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三心總攝於深心
一、三心總攝於深心
《觀無量壽經》也說到三心,這是重點: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好像有三個心,而且各不一樣。可是通通包含在深心裡面,一個深心就具足三心了。
(《凈土三經一論大意》之《觀無量壽經》大意 一○三-一○四頁)
二、至誠心--內外一致的心
首先說「至誠心」:至誠就是真實的意思,善導大師說:「至者真也,誠者實也。」所以至誠心就是真實心。
那麼什麼叫做真實心呢?也就是說我們內心真實地信受彌陀的救度,這是真實的;我們口中稱念這一句名號,也是發自內心地、實在地稱名,不是表面上做給人家看的。表面上讓人家知道我在念佛,我在信佛,我想生極樂世界,可內心卻不是真正信阿彌陀佛,要求生極樂世界的,這樣就不是真實了。
所以,信佛、念佛,相信有極樂、有彌陀,這都是發自內心的,這樣內外一致就是真實。
(《凈土三經一論大意》之《觀無量壽經》大意 一○四-一○五頁)
三、深心--深信的心
「深心」:善導大師解釋深心就是「深信的心」。
1.機法兩種深信
深信什麼呢?
第一、信機:深信自己是罪惡深重的凡夫,有心修行,無力修行。不僅今生今世不能解脫,無力解脫,而且盡未來際,也不能解脫,無有出離之緣。這種眾生,一想到這里時,真的趴在地上嚎啕大哭啊!因為無有出離之緣嘛。無有出離之緣豈不是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一直地在娑婆世界輪迴?
那人身難得,豈不是都要墮落三惡道呢?所以一想到這一點,那種不可形容的恐懼呀,就會襲上心頭的,一定的!深信這一點,就是深信我們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善導大師說到深信「機」。宗教名詞的這個「機」就是指我們的根性、根機。)
第二個內涵就是深信「法」,也就是彌陀的救度。彌陀的第十八願說:乃至十念稱我名號的人,都必定使他往生極樂世界;稱我名號的人不能往生,我就不能成佛。依靠彌陀的本願,必定能夠往生,這個就是法深信。
前面深信「機」,機是罪惡深重的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這種眾生也可以說是五逆、十惡、謗法、犯四重、闡提的眾生。如果不是這種眾生,就有出離之緣,就不是無出離之緣啦,那這一種無有出離之緣,五逆、十惡、謗法、闡提的眾生,不管他對彌陀的本願了解的深、了解的淺,他只要稱念彌陀名號,就必能往生,這一種就是機法兩種深信。
2.兩種深信入一向專稱
那麼如果以剛剛所講的,釋迦牟尼佛付囑阿難流通下去的「持無量壽佛名」,以及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來講,都沒有談到信跟不信的,而只是說「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那豈不是你信、疑到了稱名那裡,比如說信也有深淺,疑也有種種,這一切都不管,你只要稱名必能往生,豈不是信也在裡面了?所以《觀無量壽經》的歸結就是在「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就是《觀無量壽經》的大意。
(《凈土三經一論大意》之《觀無量壽經》大意 一○五-一○七頁)
「迴向發願心」:簡單講就是厭離娑婆,欣生極樂。也就是說,對娑婆不留戀,甚至厭倦它,因為它讓我們造罪造業,受苦受難,我們還會喜歡它嗎?而且釋迦牟尼佛說這娑婆世界就是三界火宅,火在燒的房屋,我們怎麼會喜歡呢?所以厭倦娑婆。極樂世界那麼庄嚴、殊勝、清凈、安樂,我們怎麼不想去呢?何況極樂世界是彌陀為我們建設的,是我們的家,戶長是我們,每個人都是極樂世界的戶長。回到自己的家,非常自然的啦;今天上班去,一到下班時間,自自然然回到自己家裡邊,迴向發願心就是這個樣子。在娑婆世界所作的不管是善啊、惡啊,任何功德都是想到極樂世界去的,不會認為我的這些功德能使我再度為人,或者上生天堂,都不會這么想,都是迴向發願,願往生極樂世界。
這三心都在深心裡邊,知道自己不能脫離六道;知道這種不能脫離六道的眾生,只要稱名念佛,必定往生極樂世界,都在這一念的信心裡面。
(《凈土三經一論大意》之《觀無量壽經》大意 一○七-一○八頁)
《往生論注》還有一個扼要的地方,就是下卷開頭「贊嘆門」舉出修行的現象,有如實修行、有不如實修行。
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然有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而不滿所願者,何者?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
雲何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
又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余念間故」。
剛剛講,凈土法門「非修不修」--不是講修行的,講稱名。「稱名」比一般修行,既容易又超越。
曇鸞祖師在這里說: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能夠破除我們的無明,能夠滿足我們的願望。但是有一種人,現在已經在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可是無明並沒有破除,他的願望也沒有達成,這是什麼原因呢?他在這里就有解說,我們先來解釋無明跟滿願。
我們的無明有兩種:一種是「痴無明」,一種是「疑無明」。痴無明就是貪、瞋、痴各種煩惱,這個叫做無明。一切的無明都涵蓋在痴無明裡面。另一種就是疑無明,疑無明是指懷疑阿彌陀佛的救度,就叫做疑無明。總的來講就是貪、瞋、痴的一切無明,別的來講就是疑無明。那麼,只要懷疑阿彌陀佛的這個疑無明破除,也就是只要信受彌陀救度的話,即使貪、瞋、痴無明還存在,也沒有妨礙。因為往生到極樂世界,貪、瞋、痴三毒煩惱一定斷除。
所以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能夠破除我們的無明,是最先破除我們的疑無明。只要疑無明一破,貪、瞋、痴煩惱到時一定會破,所以先破疑無明,而且主要破的就是疑無明。
以凈土法門來講,嚴重的無明不是貪、瞋、痴,而是疑。因為我們懷疑彌陀的救度,使得我們繼續在這三界六道裡面造罪業、受苦報。有了輪迴,只要是當人,就會去造十惡,又是弱肉強食。這樣講起來,不是懷疑阿彌陀佛的這個「疑無明」的罪業,比殺人、放火、五逆、謗法的罪業還重嗎?所以,懷疑阿彌陀佛的救度,懷疑佛智、不信救度,罪業比殺人放火都重。因為由於懷疑而不能往生,而繼續輪迴;輪迴就有機會去造十惡五逆謗法了,任何的罪業都可能造了。「疑」--懷疑彌陀的救度,是一切罪中最大的罪。
「滿願」,願也有「總」和「別」。「總」,就是我們人生的願望非常的多,又要這個,又要那個;又希望那樣,又希望這樣,願望很多。「別」來講,就是願生極樂世界,這個願生之「願」。
其他的願雖然多,只要願生極樂世界這個願滿足的話,其他的願也就能達到。因為只怕不成佛,不愁成佛而不能滿願的。成了佛,就有智慧、有神通,能夠如意自在、千變萬化,應以何身救度,便能夠顯現何身而為說法。所以滿願先滿往生的願。這往生的願是一切願的根本,只要這個「願」滿足了,其他的願就能夠滿足。
六、為何稱名,不滿所願
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能夠破我們的無明,能滿足我們的願,可是還有稱名的人無明還沒有破除,而願望還沒有滿足,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1.不如實稱名
曇鸞大師就總地加以解釋說,我們雖稱名,可是這種稱名不是如實地稱名--只要有疑心,就不是如實地稱名。如果具足信心的話,那就是如實的稱名。
2.二不知
這一句名號既然能夠破除我們的疑心,使我們起信;一起信,往生的希望就達到了。可是為什麼不能破我們的這個「疑」,使我們起信呢?是由於我們不知道阿彌陀佛祂本身就是實相身、為物身。也就是不知道這一句名號的原理,來龍去脈,生起本末。如果能知道的話,這個「疑」就會破除,就會得到信心。
實相身,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報身,成佛之身。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個實相身就是阿彌陀佛已經成佛自利之身。自己已經成佛了,這個叫實相身。如果還沒成佛的話,祂還是菩薩。既然還是菩薩,我們就不能滿願斷疑了。如果是成佛,我們往生就能夠達到、滿足了。為什麼呢?往生的資糧、往生的功德、往生的地方,都在祂成佛這一句名號上啊!所以一旦祂成了佛,是實相身的話,那名號就出現,那名號的本身就是我們的信。名號的顯現就能破除我們的疑。所以說實相身是彌陀自利之身,也就是「設我得佛」的那一種已取正覺的「正覺」。
為物身。物,就是眾生,為物身就是救度眾生之身,是利他之身。阿彌陀佛本身的存在就是要救度十方的眾生,而且能夠救度十方眾生。如果不能救度十方眾生,根本不能成佛;祂既然成佛,就能夠救度十方眾生。
我們由於不明白阿彌陀佛已經成為這一實相身之佛、為物身之佛,所以我們的疑心不能破除。這是從佛來講的;從自己來講,是由於「兩種不知」的緣故。
不知實相身,不知為物身,這叫「二不知」。
3.三不信
因「二不知」就顯現為「三不信」,也就是第一、信心不淳,若存若亡;第二、信心不一,無決定;第三、信心不相續,余念來間斷。
第一、信心不淳:信心不淳也就是說,你既然不知道阿彌陀佛已經成佛,是成為實相身、為物身的佛,既然不知道,那麼,我們內心這個「信」也就不淳。不淳就是跟原來的樣子不一樣。若存若亡--有時候覺得有把握,有時候覺得沒有把握。「淳」,一般解釋,好像一塊原木,原原本本從山上運下來,還沒有經過雕刻,沒有經過顏色的彩繪,這個叫做淳。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實相身)救度眾生(為物身)的悲願,原原本本領納在我們心中,不加上我們自己的盤算、自己的見解、自己的籌量計度進去,所以這個信心就淳了。所以說信心淳,就永恆性地破除疑。信心不淳,那就還有疑。
第二、信心不一:阿彌陀佛是這樣子(原原本本)地救度我們,我們不認為是這個樣子,而認為自己應該這個樣子、應該那個樣子才能被救。或者是:雖然有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可是我們要往生,哪有那麼容易呀?我們要累積這一點、累積那一點,甚至修這個、修那個,才能夠往生--不一。因為不一,所以這一顆心往往在那裡晃動,應該這樣、應該那樣,永遠沒有決定。都是在那裡或許這樣、或許那樣,加上這個、加上那個,好多種,沒有一個決定性,這個就是「信心不一」。
第三、信心不相續:既然不一的話,就不可能永遠這個樣子下去呀!所以就不相續。煩惱來的時候,就覺得往生沒有把握了;或者是人家講說其它的法門很殊勝,就轉到別的法門去了;不可能都是信受彌陀,稱念名號,永恆不變地持續下去。
(《凈土三經一論大意》之《往生論注》大意 二○七-二一二頁)
七、信心與稱名一致
由於有二不知,所以有三不信。如果「二知」的話,就是「三信」。「三信」是從三個角度來解說的,其實「三信」,就是一個信心,因此,真正的稱名念佛在哪裡呢?在於一個信心。
你有了這個信心,自然會稱名,這一種稱名就是如實的修行,如實的稱名。如果沒有這個信心,就不是如實的稱名。不過這個都是就我們這里來講,如果就阿彌陀佛本身來講,祂救度的是十方眾生,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信與不信,祂都要救度。只怕因不知道、不信,所以跑開了;如果能夠不跑開,永遠的在那裡,就是說,永遠的稱念這一句名號不改變,那也照樣往生。因為這無形中,信也就在裡面了。無形中,這一句名號都在那裡自然運作了。
所以曇鸞祖師在前面一方面說:「願往生者,便得往生」,一方面又說:「要有三信才能如實修行」,那豈不是互相矛盾嗎?其實也不矛盾。這種一輩子都保持願往生心的人,一輩子都保持稱名念佛的人,信心自自然然就在裡面了。不然他怎麼能夠這樣呢?如果他能夠這樣的話,不管怎麼樣,也就是他的宿善。同時,無形中信心就在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