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講】
第二條「出世本意」之文
雖然有聖道法門、有凈土法門,這二種法門哪一種法門是釋迦牟尼佛應現在此五濁惡世、他的本心本意要說的法門呢?
依據善導大師──善導大師的德行大家都知道,彌陀化身──歷史上有很多大師,可是,「大師」的名稱不足以來形容,所以善導大師多被稱為「善導和尚」,這是特別稱謂。依善導和尚意,釋迦牟尼佛出現在此五濁惡世的本意,唯一是為了說念佛往生的教法,標題是如此的。有這樣兩句話:「如來出現於五濁,唯說念佛往西方。」道理是一樣的,就是唯說念佛往生西方凈土。
下面引文,引自《法事贊》。《法事贊》是善導和尚以偈贊的形式歌詠、贊嘆和解釋《阿彌陀經》。
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引了十二句,也分為兩段。前面六句一段,後面六句一段。第一段說的是聖道修行的法門,第二段說凈土念佛法門。聖道修行的法門是方便法門,不是釋迦牟尼佛出現五濁的本意,而是他隨順眾生的根機所說的種種教法。念佛往生是釋迦牟尼佛出現五濁的本意,所謂:出世本懷單在告訴我們:有這一尊阿彌陀佛、有這一方極樂凈土,但稱此佛之名號,決定往生彼佛凈土。
「如來出現於五濁」,「如來」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五濁」是指娑婆世界五濁惡世,釋迦牟尼佛是久已成佛,應化在此世間。
「隨宜方便化群萌」,「隨」是隨順,「宜」是機宜,隨順眾生的機宜,「方便」是種種的方便教法,「化群萌」,度化廣大眾生,隨順眾生的根機而施設種種方便法門,以度化廣大眾生。哪些方便法門呢?
「或說多聞而得度」,「或」是有時、有的,有的眾生喜樂多聞、多解,為適應此等好學多聞眾生的根機,則說多聞而得度脫。
「或說少解證三明」,或有眾生不樂好學多聞──所謂「佛法無多字」、「真龍一滴水,遍撒大千界」,佛法不在於文字很多,若能悟到實相,比如禪宗能悟得真心真性,「教外別傳,不立文字」,文字很少── 對這樣根機的眾生,不必多聞多學,少解就可以,「三明」是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明是明了自己以及其它眾生過去世所有一切狀況,天眼明是了知自己以及其它眾生將來的一切狀況,漏盡明是一切有漏已經斷盡,不再輪轉。
「或教福慧雙除障」,有的眾生教導他們福慧雙修,來除滅罪障、得證聖果。
「或教禪念坐思量」,或有的眾生喜歡禪坐、觀念、止觀,就教導他們止觀等法門。
「種種法門皆解脫」,釋迦牟尼佛所說種種教法,如果依法修行,通通可以得到解脫。這些法門都非常尊貴。
不過呢……比如說「多聞得度」,那麼,少聞的人就不可以了;「少解證三明」,我等根機不堪;「福慧雙除障」,我們也不行;「禪念坐思量」,我等根機亦不堪行。這樣種種法門,畢竟罪障深重、無智愚痴之人難得利益。
「無過念佛往西方」,念佛教法亦是釋迦牟尼佛所說法門,比較起來,其它法門如果能如實修行,都能解脫,但沒有超過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三念五念佛來迎」,或者只念了三聲、五聲,當下阿彌陀佛率領觀音、勢至諸大菩薩乘寶蓮花前來迎接。「三念五念佛來迎」,非常簡單,非常容易,為什麼這么簡單容易呢?
「直為彌陀弘誓重」,正因為阿彌陀佛因地所發的誓願至誠殷重、真實不虛。
「致使凡夫念即生」,所以才使得我們凡夫只要念佛,當下決定往生。
在第一段文中,道綽禪師依據《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來闡釋;這第二段文說明:種種法門的解脫無過念佛,念佛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意,之所以如此,也是站在阿彌陀佛弘誓願的角度,核心亦在此。
釋迦牟尼佛出世,是願意多度眾生還是願意少度眾生呢?毫無疑問,是要把所有的眾生都能度盡。那麼,聖道法門是有的眾生修學聖道的根機、因緣成熟了,隨順他們的根機而講的,其它的眾生因緣沒有成熟,就不能得度了。凈土法門是釋迦牟尼佛隨自己之意,「是我這次來到娑婆世界成佛的根本意願」,所以,不待他人所請,自己說了這一部《阿彌陀經》,而告訴我們念佛往生。念佛往生,不論你是聖人根機還是凡夫根機,是善人根機還是造惡根機,若念佛者,無一不得往生成佛,這當然就能滿足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悲心,所以是「釋迦出世之本意」。
念佛法門能度脫一切眾生,而且快速、穩當、萬不漏一,不像其它法門,要歷劫修行,或者有頓悟法門,而根機不堪。兩相比較,凈土門才是世尊出世之本意。
我們今天來修學凈土法門,就和釋迦牟尼佛來到這個世間的本意是一致的,我們懂得釋迦牟尼佛來此娑婆成佛的本意。若不修學凈土法門,則不知道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意。
前面兩文可以說是凈土宗的教判,第一條文首先判有聖道門、凈土門,第二條文將聖道門、凈土門兩相比較:聖道門是方便,凈土門是釋迦佛出世之本意,勸導我們應當選入凈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