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禪師:大般若經要解——寂靜相義

般若經要解——寂靜相義

文:白雲老禪師

這一單元要介紹的是寂靜相」,上單元談的「寂滅」是以「生相」而言,這里要談的是寂靜」;「靜」是以「動態」來看。所謂「生相」與「動態」,從表面上看是相同,但在「法」的意境上卻不同;因此,「生與動」、「滅與靜」,必須先明白彼此之間的差別關係,才能了解其中的道理

「生相」的發生有表面的,也有內在的,例如:面對一個問題,表面好像無動於衷,其實內心非常不自在,不論表面也好、內在也好,若以「相」來看,「生相」只是表面的現象,內在的人家看不見;「動」就不一樣了,外在生起的動,比如煩惱來了身心自在,從表面立刻可以看到,即使有些人遇到問題,能沉得住氣,表面不動聲色,其實內心已經有了煩惱,可見於「動」而言,內在還是動的;由此,可以分別「生滅」與「動靜」之相差別

例如:海洋、河流有時會產生「暗流」,「暗流」從表面看不見,所見一片平靜,其實內在是動的,如同人的「五蘊」──「我意識」的表現,它是以「生滅」來說相,是一種表相。另有心理學上的名詞──「潛意識」,就有動靜的差別了,為什麼?因為當潛意識未顯現時,它是靜態的,但並不表示不會發生,只要「潛意識」一顯現,就有「動靜」的分別。

可見「生」與「動」,因為有「生」才有「動」,只不過有表面與內在的差別,如果能夠把握就可以了解:不是修禪定就能寂靜」,如果還需要修禪定,那表示還會亂,因為會亂才須修禪定;而「定」是要做不亂,會亂希望做到不亂,那是一種生滅相」。如何才是不亂呢?這就涉及到「動與靜」的問題了,例如:「參禪」,參一句祖師西來意」,大家坐在那裡,表面看起來是靜的,其實內心是動的。「禪那」之所以稱為「靜靜地思考」,源於禪是以「靜」為前提,表面靜、內在動,其中很難發現它的「生滅」,若以「生滅」來看禪定,是看不出來的,因為其外在不起生滅,無「生相」的生起,比如:手、眼沒動,好像處在靜態下,完全看不到「生滅」,但內心是有「動靜」的存在。

因此「寂靜」是以動靜來說,「動」依「生滅」為緣起才有動靜的現象;如果舍棄了「生滅」無法談「動靜」,談「動靜」如果否定了「生滅」,那就落於虛妄觀念中,佛法一向是把事情弄個清楚。例如:關係業的行為造作,以「五根」、「六識」來說,五個根本(眼、耳、鼻、舌、身)的造作是表面的,第六根是內在的,它不能作主,必須依於五蘊的變化作用才能真正分別什麼;所以,如果談「動靜」,那是五蘊,而五蘊是「內在的」;談「生滅則是依六根或六識,這是生滅」與「動靜」在理論上的差別

了解這些道理後,再看前面談過的「空相」與「離相」,都與五蘊有關,但這里談「寂靜」,並不是說一切不動了,或完全靜了就是「寂靜」。「寂」的意思是「沉寂」,必須於「動」已不起,連「靜」也多餘了,那才是寂靜,那是一種什麼境界?依於「生滅」是「有餘」的話,「動靜」則是「無餘」,「無餘」是究竟的結果,那要用什麼方式來把握呢?好比:學佛法,剛開始依著經文一句一句學,或者對經文還不熟悉,必須一再翻閱經典,依賴經典才能憶起其中的道理那是表面的,還有「生滅」的現象;但依「生滅」為緣起,表現的是一種「動」的現象,如果已將書本的內容全部融會貫通,並依著書本的內容來表現,根本不需依賴書本了,人與書本的關係即成為「靜」態,因為靠的是自己的記憶和理解力。

因此,談「動靜」是依「生滅」為緣起,進而從「動靜」著手,由外在的「生滅」,進入內在的「動靜」,做到「動」不生起,連「靜」也不需要,那才是寂靜」的境界佛法稱作「無餘涅槃」,也就是已無剩餘的問題存在了,是一種圓滿、究竟的境界。那要怎樣才能達到「寂靜」的修養?就須以「觀法」的方式來把握了,可以說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或各家各派,都離不開「觀法」,因為觀法的本身是一種「外靜」、「內動」的修養,其下手的工夫是「觀」,一種深入的察覺,也稱作「觀照」或「返照」。

梵文所謂的「毗婆舍那」是談「觀」,究竟該如何認識,進入「觀」的修養呢?談「寂靜」的道理,如果依於方才所言,一般看書都看文字字義,一旦文字字義知道了,才能進入「內觀」,內觀什麼?就是去思考其中的道理,不只是背文字而已,好比談大小的「大」字,從文字道理來看,大概也知道物品有大、小的差別,但依這種方式著手只是表面的,還是在生滅」中打轉,而進入到「觀」就不一樣了!如果用「內觀」的方式來看「記憶」的現象五蘊完成的結果是記憶,稱為「如來藏」或「第八識」,有大、小的作用表現,「大」可以大到不管多少知識經驗都能放得進去;「小」則不喜歡的,不願入耳的,但事實上還是聽進去了,因為如果沒有聽進去,就不會表示喜歡或不歡喜

那麼談「觀」究竟要「觀」什麼?絕不是依自我意識來作「觀」,必須探討其中實質的存在價值,若以記憶而言,一個人的記憶「好」與「不好」,究竟哪種較多?有說:「回憶是老年人的事。」年紀大的人每天無所事事,就會回想過去,不管好、壞都會有,當與別人聊天或教訓兒女時,往往會說:「想當年.....」但那隻是「想」,不是「觀」;「觀」有檢討、改進、調整的意涵,使原來不好的轉變為好的,好的還要加以提升,所以完全是一種內在的修養

談「動與靜」也是一種內在的修養,必須以「觀法」來完成;因此在「生滅」中行「觀」那是不可能的,最多隻停留在「想」,至於要到達什麼樣的「想」才入於「動靜」的范圍?基於「想」依生滅而起,即使「非想」還是生滅,只是它不同於原來的「想」,已做到少許的調整,一定要進入到「觀」,那才是「非非想」的完成,它是根據四禪八定而完成的。所以,由「四禪」、「四無色」,要進入「第八定」才算是真正達到「內觀」的修養;「觀」絕不是一般人所謂的在焰口時結個手印,觀個顏色或梵字,那都只是「想」,真正的觀是一種「內觀」,是「外靜內動」的修養

所以,如果問題還在,表示還有動有靜,唯有經過「觀」的修養,才能使動態完全靜止,入達十地菩薩的第八地「不動地」寂靜境界也就是說七地以前還會動,唯有經過「觀」的修養完成,才是不動地」的境界,絕不是正在「觀」的時刻就能顯現這種境界,這點要特別注意。因此,如果還需要用觀法去修養,那還是在動中,一定要到達八地「不動地」,根本不會產生動態了,那才是「無餘涅槃」的寂靜境界,至於為什麼八地以上稱為「無餘」?七地以前叫「有餘」?因為「八地」已是菩薩「等覺」位,等同佛陀一樣的修養了,說「等於」而不說「完全」,源於人還活著,唯「起心動念」對他而言已不成問題了。

因此,「動與靜」來自「生滅」,要完成寂靜境界,需要用「觀法」,而「觀法」又有各式各樣的觀法,有修凈土的「十六觀法」,依「觀無量壽經」的內容去觀;「天台宗」談的是「三諦三觀」;此外,各家各派都有觀法,如果能把握某一觀法,適用於某一方面,整個道理方法都在同一個系統下,那才可以確定是「一門深入」,否則還是一團亂。目前教界,有許多人分不清自己所說的學系,究竟是凈土禪宗密宗法華華嚴還是唯識?一談起道理,一會兒這家,一會兒談那派,問起各家各派的思想,恐怕連他自己也不甚明白,事實上僅僅一個觀法就有許多分別,因為每個人根器條件、興趣及所親近的善知識都不同,必須要相契相應、把握方法,才能獲得效益。例如:修禪宗就要常修「禪那」,那麼禪宗的觀法是什麼呢?就是「實相無相」或「實相觀法」、「無相觀法」,如果修禪的,硬以凈土的「十六觀法」或把天台所謂的「五停心觀」放在一起,那會一團亂的!

好比很多人打坐時,觀個「梵字」或觀什麼顏色或光的,那哪是純粹的禪呢?甚至還有人把「天台」的教觀──「五停心觀」擺在禪宗里,那是錯誤的!其實「五停心觀」中的「白骨觀」或「不凈觀」,都不屬於禪宗道理。現在的人方便得很,根本無需出門就可以參學,打開電視機,有線電視、無線電視任你收看,但問題是在電視上弘法的法師們,往往自己說的是佛法的哪家、哪派自己都不明白,那是因為沒有把各家各派做一個徹底的了解的緣故,因此,目前在台灣,很多自稱為禪師的,一會兒談「天台」,一會兒將「三論」的「性空之學」攪混在一起,簡直是笑話一蘿筐!

他哪知「禪宗」的「實相觀法」與「天台」的「五停心觀」、「三諦三觀」或「二諦圓融」的道理不同;還有「唯識」的「五重唯識觀法」與「華嚴」的「法界觀法」也不同;如果弄不清楚「密宗」的觀法,除了「三密加持」的觀法外,另有依於「曼陀羅法」的「曼陀羅觀」,欲到達「寂靜之境的確談何容易!因此,「寂滅」還是一種「有餘涅槃」,能完成「寂靜」的修養才是「無餘涅槃」,可見「寂滅」可以慢慢的修養,漸次接近它的境界,但如果想要到達「寂靜之境很難的!

理解了其中的道理,明白「動與靜」來自「生滅」,如果要到達「寂靜必須要使用觀法,從「有動有靜」的修養上著手,以「照」入寂,以「觀」入靜,直到「不動」了,才能達到「寂靜」「無餘涅槃」的境地,可見,如果「寂滅」以五蘊的「想」而言;那麼「寂靜」即以各家各派的「觀」來談,因此,能把握其中的「道理方法」,就知道什麼是修養的「下手處」了。

這個單元要介紹的是「寂滅相」。

寂滅的「寂」,通常解釋為沈,就是在起變化的時刻,怎麼使變化的現象慢慢沉寂,不再生起變化。一般世俗人常有所謂的「我好寂寞」的現象這是當一個人獨處時,他(她)在生活上與情緒上比較沒有變化了,因為自我情緒會產生變化,通常關係人與事的往來,不起變化就是一種「沉寂」的狀態

其實,談「寂滅」,必須要從「生相」來說明。為什麼?因為,凡所有的道理方法都有生、有滅,譬如意念,就是一個意念生起而後消失,消失了就是「滅」。所以,談「滅」須從「生」著手;而且不管任何事情發生或消失,一定與人和事有關係的,所以一定要問題發生了,才能說有問題,問題未生是無跡可尋的,因此,談「寂滅」並不是要你執著「生」,而是要你對「生」做一個認識,進而化解「生」,「生」若能消失,就能顯現「滅」,只不過這個「滅」還不表示就是「寂滅」。

該如何把握「寂滅」的真諦呢?方才說到:問題的發生是「生」,消失是「滅」,生滅是一種變化,所以只要還有問題的「生」、「滅」就不是「寂滅」。「寂滅」一定是問題不再發生了也就是於「生」不起,自然「滅」也就不需要了,那才是「寂滅」的真義,否則依然在「生滅」中打轉。比方,你意念生起「天涼需多加衣服、蓋棉被」,這問題的發生源於天氣的寒冷,可見為要化解「冷」,就必須穿厚一點的衣服,蓋暖一點的棉被,但是否「冷」就消失了?非也!「冷」事實上還是存在的,只不過對你而言,你已化解了問題,已不受「冷」的影響了,但這並不表示「冷」已不存在。

唯一般人面對問題,常用否定的方式比方說:「天冷就忍耐點吧!只要夏天一到就不冷了!」其實,那時候生起的不是冷而是熱,所以,還是一個「生相」,何況佛法一貫不以否定的方式或用「斷滅相」去看問題。基於天冷天熱,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自然現象;當夏天熱時,忍耐著等待冬天來到,冬天又忍著冷,等待夏天的來臨,這就世間法,我們人不就這么過日子嗎?但佛法不以這種方式生滅,而是說:不要否定冬天的「冷」,但也不只仰賴等待夏天的熱,因為忍耐、等待都不能化解眼前的問題,那麼天冷了怎麼辦?大可衣服穿厚一點,棉被蓋暖和一點,或使用暖氣,但不表示「冷」就沒有了,而是在承受「冷」的過程中,運用方法禦寒,可以不再受冷的威脅,於你而言問題自然就化解了,因此穿厚的衣服或開暖氣,甚至躲在屋子裡,都是讓「冷」消失的方法

其實,就算使用暖氣,這地方有暖氣,換個沒暖氣的地方還是冷!同樣的,夏天消暑最好的方法是吹冷氣、吹電風扇,熱的問題好像一時得以化解,但「熱」就不存在了嗎?其實,不只是你的房子熱,整個地球都暖化了,只不過對你而言「熱」的問題暫時得到解決,但對於其它人來說,熱的問題還是存在著;這就世間法,以為自己的問題解決了,別人的問題也不存在了;往往自己吃飽了,而忘了世界上還有許多飢餓的人,換句話說,吃飽了,「餓」的問題解決了,但實際上關係到「餓」的問題,並未真正解決。

可見,談「寂滅」,要連「生」也不起,「滅」也成多餘了才算!

如何才是連「生」也不起呢?以社會國家來說,我們希望經濟得到發展,全民富裕,令「貧窮」消失,這是一個體性理想,但能做到嗎?其實是做不到的!看看美國,人民所得那麼高,還是有許多流浪漢飯吃、沒地方住,可見這是以「寂滅」去看問題,是暫時性的!最多隻是一個問題的發生與消失。如同「頭痛醫頭,腳疼醫腳」,並不究竟!猶如不生病就不要吃葯,那要怎樣連病都不生了呢?其實很簡單,只要你能夠維持永遠的健康,於病而言就是寂滅了!但能不能夠做到真正維持永遠的健康呢?很難說!因為,一個人就算小心翼翼的維持健康,但走在馬路上,也會出現被車撞的可能,常言道:「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如果遇到飛機忽然墜落失事,臨難的村莊就完了,因此一切無法把握!所以,談「生滅之相只在生滅上打轉是不究竟的,必須要工夫,甚至在生滅上下工夫也不一定究竟,為什麼?因為所謂究竟是說:連「生」也不起,「滅」也多餘,那才叫「寂滅」。

那麼「寂滅」到底是一個什麼境界呢?若說是涅槃境界也可以!以一個尚未進入涅槃,但已有涅槃修養人來說,於生滅他可以到達寂滅了,但因為人還活著,所以於涅槃而言,是個「有餘涅槃」,為什麼?因為只要人還活著,難免會有生滅存在,只是「生起」時,他能讓「生」消失,不同於世俗人。但是即使能做到於問題生起時,能使問題化解,由於還活著,還有待化解問題的發生,因此雖然具備了寂滅的境界,但這是有餘的!那麼,有「什麼」余呢?就是還活著,還有剩餘的.....還會發生一些問題;直到什麼境界才算完完整整呢?這個問題等待以後談「無餘涅槃」時再談它,現在我們談寂滅還是依有餘來談。懂得寂滅要從「生滅」去著手的道理,再舉例看它的道或法在哪裡?

無明煩惱看起來是一個名詞,事實上是兩個道理,為什麼?因為無明是「不明了」,煩惱是「不自在」,它們是一體的。會煩惱是因為不明了,如果能「明了」,煩惱自能化解。其中,無明煩惱有生有滅;明了及不煩惱了,也有生有滅,它的「生滅之道在哪?很簡單煩惱生的時候,菩提不存在了,菩提顯現了,煩惱就會消失,中間是不是有生有滅?由此可知,談寂滅須從「轉煩惱菩提」下手,如果執著菩提,就是執著於「道」,執著於「法」,就是「法我」;如果執著煩惱,就是人我,兩者執著境界不同。所以,執著於法,一定是執著菩提,認為菩提是好的。就像煩惱時,一旦能覺悟到什麼就不煩惱了,就像現在很多人自以為開悟了!其實這就執著於法,執著菩提。須知開悟了,問題並沒有究竟解決,只能說你化解了單一的問題,原來不明了的,現在搞清楚了,那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如果不能夠把握這個道理,就成了:「奇怪!覺悟了,怎麼還有另外的煩惱?」

所以,談覺悟還要究竟圓滿才行也就是所有的迷惑、無明煩惱都不會發生了,連菩提不需要了,所有煩惱菩提生滅之相都不存在了,那才是寂滅之相;只要還有煩惱、還要去化解,都還是生滅之相;或者化解了問題,顯現了菩提,結果又執著菩提,那還是「生滅之相,一定要菩提不需要了,如同成佛了,佛陀所說道理方法對你而言都是多餘,那才是寂滅。所以,在還沒成佛、成菩薩之前,還是需要這些道理方法幫助你化解問題,可見談寂滅是以「生滅」來說法,到最後連「生」也不起,「滅」也多餘,才是寂滅的真諦

這個道理煩惱菩提來看最容易把握,一是人我──「煩惱執著」,一是法我──「菩提執著」,都還在生滅中打轉,一再經歷問題的發生與化解,而一個修行辦道的人,一輩子不就是面對這些嗎?只是很多人會斷章取義,認為煩惱化解了,擁有了菩提,結果就執著菩提,其實菩提是什麼?只是把原來的煩惱、不自在化解掉,一旦自在了,那就菩提,如此而已!好比談解脫,假使有一繩子把你綁住,形成煩惱,一旦解開了繩子不就自在了?所以,煩惱菩提只是「不自在」與「自在」的差別而已,是一個相上的問題:不自在是因為繩子把你綁住了,這是「生」;如果把繩子解開,問題化解了,那就是「滅」,我們不是一直在這種「生、滅」的現象中過活嗎?所以談解脫,真正的究竟解脫義是:連所有綁你的東西都不存在了,你完完全全是個自由自在的人

但也人說世俗人不也可自由自在嗎?那不一定!比方:如果沒有錢,就沒有飯吃、買不到衣服也沒房子住,怎麼能究竟解脫?「究竟解脫」是連這些需求統統都不需要了,完全不受生死的束縛了那才是!如果還在六道輪迴,最多隻是從一個束縛得到一個解脫,等於煩惱來時,能夠化解煩惱而已,所以千萬不要把一個生滅就當作「寂滅」,認為一個「生」從發起到消失就是達到寂滅,如果以聲聞四果來說,要由阿那含完成進入到阿羅漢,這才是寂滅相(有餘的);菩薩則從七地完成,進入到八地才是寂滅相,這是以果位來看,但談究竟就不一樣了,那是下面的課題;這里還是擺在一修行辦道的歷程中,所顯現的境界來看,因此「寂滅」須以生滅之相而言法,要做到「生」也不起,「滅」也多餘了,那才到達「寂滅」的境界

這是談寂滅在理論上、方法上的認識。以一個修行人來說,道理方法若懂了,但如果無法把握其中的一個關鍵性,那還是在生滅中打轉,不可能到達寂滅!為什麼?因為不要忘了還有自己的那個「我」,如果以為「我」好像不存在了,已生滅盡了,到達寂滅了,其實那個我還是存在的!你能否定「我」嗎?因此「煩惱不起了,當然菩提不需要了!」你的那個我,是不是真正再也沒煩惱了?其中的關鍵要把握「我」,如果把「我」忘了,等於告訴別人道理、方法,自己還是在生滅中過日子,並沒有進入「寂滅」的境界這就很多人修行辦道已久,能說卻不一定能做得到,即使做得到,又能做到什麼程度呢?所以一定要能呈現「寂滅」的修養,那才是真正做到了。

如果有了問題能化解,那隻是說你有這種修養,並不表示你能夠完成「寂滅」之境;比如「我煩惱」,那是有一個「我」,如果是別人在煩惱,跟你沒關係,你當然做得了主,換成自己煩惱時,是不是真正還做得了主?即使這一做得了主,下一煩惱來了呢?何況煩惱是不斷的,除非業已完全清凈了,所以若認為「現在沒有煩惱了,就是成道了,可以進入寂滅」,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即使成就了阿羅漢仍有微細惑(微細煩惱),所以認為自己都沒煩惱了,那是不實在的!因為不是說一說就能達到「寂滅」的,如果認為「煩惱來了,我是個學佛的人,本來就了解不應煩惱」,但實際上能做得到嗎?就算第一次做得到,如果問題連續發生你還做得到嗎?好比「忍耐」,一忍再忍,又能忍到什麼時候?所以「寂滅」是以「生相」來看,而且,最後的境界是「有餘涅槃」,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