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
‘幡’:梵語叫做‘波哆迦’,也叫做‘計都’。它是旌旗類的總稱,和‘幢、蓋’等同是供養佛菩薩、庄嚴道場的用具。在長阿含經第四遊行經、和法華經第二‘信解品’里,都曾提及‘幡’的話題。
自後有‘幡’以來,都是著色或繪有龍子等畫像的。舉例來說:佛般涅槃經卷
上有青黃赤白墨的‘五色幢’、陀羅尼集經第三有‘雜色幡’、文殊師利問經卷上‘菩薩戒品’有‘龍子幡’,有部尼陀那目得迦第五說有‘師子幡、莫揭羅幡、龍幡、揭路荼幡、牛王幡’等五種旗旛。以上所說的一些‘幡’,大都是供養佛菩薩的庄嚴用具。
造‘幡’、懸‘幡’、施‘幡’,可以獲致很大的功德利益。—撰集百緣經第七‘布施佛幡緣’說:迦毗羅衛國有一長者,婦生一兒。誕生之日,空中懸一大幡,此兒因以“波多迦”(幡)為名。日後出家,得阿羅漢道,為世所欽。—時諸比丘,問彼波多迦宿緣所以。佛告大眾:彼波多迦,於過去世毗婆屍佛涅槃之後,造一長幡,懸佛塔上。以是功德因緣,九十一劫不墮惡道;常懸寶幡,受天快樂’。(略詳)
又灌頂經第十一說:‘如我今者,亦勸造幡,懸著塔寺,獲福得樂,離八難苦、得生十方諸佛凈土。供養幡蓋,所願遂心,得成菩提’。(略譯)
灌頂經第十二又說:‘若人造四十九尺五色高幡,能脫病苦,延續壽命’。(略譯)
又釋迦譜第五‘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記’中說:‘塔成,造千二百寶幡及眾雜華;未及懸飾,王忽患疾。因伏枕上,哀懇祝曰:“若感威靈,願垂憫鑒;拔我病苦,俾盡愚誠”。由是愈疾,增算十二。以是因緣,名“續命幡”’。(略譯)
又灌頂經第十一說:‘若人臨終,當為燒香燃燈,於塔寺中,懸“命過幡”;轉讀尊經,滿三七日。所以者何?命終之人,在中陰中,身如小兒,罪福未定。應為修福,迴向亡者,神識往生十方無量剎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
以上的一些典據,是‘續命幡’可以延壽、‘命過幡’可得往生凈土等兩種說法的由來。此外還有:灌頂用的‘灌頂幡’、請雨法等庭儀用的‘庭幡’、用平絹作的‘平幡’、用絲束制的‘絲幡’、用金屬和玉聯綴的‘玉幡’。更有一種六角或八角的‘幢’形的‘幡’,叫做‘幢幡’,它兼有‘幢’和‘幡’兩種功德。至如用木料製成的‘幡’,叫做‘木幢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