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看見,世間上許多受人景仰的偉大人物,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近代的高僧大德,如弘一大師、太虛大師,乃至當代國內的一誠長老、傳印長老;香港的覺光長老、永惺長老;台灣的星雲大師、惟覺長老等,他們一生之中皆創造出一番事業,可說是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這與他們自身所具備的非凡品質有著密切的關係;與眾不同的品質對於世間和出世間事業的成辦,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但無論世間事業抑或出世間事業,其成敗的因素都是眾多而綜合的;若要成功必須因緣具足,如智慧的程度、能力的強弱、基礎的奠定、福德的深厚、強健的身體、善緣的廣結、無間的勤勞,凡此種種都是成功的助緣。但是除了這些以外,勤奮與堅持卻是最大的關鍵,成功的秘訣在於能否鍥而不捨,努力以赴,堅持到底。
世間上最簡單的事情,如果不能堅持到底,最終都是不會成功的;相反地,最困難的事情,只要能堅持到底,亦必有成功的時候。所以成功的秘訣其實很簡單,就是努力與堅持;可是真正能成功的人卻少之又少;為什麼?原因就在於大多數人都急於求成,無法默默耕耘,不斷努力,只願付出,不求回報,堅持到底。
試看西方三聖的塑像,阿彌陀佛是坐著的,而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是站著的,這都是表法:阿彌陀佛坐著不動,表示一切法的本性是不生不滅,不動不變,不來不去的。而兩位菩薩站著,表示佛菩薩為了利益眾生,一剎那也沒有休息;利益眾生的事業一剎那也沒有停止。
據佛經所載:一次,阿難向佛陀請問道:「我們應該怎樣精勤努力呢?」佛陀回答說:「在這世間上,人們憑著辛勤的努力而獲得財富。一個人要像螞蟻一樣,專志無二的工作,更要效法蜜蜂辛勤工作的精神,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和樂、富裕、安康的世界。」
又一次,佛陀在舍衛國祇樹點孤獨園,告訴諸比丘們 :「譬如農夫按時耕耘,隨順時節下種,隨順時節灌溉,這就是善於耕作的農夫。農夫只問耕耘,不會希求今日耕作,今日即得花果成熟可以收成。因為農夫知道,既已下種,種子入地,就會隨順時節因緣生長,使果實漸趨成熟長大。」(《雜阿含經.八三九經》)
俗諺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句話是絕對正確的:只要我們肯努力、肯吃苦,就必然會得到理想的結果。我們付出多少就會得到多少,這是必然的因果道理。一個勤勞的農夫,一定要在春天時下田撒種插秧,細心看顧秧苗;到了夏天時又勤於除草、施肥,使得秧苗能日漸成長;經過了春耕夏耘,到了秋天時,就能在稻田裡看到隨風飄揚的黃金稻穗。這時全年的辛勤就有了代價與酬報。
我們都知道,愛迪生是世界公認的發明家,連他這樣的天才都說:「一分天才,九十九分努力。」更何況我們是平凡的人哩!從古至今想要成就一番功業的人,總會遭遇許多折磨,經歷千錘百練,方得以功成名就;正如《莊子.逍遙遊》中所說:「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水若積聚得不夠深厚,就沒有力量可以載得起龐大的船隻;同理,人若不經過磨難與考驗的試煉,而累積足夠的能力,又怎能承擔起更大的責任,開創出更大的事業?
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青春有志須勤學」;因此,對於凡夫而言,想要在學佛之路上有所成就,不斷磨礪自我的身心,提升自我的修養、內涵與人格,尤顯得特別重要。須知光陰有限,學問無窮,勤勞是收獲的基礎,付出是得到的前提;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獎狀,勛章只會頒授給精進不懈的人;所以,身為佛弟子的我們,是否希望自已的人生能取得累累的碩果呢?請努力地耕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