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見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一 1 序分

佛說十善道經》講記一(1)
——改變人生命運的秘笈

【原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

爾時世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而心無色,不可見取,但是虛妄諸法集起,畢竟無主、無我我所。雖各隨業,所現不同,而實於中無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議,自性如幻。智者知已,應修善業,以是所生蘊、處、界等,皆悉端正,見者無厭。」

講 記

一、序分

首先我們講這部經典名字——《佛說十善道經》。我們一看題目,就知道這部經典所講的內容十善業道,那麼十善內容大家都很熟悉啦,因為有人都已經讀出來了:身三業、口四業、意三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是身體三種行為;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口四業;然後是意三業,不貪、不嗔、不痴,這十種是屬於善的行為,所以叫十善業。你說我一輩子都做好事,如果十善你都不清楚,你怎麼說你一輩子老是做善事的。業是什麼呢?業就是行為,事實也就是相當於種下了的種子十善業道,道是什麼?道就是原理。這一經典就是闡述十種善的行為的原理,所以叫十善業道。為什麼叫佛說呢?因為這一經典佛說的,並不是所有的經典都是佛說的,比如說有《維摩詰所說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等,《維摩詰所說經》說法的主要法主是維摩詰居士,《地藏菩薩本願經》說法的主要法主是地藏菩薩雖不佛說的,但是佛默認的。比如說佛在這裡,而你在這說,那肯定是佛認可的。而這部十善道經》就是佛說的。

經是什麼意思呢?經翻譯成中文,又叫契經。契就是上契佛理、下契眾機,就是相應、符合的意思。所以叫契理、契機。佛講法非常重視因根施教,觀機逗教。大家一定要注意,佛每講一部經典的時候,你不要注意他講的內容你還看他講法對象你看他是對誰說的,對不同的講法對象所講的內容是不一樣的。他對菩薩所說經典與對羅漢所說經典內容是不一樣的。如果講的法不對機的話,即使是再圓滿教法,也一樣不能推行的。這裡我們把名字、經題給大家簡單講一下。

再把譯者簡單講一下。佛法是從印度傳來的,是梵文,那麼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中文,就是有一些了不起的翻譯家翻譯過來的,比如著名的玄奘法師還有鳩摩羅什法師等。那麼翻譯《佛說十善道經的人是誰呢?是於闐三藏法師實叉難陀,於闐就是現在的新疆,什麼叫三藏法師呢?法師這個詞兒其實不能隨便稱的,其實法師是很尊貴的稱呼。三藏是指的經、律、論三藏,精通經、律、論三藏這樣的法師才能稱為三藏法師三藏法師實際上是非了不起的,我們平常修學佛法,能夠精通一兩部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可是這位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對佛法經、律、論三藏都能夠精通,可以說知識智慧不可思議。關於三藏法師實叉難陀不多做介紹了。

所有經典都有序分。首先,所有的經典前面會有個字「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

「如是我聞」是什麼意思呢?「如是」很簡單——就是這樣的。也就是指的《十善道經》。「我聞」是指的什麼?「我」指的是阿難佛教經典是結集而來的,所有的經典結集的時候,都是阿難口授的,因為阿難多聞第一,他的記憶力特別好,一聽過後就不會再忘。「如是我聞」,就是這樣子,我阿難這樣聽到的。

然後是「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一時,就是曾經在某一個時候。在那個時候,因為佛講的經典不要說是公元多少多少年,它一時是曾經有這麼一個時候,這是舉行法會時間,舉行法會有一個規定的時間。這個一時就表示曾經有那麼一個時候,就是指佛宣說佛法時間。那麼為什麼大家看到基本上每一部佛經,都說是一時或者是爾時,「爾時世尊食時」——《金剛經》里這樣講的,往往佛經里頭都沒有個具體的時間,這裡有很多原因了。首先就是印度人一些習慣的特點,印度人很注重這種邏輯上的思考,他注重對真理的探討,但是印度人的時間觀念很差,不太注重時間觀念印度人非常尊重玄奘法師,因為印度的歷史有不少都是根據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找出來的,玄奘法師做了記錄。中國人對時間這一點比較看重,但印度人這方面比較模糊。曾經有一印度哲學家這麼講過,如果沒有玄奘法師印度的歷史就是黑暗的,可以說玄奘法師照亮了印度黑暗歷史。這是首先第一點,印度人的時間觀念都比較淡薄。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佛法是超越了時空真理,佛在講《妙法蓮華經》的時候一入定過了四十小劫。一個小劫就是幾百萬年上千萬年,一入定四十小劫過去了釋迦牟尼佛才活了八十歲,他怎麼講《法華經》時一入定,過了四十小劫,這怎麼回事啊?大家能明白嗎?在《維摩詰經》里頭講過,維摩詰居士在他的房間里頭一丈見方的一個房子,他把不動佛土挪到這個房間里頭來了不動佛土實際上像西方極樂世界一樣大,結果不動佛土也沒有變小,他的房間也沒有變大,他怎麼挪進來的?所以這件事不可思議的,超越了時空的限制。我們為什麼有礙呢?因為我們有分別,高矮胖瘦,香臭美醜。所以這個「一時」有多重原因,這裡我們就不多講了。

首先說法者——法主,就是法會的主講是佛。佛是福慧兩足尊,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象徵,是徹底覺悟宇宙人生真理聖人。佛在娑竭羅龍宮,娑竭羅龍宮就是講經的地點。像我們今天,怎樣描述在這裡講經呢? 2009年10月21日晚上7點,寬見法師廣德佛教協會,和廣德四眾弟子廣德居士在一起,學習《十善道經》。得有時間地點,然後是誰講——法主,還有聽眾

這次佛講經說法地點不在人間也不天上,而是在龍宮。《地藏菩薩本願經》在哪裡講的?忉利天宮。有時候在人間說法,有時候在天上說法,有時候到龍宮說法釋迦牟尼佛教眾生的教化範圍真是非常廣啊。然後是「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是和誰在一起,聽眾是誰很重要。我們這裡的聽眾是以居士為主,所以和以出家人為主不一樣,講法對象不一樣。《地藏菩薩本願經》主要是為誰講的?為佛母摩耶夫人講的。這裡聽法的對象則是「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這是介紹給參加這次法會聽眾聽眾大約有兩大類型,一個是比丘,一個是菩薩——比丘眾,菩薩眾,當然在龍宮說法肯定還有龍王。首先是比丘眾。我們一般說有四眾弟子出家男眾、出家女眾、在家男眾、在家女眾,那麼我們要是說廣一點,說七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出家就有五眾,在家有二眾——優婆塞、優婆夷。

首先最高的出家眾就是比丘了,或者是比丘尼比丘受持戒律很多,二百五十戒啊,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所以受持三壇具足大戒事實上非常不容易的。此外還有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菩薩梵語就是菩提薩埵,簡稱菩薩。翻譯成漢語就是覺有情,裡面有兩層意思,一層是覺悟有情菩薩覺悟有情,我們是什麼有情呢?我們是沒有覺悟有情。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覺悟有情,使有情覺悟的意思。一說到菩薩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非常遙遠啊,認為菩薩會在天上飛的,放著光……其實菩薩一直離我們很近,你看我們互相有時候稱某某菩薩,有時候說受菩薩戒,受了菩薩你是不是就是菩薩了啊?廣義上來講你算是啦,如果你受的真的是清凈菩薩戒的話。其實菩薩有多種,有五十二個階次,像觀音菩薩大勢菩薩這屬於等覺菩薩,甚至是古佛再來示現成等覺菩薩的;像我們受了菩薩戒了、新發心菩薩,或者說是明智菩薩。只要是菩薩,也是這樣子過來的。所以說如果一個人受菩薩戒,最重要內容是發菩提心。所以菩薩最重要的是菩提心戒。大乘菩薩其中第一條就是發菩提心,專門有講發菩提心的經典,比如說《入菩薩行論》。因為發菩提心可以說是佛法核心大乘佛法核心就是菩提心,所以你能掌握菩提心,你就掌握了成佛方法。以上把這次法會召開的時間地點、主講者還有聽眾做一個介紹,就是序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