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愛教是中國佛教優良的傳統,而且這種源遠流長的思想,是佛陀親自製定的,從佛陀一生的事跡中,我們可以看見佛陀本身就是一位強烈的愛國者。佛教是提倡和平的宗教,其愛國思想,主要反映在報國王恩、報眾生恩的慈悲利他精神中。(當然還有報佛恩及父母恩的盡孝報恩思想,與前二恩合稱為「上報四重恩」。)佛教傳入中國後,以其獨特的倫理道德觀念、哲學思想體系,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內涵,適應了中國社會的需要。受到佛陀思想的影響,歷代的高僧大德,沒有一位不是不愛國愛教的。此外,史實證明,在任何時代,佛教和國家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沒有國家的保障、支持,要開展傳教或弘法利生的事業,是非常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佛教徒在愛教的同時,也必須要愛國。我們要繼續發揚愛國愛教的精神,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把各項佛教事業做好,為促進社會和諧,為全面建設理想人間佛教的社會做出貢獻。
我們都知道,佛陀出生在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城,那是一個弱小的國家,時常面臨著大國的威脅。佛陀雖然舍棄皇位,出家修行,但仍時刻不忘祖國,當自己的國家遭受鄰國憍薩彌羅國入侵時,曾多次用自己的行動來拯救。據佛傳記載,當時處於強勢的薩羅國的波斯匿王向迦毗羅衛國釋迦族求婚,釋迦族認為波斯匿王恃強凌弱,不願與其通婚,但又不敢得罪他,便讓一名婢女冒充釋種下嫁。這件事後來被波斯匿王的兒子毗琉璃王得知,認為自己是婢女所生,感到奇恥大辱,非要滅掉釋迦族不可。
所以當毗琉璃王即位後,馬上率領大軍欲攻伐迦毗羅衛城。佛陀聽到這個消息後,首先考慮到的就是國家的安危,於是他便來到毗琉璃王軍隊必經的道路上,在一棵沒有枝葉遮蔽的枯樹下靜坐。
毗琉璃王來到看見佛陀後,便下車對他說:「佛陀,那邊有枝葉繁茂的大樹,您為何不坐到那裡去乘涼,卻在這枯樹下靜坐?」佛陀回答道:「親族之蔭,故勝外人。」意思是說,自己的國家都快要被滅亡了,還有什麼蔭涼能比得上祖國和親祖的蔭涼呢。凶暴的毗琉璃王聽到此話也深受感動,立即停止了進攻,暫時延緩了迦毗羅衛城和釋迦族的滅亡。
此後,毗琉璃王又向迦毗羅衛城發動了兩次戰爭,都被佛陀所制止。雖然在強大憍薩彌羅國的進攻下,迦毗羅衛國最終還是被滅了,但佛陀不忍祖國和親祖受害,他的護國行為實在令人感動。
還有一次,拘利族與釋迦族人在爭奪水源,准備為水一戰,佛陀阻止他們說:「以血換水,請問水貴還是血貴?」兩族人聽後終於省悟,放下干戈,使自己的父母之邦避免了一場戰爭之苦。從佛陀的護國行動可以看出,他雖然出家,但依然熱愛著自己的故鄉,並努力以實際行動來拯救自己的祖國,他的護國情懷為後世的佛教徒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1. 報國王恩
佛陀的愛國思想,主要反映在報國王恩與報眾生恩兩方面。佛教所說的報國王恩,是說國王福德最勝,因國界中的一切山河大地都由他統領,如果國王政治清明,則能使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相反,如果國王統治昏庸,人民就會生活困難,乃至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人民要安居樂業,必需要有國家,若無國家,不但無法抵禦外患,國內人民的生命也得不到保障。所以報國王恩,說明佛教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就是要尊重賢明的君王對國家的治理,勤修善行,以佛法輔助國家的教化。
2. 報眾生恩
所謂報眾生恩,就是因為世間因緣無盡,一切眾生同體共生,猶如自己的父母一樣,是故應當時刻常思報答。《華嚴經》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這說明佛教慈愛一切眾生,眾生是諸佛菩薩成就菩提花果的根基;沒有眾生就沒有菩提,菩提與眾生是不相分離的。
在《增一阿含經.力品》中佛陀曾說:「為家忘一人,為村忘一家,為國忘一村,為身忘世間。」這段說話盡顯佛教同體大悲的精神,也就是說為了國家的安寧,為了世界的和平、人民的幸福,要不惜犧牲自我,放棄個人和小集團的利益。佛陀這種慈悲喜舍的精神,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中就表現得更為清晰,佛陀對弟子說:「將一滴水放到大海中去,那麼這一滴水就永遠不會干。」喻意菩薩的大悲願力,就是要積極利益世間眾生。
所以,從佛教的報國王恩和報眾生恩可以看出,個人的修行解脫實離不開眾生的成就和國家的護持,所以佛教的愛教必須以愛國為前提。(未完待續)
佛陀的時代,當時印度大國之間戰爭頻繁,干戈不斷,佛陀對這些戰爭甚表反對,為了改變社會、凈化人心,他大力宣揚慈悲濟世的和平教義。在《中阿含.雨勢經》及《雜阿含.七零五經》等經典中,佛陀曾提出「七不退法」等富國利民的方法。而在《中阿含.七法品城喻經》中更講述一個國家要具足「邊城七事」和「四食豐饒」,才能不被外敵所破。「邊城七事」就是要在邊境地區修造堅固的防禦瞭望樓,開鑿深廣的護城池,修建開闊平坦的道路,訓練象軍、馬軍、車軍、步軍四種兵力,預備弓、箭、鉾、戟等各種兵刃,有勇敢智謀的守衛大將、修築高峻牢固的城牆等七項保衛國家的措施。同時,「四食豐饒」就是要邊城多儲備水、草、樵木,稻穀、畜麥,秥豆和大小豆,以及酥油、蜜、甘蔗、糖、魚、鹽、脯肉等生活食品。佛陀提出這些主張,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古印度,對於國家的自我防禦觀念已相當完備。可以看出,這些防禦措施的提出,完全是出於對自己祖國和人民的真誠熱愛。
據史料記載,佛陀經常游化於五印各國,積極倡導和平,教化當時各國國王,努力熄滅戰爭。在《仁王護國般若經》中,佛陀特地為波斯匿王等十六國王宣講救護和保衛國家的道理,闡明護國應採取的措施。佛陀認為,仁慈之心是護國的根本,有了仁慈之心,人人安份守道,國家就會和平富強,天下才能太平。如《中阿含經》所說:「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親族輾轉共諍。......以欲為本故,王王共諍,民民共諍,國國共諍。彼因共相諍故,以種種器杖轉向加害;或以手叉,或以石擲,或以杖打刀斫」。明白指出慾望是造成家庭、社會、國際間爭鬥的重要原因,所以佛陀認為,如果人類的慾望得不到刻制,內心得不到凈化,世界就沒有真正和平的機會。當時的波斯匿王、阿闍世王、頻婆娑羅王、優填王等,耳聞目睹或親自接觸到佛陀偉大的人格與道德,不知不覺便受到感化,因此在政治上出現和平安寧的景象。
又據《長阿含.遊行經》記載,摩竭陀國阿闍世王准備討伐鄰國跋祗族,想到佛陀的德行與智慧,於是特別派遣大臣雨勢拜訪並請教佛陀;佛陀藉此機緣說服並阻止了這場戰爭。而在《雜阿含經》卷四十六中也有記載:一次摩竭陀國阿闍世王與憍薩彌羅國波斯匿王發生了戰爭,結果波斯匿王軍隊大敗。佛陀為此而說法,指出:「戰勝增怨敵,戰敗卧不安;勝敗兩俱舍,卧覺寂靜樂。」這段經文正是佛陀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重要思想。
另外,在許多的佛教經典中,還有很多闡述和平思想的內容和對國王的勸導。後來的馬鳴、龍樹等人亦以書信的形式,留下了若干篇論述政治的文章。這些內容都是勸化國王要憐恤人民,平息干戈,與鄰國友善,使人民安居樂業,免受戰爭之苦。
佛教提倡和平、仁愛,從不以武力征服,而是靠道德來感化對方。如果萬不得已發生了沖擊或戰爭,首先不應該主動開戰,盡力想出擊退對方的方法。如果真的處於非戰不可的狀態,在大乘佛教中也是以積極的態度即菩薩精神去面對。
如在《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中曾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五百商人修行佛道,將證阿羅漢,豈料竟有一惡人想將他們殺死;其中一個商人知道了,於是出於拯救其餘四百九十九人的慈悲心,不顧自身安危挺身將惡人殺死了。這一商人雖然殺了人,但在以大乘菩薩道精神看來卻有功德,因為他不但救了五百商人,而且不讓惡人犯下極大的惡罪,如果惡人殺死了五百商人,那麼他將墮入無間地獄,永不超生。
正如《菩薩戒本》上說:「我寧殺彼,墮捺落迦,終不令其無間業成。」所以殺敵其實是為了救敵,因為當敵人無間業還未造成的時候,把他殺掉,他就決不會墮捺落迦。而在殺者方面,雖然犯了殺戒,卻又是出於護國愛民的慈悲心,所以不但不成罪業,反而植下了功德。是故,《菩薩戒本》中又說:「菩薩無所違犯,生多功德。」由此可見,佛教愛國之心,其出發點乃為全體眾生。因此,佛教的這種說法具有極高的因應性與靈活性,推而廣之,當國家遭受外敵入侵之時,為佛教信徒起來保家衛國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此外,例如佛陀成道後最初所說的《華嚴經》,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中,就有從事於烽火戰爭及嚴刑峻法的菩薩;在《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應化身中,也有現大將軍身以度化眾生的善巧。上述種種的例子,說明出於菩薩利益眾生的悲願,以勇猛的精神,努力制止邪惡的戰爭,這在大乘佛教中是不反對的、甚至是贊成的。
佛教這種慈悲喜舍、自利利他的愛國思想,對後世佛教徒可謂影響深遠;其中阿育王(公元前286-232)是實現佛教和平理想的典型;阿育王是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第三世君主,他承襲自祖父以來的強大帝國,並不斷擴張其勢力,曾以武力統一印度各國。當他征服了東印度迦林迦國時,死傷者不計其數;阿育王由此產生了極大的懺悔之情,因而歸依了佛教,並立下把以和平為教義的佛教弘揚至世界各地的志願。
發了此願之後,阿育王即停止了一切戰爭,努力施行仁致,國土和平,人民生活安樂,並且幫助患病、貧窮的人建立了福利設施。阿育王還積極地將佛教從印度傳播到國外;為了弘揚佛法,甚至向希臘人居住的王國派遣使者,以傳播佛教的思想。因此,始於阿育王時代,佛教已流傳至斯里蘭卡、緬甸和中亞一帶。使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的宗教,為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結語
縱觀佛陀一生的事跡,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愛國愛教」的思想是佛陀親自製定的。根據《四分律》等律典記載,曾有弟子要到國外(印度境內的列國)去弘法布教,來到佛前請示教誡,佛陀即告誡弟子要「遵守國王法,不違毗尼行」。「遵守國王法」,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做個愛國守法的公民;「不違毗尼行」,即是嚴守佛教戒律,是愛教的表現。佛陀的這一「遵守國王法,不違毗尼行」的教誡,後來就成為了出家弟子弘法傳教必須遵守的戒律。
所以說,愛國愛教是佛教的優良傳統,中國佛教協會章程第三條便將「愛國愛教」這一命題明文寫進了會章。因為愛國愛教,符合佛教無我利他的教義教理,符合佛教創始人──佛陀以言傳身教為弟子們所作的示範,符合佛陀為弟子們親制的戒律。同時,愛國愛教也是佛教徒修學佛法,弘法利生,繼承佛教事業的重要保證。因此,身為佛教徒必須以「愛國愛教」作為修行的責任與使命,如此才不致辜負佛陀的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