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和僧衣的種類

  三、服裝

  袈裟(五衣、七衣、大衣、糞掃衣、金縷衣、縵衣)

  ‘袈裟’是梵語,這兩個字原本是‘kas!a^ya’,到了晉朝葛洪撰寫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袈裟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羅沙曳’,義譯是‘濁、壞色、不正色、赤色’、或‘染色’之義

  ‘袈裟’是僧尼們的‘法衣’,它是從衣的‘色’而立名的;所以也可把它叫做‘壞色衣’或‘染污衣’。又因為‘袈裟’的縫製方法,必須先把布料剪成一些碎塊,然後縫合起來;所以又可以把它叫做‘雜碎衣’或‘割截衣’。又據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說:‘袈裟是由阿難尊者奉佛指點,模擬水田的阡陌形狀縫製而成。世田種糧,以養形命。法衣之田,長養法身慧命,堪為世間福田;所以又叫做‘田相衣’、‘福田衣’。

  ‘袈裟’的制式,也有它的一些原因含義的。第一:印虔地點處於熱帶,人們多著白衣佛教為了僧俗有別,所以規定衣服染色。第二:白色俗裝,比較亮麗;法衣壞色,不求美艷。第三:割截縫製,能以杜防典賣,且無法移作他用。第四:染污雜碎,能除愛美心理。第五:割截染壞,可息盜賊奪衣之念。

  ‘袈裟’雖然是以‘色’立名,但是它的顏色如何,卻是異說紛紜,莫衷一是。現在我們且把其中的基本的、主要的說法,介紹如下:

  四分律第十六說:有三種壞色:或青、或黑、或木蘭色,可隨意染。十誦律第十五說:或青、或泥、或茜,三種壞色。

  另據五分律第九、磨訶僧祇律第十八、毗尼母經第八、薩婆多毗尼毗婆沙第八、有部毗奈耶第三十九、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第九等典籍,也都說是三種壞色。三種色是:青色、黑色(或作‘泥巴、皂色’)、木蘭色(或作‘茜色、棧色、赤色、乾陀色、不均色’)。這三種色,是‘袈裟’的如法之色

  所謂‘壞色’,有一種解釋說:‘青、黑、木蘭’皆屬‘壞色’。比丘著其任何一色,都算是‘如法、如律’。又有一種解釋說:必須把‘青、黑、木蘭’混濁一起,才能算是‘壞色’。更有一種解釋說:必須把‘青’等五色混合一起,才算是‘壞色’。—如法大師梵網經菩薩戒本疏說:‘“袈裟”此雲“不正色”。謂將青等五色,相互混合,染成不正之色,名為“壞色”’。

  另據毗尼母經第八說:‘諸比丘衣色脫褪,佛聽用十種色染:一者泥、二者陀婆樹皮、三者婆陀樹皮、四者非草、五者乾陀、六者胡桃根、七者阿摩勒果、八者法陀樹皮、九者施設婆樹皮、十者種種雜和之色’。

  關於‘袈裟’的顏色問題,還有一些闡述,不過一時無法作更多的介紹了。總而言之:佛制‘袈裟’染色,主要用意在於‘毀其形好,僧俗有別’。如梵網經卷下說:‘無論在何國土比丘服飾,必須與其國人俗服有別’。

  裁製‘袈裟’用的材料,叫做‘衣體’或‘衣材’。關於這一項,佛制也有一些規定。據善見律毗婆沙第十四所舉示的,有‘驅磨、古貝、句賒耶、欽婆羅、娑那、婆興伽’等六種材料。十住毗婆沙論第十六所舉示的,有‘劫貝、芻摩、憍絺耶、毳、赤麻、白麻’等六種材料。磨訶僧祇律第二十八所舉示的,有‘欽婆羅、劫貝、芻摩、俱舍耶、舍那、麻、牟提’等七種材料。更據四分律第三十九所舉示的,有‘拘舍、劫貝、欽跋羅、芻摩、叉摩、舍冕、麻、翅夷羅、拘攝羅、嚫羅缽尼’等十種材料。

  另外在十住毗婆沙論第十六及四分律第三十九曾經提到過‘糞掃衣’之名,這種衣服,在阿含部藏經說:它是從曠野間拾取包裹屍體用過的布塊,或是其他破舊布縷,洗凈之後縫合而成的。

  ‘袈裟’的種類,主要的凡有三種,它們是‘五衣、七衣、大衣’,點稱為‘三衣’。現在把它們分別介紹於下:

  一、‘五衣’:‘五衣’梵語‘安陀會’,義譯為‘中著衣’。此衣是用五條布料,每條一長一短做成,共計十隔。

  二、‘七衣’:‘七衣’梵語‘郁多羅僧’,義譯為‘上衣’。此衣是用七條布料,每條兩長一短做成,共計二十一隔。

  三、‘大衣’:‘大衣’梵語僧伽黎’,義譯為‘眾聚時衣’或‘大衣’。此衣共分九品。—‘下下品’九條、‘下中品’十一條、‘下上品’十三條。這三品衣全是每條兩長一短。‘中下品’十五條、‘中中品’十七條、‘中上品’十九條。這三品衣全是每條三長一短。‘上下品二十一條、‘上中品’二十三條、‘上上品二十五條。這三品衣全是每條四長一短。這九品大衣:‘下下品’九條,每條三隔,共計二十七隔。乃至‘上上品二十五條,每條四長一短,共計一百二十五隔。

  ‘三衣’的用處:—‘五衣’是平常起卧時用的。也有說是工作時用的,所以它也叫做‘作務衣’。不過在我國來說,僧尼們在工作時,都穿著國式的褲襖,並未著用‘五衣’。‘七衣’是聽經聞法、誦經禮懺、或是大眾集會時用的,所以它也叫做‘入眾衣’。‘大衣’是說法、論辯、羯磨,或是面見國王重臣時用的。

  ‘三衣’的縫裂方法,據磨訶僧祇律第二十八及四分律第七說:如果衣料細薄,也可以用兩層三層四層合並縫製。

  原始的‘袈裟’,本來是沒有裝配‘衣鉤’的。據四分律第四十說:‘佛弟子舍利弗入白衣舍(俗人家),深恐風吹袈裟,脫肩落地’。由於這一因緣,佛才聽許諸比丘們,在左肩胸前袈裟領邊,穿釘鉤紐,以便系牢袈裟。後來才演變成現在這樣的‘如意’形的‘衣鉤、衣環’。

  ‘三衣’的穿著,必須繞身三匝。並且可以視乎天氣的冷熱,隨穿一件、兩件、三件。如果夜裡太冷,也可以把‘大衣’蓋在身上。又五分律說:‘佛言:若出村入村,若草木鉤衣破、風土污坌入葉中(葉即衣相),或日曝壞衣色,聽為護衣故,聚落外翻著袈裟。若衣易壞,聽顛倒著衣,上下安鉤紐’。

  ‘三衣’之外,還有一種叫做‘金襕袈裟’或‘金縷衣’的;這種‘袈裟’實際上就是‘大衣’的一種。不過它的質料珍貴,是用金縷織成的。這種‘金縷衣’的來歷,說法不一。據禪林象器箋‘服章門’引中阿含經說:‘金縷衣’是佛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獻給佛的‘袈裟’。另據菩薩瓔珞經說:‘金縷衣’是用天人福蓋獻給佛八萬四千金縷,所織成的‘袈裟’。

  以上所介紹的種種‘袈裟’,都是出家僧尼們所著用的‘法衣’。除了那些之外,還有一種叫做‘縵衣’的‘法衣’。這種‘法衣’,是用大塊整幅布料製成,它是出家還未受戒的‘沙彌(尼)’,和受過‘在家戒’的男女居士們著用的。因為他們都還沒有受過出家‘大戒’,不堪‘為世福田’。所以他們著用的‘縵衣’,不能裁縫‘田相’。又沙彌輩不諳割截制衣法,所以且著「縵衣’。

  再者:搭衣、抽衣(穿脫袈裟)、捧持、摺疊,也有一定的制式,同時還得誦持‘偈咒’。這些儀軌,在佛教儀式須知第三章(搭持衣具儀式)里,都有很詳細的說明。在此,不多敘述了。

  以上所說的一切,都是有關於‘袈裟’的傳統規制。佛教東來以後,由於空間的轉移、和時間的變遷,‘袈裟’的原本形象,已經有些破壞!現在的‘袈裟’:幅面已經縮小,質料日趨浮華;著用時也只是繞身一匝、披搭肩上便是了。

  最後還須要向大家提示的一點,那就是‘袈裟’的功德。—據戒壇經說:‘五衣表斷貪,凈身業也。七衣表斷嗔,凈口業也。大衣田相,長多短少,表聖增凡減。並表斷痴,凈意業也’。又據悲華經說:‘佛於寶藏佛前,發願成佛時,袈裟五種功德。一者:入我法中,犯重邪見等;於一念中,敬心尊重,必於三乘受記。二者:天龍人鬼,若能敬此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者:若有鬼神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飲食充足。四者:若眾生共相違背,含袈裟力,尋生悲心。五者:若持此(袈裟)少分,恭敬尊重,常得勝他’。(摘自釋氏要覽)

  另據大般涅槃經說..‘龍得袈裟,各戴少分,即免金翅鳥之難’。地藏十輪經說:‘有一犯人,被判綁縛棄置曠野之間。頭頂袈裟指許,得免鬼魅之難’。又經雲:‘有一獼猴,趁僧不在,戲著袈裟歡喜跳躍,失足墮谷,命終得生天上。後九十劫,得出世道’。阿含經說:‘破舊袈裟,不堪更用,懸於曠野山林;人畜鳥獸若有見者,得種福善’。

  ‘袈裟’乃佛教之標幟,是聖人之表式,它的功德善利,豈是尋常可比?不怪清主順冶皇帝讚歎它說:‘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最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