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禪師:認識佛教與佛法

認識佛教佛法

  今天本人從南部來到台北與大家結個法緣。離開台北快三十年了,這些年來一直都在南部,可以說跟各位在佛教方面的接觸機會很少。今晚向大家介紹佛教的一些概念尤其是關係佛教與其他宗教的不同。
  我們一般對宗教都是以相同的概念來認識。一個宗教需具備教義教主及教徒。在世界上所公認的五大宗教里,佛教唯一與其他宗教的不同之處在那裡佛教同樣有教義教主與教徒,但其特有的是統稱三藏十二部的佛教經典-大藏經。以整個佛教精神來講,它不止是儀式的表現,精神的寄託,更涉及到人在現實生活中,所關係人與太多的問題,而產生太多煩惱與不自在。往往從宗教形態來看,我們只是去祈求、依賴,事實上,佛教除了同樣有祈求、依賴的行為之外,還有更多的道理方法幫助我們。大家都了解佛教的聖典-所謂「三藏十二部經」,如以經典的總綱而言,是戒、定、慧三學,若以佛法而言,又可做更多的細分。
  由於佛教發源於印度,只是傳到中國之後,歷經中國文化、歷史、族性及人文地理等種種關係佛教慢慢調整到不同於原來的印度佛教。所以也有人這麼認為,在印度原來的佛教小乘佛教,在中國大乘佛教;其實用這種方式區分,在經典上是不太理想的。我們只能說佛教,有少數人適合的法,也有大多數人適合的法,這關係佛教本身,為何還有「法」的不同。
  通常我們說有聲聞法、菩薩法。所謂「聲聞法」,以白話而言,就是只需管自己,不需管別人的修養方法。「菩薩法」,是自己除了從知見修養上下功夫,他所得到的好處,必須與更多的人分享。所以佛教有一個名詞叫「迴向」,凡所有功德迴向眾生,其實它的本義是-你得到好處後,要給更多的人分享。有時候佛教里有許多名詞,很難去理解究竟是說什麼,那是因為把「佛教」與「佛法」完全混合在一起,其實兩者之間還是有差別
  尤其近代在世界各國,佛教之興盛,慢慢又造成另一個名詞-「佛學」。其實在佛教佛法中,並沒有「佛學」這種名詞,為什麼?我們知道,學理往往偏於理論,在實際現象生活中,不一定能實踐與實行。「佛法」不止是有道理方法還能告訴你如何著手,如何學習,而後得到利益,亦即是在現實生活中可以體驗、證實的。我們從宗教的立場看,大部份是祈禱、仰賴,沒有自我修養道理方法。如何能自己度自己?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要做到,是需要具備很多的知識經驗。所以談佛法,包括有很多知識經驗。概括的說佛教是一種宗教佛法這一宗教里的知識經驗,或是說釋迦牟尼佛在人生現實生命生活相關條件下,所體證出的智慧。所以我們也可以這麼說:佛法智慧之法。
  當然如果談到智慧,常有人問:「學佛,有了智慧,又怎麼樣?」一般人會答:「有了智慧修行就可以成佛、成菩薩。」又有人問:「成佛、成菩薩後,又怎樣?」不曉得各位平常是否思考過這個問題也有人回答:「成佛、成菩薩之後,就沒有煩惱自由自在了。」這是人所希望的,可是究竟是什麼現象?我們還是從佛教佛法彼此之間去探討這課題。
  首先,從「佛」字上做認識。一般談到什麼是「佛」,就聯想到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及其他諸佛。若只用這種觀念去看佛,那隻佛教樣子。「佛」在梵文(印度古代文字)叫buddha,中文叫「佛陀」,事實這名詞是經歷多少年後,慢慢定型而成的。「佛陀」究竟是什麼意思?若說是覺悟,看起來太簡單了,在佛學辭典上,將佛詮釋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個名詞乍看,誰都看得懂,也似乎了解其意,可是這裡有了問題:如何自覺?又如何覺他?怎麼樣才能達到覺行圓滿境界?若不以佛教,還有佛法來看,就會認為所謂自覺,發起菩提心,成為佛教徒,就是所謂「自覺」了;接引更多的人佛教就是「覺他」;而所謂「覺行圓滿」,就是我們大家一面學習,一面修養,最後得到某一種結果。其實這都不是佛陀境界
  佛陀境界不是以菩薩相同的方式去看,其境界是超越菩薩的,只是中國佛教把重點擺在菩薩修行上,而非佛陀修行上。各位可能知道有位肉身不壞出家人-慈航法師,若以佛教來講,不能說他成佛了,只能說他成菩薩。因為成佛、成菩薩並不只是宗教形態,還涉及到太多智慧不可思議修為,何況還要總攬無量無邊難以計較的功德
  若以概念來看,佛不止是大慈大悲而已,他的願力需在成就佛陀的結果後,還要建立起他的願力世界,這世界是他發願去完成,依其願力所建立起的一個環境,比如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來行願;像藥師佛琉璃世界來行願;釋迦牟尼佛以娑婆世界來行其願。所以佛的境界,絕不是像現在有些人自認為是現在佛、在世佛,甚至活佛,這些名詞幾乎不能成立。因為一旦你真證得佛的結果,就不應該同於可替代釋迦牟尼佛來行願,而且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在娑婆世界以其願力來接引眾生這都平常對佛為何有其願力世界,未作深入探討所致。菩薩就完全不同,舉例來看,觀世音菩薩本來就是佛-正法如來,可是他在極樂世界是西方三聖之一,但他現菩薩相,絕不會標榜:「我可是正法如來!」同時他也娑婆世界幫助釋迦牟尼佛,同樣也不能強調說他是正法如來」,所以還是以菩薩的地位來幫助釋迦牟尼佛。
  從以上可見,即使已成就佛位,若要活躍於不屬於他自己願力所建立的世界他就不能以佛的面目在此世界示現。基於這點,各位可體會目前不只在台灣,幾乎在地球的全世界,凡是有佛教地方,很少人去探討這問題,也因這樣,才會自詡為「現在佛」、「在世佛」、「活佛」。
  娑婆世界,是以「人」為主題的世界。人的成就,不管他的修養多高,頂多隻能達到十地菩薩位(即八地以上,入等覺後到達法雲地、圓覺位),他不能達到妙覺位,因妙覺位是佛陀建立起世界條件,才能以妙覺位表現。所以中國較強調所謂肉身不壞菩薩、乘願再來菩薩這都是我們在佛教佛法上,先要能把握的。
  至於談到菩薩出現在娑婆世界或其他佛的願力世界都有其不同的道理方法而行其願,去輔助某一個佛世界那位佛陀的願,不是他自己個人在這世界可以去行的願。所以常看到凡所有菩薩,幾乎都有其不同的願-只限於輔助某一個世界裡的佛陀,因為在那個世界那位佛陀而言,是那一個世界教主
  所謂「一花一世界」,並不是形容有一蓮花就有一個佛世界,不是這個意思。在座各位,只要你發起菩提心,就是菩薩,只是其地位、修養功德力有所差異,所以就有等級。不管如何,只要發起菩提心,開始學習、修養佛法你就菩薩,但此時菩薩的地位並不是很高。所以有時會看到出家人稱在家居士「大菩薩」,其實這並非是讓你承受不了的稱呼,因為佛法上,只要發起菩提心,且修學佛法,就可稱為菩薩
  在中國,很少以羅漢身分顯現而來世界羅漢通常只管自己,不管別人,像泰國緬甸等南傳佛教地區,他們最高的成就只有羅漢。可是在中國,一千多年的佛教歷史,成就菩薩就難以計數了。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別?這關係到:一個只管自己,不管別人;菩薩是除了管自己,還要幫助別人。這其中的精神力量就不同了,何況它的道理方法,在知見修養上,均有差別
  中國歷代以來,我們所知道的羅漢,幾乎都是化身的,很少以真實的人-經由父母托胎而來到這世界成為羅漢。在中國不是不適合羅漢這種修養,其實修聲聞乘的,還是很多,只是他不是以聲聞所要求的道理方法修學,他只是能做到只管自己,事實上所修學的,還是菩薩法。
  所以在中國除了化身羅漢外,均沒有這種現象。例如早期的道濟禪師(濟公和尚)及清末民初的妙善禪師(金山活佛),這兩位都是化身羅漢。為什麼我這麼肯定他們是化身羅漢?大家如果翻開中國佛教高僧傳記,會發現兩個問題;一是道濟禪師從那裡來,出生在那裡都有交待,但他圓寂後,不知去向,其二是妙善禪師,不知從什麼地方來,但最後在那裡圓寂卻有個交待。這兩位剛好一前一後,一個有來,一個有去(前面的一位有來,不知道去處;後面的一位沒有來處,但最終有其去向。)所以都可發現化身不同的地方。在中國還是比較強調菩薩修行,也因此在佛教界常流行說:要發菩提心、修菩薩行;這剛好對照我們中國佛教所表彰的菩薩法。
  「教」與「法」,現在我做一個簡單的認識。以佛教而言,是釋迦牟尼佛所創;以佛法而言,亦是釋迦牟尼所說;二者好像是同樣的一個東西這就要探討到早期,在印度時代教派而言,佛陀學派是最後一個學派。起先學派只有十一個(包括婆羅門教在內),但沒有佛陀教派。當初悉達多太子是王儲,本來可以繼承他父親王位,由於他過去世經歷了無量的劫波,早在然燈古佛時,就已授記為「釋迦牟尼佛」,悉達多太子就是這位授記再來娑婆世界的人
  追溯當時在印度環境尤其是盛行探討「人來到這世界做什麼?」這樣的題目。在印度那時候人的等級被劃分得非常嚴格,有貴族身份的,一代代世襲都是貴族位;有錢的階級,他一代代世襲都是商人;有屬於農人更有許多的是屬於卑賤地位者。
  那時釋迦牟尼佛身為悉達多太子,他目睹這種情況,認為非常不平等,人的組成是以有錢、有地位,還有很多所謂「賤民」之類的,階級意識非常濃厚。所以悉達多太子從人的生、老、病、死上,啟發他想去探討為什麼會形成人世間諸般人與事、事與人現象,因此他捨棄太子位而出家
  我們不談他出家修行過程,只談他成就道業後,所建立起的佛陀學派,這在印度當時是最後一個,也就是第十二個學派。當初在印度學派中,大家認為釋迦牟尼佛是人類的叛徒,也有比較冷靜的說他是不滿現實者。到後期,這些學術派系的領導者;給予取名為「印度社會學的革命學派」,這是早期的學派形態,而後慢慢演變為宗教形態。也就是佛教源自於釋迦牟尼佛所創立起的學派事實上,就是佛陀所創立起的教,我們稱為「佛教」。這是教的緣起
  我們也知道,釋迦牟尼佛以悉達多太子身份出家後,曾參訪許多善知識,也曾在現實生活中,非常刻苦的修行。以他貴為太子身,而能完全捨棄其嬌生慣養的生活,去體驗人生發現人生,在現實生活中,得到很多的知識經驗,而後在修養過程中加以實際體驗。這一切完成後,釋迦牟尼佛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的歷程,是「佛教」中「佛法」的緣起
  佛教佛法來到中國之後,跟原來的佛教已經有很大的差別。我們翻開佛經,往往說佛陀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一大因緣而來。但什麼是「一大因緣」呢?-生跟死的問題。可能各位會說:「您少談兩個字-病、老。」其實病、老還是屬於生,所以真正說起來,只有生、死的問題。佛教到達中國後,早在唐宋時期佛教最興盛,也是佛法中國傳布最廣的時代。除了有宗教形態外,還應用佛法使眾生得到利益,幫助人去面對人生,化解煩惱,得以自主、自在。所謂化解煩惱自在,就是「解脫」,可是有很多人誤會,把解脫當成死,就像把「涅槃」誤會成死一樣。解脫涅槃都不是死,以「解脫」來看,就關係佛教佛法
  「解脫」於佛教精神,強調人來到這世界,是依於你自己過去所造作的好、壞、善、惡行為所完成的結果,這種結果稱之為「業」。比如讀書人的「學業」;從事某種工作稱「職業」;從事某商業行為稱「商業」,這些業,就是造作行為完成的現象。依其行為有好的稱為「善」,不好的稱為「惡」;所謂「善業」、「惡業」,是以宗教方式去看的。
  佛教中有四句偈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因此這是佛教而不是「佛法」。所以我們談業、因果報應善惡功德,甚至宗教里的儀式都是屬於「教」。但我們往往把「法」的一面和「教」通通放在一起,認為這就是佛教,也是佛法。這樣的認知,多少還是有所偏差,但我不能說完全錯誤。因為業是依於人的身、口、意,造作一切行為後,得到的結果來肯定它的好、壞,但是在行為中卻不一定是好或不好。例如若干行為,可能起先看起來不好,可是結果卻是好;也有的表面看起來好,但結果並不好。所以行為的中間與行為的結果是不盡相同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依於業而言,那是屬於佛教的一種認知;若以佛法而言,就要以「道」來說。
  所以佛教說有業,可是也必須有道。如何來化解業,所談的就是道理方法也就是佛陀所說的「戒、定、慧」三學,若說人有貪、瞋、痴,這是人的根本問題。以教的觀點來看,分別有好、壞,有善、惡;若以道的修養來看,人本來就會如此,只是佛陀提出道理方法幫助我們,如何去面對人的本質問題,因此有戒、定、慧之說,這些都是屬於法的范疇,也稱之為「道」。
  剛才談到菩薩法,只要發起菩提心,就可稱為「菩薩」,這裡面就有教,也有
道。「道」是依法而說。所以在佛教中很少談到道的問題,是為了避免與中國道教的「道」混為一談。所以通常在佛教只說有教、有法。事實上我們不可以把「道」歸之於道教的「道」;同樣如佛教寺院的「寺」,也不說是佛教的專利,為什麼?
  「寺」,在中國最早的寺廟是白馬寺,可是裡面住的並非出家人,供的也不佛像。最早的白馬寺,就像我們現在所說的大使館(外國使節下榻之處)就叫做「寺」。可是我們不用這種方式去看,反而把白馬寺說是天竺之攝摩騰、竺法蘭二僧用白馬載經運到我國寺內。這是另一種說法,我們不可混淆,此種說法好像涉及到寺,就是佛教的專利,並不是正確的說法。
  其次我們看另一個名詞「外道」,似乎只要一提到外道,我們都會聯想到那是不好的。所謂「旁門左道」,或「邪魔外道」都用這類名詞去說,同樣也是錯誤的說法。外道,不只是宗教,假使在學術修養上,不同於你這一道,在你這道之外的他道都叫「外道」。即使佛教,以十大學派為例,狹義的來說,若是修學三論者而言,則修學其他學派的也算是外道,但這並不表示說:「不都是佛陀說的,怎麼說是外道呢?」那是你把外道這名詞分成正與偏邪了。
  就像我在南部,大都與本省籍的學佛三寶弟子相處。有時,有人說我是外省人,其實這名詞並沒有什麼好聽。若以籍貫來說,我是湖南人,當然不是台灣省人,是台灣省以外省份的人。我們再縮小一點,講本地人、本鄉人、鄉親,「鄉」亦是很小的地方外鄉人、外地人不都是「外」嗎?我們看到外國人,都叫「老外」,難道凡是「外」的都不好?那還有一個名詞-外公外婆,這也是不好嗎?所以不能以這方式來看。
  至於談到業與道,我們必須先認識什麼是業?剛才已說過業是如何形成的。可是「業」又是誰教我們造作的?這種造作行為是誰教我們去做的?是不是冥冥之間有人指使你,或者有個神,或是什麼神秘的力量?以佛教觀點談業,不是別人,這種造作是你自己身體言語思想的造作行為。所以說身、口、意是造作的工具,其過程很難辨別好、壞、善、惡,真正要確定它是在行為完成後,如果做完後是好的稱之為「善業」;反之稱為「惡業」。還有一種好、壞、善、惡分不清楚,難以界定歸類的叫「無記業」。它之所以難分辨,比如這種行為若說它好,也不見得好;說它不好,其實也有好的地方事實這一所做,沒有別人教,都是自己;即使在現實中,若推託說是某人要我做的,可是冷靜想想:「他要我做,我可不可以不做呢?」你應有自主能力。所以在佛法中談「我」,不只是個人的樣子而已。
  在人的立場,「我」、「自我」是主宰者。我們常說:「這個人自我意識太強,自以為是……等。」總離不開自己,也就是那個「我」。所以業的本身是「我」去完成的,只是我們很難確定。明知是自己去做,可是為什麼有人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為什麼有人明知道不可以做,還是要去做,這是什麼力量驅使?尤其常聽人談到這個人業障很重,那個人福報很大。
  有時,也有問我:「師父,我的業障那麼重,該怎麼辦?」往往遇到這種情形,我會問他:「你所謂的業,究竟是善業太重或是惡業太重?」一般人會說:「當然是惡業。」就把業歸之於不好,好像業中沒有好的。也就因為這種誤解,動不動就指責說:「你看,又再造業了。」就是意味你又在做不好的事。另一方面來看,那些善心人士從事社會慈善事業社會公益事業的一份善心,其實也是在造業,只是他們造的是好的業,善的業。我們一般只要談到業,就認定都不是好的,所以我才要問他:「你認為業障太重,究竟好還是不好﹖」一旦這麼提醒,讓他想到並不都是惡業,還是有善業。這些就是只知道「教」,不知道「法」的例子
  為什麼我要這麼強調、分別「教」和「法」?佛陀在世,以他四十九年所說那麼多道理方法,如果我們只把它當成是一種宗教的形態的話,那就像初一、十五去寺院拜拜、上香、做法事,然後跪著誦誦經,再不然就虔誠恭敬地拜拜經,但是這些都是儀式上的行為,都是屬於宗教的形態,那不是佛陀對我們所真正希望的。
  經典里有太多道理方法,如果我們不能從中去理解它的道理,照著它的方法用在我們現實中的話,結果就會變成「教歸教、法歸法」。往往學佛少年後,把現實生活當成敵人佛教當武器。比如做錯事後,跪在佛前懺悔懺悔完了就認為:「釋迦牟尼佛原諒我所做的一切,您會去負責任的,跟我沒有關係了!」
  如此以宗教精神的寄託來講,的確可以暫時緩和一下,但不能根本解決問題。因為你自己做的,還是需要你自己去承受。不可能自己做好的,自己就擁有它;做不好的,就歸之於別人或者乾脆交給佛菩薩那是不可能的。尤其某些學佛者,往往只落在祈求,把希望、理想擺在遙遠的未來層次上,這話怎麼說呢?
  現在流行說:「這世界太苦,我們趕快到西方極樂世界吧!」聽起來沒有錯,但思考一下,這世界太苦,你為什麼來到這世界你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憑什麼去﹖這一來一去,你若只是把希望擺在一個遙遠的未來而不管自己為何會來世界受苦?又如何到極樂世界不受苦?而且是處在一個只有樂,沒有苦的世界
  我們常說:「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聽起來像是有佛教的雛型,只是你有所求,有所希望,請問怎麼去﹖就必須要有「法」,沒有道理方法你怎麼去﹖所以我提到一個例證,目前台灣移民到國外的案例非常多,若想移民到美國美國方面所提出的條件、要求,你都做不到的話,能去嗎﹖這說明我們一般以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總認為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就保證一定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那麼簡單
  佛陀教化眾生,不只是用這種方法(法門),更何況還有其他的方法,即使是這麼一個方法也不是那麼簡單。我們知道,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度眾生是有條件、要求與方法,你都要照著做,才能去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切並非是無條件的。我並不是反對修持凈土法門,在座很多人都知道,雖然我是學禪的,說不定也看過我寫的「彌陀凈土簡易修行法門」,這就證明我不是反對修凈土法門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都是針對每個人不同的興趣、條件,而以不同的方法修行。我只是提到在一宗教形態下,必須要具備它的道理方法,才能讓人得到真正的利益
  舉個例子,「煩惱」人人都有身心不安就是煩惱樣子。甚至有人問我:「師父我有這麼多的煩惱,怎麼辦﹖你可否告訴我一個消除煩惱方法。」我剛說過,一切的業是我們自己所造的,煩惱是一種業報的現象,是你造作的,就要自己去受。若是告訴你一個方法就能化解你的煩惱那就不需要修行了;佛法是懂得道理方法,還要實際去修養才行。以煩惱而言,也有很多於「理」方面的認知,如以煩身惱心,內外不安這些字句代表煩惱的話,並不表示這就是佛法。以佛法來談,包含教與法,把這兩個名詞放在一起,用一個代表性的佛法名詞,就很容易認識-煩惱菩提
  煩惱,是人的問題,人人都有,可是如何形成﹖如何化解﹖就必須要佛法所提出的道理方法。若以概念來說,是要行於菩提道,這就是煩惱菩提關係。可是於下手與知解上的認識,修養上實際的體驗要怎麼做﹖「煩惱菩提」是法的概念。若要進一步探討法的真正面目-煩惱中有菩提,那才是法的重點指示。煩惱人所為,煩惱中有菩提,但菩提並不是佛法
  可能各位聽了不一定贊同我的說法。煩惱,大家認為是世間法,這點共識沒有問題,因此往往說菩提就是佛法事實上不能這麼說的。煩惱世間的人都有,所以說是世間法;可是菩提不是佛法菩提只是幫助你達到覺悟境界的道路,這條道路不一定是什麼樣的道路,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八萬四千個通往覺悟菩提道。
  那麼什麼是「佛法」﹖照我剛才說的,菩提煩惱就有,如何從煩惱中突破出來,顯現你的覺悟也就是必須把你的煩惱化解掉,沒有煩惱了,那才是佛法」。是不是只要煩惱一來,就用佛陀方法,能夠從道理方法上把煩惱化解掉,就是完成了佛法﹖那也不是,只是解決掉一個煩惱,顯現了菩提而已,並不是化解一個煩惱,就表示所有的煩惱就必然能全化解掉了
  因為一個人在幾十年的生命中,有太多煩惱,而且不只是有相同的煩惱,還有更多數不清不同的煩惱。這種種相同與不相同的煩惱,即使你找到某一個菩提道,也不一定能在下一次相同的煩惱中,用相同的方法就可以化解。為什麼﹖舉個例子:「你為什麼煩惱?」我們一般並不這麼表示,而是:「我有好多煩惱,怎麼辦?」只是將一個問題擺著,希望求得一個答案而已。事實上,答案在那裡?所以會有很多人告訴你:「去念佛號。」起初念一念有效,但念久了,煩惱還是存在。若想再求另一個解決煩惱答案又有人會告訴你:「那你持咒好了。」不錯,持持咒也蠻有效,可是時間久了,煩惱依然存在。於是有的就教人誦經、禮懺,甚至參加法會功德會有一個換一個的答案告訴你,可是到最後呢?開頭是有效,過了一段時間,還是煩惱也就是那個煩惱根本從來沒有化解掉,有的只是暫時轉移的精神現象而已。煩惱根本並沒有解決,你的煩惱依然如故。
  我們常說要「出離煩惱」,以煩惱而言,不是一個煩惱化解掉,我就見道、成道了。像有很多人,事業失敗或情感受傷害時,在人生現實遇逢煩惱就說:「我這下子看透了人生,我覺悟了!」似乎一下子頓悟,就認為自己成佛,成菩薩了。若用這種方式,那釋迦牟尼佛未免比我們還笨,為什麼?我們只要覺悟一下,看透了從此就不煩惱。請問真的可以看透嗎?真的不再煩惱了嗎?所以佛法中談「煩惱菩提」、「煩惱中有菩提是有道理方法的依據。
  剛剛我說,光是有了問題,尋找答案,並不能解決與化解煩惱;那如果我們針對煩惱去著手,就能發現煩惱中的確有菩提。舉個例,假使有人問我:「師父我有煩惱怎麼辦?」我一定會問:「你煩惱什麼?」答說:「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煩惱。」這不叫煩惱,只是妄想雜念
  煩惱的發起,不用別人問,自己可以探討-我究竟為什麼煩惱?假使因別人倒你的債而產生煩惱,我們可以發現,你煩惱的成因是什麼。但有沒有想過,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你說:「因為他是我的朋友親戚。」那麼彼此之間一定有情份在,我們會想到一個問題:當初你替他調支票時,有沒有想過,他將來是否有能力給你你會說:「我信任他,他應該是個好人。」沒有錯,可能有許多人不是刻意要倒人家的債,而是處在某一種環境因緣關係使他實在沒辦法而非刻意如此做,是有許多這種情形
  那我們更要想到,當你幫助別人時,先要想到自己能力夠不夠。若自己能力不夠,還要去幫助別人,這其中已顯出你會受到傷害,若無法承受傷害,就不能做;若認為這種傷害,我還可忍受,那就不應煩惱。如果我們只是煩惱,而試圖求得些什麼?並不深入探討為什麼煩惱,那麼可以肯定,你是自尋煩惱
  我們再用一個簡單方式來看-「你為什麼煩惱?」有人回答:「因為別人毀謗我。」大家有沒有考慮過,因毀謗而形成你的煩惱,其中是否存在予盾?可是人就是奇怪,明知道是毀謗,他還煩惱
  我們應該知道,毀謗不是事實(毀謗並不是真實事情),也就是他說的是回事,而實際上我自己才不是如此。如果再進一步探討:「他毀謗你什麼?」答案是:「他說我是小偷。」若人家誣陷你是小偷,而事實你自己並不是小偷,這才是毀謗;若你真的是小偷的話,反正一人做事一人當(實至名歸)那也算不上是毀謗。既然是事實而不是杜撰的毀謗,那你就不應煩惱。「可是因為我不小偷,受到不實在的毀謗,我才煩惱。」我們人就是這麼去強調。假使再細究探討,若別人認為你小偷的行為,你是否曾經在有意或無心情況做過一些什麼?多花點時間、仔細想一想,說不定到最後你真正不是小偷,而所形成的毀謗也一定是誤會。若因煩惱別人毀謗你是小偷,而你不是,最後找出來是個誤會,那麼誤會一經解釋,不就沒有煩惱了嗎?可是誤會 需要用知識經驗慢慢去探討、追究才能化解。
  若我們只是一味地煩惱也不管為什麼煩惱,一煩惱就找一個菩提菩提在那裡菩提佛法中。「煩惱菩提」,就是人的問題,以佛陀告訴我們的道理方法,探討如何追究,把你的煩惱化解掉,那就佛法;不能化解掉,即使你知道而做不到,縱使再好,都還只是世間法。所以一個完整的佛法,必須把你的問題化解掉,若還存在任何細節或是後遺症的,都不佛法,也因此佛法本身不是一個問題,求得一個答案。我們一般初學佛者,大部份有了問題,都希望求得一個答案就如我剛說的,有煩惱就去請教一個方法,教來教去,最後煩惱還是存在,到最後,被求教的這位說:「我實在沒有辦法,該教你方法都教了,你居然還煩惱,那你的業障實在太重了!」
  了別「佛法」與「佛教」,並不是要大家起分別心,而是提醒各位,佛教裡面有佛法,它不止是個宗教而已。若只想成為一個佛教徒很容易皈依三寶就是佛教徒、佛弟子。可是真正面對現實,如何珍惜你這短短幾十年?那就必須要具足佛法,沒有佛法,不管怎麼做,還是在世間法中打轉。跟各位講句不太好聽的話,即使是孔老夫子,還是世間人,他不是佛;孔子是至聖,也還是人,還是沒有出離世間,同樣在煩惱中過,還是有太多的問題不能解決。
  佛法是究竟的,在所有的宗教中,只有佛教才有佛法。剛說過,從「業」上的認識,那麼以八萬四千法門(整部大藏經)來看「道」的話,當問題發生的時候,想尋找某一個法門幫你化解問題,若以在家居士而言,尤其在今天這種忙碌的社會,是很難下手,無從找起,究竟需要用什麼方法幫助你?如你要去翻大藏經,翻不完,因為藏經太多了。可是我們談「業與道」,道在那裡?在藏經里,那你會擔心-我怎麼辦?所以佛陀在世時,為了所留下來的佛法,才建立起「僧伽制度」。
  「僧伽」,不是一個出家人能代表的稱呼,它是三個,以至四個人以上,離開(出離)了家庭,聚合在一起修學佛陀的道理方法者,就叫僧伽」。我們要把握一點,並非凡是僧伽都能講經說法。因為僧伽條件並不是很高,只要三至四個人離開家庭,捨棄世俗,聚在一修養研習佛法,從而得到佛陀智慧,除了解脫自己的生死,而且還要幫助別人(當然並不一定每個僧伽要做到這樣)。佛陀建立僧伽的本意,是希望出家弟子能荷擔如來家業把他道理方法一直流傳下去,可是並沒要求每一個出家人都要做同樣的事。
  我們知道每一個人的出生、教育、根基智慧都不相同,不可能把他們擺在同一定位上,更何況出家人,有的早出家,有的晚出家,但好像只要樣子變了,他就應該什麼都懂,所以常會說:「你看,這位出家人什麼都不懂。」事實上這也要求過份。至少要了解,他出家多久了?修學佛法多久?在佛陀智慧上,擁有了多少?
  以出家人而言,荷擔如來家業普度眾生,若認為自己可以這麼做的話,的確,你應該為法之師(法師),否則只是比丘比丘尼而已。佛陀為流傳其道理建立起「僧伽制度」。有一種說法出家人一旦出家受了三壇大戒之後就稱為「人天師範」,不但做人的老師,還要做天的老師。各位想想,是否每一位出家人都可以做得到?當然我不是說做不到,但是需要時間
  如幼稚園老師要經過幼保教育;要想成為中、小學老師,現在幾乎都要大學獨立學院畢業;要做教授,甚至具有博士學位也不一定馬上能當教授,即使副教授都不一定立刻做得到,說不定得從講師做起。世俗教育如此,佛法的教育更不是那麼簡單,同樣也需要歷經很多時間,請益善知識來幫助他。我們所看到的,有很多觀念,只是佛教的形態,並未從佛法上探討,多做一些認識。
  我從民國五十六年離開台北之後,這些年來一直在南部,也未曾在南部活躍,都是關起門來培養出家人、辦佛學院及一些解行的工作,不管是知見上、經典法義或實際修養。既然已經關了這麼久,照理說我現在應該可以退休了,只是在佛教里,釋迦牟尼佛好像沒有提及退休的制度釋迦牟尼佛交付出家人講經說法,也只是對出家弟子的希望,不是人人一定非做不可;即使要做,也需要時間,慢慢經過幾年知見修養及實際體驗。所以在佛教所看到的「佛、法、僧」包含了做法會、誦經、禮懺、超度……等,這都佛教的行為,這行為若對死去的人有一功德,對活著的人,只是一種精神上的依賴和安慰而已,於實際面上,要化解個人切身的問題,沒有佛法,還是不能解決。
  講來講去,大家還是會問,八萬四千法門該如何下手去認識修養?我談到出家人,重點在出家人是佛法的專業從業人員,在家居士在忙碌的現實生活中,要化解所謂「無始以來的業,所展現出來的感報」這些問題的話,需要有出家人介紹佛陀道理方法,才能得到利益
  佛教也好,佛法也好,有一個大前提,身為佛教徒是個樣子,一定是為了自己的生與死,才會修養,只是一味地依賴、祈求是不可能得到「解脫」的,要有佛法才可以。依於一般人而言,八萬四千法門不易找尋,那麼就有出家人可以幫你,所以我們稱出家人為「僧寶」,寶在那裡?珍貴何在?因為他是一位專業人員。當然出家有前後,不可能一出家就成為法師就可以眾生,還是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空間才有機會我也不是強調只有出家人才了不起,因為這是現實的問題;在座各位以在家居士而言,你每天必須為現實生活付出很多時間,能擁有的時間是有限的,若想要從大藏經中找到你所需要的,的確不太可能,所以才需要有出家人。出家人放棄一切世緣,專門在從事這方面的修養,只是也要提醒各位,有佛法要有佛教,因為佛教上很多行為,同樣要出家人去維護、延續它。
  在概念上談「業」,我們都知道了;談「道」,就要看你本身的興趣是什麼,具備的條件如何。這其中跟各位提出一些要領,第一個,我們學佛要有宗旨去把握它。佛法佛教它的宗旨和大前提-不傷害別人,自己也不受到傷害;不傷害別人很容易做到,自己也不受到傷害是很難的事,那麼就需要佛法來幫助你。
  第二個,如何進入到佛法?要具備三多-多看、多聽、多問。所謂「多看」,不管你看任何一部經,要看很多種註解;所謂「多聽」,同一部經,要聽不同的人講;若有了問題,同一個問題不只問一個人,要問不同的人,這樣才能達到多看、多聽、多問。在這三多之下,就可以搜集很多資訊,自己可以去比較、選擇。若只是一本經看一個註解,有了問題,問一個人,你就沒有選擇的餘地,沒有比較的機會;若能多看、多聽、多問則可搜集更多資訊去比較,然後得到你所需要的。
  我說的「三多」,所謂比較、選擇,不是一次的比較、選擇,而是要不斷的比較、選擇;選擇之後,還要把你所選擇的再去比較,再去選擇,最後才能肯定可以幫你化解問題。
  第三個,我們不要一開始學佛,就要固定學一個方法一門深入,了生脫死,不要用這種方式。為什麼?你看台灣這些年來,發起修習彌陀凈土,大家就一窩蜂去念佛,念一念後,聽說學密很好,又一窩蜂去學習。最近,大家說禪最好,一窩蜂又去學禪。不曉得再過一段日子,又要學什麼?為何會有這種現象-人雲亦雲?人家說這個好,就跟著跑,究竟你自己的興趣根器在那裡?自己具備的條件適不適合?八萬四千法門,難道這麼幾個代表一切嗎?
  所以學佛修行,不要一開始就想抓住一個方法,然後一門深入,這不是辦法,還是要多看、多聽、多問,在三多之下,慢慢發現自己喜歡什麼,自己所具備的條件適不適合,如此才能得到實際的效益。否則,依我過去到現在的經驗有很多學佛少年後,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他一直沒有認識清楚,自己的興趣根器究竟在那裡喜歡什麼?自己所具備的條件是否適合?是否相應於這一法門這部經典?其實任何一部經典都有道理方法
  不管我們是從宗教入門以至到佛法修養都要記取一句話「依教如法」-依於佛陀所教(所提出來的方法);「如」是適合於你自己,能相應,沒有缺陷,只有這樣才是如法。否則,只是盲修瞎練,學佛好多年,最後還是煩惱不斷,也很難顯現菩提,何況要談解脫,還涉及到因果關係因緣法則……諸多變數。
  一百分鐘的時間,想要把這麼大的題目,講得很詳細並不容易,只是概要式的把一些現實生活中,人生道路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提醒各位去把握重點。

84.3.27台北國父紀念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