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問答 【佛教】【三皈、五戒、菩薩】 【禮佛、供養、懺悔】 【因緣、因果】【生死、中陰與輪迴、神通】【佛菩薩像】【業的認識】【功德迴向】 佛法問答 【佛教】 客問:經典的結集都在佛陀涅槃之後,而印度是一個不注重歷史的國家,那麼又何以證明經典都是佛說的? 師答:吾人之祖先、歷史諸事,後人並未親自見到,為何我們會相信--佛陀所說的經典在於其實用價值,若無實用價值,對於現實人生沒有幫助,即使是佛說的也沒有用,這才是佛陀所強調的主題重點。假使懷疑經典不是佛說的,也必須要有可靠的資料以為證明,只是那些資料仍是後人所說的,而他們也不是佛陀時代的人,其資料的可靠性也是堪疑的。 客問:佛教始於印度,為何後來佛教在印度不盛行呢? 師答:因在印度主要是婆羅門教,而且根深蒂固。印度早期有十一大學派,佛陀學派是最後才興起的,在佛陀學派之前本來是婆羅門教的天下。 宗教與宗教之間往往都是強調自己,排斥他人,甚至設法使他人消失,這是人為的問題。 其實,現在的印度、尼泊爾還是有人信仰佛教,七十九年我們去印度、尼泊爾朝聖時,據調查統計印度學佛的人數佔百分之六點二,尼泊爾學佛的人數佔百分之八點五,所以,目前在印度並不是完全沒有學佛的人,只因受了婆羅門教的影響,以致於學佛的人口比例較少罷了。 客問:為什麼佛教發源於印度,反而在中國發揚光大,這其中有何道理? 師答:並不是發源於印度,印度就該如何,因印度傳統的宗教是婆羅門教,釋迦牟尼佛發展佛教,就好比中山先生革命的作法,在當時要不是印度王子的身份,他早就被人殺害,這可以從經典文獻紀錄上看到,很多人要害他,幾乎不願意讓他存活。 為什麼傳到中國反而發揚光大了呢? 中國從東晉以後,佛教漸漸發展,到唐代是個鼎盛時期,至宋以後即開始沒落,這是受到唐武宗迫害佛教所致,歷史上三武一宗之亂,對佛教的傷害很大。但為什麼一直都能存在?因中國佛教屬於菩薩的教法,不屬於羅漢或其它相關的教法,它比較大眾化,什麼人都可以學,上至知識分子,下至未受過教育的,經典上提到所謂「三根普被」,所以能夠普及各階層。 反觀印度為什麼到現在幾乎沒有什麼出家人?印度現在有幾個寺院都是中國和尚在照顧;還有極少數在觀光地區看顧、收香油錢,這些錢並不屬於他們,而是交給政府,因為他們的名勝古跡是屬於政府的,與中國大陸一樣。又因婆羅門教的勢力非常的根深蒂固,看看現在回教與印度教之間的衝突就可明白,印度教即是婆羅門教。所以,在印度的環境佛教不容易生根,因為傳統的信仰與勢力影響所致,很多人不太了解這種情形。就像在電視、傳播媒體上看到西藏佛教的一些表現,那其實不是佛教,而是屬於笨教的色彩,是西藏的傳統宗教。 其實中國的佛教,不只是中國式的,而且剛好菩薩法有很多內容,和中國的儒家、民族性、傳統的文化都能結合而不衝突,只是近兩三百年來佛教變質了,成了只有宗教的型態而沒有佛法。 所以現在是末法,只有佛教徒,真正學佛的少。台灣現前的確是佛教徒多,學佛行者太少;做一個佛教徒容易,只是依賴佛法,依賴佛教,希望能保佑、維護我,得到一份利益,如此而已。學佛不是這樣,是要把原來依賴的那種力量自己去修養,達到與之相同的結果,這就比較難。人都是舍難求易,喜歡簡易的事理和法門,因為依賴的心態,所以念佛求往生的人也多。 再看目前幾個佛教國家的狀況,泰、緬的佛教型態已漸漸在變化;至於日、韓、越南這些附近國家的佛教都是從中國傳進,也各有因應時代、環境變革的作法。現今的台灣也有這種跡象,所謂的「萬佛會」,其實都沒有出家人,只是把頭發剃掉、袈裟披上,這種政治利用宗教的方式,畢竟是末法時期的一種亂象,真正一個清凈的佛教徒,或是學佛的人,他並非不關心這個國家社會或人,他只是不參與政治,不以政治的手段表達他的關懷,而是用不同的方法,尤其是以宗教的方式去關心。因為宗教是講求從個人的內心世界去下手,政治的情形不同,必須透過各種不同的作法而完成目標,所以宗教若與政治結合,就會有變質的現象。 客問:高王觀世音經(高王經),據佛學辭典所載:是東魏天平年間,高王時人所感得的觀音經,續高僧傳、法苑珠林分別引之,並謂為觀世音救世經,明僧蓮池卻以此經為偽經。 後學請問老禪師,為什麼蓮池大師以此經為偽經呢?還是編佛學辭典的人弄錯了?真經和偽經又如何分辨呢?對此類問題我們要如何去認識? 師答:佛陀入滅五百年後,對經結集的內容有了部派不同的看法--分為上座部和大眾部。上座部都是比丘,他們認為聲聞乘的經典都是佛親口說的,菩薩乘經典是菩薩所說,不是佛說的。大眾部是在家眾,他們認為佛陀所說包括菩薩經典,唯早期佛陀所說是原始聲聞乘部分,為佛親口說。大眾部認為佛陀說法有幾種方式,有的自說,有的是因什麼而代說;像文殊菩薩經常代佛說,由佛來印可。早期佛陀說的屬於原始佛典,原始佛典也就是聲聞乘的部分,這是對經最早的分別。 傳到中國之後,經有所謂珍貴的說法,是依於上座部和大眾部的爭論而形成的。中國經典到唐代玄奘大師,他探討了一些經論,覺得有問題,所以特別到印度,花十幾年的工夫做研究;可是不管怎麼樣,「經」是沒有真、偽的說法。如果說偽經、假經,通常是指那是人說的,不是佛陀時代佛說的,那不屬於經;就像和尚也沒有真假,和尚就是和尚,那有真假?如果你認為他是出家人,他不懂得佛法,他就是假和尚嗎?不能這么講,說事有真假,這是以人的觀點來說的。經典既然是經典,就沒有真假之分;如果是人所創造出來的,則根本不是經,也無須說是「假經」,要這么去看。那你想高王經該如何去認定? 佛學辭典的資料並不可信,我們的佛學辭典不是中國人編的,丁福保那本佛學辭典也不是丁福保編的,是日本人編的;日本人也不是在日本編的,是日本人到中國來搜集資料,親近中國善知識,把資料整理好後帶回日本編的。各位知道,日本有一部望月佛教大辭典,佛光大辭典便是依之而編的。資料比較可信的是三藏法數、法苑珠林等。 「經」一定是佛陀時代,佛自己說的,或菩薩們所說,佛印可的,都可謂之經,它沒有真、假之說,而後人所為的也不能說是假經。好像六祖壇經,不能叫經,應該說六祖法寶或六祖言行錄。為什麼安上「經」字?我以前常說:中國人就是這么可愛,他一開始就錯,流傳下來,錯久了也就對了;這一點對經認識的知見,希望大家不要弄錯。 經沒有真假,但是中國教界有句話--真經偽懺。為什麼?因為懺在中國曆史上,是皇帝依於某種因緣請善知識、高僧大德,或由善知識依於什麼因緣,將某些經典的法要編為儀軌,這些叫「懺」。懺在中國才有,在印度本來沒有,所以,我們有這種說法--真經偽懺。偽通假,是取「假借」之意,假借經典中的要義或偈語,組合成懺,因此,偽懺不是真假之假意。凡事說真假那是世俗的說法,佛法不涉及真假--相對的分別。 客問:佛陀所遺下的經典,原是供人研究了解,以期明心見性;寺院的早晚課誦中也有經典的誦持,但速度太快,無法明白經意,究其作用意義何在? 師答:研修經典有四種方法:拜經是下下方式,此法大多是不識字者所行,其次是誦經,再提升是看(想)經,最後才是講經。早晚課誦並非修行,而是出家眾回饋施主供養的方法,早課功德是三分之一,晚課功德三分之二。出家人每天能將早晚兩堂課誦做好,則可以少欠,其他所作功德就屬於個人。拜經、誦經雖然不是最好的,但也有其效果。看經、講經是資料的搜集,加以消化後向人介紹自己的心得。 客問:請問師父早晚課時繞佛的意義? 師答:其實,早晚課的繞佛可說有、無意義均可。早晚課是出家人必做之事,像於早晚課中站久了,可以換個姿態或拜或行,此是從一開始至結束配合整堂課誦的變化,讓人不覺得一直是相同的姿態或動作,這是過去高僧大德們,費了多少腦筋與心血而完成的一套東西。所以,早晚課繞佛的真正意義是在變化調整姿勢,沒有其特別意義。 然而,真正的「繞佛」有其特殊意義,它不同於早晚課誦中的繞佛,而是在看見佛像或佛塔時,順時鍾方向繞三遍,再禮拜,這是佛教中的一種禮儀;真正談繞佛一定是繞三圈,然後禮拜。 「繞」的意思是什麼呢?通常我們都說圍繞,譬如:玩游戲時的帶動者或主腦人物,大家一切都是跟隨著他,以他為中心,因此「繞」有尊敬、學習的意思。 客問:罕那衍一詞是何意? 師答:摩訶衍是大法,罕那衍是小法,這隻是個概念,全文應是摩訶衍那、罕那衍那,一般翻譯為大乘、小乘,我並不反對別人怎麼翻,因為已經成了習慣性的翻譯,只是告訴你,摩訶衍是多數人適合的法,而罕那衍則是自我、單獨的一個法,它不是普及性的。 客問:為什麼會有大乘、小乘的說法?如何區分? 師答:我先要糾正「乘」這個字,這個字不能念ㄕㄥˋ,要念ㄔㄥˊ或ㄔㄥˋ,且不管是康熙字典、辭海、辭源,甚至現在的字典都找不出這個字念乘(ㄕㄥˋ),不是念乘(ㄔㄥˋ),就是念乘(ㄔㄥˊ)。為什麼會念乘(ㄕㄥˋ)?在中國江浙地區大部份發音都是念乘(ㄕㄥˋ),它是地方的方言,不要把方言當成普通的念法。比如說,坐船我們講乘(ㄔㄥˊ)船,這是乘載的意思,所以大乘(ㄔㄥˋ)或大乘(ㄔㄥˊ)都可以,它能乘載的力量是多數的就是大,如果乘載的是少數,或以一為單元的話,那就是少。 佛法並沒有大乘、小乘,佛法以修養的道路而有聲聞與菩薩的不同。聲聞行者學的是小法,菩薩行者學的是大法,怎麼說呢?聲聞乘所追求的是獨覺,即自己修養,自己證得而不管別人。成就的原因,在於從聲而聞中得到知見,慢慢依法而舍棄自我,突破自我,不被自我擺布,稱聲聞乘。 菩薩行者因為修行大法,行菩薩道,發菩薩願,除了自己要成就道業外,還願意幫助別人。大法不是以自己作為基礎,而是兼顧自己以外更多的人。佛法不以大乘法或小乘法而分別,只能說有聲聞乘、菩薩乘、天乘、人乘,所謂的大小乘,於佛陀的理念中是自度、度他之法,凡有所分別是後來人為的因素,例如原始佛教屬於小乘,其實不是如此說,因為原始佛典是偏於俱舍和成實的思想,談的是如何我空法有而後達到我、法二者都成空相。可是仍住於空,故只能依於空才能作得了主,要使「有」成空相,須耽著於法,往往先依賴法,才能使我顯空。原始佛典偏於聲聞的成就,可以說不能成就菩薩,因為沒有菩薩法、菩薩道,更沒有菩薩願。 客問:中國、日本及西藏的佛教,目前有何差異? 師答:以中國的佛教而言,目前在台灣所表現的並不是完整性的,只是部分而已。比如強調凈土、密宗、參禪等宗派法門,這些只是佛教中的部分而已。日本的佛教雖是從中國傳過去,可是卻有別於中國的佛教,這源於早期的日本是神道的天下,所以他們的佛教中尚保有神教的色彩。例如:他們的神社裡有神也有佛,只是供佛於大位,供神於偏位,這是其中之一的差異;另一最大的不同點,關係到唐代的鑒真大師,中國的佛教經由他傳揚到日本。今天,在日本的大本山還供奉著鑒真大師之像,就是這個緣故。當時日本神教操縱在祭司手中,為了使佛教能在日本弘傳普及,鑒真大師接引他們學佛、出家,並方便應允他們依照原有的習俗,可以結婚並擁有世俗的一切,以深入社會弘揚佛法。這些祭司雖然也被稱為出家人,可是他們只屬於傳教士;在大本山出家的才是真正的比丘。因此,無形中,日本的佛教形成兩派,一為清凈比丘,另一則為可肉食帶發娶妻。 至於宗派方面,中國佛教分為十大學派;可是,在日本卻有十六大學派,或多或少與其神教色彩有關,再加上他們認為某些經典可以分立,即予以另立學派,如將般若分為三個學派,法華經則另成法華派,日蓮宗則是取法華經的一部分而成立一個宗派。西藏佛教又是另一種景象,喇嘛才是出家人。在西藏是政教合一,由出家人負責管理地方政治,及擔負佛教教務。西藏的老百姓不能夠學喇嘛所學的法,因此,現前來台傳密的仁波切,他們所傳的法,都是教授西藏老百姓的,比如黃財神法。學佛本應棄五欲,財是五欲之首,學黃財神法,無異是增長五欲,這與學佛之本意豈不背道而馳?事實上,西藏喇嘛也不學這種法。統治者為了達到管理老百姓之目的,故依於佛法的方式,教他們學財神法,使生活於貧苦地區的西藏百姓們有個希望;所以這也是統治百姓的方法之一。今天,許多人一窩蜂爭相去學這些藏密,無異是去學做西藏的老百姓。 客問:佛教講不講地理風水? 師答:早期的佛教,即在印度的佛教,於阿含部中也講風水、地理的問題,但用的名詞不同,比如談四大、方位,都在說風水,只是與中國的道教說法不同。在阿含部所講的比較活,不是一個模式,比如中國傳統的說法:今年大利東西,不利南北;明年說不定大利南北,不利東西,年年都是排列式的變化。而佛經里說的不是這種方式,如說地水火風,跟人有密切的關係,因人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風所組成。地水火風以佛教的說法是四大元素,以四大元素而說四大種性的組合,與現實所處的環境地水火風就有關係。像在印度生長的人,成年之後,換個像西伯利亞的那種環境過日子,就很難調和,他的地水火風並沒有變,但已養成習慣性,習慣養成之後,要改變就要調整,於是佛法說到調適,就講和合性,經典中談到和合性,是怎麼去調和,使其不致產生違背或抵抗。 像住家講方位,方位通常以方向來說,在中國比較強調坐北朝南,為什麼?因為冬天北風最冷,如果大門朝著北邊,一到冬天,人要出入就會受不了;如果坐北朝南,剛好夏天東南風、西南風比較多,大門打開,人出入的話,空氣也好,濕度也好,各方面都會比較適合於人。以佛教來說,都是依於所謂四大或方位,也加上些算術方面的數理問題,但與一般看相算命的演算法又不一樣;如阿含經談到數理的問題,絕不說你今年多大,會怎樣,在中國或許會說犯太歲,那是一種排列方式,在經典中談年齡是有一個緩衝,即有空間的年齡,如六歲至八歲、八歲至十二歲、十二歲至十六歲,這之間有一年齡的緩衝,在這個時間會怎樣,應注意什麼,佛教的經典是以這方式談,與中國的道教或民間傳統出入很大。以佛教而言,比較能包容,不否定,也不排斥什麼,能夠表現自己的一面,並且不反對別人怎麼樣。 客問:卍字的標誌有兩種不同的寫法,那一種比較正確? 師答:這是正反的關係,正當的寫應為卍,如寫 的話,的確是錯了,比如寫卍在玻璃上面,正面看是卍,把玻璃翻過來,還是看得見,但已經看反了而成 。卍字的本意象徵*輪,探討卍字的來源,原是一個輪相,像個輪子一樣的輪相,早期船上使用的舵,就是一個輪子,是用幾塊木頭組合起來,順著右轉。為什麼要稱為卍字呢?以萬法歸一的法來說,看這卍就是「一」的組合,這「一」的組合,不是單一,所以說萬法歸一,那一歸何處?萬是由於「一」慢慢累積而成,故說佛法無二法,佛門無二門,即是講「一」。 客問:經律論三藏,在內涵上有何差別? 師答:凡是經都是佛陀說的,此「佛說」中包括有佛陀親口所說,也有菩薩們代替他說的,然後證明與他說的是一樣。凡是經典里提出的都是些道理方法,經過佛陀自己實際的體驗,得到證明後,有組織、有系統,就像是「徑」一般,指出道路、門徑。論就是佛弟子--有菩薩、羅漢,那些成就者或修學者,依據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修證後,發表他們的心得,所以「論」就是佛弟子的心得報告。「律」是由佛陀慢慢建立起來,內容關係到行止威儀,規范行為之可做與不可做。緣起於佛陀在世時,察知弟子的言行舉止,發現有什麼過犯、不善之處,逐一立起條律,並非他事先成立一套戒律,然後告訴弟子該如何做。 佛陀說經,最早是關於四聖諦理,從苦集滅道的宣說,提升到二諦圓融的境界,慢慢發展到各方面,愈來愈廣,是依於體證之後,舉一反三是從他的體驗里,所涉及的關係很多,層面愈益發揮廣大,層次也漸入深奧。這個發展,學術界研究經典者有些也有錯誤的看法,以為釋迦牟尼佛成道當初境界也不高,看他講的經,也是從實際生活中慢慢修行而漸漸提高的,其實不是如此。最初在傳布教理時,接近的人並不是很多,又各式各樣的人都有,所以先對一些願意接受他的,但不一定能夠真正了解佛法的對象宣導,剛開始這么說,開頭是少部分的人,漸漸地層面就擴大了,層次亦慢慢提高,他說經是以這種方式表現的,針對各種不同的根器、對象而說不同的法。例如有四十、六十、八十華嚴經,其實這三種經的對象都不一樣。有人說,這隻是字多字少的問題,或認為是版本的不同,事實上是對經典深入的問題,究竟探討了多少?理解、把握了多少? 我出家修行這么久,對經典所述義理之信念從來沒有動搖過,如果我沒有從中得到好處,面對花花世界,充滿各種誘惑的緣境,你們想可能會如何?有時愈是深入佛陀經典,你愈會發覺佛陀的智慧不可思議!真是明妙圓覺!就看你本身契應了多少?所以說你學會多少,知道多少,就能得多少!在佛陀的理念里,多少不是問題,你都會得到某種結果,如聲聞從三向到結果的羅漢,就是從二十七賢位慢慢提升;像菩薩從初地到十地,都是成就的結果。只要去修學,一定會得到一種結果,不會說我學了又怎樣? 因此,也有人問我:成佛了又怎麼樣?我問他所想的成佛是什麼?如果只是把握在「成佛了,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這點上,我說:那你根本不可能!因他只是把佛定位在相上面,並不了解佛是覺悟的意思。人因為不覺悟,才會出問題;能覺悟,就沒有問題了。沒有問題之後,過的是什麼日子,自己應該很清楚!為什麼你會過得這么苦惱?而有的人為什麼可以過得那麼灑脫?又有人經歷許多好與不好,可見人的變化是多麼的復雜。事實上人如果只是看破、放下、自在,那隻是個口號,要真正能做到,有了問題隨即可以化解,才是真正的自在,這種化解也是解脫。 客問:大陸叢林制度與僧團教育,這四十年來是不是有改變?最近有所改革,這對大陸叢林制度與僧團教育有什麼幫助? 師答:現在大陸以出家人來講,編制人事的機構是公安局,每個月有所謂的工資及糧食,都由公安局發配。有兩種出家人:一種是上下班的,管寺院的行政工作事務;一種是住在寺院,管早晚課、念經,所謂「修行辦道」,已經成為樣板,沒有叢林制度可言。至於佛學院的教育,成為佛學院學生有幾個條件:第一,年齡在四十歲以下;第二,必須高中畢業;第三,要求絕對的身體健康;此外身家調查要不屬於黑五類或犯過罪的。目前我所知道的幾個佛學院沒有師資、沒有佛學概論書籍,現在所教的呢?梵唄一定要學,也教中國文學,並注重語文辯論的能力(八十二年)。再談我那時期,大的叢林有沙彌園,依照年齡分班,通常四齡左右為一階段,比如六至十歲,十至十四歲,各編為班次,教育方式也不同,幾乎什麼都要學,沙彌園只是叢林管理及教育體制的一部分。寺院有不同的堂口,像念佛堂、禪堂......等各式各樣的教育、共修的一些專門場所,有各種設置。 叢林都是大寺院,一天五堂功課,早課、午供、晚課外,還有在早課至午供之間、午休之後至晚課之前的一堂功課。這五堂功課包含唱念及開示、共修等問題在內,比如繞完佛要靜坐,要止觀或講開示。生活飲食方面非常清淡,初一、十五才有豆腐可吃。穿的方面,沒有一件上衣或褲子是同一顏色的,因為是信徒布施的布,不是寺院有多少人就給多少布,而是他有布就拿來送給寺院,寺院依人數的多少分配,能分一尺就分一尺,等布夠了才拼起來做衣服,所以不可能同一顏色。住的方面,往往有人願意在禪堂打坐,不願意到自己的寮房睡覺,大家有很強的道業競爭心。而寺院的教授師也經常介紹一些高僧大德的行誼、修行過程、為人處事以及慈悲心與智慧的培養,讓人感覺必須要學習那些人,但絕不會拿他的思想觀念及心得作為宣揚,因為我們是學佛,是以佛陀的道理方法來弘教,很少以宣揚某人作為主題,只是以一些善知識及有成就者作為榜樣而已,從這些方面,我們就可以去作個比較了。 客問:釋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相,其中有些很奇怪,譬如舌可抵眉架、廣長舌相等。又何謂「廣長舌相」? 師答:是說舌可以抵到鼻尖,而不是到眉架,要有這個概念。所謂「廣長舌相」,廣長舌不是舌頭很長,而是說他道理說得很好,不要把它當做舌頭很長,那就變成長舌男、長舌婦了。它是依於佛陀的八十隨好相來說。這里是說舌頭本來是辨味的,酸甜苦辣是舌頭在辨別,在佛法是屬於根的認識。 為什麼講長舌呢?嘴是講話的器官,包括齒、舌、喉、聲帶等整個發音系統。為何說廣長舌呢?我們知道普度眾生、弘法利生,它的面積很廣闊,且是長遠的作法,即是要從事法的弘傳,要不分階級、不分身分、以普及性、廣泛性,而且是長久持續的作法。廣長舌要長久不厭的去做,只廣不長也不行,因為佛法絕不是講幾堂課就能讓人得到好處。它是要點點滴滴,慢慢累積,要長久的耕耘才能顯現效果,所以佛陀的廣長舌相主要是以弘法而言。 客問:為什麼佛陀有那麼多奇怪的相? 師答:我們看現在的演藝人員,男孩子要帥,女孩子要漂亮,釋迦牟尼佛究竟長得怎麼樣,誰也沒有見過,你們看看那些羅漢、菩薩,像六祖惠能大師長得很難看,像我也長得很難看,不要太在意這些。我們知道朱元璋長得很難看,在相法上有句話形容他是五嶽朝天,因此,不要太在意這些相。 客問:佛陀從脅下出生,生下來就走幾步,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些依常理判斷應該是不可能的事。 師答:用很簡單的方式解釋一下,你們看經典有沒有注意到,釋迦牟尼佛的母親,生他的時侯,是在一個花園裡面,右手攀無憂樹而生,不是右手攀無憂樹從胳子窩里冒出來的,千萬不要搞錯了。但是有些註解本子,加上從右脅而生,我沒有意見。至於說釋迦牟尼佛生下來就可以走路,你還忘了說七步蓮花呢,這個「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個「我」字,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我」,而是眾生的任何一個「我」,為什麼呢?因為「我」要做好就會好,「我」要做壞就會壞,這個「我」,不是釋迦牟尼佛講他那個「我」,如果釋迦牟尼佛講的是他那個「我」,那我絕不當和尚。 客問:佛教中之規矩法則是否均由禪堂中來? 師答:在台灣許多出家人都不知道所謂的小廟、祖庭、本山是何意義?因為,在台灣沒有真正的叢林,也沒有真正叢林中的禪堂,這些都只能在禪堂中才學得到,一切的規矩法則都是由禪堂中來;如在大陸開戒時,戒場的引禮師,不僅僅是五夏學戒,必須要做過知客,住過禪堂,才有資格擔任引禮,否則種種規矩法則,行、住、坐、卧自己都不會,要如何承擔教導之職,必須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都要會,方能當引禮師,新戒們懂不懂規矩法則,乃是引禮師之責,而得戒和尚於因果,不是好背負的,責任非常大,此人得不得戒,在乎得戒和尚,而持戒清不清凈就在乎羯磨和尚和教授和尚。 客問:請問藏傳的佛教跟漢地的佛教有何差別? 師答:一點差別都沒有,只是表現的文字和發音不一樣,譬如說喇嘛,其實喇嘛就是出家人,不是說藏傳的都是密嗎?你聽不懂的都是密,聽懂了就不是密了,這不是開玩笑。我曾在一個大學演講的時候說過,台灣這么喜歡這些聽不懂的,我要到原住民裡面,找個最少數的民族,年紀最大的,找一位懂得真正原住民的語言,甚至某種言語現在幾乎沒有了,如果找到這么一個人,不說他是從山上請下來的,我說這是大法王、活佛,然後帶著他,叫他念兩句誰都聽不懂的,連翻譯的人都找不到,一定可以騙很多人,聽不懂的就是密。但,密法就不是這么解釋了,密法是什麼?是「真實的語言」,真真實實的語言,那才叫做「咒語」,稱為「真言」,否則的話只是說「密」,看不見的是密,聽不到的也是密,你不能了解的都是密,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 客問:佛教不是不燒冥紙嗎?菩提寺為什麼還燒往生錢? 師答:佛教不燒冥紙這些東西,而菩提寺燒往生錢是為了隨緣,用往生錢代替冥紙,真正在於往生錢上的往生咒及所持念的往生咒。又如抽簽、問卦也是一種隨緣的做法,為了給人方便,在不知如何做或有所取捨時,抽個簽、問個卦可以使你安心,任何一支簽在我看都不是壞簽,只看人如何去解釋,所以它是個安心法門。 客問:釋迦牟尼佛的道理方法那麼好,為什麼還有許多人不信,甚至排斥? 師答:我們現在先不談釋迦牟尼佛。先看一個問題:佛教徒看上帝,上帝是誰?連定位都沒有;又如道教、神教里有玄真上帝......許多上帝,基督教肯定只有一個上帝,他們肯定上帝是神,中國傳統宗教稱這些上帝也都是神,而且「神愛世人」,只是言語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假設過去的祖先有光榮的一面,但其中也有一、二代是不好的,能不能因此否定那是最好的?這是人的分別。 釋迦牟尼佛是完成究竟圓滿覺悟的成就,是沒有缺失的人,可是並不會人人因此都去依附他、相信他。如釋迦牟尼佛在成佛後,為什麼有人想毒害他、殺他、謀刺他?這跟他的好、不好沒有關係,而是關係到當時的環境,因為最早在印度,佛陀教派於十二大學派中排名最後,早期從婆羅門教派起有十一大教派,裡面找不到佛陀教派。後期佛陀看到印度的環境及許多社會現象,人心 佛法問答 【三皈、五戒、菩薩】 客問:請問皈依有沒有護法神? 師答:要護什麼法?如果以佛教的戒律來講,皈依三寶,只是成為佛弟子而已,如想要得到利益,必須要受五戒,每一個戒條有五個戒神,可以維護我們的戒體;五戒中能守一戒,不管任何一戒,就有五個戒神可以維護戒體;此中,是以五個成為一系統,這系統是針對著戒律而來,不要當成護法神。 客問:沒有皈依三寶而念佛,或虔誠念大悲咒,有否好處? 師答:沒有皈依三寶而念佛,也可以念,但不是佛弟子修行。不能談它是否有好處,但可以確定沒有壞處;一定要皈依三寶才稱為佛弟子,以他的心情來念佛是絕對不相同的,因為佛弟子之虔敬較能與佛相應。比如,社會上做善事人很多,但以佛弟子的立場做善事,則感受不同,因為他知道什麼是無相布施,什麼是三輪體空,但是一位三寶弟子要如何親近三寶(佛、法、僧)?此乃指依法不依人,讓它成為一種力量,這是我們要去認識及了解的問題。 客問:老禪師曾說在家人皈依之後,每天仍須作皈依,請問應該如何自作皈依?聽說皈依三寶以後,若每天早晚沒有作三皈依,四十九天以後,皈依就已經消失了? 師答:在家學佛的居士,每天早晨自己一定要靜下心來作皈依,念三次「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即可,晚上不要作,縱使夾雜著妄想雜念也無所謂,因為皈依是祈求,不是功德,目的是皈依而已。一天不作就一天遠離皈依,若是四十九天,那還得了。類似平常我們說讀書人,三日不讀書,就會面目可憎,真正說作皈依,乃是每天早晨自己都要作皈依,這樣才不會失去皈依。 客問:家中沒有佛堂,如何每天作三皈依? 師答:只要心裡清凈,提起正念即可,即使站立床邊亦可,但不能在廁所作三皈依。 在家人作三皈依一定要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才可。 出家眾念「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此為早晚課誦領導天神、鬼神及每個「自我」,使其跟著一起來皈依,意義不同。 另有些人以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來皈依,或者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這都不可以,未依教如法。 客問:請問師父,每天早晨作皈依,要不要燒香、禮拜?為什麼晚上不要作皈依?若早上沒有作,晚上可以作嗎? 師答:燒香、禮拜乃屬供養,皈依是自己得皈依;燒了三柱香,頂禮三拜,這是香供養、禮供養,而於香、禮供養之間,最簡單濃縮起來的就是心供養;如果早上燒香、頂禮三拜來不及,也可以站在佛像面前,合掌念三遍皈依,然後再問訊即可,不一定非燒香、禮拜不可,可是皈依一定要作。皈依一天作一次就可以,不可以晚上作皈依,為什麼呢?下午以後都是鬼神皈依,我們是人怎能皈依,所以作皈依一定要早上。 客問:我來菩提寺跟師父學大悲法,可是那時候尚未皈依師父,這有沒有關係? 師答:過去已經皈依,本身就算皈依了,我並非說有沒有在本寺作皈依,而是說有沒有皈依過三寶。我為什麼說要皈依三寶才可以學呢?理由很簡單,佛法是教佛弟子,若對方不是三寶弟子,而欲學習佛法,即變成盜法。 其實,這種要求還是為了幫助不皈依的人,因為既然想學佛法,又不願意成為三寶弟子,於理、法是說不通的;若不想做為佛弟子,那學佛法幹什麼?佛法是教佛弟子的。 客問:以前我皈依過,但中間這段時間,並沒有每天作皈依,是否已失去皈依? 師答:不知者無罪,現在知道了就不能再錯。 客問:我們都是忠實信徒,已皈依三寶應該不會失去人身? 師答:不一定,要如法依教方有可能。切莫以為皈依三寶即不墮入三惡道,不如法、不依教都有可能墮入;如果善事陰德做的多,福報大,沒有迴向給一切眾生,則可能到天道享福。所以想要保住人身,應將所做的一切功德迴向,分散給別人,不要自己保有,如此到天道的機會就會減少了。 客問:每天早上皈依三寶時,心中應如何觀想?僧是自己的皈依師父嗎? 師答:心裡一定要想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以及釋迦牟尼佛所建立起來的僧伽。僧,不一定是皈依師父,而是所有的出家人,因為「僧」是指凡依釋迦牟尼佛建立起的制度而出家的比丘,他們顯現的即是僧寶相。以皈依來說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某個人,因為皈是皈投,依是依止,皈依僧寶,所有的僧伽都是師,可是不一定每位師父都在你身邊,離你很近;所以我們通常說,你的依止師是那一位,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指你經常親近的那位師父,也就是你的依止師,而皈依是皈依三寶,是以釋迦牟尼佛為佛寶,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道理為法寶,依釋迦牟尼佛所建立起的僧團制度,而顯僧相的為僧寶。 客問:想深入佛法是不是一定要皈依三寶? 師答:如果只是想研究佛學,當成一種學術研究,那不必皈依。如果是想依佛法來修養自己,就像入學先要註冊一樣,想接受老師的教誨,就必須皈依了。 客問:常於公寓的郵筒中,抽取他人的廣告海報,及路邊放置書報、雜誌或衣服,未經物主同意而取者或擅取回家,是否犯盜戒? 師答:公寓里每戶都有放郵件的信箱,別人的廣告海報還是不要動,如果這份廣告,你的郵筒沒有放,那你又想看,就現場看一看,再放回去,不要拿走,這么做比較好,因為那是給那個郵筒的主人的。 目前在台灣有很多地方,設有箱子,供人把舊衣服放進去,像這種衣服你最好不要去拿,那有專門的機構回收,經過整理,然後轉贈給貧窮需要的人,屬於這種的你千萬不要拿。如果是店鋪、走廊,或者是公共場所,擺有架子,放有書、雜誌......等,本來就是讓人家拿去看的,那沒有關係;我們還是要分辨一下,什麼是可以做的。 客問:請問喝酒對一個有修養的人來說,是不是不會起分別? 師答:所謂有修養,就是有這方面的知識經驗。一個有修養的人,他對酒所起的分別是將它當成藥拿來治病!並不是說有修養的人喝了酒,其分別就不同。其實,喝酒在戒律上屬遮戒,為什麼?因為喝了酒,會使自己的智慧被遮住了,結果因醉酒而控制不了自己,造作許多錯誤行為。因此,並不是說有修養、有智慧的人就可以喝酒,而是在必要時,可以拿來當葯治療病痛。 客問:墮胎是否為殺生? 師答:依十二因緣論(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要到識神進入母體才有生命,故在識神未進入之前,不可謂殺生。例如:當孕婦會嘔吐時,可說識神已進入。若是自然流產或是意外流產,皆不可謂是殺生。 客問:受五戒,初一、十五可要誦戒? 師答:受五戒毋須布薩,因為至多五句,怎麼誦呢?必然是繁雜而不易記憶的,才需一再復習。如菩薩戒十重四十八輕,經中說「月半」即十五誦,初一不是月半。 客問:如果已受三皈五戒,破戒了怎麼補救? 師答:戒不能說破不破,只能講違反了戒,戒是不能補的,因為它不是網,也不是陶瓷做的碗,只能說重受。你這問題的重點在於--戒應先去學習,自覺能做得到,可以求受五戒,而後才能守。否則一個從事屠宰業的人,他怎麼受不殺生戒? 如果違反了戒,自覺做不到,就到佛前懺悔、舍戒,如果自認還能持守,那麼還可去重受。五戒里若只能做得到一個戒,也可以只受一條,其他做不到的先慢慢學,以後看自己的能力,再求受戒。 客問:受過菩薩戒的在家居士,如果是做生意買賣,要如何做到不犯戒? 師答:受菩薩戒是個人修養的提升,所謂的菩薩戒是受五戒的菩薩戒,還是十重四十八輕的菩薩戒,這差別很大;如果只是五戒的菩薩戒,就沒有太嚴的規定;如果受了十重四十八輕的菩薩戒,依梵網經來受戒的話,一個月要八天時間持八關齋戒,像出家人一樣過日子,如果只受五戒的話,只要在五戒限制之下都不成問題。 至於談到做生意,可能有關殺生的問題;或做買賣難免成本不是很高,利潤卻很高,是不是有欺騙行為?或東西品質並不是真正這么好,可是並不是自己做的,廠商本是如此,廣告也這么說,該怎麼辦?諸如此類,有許多顧慮。 再說現實的生活中,不能因為學佛,就都否定它;要從多方面去解釋問題,比較復雜,只能說,如從未開始做而現在涉及到殺生,當然要盡量避免,如已做了很久且關係到殺生,而自己又受了戒,就不要再做殺生的行為。倒有一個建議,也是一點取巧的方式,如自己受了戒,本身就不要參與,總之家裡其他的人也在做嘛!他們沒有受過戒,但並不是鼓勵他們去做,因為已經做了那麼久了,總不能因為你現在學佛,就要一下子改變,沒那麼容易。若是其他一些買賣上、利潤上的問題,及一些言語上的問題,則不要忘了做生意是將本求利,如果不想賺錢,開始就不要做,這是個必然的現實問題。 客問:受菩薩戒或是五戒後,要向皈依師父謝戒,是何意義? 師答:因為皈依師父的幫助與允許,方得受戒,因之才能得戒,故受戒回來後應要謝戒。受戒必須要做得到受持,受而不能持,反而會更加苦惱。 客問:在家居士受菩薩戒後,應如何把握菩薩戒的戒行? 師答:這問題應該受戒時,由傳授菩薩戒的師父講解。我平常不太喜歡講戒律的問題,因我講菩薩戒,必須在座的都受過菩薩戒,我才能講菩薩戒。而且菩薩戒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三皈五戒,第二階段為增上戒,即梵網經中所說。例如講三皈五戒,必須大家都受過三皈五戒,也就是只能高不能低,如講三皈五戒,受過菩薩戒法的也可以聽;講菩薩戒法時,受三皈五戒的就不能聽,如根本未受三皈依,更不能聽,所以我平常不隨便講戒,因根據律部有太多的要求。 例如,跟出家弟子講戒,跟比丘講,比丘尼就不能聽;跟比丘尼講,沙彌尼就不能聽;同樣,跟比丘講,沙彌也不準聽;因為戒是你現在授什麼,就講什麼,是要你守本分,否則,就是說「過人法」,佛陀特彆強調不可以說過人法。 除了戒律外,比如要跟大家講修行辦道的事,因先從人的立場談起,所謂從人乘思想談起,使你突破人而能超越凡俗,如果已入菩薩道,則應說菩薩法,令你認識菩薩行者應具的修養;否則,都是說過人法,因此,開口說法,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違法,甚至謗佛謗法,那是要下拔舌地獄的,什麼是拔舌地獄?就是死了以後,入地獄中,把舌頭拉得長長的,以代替耕田的犁。 客問:八關齋戒和過午不食的意義何在?學佛的人應如何去做? 師答:八關齋戒法是受菩薩戒同時要受的齋戒法,而這菩薩戒法是十重四十八輕的菩薩戒,不是三皈五戒的菩薩戒法。按照八關齋戒法,每月要過八天與出家人一樣的生活,但不一定要連續,因現前是工商業時代,不可能有連續八天的假期。八關齋戒法里並不談過午不食,其實佛教的律部中也沒有這個名詞,只有日中一食或非時食這兩個名詞。日中一食是正中午吃一頓;非時食是不應該吃的時候去吃。晨午兩頓是正當的飲食,午後之食則是不正當的飲食,這些才是律部里的要求。 戒律中也未要求出家要日中一食,只有修頭陀行,也就是修苦行的人才日中一食。中國寺院因出家人要工作,所以早晨也吃;晨午兩餐對出家人而言是受供養,但以平常在家人來講並沒有規定,除非受了八關齋戒。一個修行辦道的人,究竟要怎樣飲食比較好?我的看法是出家若配合環境於晨午兩餐接受供養,而做到不非時食就很理想。在家則不同,不能以飲食為要求成為辦道的方式,不吃飯不是修行。如果以健康之道來說,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才是維護之道。如以學佛的經驗說,晚上最好不吃。一個喜歡打坐的人晚上吃得太多,打坐不衛生,因晚上氣血弱,吃得太飽,除了要負擔腸胃消化的運動量外,我們還要用功,這樣對身體不太好。 客問:有人已發願吃素,可是因生病必須吃葷,可以嗎?有沒有罪? 師答:若是為了治病,沒有關係,佛陀從來不以法官自居,何罪之有!發願要發能做到的,做不到的不要發,否則易成妄語。 客問:請問師父,吃素可不可以吃蛋? 師答:不能說可不可以吃蛋,吃素不是持齋,佛法中說不肉食,重點在不可以殺生。你可能會說蛋不一定有生命,其實凡物無不有生命的,故青菜蘿卜也都有生命。佛法中說生命有兩種,乃有情類和非情類。所謂有情類,就是可以直覺具有情感作用的,比方說他會掙扎、會流淚、會流血、會痛苦等情感的表現,叫做有情類。非情類不是說沒有情感反應,而是人不能直接感受到其情感反應的眾生稱之為非情類。所以說青菜蘿卜也是有生命,只是我們感受不到其情感反應而已。 所以,不要太在乎什麼東西能不能吃;畢竟斷肉食是個很高的境界。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先吃三不凈肉、五不凈肉、七不凈肉等,這些基本的條件,以什麼為標準呢?像不是我自己親手殺的,不是我叫別人為我殺的,我沒有親眼看到、親耳聽到,也不是專門為我而殺的,在這五種條件之下的都可以吃。具備這五種條件,市場里到處都有,尤其是超級市場,也不要在「會犯罪、會造業」上面著想。要了解,超級市場把東西都弄得好好的,他絕不會說,我是為了佛教徒而殺的,用不著鑽牛角尖。 我並不是反對吃素,真正要說的是:吃素與持齋是不一樣的。素食很簡單,就是不吃動物性的東西,所吃的都是植物類,這就是素食。齋,是一種法,比如八關齋戒法,它是有要求的,不殺生並不是持齋。我一直這么說,不要太過於在意什麼東西可不可以吃,想做什麼事,一定要考量自己的環境許不許可,要顧及到家人、旁人、當事人,各種不同的環境都要考量。我說一句話,大家聽了可能會感到很奇怪,如果今天有個出家人要吃魚吃肉,他吃五不凈肉、七不凈肉,我也不會反對,也不會說他錯了;只能說他的境界、他的修養還沒有達到某種地步,而不能說錯了。 修養是慢慢累積起來的,不是一蹴可及的;可是,不能去鼓勵他吃。因此,你問我可不可以吃蛋,我也不能回答你可以或不可以,這么做我就變成法官,成了裁判了,也是不對的,我只能把道理分析給你們聽,畢竟我一直在這里跟大家分析道理。所以若問能不能吃,並沒有什麼能不能,可不可以,自己可以選擇,我只把事情的利害和它的道理告訴你。 客問:如果現職是軍人,受菩薩戒之後,有時任務特殊,如演習之類,因體力不足而無法持過午不食,怎麼辦? 師答:菩薩戒不要隨便受,做不到就不要受。曾有人問:「我受了菩薩戒,結果不能守,環境不許可,怎麼辦?」只有一個辦法,誰給你授戒,就去找誰;因為戒不能隨便授。通常學佛者,先受三皈依就可以了,然後學戒,如學習五戒,則看自己能受多少,一條一條的去受,不一定非到戒壇做個樣子,結果回來做不到,這都是知見上的錯誤。佛陀教我們學佛是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來,受戒是為了自己修養的提升,如環境不許可,怎麼提升呢?就變成了知法犯法。 客問:我以前不了解佛教,也不了解道教,但有信心拜佛,因此而去受戒,之後未曾再穿過海青、披衣,披衣放久了褪色,覺得穿出去不好看,就把它丟掉。現在慢慢深入佛法,心中有一困惑,我把披衣丟掉,會不會有什麼因果? 師答:沒有關係,不過勸你不妨於現在有點概念之後,最好去重受戒,因為過去在完全不知道的情形下受戒,對你而言沒有幫助,現在知道了些,乾脆重受戒,已過去的事不要管它,像披衣丟掉了,也不要去管它,因為你不知道嘛!而現在對佛法有一點認識,也產生歡喜心了,怎麼辦?這時候再去受在家戒的話,可能對你幫助會更大。 通常我比較贊成先皈依三寶,不要馬上受戒,先學戒;學即是對戒先有一些認識,自己試著去做,看能做到什麼程度。如果認為自己的環境還做不到,乾脆暫時不要受戒;認為自己的環境的確可以做到了,自己也願意去做,再受戒,那才是真正的受戒。學是學著去做,受就是能做了,授予戒之後,就守著它,不去破壞它,受戒是這個意思。 客問:我是一位種花者,面對花的病蟲害,如果不灑農藥,花的品質不好;噴農藥的話,於佛教的殺戒又有違背,請問師父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做到不傷害? 師答:其實不只是種花、種蔬菜,種什麼都一樣,重點在:我們應該抱持什麼心態去面對。因為佛法是講究一念之間,也就是說在你的意念中起什麼樣的想法。比如說:所謂病蟲害,如果等到它發生了再去噴葯,其實已經來不及了;因這產品本身已經受到傷害,當還沒有發生病蟲之前,先噴葯做預防的話,這種殺生的方式就不一樣。我們曉得,噴葯它有一定的維護時間,在預防的時間未過期時,再去噴第二次,不是同樣可以達到目的嗎?這是方法跟意念的問題。 萬一遇到需噴葯才能挽救,在這情形下去做,的確還是有殺生的行為;但這時你能夠用一種無可奈何的心態去面對,就已經擁有慈悲心了。畢竟我們是人,活在人的世界,於佛法上總難免有很多,一下做不到的事,如果那麼容易做得到,就不會有「殺生」的問題。 我講過「殺生」的問題,大家知道養樂多,它是種活性菌的產品,都是生命;只是它屬於非情類。所謂非情類,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事實上它還是生命;不也是拿生命當營養嗎?其實有很多生命,它都是細菌,只是有好的細菌、也有不好的細菌。當然我們說害蟲、益蟲,或者一些生物,最要緊的是,我們盡量不要使自己感受得到--我們在對付它,好像是一種殘忍。其實可以用另一種觀念去看它,改變一些方法去做,這樣的話,至少你已經盡心了。千萬不要說「老師父」說沒關係,我就這么做,那就錯了。 我們要有一份慈悲心,因為人活在世界上,總是要生存,要生存難免或多或少會有些事情跟佛法有所違背,可以一步一步慢慢的去改進。 像台灣有信徒開漁業公司,而且他的漁船是萬頓級,這殺生如何說?可是話說回來,你現在叫他把漁船賣了也沒人要,難道要他把船擺在那裡讓他爛掉嗎?從另外一種角度去想,他一條漁船不僅全家要維持生活,還造就了多少人的就業機會,幫助多少家庭維持生計。也許有人會問:一定要這么做才對嗎?沒有別的方法嗎?這情形是可以慢慢去改變的,並不是一下子就要他一定要怎麼做;因此,真正的問題是在我們的內心世界,要有一份慈悲心;唯有將這慈悲心慢慢地培養起來。 佛法問答 【禮佛、供養、懺悔】 客問:如何在現世百般困擾中修得福德和智慧?修得福慧雙修? 師答:修福就是供養功德,供養不只是拿鈔票才叫供養,所謂供養,對父母也是供養,如果對三寶供養,通常談的是四事供養,就是吃的、穿的、用的以及醫葯,想要種福田,不是一般人講的拿鈔票就是種福田,那王永慶隨便拿個一、二億簡單得很,錢買不到福田。 在這里講個小故事,釋迦牟尼佛有一天說法,說完了很多人供養他,最後有一個小女孩跪在那裡沒有走,其他人都走了,釋迦牟尼佛就問她:「你怎麼不走呢?」她說:「我很慚愧,因為家裡很貧窮,我想供養佛,可是沒有錢。」佛陀說:「有心就好了」,小女孩說:「我是用了心」,於是她就拿出七顆白石頭,一點瑕疵都沒有,她花了很久的時間找到這七顆石頭,她說:「這是我唯一的心意,不知道這樣能不能算供養?」佛陀為了這件事,特別講了很多道理稱贊這個女孩,就是在說裡面的那份心,所以我常說不要勉強去做功德。 以前我講過一個例子,假使你一家有五口,只有你一個人賺錢,一個月賺五萬元,要用什麼方式去看這五萬元呢?因為你的另一半跟兒女,是你應該付起責任的,這五萬元,你真正能處理的就只有一萬元的權利,何況這一萬元必須要扣掉你的衣食住行,假使想做功德,譬如說你做五千元功德,或者五百元功德,不妨開個家庭會議,問問他們,說你想供養或做一份功德,假使其他的四個,有一個不贊成,那這個五百或五千元,只能動用四千元或四百元,因為他那份,你不能代表他拿來供養或布施,因為他沒有那份心,即使供養等於沒有供養,可是有很多人都有「我賺錢,我愛怎麼用就怎麼用」的想法。其實學佛菩薩是講平等心的,不要以為是我賺的錢,愛怎麼用就怎麼用,要曉得你和另一半以及孩子,本來就是一體的。 客問:出家人有「不捉持金錢戒」,在家人若想供養金錢,怎樣做才如法? 師答:將戒條文字濃縮成這種說法,本就不恰當,加上解釋上的錯誤,才會造成這樣的顧慮。「捉持」乃抓住不放,不是說不能接觸、經手金錢。有人誤解戒律,強調自己戒行嚴謹,「我從不捉持金錢」,但叫旁人代他收受。其實,自作、教他作、見作隨喜,仍是造作。 於出家人而言,當一份供養接到手中,意念中想到的是什麼?何以許多老修行,當人家頂禮、供養,總趕忙說:「頂禮佛」、「供養三寶」?只此表現還不夠,受之後又怎麼處理?信施供養是他們付出心血所得,施者自有一分功德,於受者而言又憑什麼承受?所謂「受了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昔日行腳連喝個水,也得擔心消受信施的問題,即使是河溝的水,也要感謝國土恩。或許有人會說:「您也講道理方法幫助我們啊!」絕不可以交換的方式視之,否則成了交易行為,等於在出賣佛法了。 客問:請師父談談供養和布施的問題。 師答:供養是有特定的對象,必須具有能力代表三寶,能代表佛宣法,饒益眾生的;而布施則是普遍性的,沒有特定對象。在台灣密宗特彆強調供養,這是違背佛陀的說法,大家都知道阿羅漢,中文翻譯為應供,所謂「應供」,就是依其修養的程度,應該接受人天供養。可見要接受供養,必須有條件,也就是憑什麼受供養,受供養的人,能否將你的供養發揮其價值?如果不能,那就變成在幫他造業,這種供養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有的人可能會認為反正供養就有功德,管他是否有其內涵,如果純為功德而供養,那去做社會救濟也有些功德!所以,說供養一定有其內涵,必須有能力代表三寶,能代佛宣法,饒益眾生的,才可接受供養。 客問:拜佛時如果沒有佛像,那拜什麼? 師答:「拜」是崇敬的意思,拜佛就是崇敬佛陀,是一種法門,所以崇拜、追求、嚮往的是覺悟,懂得這個道理,就不會沒佛像時,不知拜什麼。 客問:供花可不可以用不開花的綠色植物? 師答:其實用綠竹、萬年青等那不是供佛,而是調整房間內的空氣和濕度。供花的目的,最早應是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天女們散花,她們散的是花瓣,不是整朵花。在中國講的是鮮花,新鮮的、開著的才是,這是中國傳統的說法,傳統如此,就不要去違背它。其實不管做些什麼,只要不是不太乾淨、不太禮貌,少許改變,並不是問題。也有人曾問我:蕃茄、芭樂能不能供佛?可否供佛是在於你的家人、親朋、來往的人會不會講閑話,不然就照供不誤,否則就不要,在大陸不曾聽說過這個問題,這是我的一種看法。 客問:水不是指供茶?供佛為什麼不要用生水? 師答:水就是清水,一般說供佛不要用生水,要用燒開的水,是白開水,不能用放茶葉的茶水,因為它是茶,不是水。 因人喝水都不喝生水,那尊敬佛也就不供生水。供佛、拜佛最要緊的是一份心,因此,早上供水,把水供上,燒香禮拜,拜完後馬上就可以把水收起來倒掉。中午供養後或供水果後,也是拜完就收走,千萬不要一直擺在那裡,要知道拜佛、供佛在一份供養心,供養完了,當然要收起來。 客問:有人說:早晚在佛前燒香是一種功德,晚上隨便燒香會把鬼神引來,所以最好不要燒。是這樣子的嗎? 師答:道教說香是訊香,香一點就會有訊息。供佛最好的是香、花、水、果。香通常講究清香,也就是清淡,所以選擇香愈細愈短的愈好,並不限制那種型式的香,也不是香非三根不可,所謂「心香一柱」,一根香也是一柱香,在於你的意念中是否有佛、法、僧?插香是說明尊敬三寶、供養三寶。尤其在都市的房子內,空間不大,空氣不好,應講究走入佛堂,頭腦會愈清新才對。 花最好是鮮花,人造花是裝飾品不是供佛的。真正鮮花是種在花盆裡連根帶梗的。鮮就是活著的,用花瓶插花,隔一夜,水就會發臭,種在花盆的不會臭且供得久,而寺院的插花是隨緣隨俗。水是講清凈的水,果是鮮果。所謂「四果」是指香、花、水、果,不是指買四種水果,但傳統如此,久了錯的也變對了,我們不要特彆強調什麼,我只不過是告訴你們一些知見而已。 客問:常在市面上看到小卡片上寫著諸佛、菩薩的聖誕日,且強調在某個時刻禮某位佛可滅無量罪,此說可信嗎? 師答:這種說法是不可信的,佛法講究修養,不能只是依賴,釋迦牟尼佛也不能依賴;業,自己造作自己承受;道,也是自己修養自己承受。智慧,刀火不能傷之,是別人搶不走的;倘若擁有了智慧(依闍那、般若而言),就什麼問題都能化解了。學佛就是學智慧,只要不斷去修養,智慧只會增加,不會減少。有了智慧就能得到覺悟,而達到學佛的目的。 客問:請介紹有關點燈的饒益性? 師答:談供養,如供養三寶,不是以色身而言,而是就法身來講:有佛的、法的、僧的法身,即是精神內涵。供養通常是以香、花、水、果、燈為主,尤其是燈,過去是點油燈或蠟燭,現在因為用電方便,且點油燈、蠟燭時空氣也不好,所以改點電燈。不管點什麼,燈的作用是照明,我們人處在娑婆世界,往往是隨業在轉,處於無明的狀態下,供養燈求得的是光明,此光明不是燈的光而是智慧之光,所以說供養燈主要是求智慧,這才是它的饒益性。 燈,不限於什麼樣式,只要能照見都可以,所以寺院中有光明燈、塔燈,和正月初一到十五所點的燈籠等。尤其是正月期間,像正月初九日是民間所謂天公的生日,即有供天的意義。初一是彌勒菩薩的聖誕;很多寺院在春節時禮拜千佛和梁皇懺,這裡面有許多的佛菩薩,所以從初一到十五,點燈主要是供養這些諸佛菩薩等,因此大家若要點燈,可以選擇在拜千佛、梁皇期間,祈願福慧增長。 客問:朝山從子時開始,是否象徵什麼意義? 師答:不是從什麼時間開始拜的問題,而是為了計算時間;因為人數比較多,所以時間即提早,如果人數少,時間就較晚,像有一次菩提寺朝山只有一百多人,幾乎三點多才開始拜,端看人數的多寡,沒有時間的限制。 客問:請師父介紹朝山的意義。 師答:真正朝山是兩種山,一是祖師山,即宗派祖師發跡的地方,也就是他成為一代祖師、弘揚宗風的地方,像惠能大師為禪宗的六祖,曹溪南華寺就成為代表地等。另一個是朝四大菩薩山,並非像現在有些人誤解的,只要有寺院,就可舉辦朝山。通常朝山,目的在朝禮佛菩薩,不是指朝禮某個人,因為這層意義,所以有一份無量功德。比如我們看朝山時,從某個地方開始,拜到山上去,這是學佛者平常很少有機會去做的事,而且也是一件做起來很辛苦的事。在台灣朝山,有時候晚上開始拜,到第二天參加早課時間為止,在大陸朝山就不一樣了。大家都知道虛雲老和尚,他從南方發願要朝北方的五台山,預定花三年時間,天天這樣拜,當然像這類特殊的例子並不多。不過,一般道場都很少在近距離拜,幾乎要在遠一點如三、五天,或十天半個月等,比較長的距離。像以前我們在天岳山,從山下拜到山上的三寶殿,起碼要十五天。而天岳山過去有位祖師叫本晝禪師,他也是一代大師,所以去朝山的人就很多。 還有一點要提醒的,朝山還包括有還願的作用在內,譬如有的求子女,有的為了父母身體不好、生病,祈求病癒而延年益壽等,就在廟里發願,如果願滿了得到所需要的,就會去朝山,可能一個月、兩個月不一定,就從家裡拜起一直到山上,這叫還願朝山。還有件大家不太熟悉的事,這些還願朝山的人,往往到達寺院後,他並不是拜完就算了,可能會發心去做三年或五年比較辛苦的工作。所以在大叢林里一般講廚房裡煮飯、種菜、打柴、挑水等部分的工作,很多都是由一些還願的人發心在那裡做三、五年,待習慣之後,即使時間已到,他也不回去,就這樣出了家。 客問:請問師父,朝山能夠消業障,那麼拜懺也能消業障嗎? 師答:誰說朝山可以消業障?好像我沒有講過這個話,在經典上面沒有這種要求,這都是中國祖師爺搞出來的東西,朝山是還願,為父親母親還願,希望父母身體健康、或者有病希望能早一點好、希望父母長命百歲,做兒女的盡一份孝心去朝山,如果去朝山是為自己,不要去受那個罪,不如讓自己提起正念,做一點正正當當的事。 至於禮懺可不可以消業障?多少佛教徒做錯了事,就往佛前一跪懺悔,懺悔完了拜三拜,所謂懺悔得安樂,把那些罪通通交給釋迦牟尼佛,這叫做懺悔嗎?要了解懺悔什麼意思,懺是檢討、悔是改錯,禮懺就是這種意思。可能你會說上面不都是佛菩薩的名號嗎?可是你忘了,裡面還有很多文字,比如說無始所做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不都在念這些嗎?這不都是檢討?檢討自己不好的,改進嘛,好的使它更好,禮懺的目的如果一定要指望它能消災、消業,我告訴你最好不要去拜,你已經有所執著了,當在念或拜的時候,滿腦袋瓜都是妄想雜念,不清凈了。 客問:七月的「中元普度」與「盂蘭盆會」有什麼不同? 師答:七月中元普度是中國的民間風俗,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