不可以得到什麼」,因為「不」是一個獨立語意,是依於「可得」而言「不」,如果把「不可得」當成「不可以得到」,那就成了命令式的語句,佛法是沒有命令的言詞,這在名相的認識上首先要把握的。

為什麼說「不可得」呢?因為「無所得」。一般人總執著於「有所得」,那就是「可得」,舉個例子來說:男女結婚,男的喜歡女的,女的也願意嫁給男的,但對於女的來說,心裡並不一定愛那個男的,她可能愛的只是他財產、地位,所以男的只娶到人,並未獲得女方的心,可見表面上好像得到了什麼,其實對男的來說,得到的只是色身;女的得到的是物質,兩者都是從物質上去取得,並沒有精神上的結合,因為「心」是精神作用,「人」這個色體、地位、財產都還是物質,所以在精神上是「無所得」的。

因此常有這種情形夫妻感情很好,一方臨時出門去旅行或回娘家、出差…,心卻還留在家裡這就可以發現可得可得」的道理了。再舉一個例子吃飯時有飯、有菜,但往往人會強調色香味,甚至強調所謂的「名人名菜」、「滿漢全席」......其實,不都是吃嗎?但有人主張粗茶淡飯,講求「菜根香」,而是不是這些就是好的,那些就不好呢?其實都還在物相的「好」與「不好」上執著,可見「不可得」不是「不可以得」,而是究竟你得到的是什麼?如果認為得到了什麼,事實上並不盡然,因為你得到的只是自己認為的。

比如:「吃的問題」,我們需要的是營養,吃得再好,如果營養過剩也會成病。相反的,粗茶淡飯菜根香,如果營養不良也會生病,可見飲食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健康吃得好或吃得差並不是問題,營養夠才重要;但人往往不以這種方式來看,誤解了「不可得」的意思,比如:吃東西講求色香味及營養,也沒錯!但有些人卻認為是一種浪費,吃那麼好難道就會多長一塊肉嗎?吃的不好就會死嗎?甚至把話題轉成──你看這個世界有多少貧苦的人,什麼都沒得吃,難道他們不是人嗎?如果以這種方式去認識「不可得」,好像也不對的。

以吃來說「可得可得」,要從什麼地方去認識?其實吃得再好或者不好都不是問題,為什麼而「吃」才是重點;如果把握「為了維護身體健康」這個原則,就無所謂「可得可得」了,因為即使山珍海味,色香味俱全,能保留的也只是營養成份,剩餘的還不是變成廢物?雖然如此,但也不能說:反正吃得再好,最後不也成了排泄物,又有什麼執著的?!

其實說「好」,還得看定位在哪裡?如果吃的營養,足夠身體的需要,那就吃對了,否則不是營養過剩就是營養不良。由此可見「不可得」並不是「不可以得」,其中在乎的是你做這件事究竟為了什麼」?能得到什麼饒益?如果不能把握這些原則是有可得」、「不可得」了。

所以說:「不可得」,不是否定你的「可得」,只要是人都得維護色身。目前有的年輕不喜歡讀書,搬出的理由是:「王永慶也是小學畢業的,他的公司部下不都是大學生、博士嗎?為什麼一定要念那麼多書?」這些話聽起來好像頗有道理,如果再問:「那你能不能像王永慶一樣呢?難道不讀書就是王永慶嗎?」再看許多學佛的人說:「學佛又不一定要認識字!」其實認不認識字不是問題,但若為了強調六祖惠能大師不識字,也能成為一代祖師那就變成有「可得」、「不可得」了。再說六祖惠能大師不識字,你的修養境界能不能跟他一樣呢?

就像學佛你是釋迦牟尼佛的「八相成道」,還是學他的道理方法?其中有很大的差別,如果學的是釋迦牟尼佛的「八相成道」,那得先找一個國王投胎,成為他兒子,因為釋迦牟尼佛的第一相是太子身,你看!頭一個就不可能了,其它更不用談;如果學的是他的道理方法,那些道理方法是他實際體驗出來的心得。「學佛可以成佛」,而現在有很多人學佛打坐,就學那雕刻的佛像金身,其實,那不是學佛而是學木頭

所以,找許多理由否定「得」或「不得」,都不是「法」,只是一種自我意識而已,因為人世間一切都是以自我意識來看,認為我可以得到什麼?已經得到什麼?或者說擁有了什麼?事實上,真正擁有了嗎?再看台灣這些年,常常有許多大工廠,一把火就把它燒得精光,七、八年前有一個開計程車的,他的計程車是「賓士三百」,令人頗覺奇怪!為什麼開計程車還用那麼好的車?當時我的反應就是:這個人絕不是開計程車的。後來被新聞記者發現了,採訪他,他說:「我原來是個董事長,因為生意失敗了,將所有的設備賣了,把債還清後,只剩下這么一部車拿來當賺錢的工具」,有人勸他:「把這一部車也賣了,換一部比較便宜的車,不是更好嗎?」他說:「你錯了!如果這樣,我就會一輩子開計程車了,如果我開著這么一部曾經當董事長時的車,至少還有一種刺激、策勵的作用。」這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從這個例子來看,你說究竟「可得」還是「不可得」?

可見,你是你,他是他,其實任何一件事,都不能以自己認定的就算數,因為自我的分別意識常會去做選擇,這些選擇往往都是執著、計較,所以大般若經才要談「可得可得」。

進一步談「法」,究竟「可不可得」?以病與葯來說,葯是治病的,病需葯來治,好比吃了感冒藥,治好感冒後,是不是葯有效就再多買幾瓶放著?其實,感冒既已治好,若還執著於葯,豈不等於准備再患感冒?要知道,下次感冒的性質有可能不相同,那麼這個葯也不一定有用了這是「不可得」的一個觀念

再進一步看,葯本來是治病的,病好了,葯也沒用了,為什麼還要去執著?所以,這也是一個可得」、「不可得」的道理,但這是從現實面」來看,現在再從「法」上看煩惱菩提」,如果煩惱是一種現象菩提是一種現象,但如果沒有道理方法你能不能從煩惱中顯現菩提那是不可能的!可見,必須運用佛陀道理方法煩惱菩提,一旦煩惱消失了,菩提展現了,這個「法」對你(你)也就沒有用了,如果以後有同樣的煩惱也不可能拿同樣的道理方法去化解。

所以,為什麼佛法會有八萬四千法門就像人說你看基督教的聖經薄薄一本佛教經典卻一櫃子都裝不下,其實,一味單方不能治百病,因此經典上特彆強調一句話──「應病與葯」,相應於什麼樣的病,給予什麼樣的葯,等於說有什麼樣的煩惱,需要什麼樣的道理方法來對治。因為,人的煩惱名字上相同,內容卻不同,而且每一個煩惱涉及的「為什麼」都不相同,所以若談「可得」、「不可得」,從「世俗現實」以至「法的認識」都須要正確觀念

如果世間法不可得,其實出世法也不可得,甚至於佛法也不可得,既然「不可得」那還要它做什麼?因為,世間法是佛法基礎,出世間法是依於一些道理方法,怎樣去突破世間的缺失,所完成的圓滿才叫做佛法這只是一個理論,其中的關鍵性繫於佛陀道理方法的運用。其實,如果你已經是佛菩薩了,釋迦牟尼佛的道理方法對你來說沒有一點用處,但真正沒用嗎?也不盡然!因為,以個人的修養來說,已完成了,但如果要幫助別人仍需要它,這其中是不是就有可得也有「不可得」?

所以,千萬不要把「不可得」,認為就是「不可以得」,那就變成命令了,佛法不是這么說的,它是依於世間人認為「可以得到一些什麼」或者「可以擁有一些什麼」,但其中還有「不一定」,比如:以某一時間性來說,可以!但換了一個時間,可能就不可以了!因此這「可得」與「不可得」,還有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也就是說在某一個時間上它有這種現象,但在某一個空間里,可能不一定用得上,即使在某一個空間用得上,時間也絕非相同,因為任何一個時間有不同的空間,任何的空間也有不同的時間

所以「可得」與「不可得」,不可一概而論,舉例來說:比如學會了中文,口說可以,但並不表示會說就一定認識字,就算認識字那也不一定會寫文章;相反的,如果會寫文章就一定認識字,也一定會說,雖然有可能不一定說得很好,你看這中間有多少的「不一定」?所以,「不可得」的「不」就是「不一定」的意思,它不是肯定的。因此「不可得是從無所得」而來,而「無所得」又是從「有所得」突破而顯現的;所以,要把的是這個「可得」──由「有得」而來,唯有突破「有得」,才能夠達到「無得」亦即「無所得」,最後突破了無所得」才能再進入「不可得」的法義。

再舉一個比較容易把握的例子,比如:這本「大般若經」談的是佛法道理方法,如果從第一篇到最後一篇全都看過了,也了解其中的道理,但究竟你得到了什麼?如果你說:「當然是得到其中的道理方法」,但別人如果跟你開玩笑:「請你給我看看!」「可以呀!你聽我說!」推究一下,發現:沒有書本為什麼你能記得這么多?你又把道理方法放在哪?若說放在八識,但第八識又是個什麼樣子?真正要探討的是你說「得到」一定要有個地方存放啊!可見,這所謂的「得」是已經突破了「有得」,它是一種「無得」的現象,亦即本來是「有所得」,得到其中的道理方法,但究竟放在哪裡?這是一個無所得」的現象

以上是從相上來說,從「有」的突破到達「無」的現象才有機會進入「不可得」的法義;比如現在讀的是一部「般若經」,但有人還是認為《阿彌陀經》較適合他,因此「般若經」再怎麼好,對他來也沒有用,所以,真正在乎的是要達到「不可得」的境界,才說一個法師應該對「三藏十二部」都要熟練,絕不能只懂其中之一,而其它的都不會,那就不算是熟悉佛法法師了,因為對自己而言,你只能夠說你專修什麼,如果要度眾生,的確,人家需要什麼,你就要能說什麼!否則只是「有所得」而已,連「無所得」的境界都沒有,當然更不可能談到「不可得」了。

由此可見「不可得是從「有所得」突破,才能到達「無所得」的,而以「可得」的法義去看它的「不一定」,這才是「不可得」真正的法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