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悟法師:《摩訶止觀》導讀

摩訶止觀》導讀

台山國清寺  月悟

  眾所周知,天台宗作為中國佛教第一個大乘宗派,以教(教理)觀(實修)雙美著稱於世。天台典籍浩如煙海,主要的就有數百種,-根本典籍則是天台大部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摩訶止觀》(又名《圓頓止觀》);欲深入研修天台宗,不可不讀的天台聖典。天台宗就教義理論與修行實踐,分判教相門與觀心門,全稱教門、觀門,簡稱教觀,為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統一。《法華文句》、《法華玄義》二部,主說教相門,傍及觀心門;《摩訶止觀》主說觀心門,傍及教相門。此三大部皆是天台智者大師(538~597)自大蘇妙悟、華頂降魔實證諸法實相而流出的文字般若由其得意弟子章安尊者(561~632)私記,並將其中的《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於隋開皇十七年(597)八月(智者大師圓寂前三個月),敬呈智者大師鑒定通過。
  《摩訶止觀》是智者大師成熟代表作,系天台觀門的極致;自隋開皇四年(594)四月二十六日起,至一夏(九旬)結束,講於荊州玉泉寺。
  《摩訶止觀》十卷(以下引文僅註明卷數),洋洋二十萬言;隋大業元年(605)問世之後,盛傳至今,且普及至日本韓國,顯示其不朽的生命力。智者大師曾為俗兄陳鋮撰<小止觀》一卷,又稱《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或名《童蒙止觀》,對《摩訶止觀》中所講的內容,大致都撮要敘述,實為《摩訶止觀》的節本。因為,《小止觀》的前五章相當於《摩訶止觀》的第六方便章,《小止觀》的次四章相當於《摩訶止觀》的第七正觀章,《小止觀》的「證果第十」章所述「三止三觀」與《摩訶止觀》的中心思想「一心三觀」、「圓融三諦」一致,所以,誠如《小止觀》元照序文所說,《小止觀》「實大部之梗概,人道之樞機」。故古來天台祖師大德勸人研修止觀,皆主張從《小止觀人手,然後深入《摩訶止觀》。
  《摩訶止觀》卷一至「略說緣起竟」,以章安尊者的本人口吻說出,為序分。卷二至卷十,為正宗分;總開十章,即大意,釋名、體相、攝法、偏圓、方便、正觀、果報、起教、旨歸。此十章的後三章(果報、起教、旨歸),雖未宣說,其義卻於大意章「五略」中後三略(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所明,為流通分。
  卷一至「略說緣起竟」,指明天止觀的祖承、付法、引證與示說;提出最早的天台四祖說,即高祖龍樹菩薩(西土第十三祖)、二祖慧文禪師、三祖慧思禪師、四祖智者大師;由於智者大師天台教觀的集大成者、實際創始人,並且以其大蘇、華頂二次妙悟的殊勝資糧,在不違釋迦一代時教根本精神的前提下,融會了中國人特有的儒道思想、理解方式與實修體驗,標誌著佛教中國化的艱巨工程已經形成,因此「此之止觀」雖親承如來一代聖教,卻是「智者,說己心中所行法門」。故被譽為「東土小釋迦」,誠當之無愧!卷一說:「天台(智者大師)傳南嶽(慧思禪師)三種止觀,一、漸次,二、不定,三、圓頓。皆是大乘,俱緣實相,同名止觀。漸,則初淺後深,如彼梯階;不定,前後更互,如金剛寶置之日中;圓頓,初後不二,如通者騰空」天台止觀留下四本:漸次止觀。在金陵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為三十卷,章安治定為十卷,即《釋禪波羅密》;不定止觀,即陳尚書令毛喜請大師出,今《六妙門》一卷;圓頓止觀,整個佛教的最高觀法,即一心三觀,指《摩訶止觀)十卷;小止觀,留《小止觀)一卷。此三種止觀依序為初淺後深、淺深不定、初後不二的觀法,皆是趨人實相的大乘止觀。在因謂之止觀,在果謂之定慧、寂照、明靜,名稱不同,意義一致。此三止觀,普攝群機;乃智者大師,為三根性(下、中,上)說三法門(漸次、不定、圓頓),並引三譬喻(登梯、寶置、騰空)而廣說的勝妙法門。如何實修漸次止觀?此法猶如登梯由低而高,先持戒修善;次修禪定、無漏;復修菩薩道;後漸觀實相,止二邊偏,止觀雙修,定慧力等,即止而觀,即觀而止,圓融不二,又了了分明,能見佛性,住大涅槃。如何實修不定止觀?非初觀實相,亦非次第由淺而深,乃前後互更圓融的觀法。如置金剛寶於日中,其色彩、現象不定。此為無別階位,隨眾生根機而作淺深、漸頓不定等法,以成實相之觀。如何實修圓頓止觀?指初發菩提心即觀實相,觀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隨舉一法當體即實相印。故苦道即是解脫道,無苦可舍;煩惱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無道可修;生死涅槃,無滅可證。猶如神通之騰虛空,初緣實相而解行並頓。此系以法性寂然修四種三昧,行八正道,雖有初後,然實無二無別,故得開佛知見,得無生忍。一言以蔽之,天台止觀融攝整個佛法代表一切佛法。從最高修法而言?天台圓頓止觀凈土念佛圓頓法門(理一心不亂),禪宗正法眼藏,皆體現了一乘圓教的根本精神!
  卷一下半部分至卷二全文,智者大師講第一章「大意」,略說《摩訶止觀大意故稱「五略」,即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由「五略」而「十廣」(十章),其結構之廣博、精緻;教觀之完備、充實,令人驚嘆不已!「發大心」是前五章的旨趣;「修大行」是方便、正觀二章及四種三昧的略講;「後三略」則是「後三章」的綱領,「果報」乃「證真果」,「起教」為「化他」,「旨歸」是「涅架秘藏」。卷一說:「雲何發大心?眾生昏倒:不自覺知,勸令醒悟,上求下化。雲何行大行?雖復發心,望路不動,永無達期,勸牢強精進,行四種三昧雲何感大果?雖不求梵天梵天自應,稱揚妙報,慰悅其心雲何裂大網?種種經論,開人眼目,而執此疑彼,是一非諸,聞雪謂冷,乃至聞鶴謂動,今融通經論,解結出籠。雲何歸大處?法無始終,法無通塞,若知法界法界無始終,無通塞,豁然大朗,無礙自在生起五略,顯於十廣。」智者大師強調欲成就止觀二法,發心至為重要。若發邪心,修正法正法亦邪;若發大心,修邪法,邪法亦正。卷一「發大心」:「此菩提心,有大功德。舉要言之,此心即具一切菩薩功德,能成三世無上正覺。若解此心,任運達於止觀;無發無礙即是觀,其性寂滅即是止;止觀菩提菩提止觀。」欲登妙位,非行不階;行法眾多,略言其四;即四種三昧,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智者大師於卷二「修大行」詳細闡述了四種三昧的行法,依據《文殊般若經》、《文殊般若經》、《般舟三昧經》、《大方等陀羅尼經》、《妙法蓮華經》、《大品般若經》等佛經,而有所增益,並結合自己的實踐體驗,特別突出了念佛法門,為天台宗的後繼者大力倡導「台凈結合」開了先河。智者大師靈山聖眾之一,或本或跡,皆不可思議;為悲憫後世眾生,示居五品(圓教觀行即佛),示生極樂凈土。其真實用意,乃是令教觀不深者,求生極樂凈土,可保一生了辦無失;亦令修凈土者,兼習教觀,可增益品位。因之,印光大師贊曰:「智祖(智者大師)示生示位之大恩大德,雖粉身碎骨,也難報萬分之一也。」天台四種三昧,具有人手方便、見效快、可操作性的特點,可謂智者大師「說己心中所行法門」的具體表現。
  卷三「釋名」、「體相」、「攝法」、「偏圓」,全卷共講四章;止觀總持,具足一切佛法,或體.或相或偏或圓,無不賅攝。卷四專講「二十五方便」(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調五事、行五法),方便者,眾緣和合,以能和合成因,亦能和合取果;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卷五至卷十,專講「正觀」章,為《摩訶止觀)的核心部分。
  藏、通、別教皆修十乘觀法,然皆善巧方便之說;唯圓教方論正修十乘觀法。此十法,即能因至果成就觀法。卷五以下,對「十法」有詳盡闡發。十法之中,第一、觀不思議境為上根人而設;若尚未成功或中根者,進而修第二、發真正菩提心,第三、善巧安心止觀,第四、破法遍,第五、識通塞,第六、三十七道品調適,第七、對治助開;至於下根者,則更修第八、知位次,第九、能安忍,第十、無法愛(又稱離法愛),但最後亦須修備具足十種觀法,證人圓教真實之位。為對治魔障,卷八以下,又有十境(陰人、煩惱病患、業相、魔事、禪定、諸見、上慢、二乘、菩薩)三障(報障、煩惱障、業障)四魔(陰、煩惱、死、天)之說。最後一一皆成圓妙三諦,無有圓頓,更過於此。
  卷三智者大師列出老子道德經》、莊子《逍遙游》;卷六,認為五戒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是一致的;卷八,認為「若止心丹田(道家養生術)」,可以治病。很顯然,智者大師援儒、道人佛,並列為人天教學之中,對傳統儒道文化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極大地豐富了佛教人天乘的內涵,這是智者大師中國佛教一大貢獻,亦是中國佛教區別於印度佛教,但根本精神不變的主要原因中國佛教向來以「農禪並重」為優良傳統,這也不同於印度佛教,都可以根據《五分律》的「隨方毗尼」,與《妙法蓮華經》的「會三歸一」思想,來加以說明了。不過,智者大師特彆強調,若於儒、道等世法滯步不前,不能出三界火宅,故卷六指出:「世法葯非畢竟治。屈步移足,雖垂盡三有,當復退還。」
  《摩訶止觀》於「一夏敷揚,二時慈霪,雖樂說不窮,方至見境(諸見境),*輪停轉,後分(後三境)弗宣」(引自「卷一」),但後三境(上慢、二乘、菩薩),在諸卷中皆有提示。上慢境,如禪定境中明。二乘境,菩薩境,即藏、通教二乘,藏、通、別教菩薩,如體相、攝法、偏圓等章及諸見境中可思議等文所明。因此,天台九祖荊溪湛然大師(711~782),在他為詮解《摩訶止觀》,而撰著的代表作《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中,總結道:「其文雖闕,其義已足,夏終告息,托緣停止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