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空法師:禪定要略

禪定要略

台灣慈善佛學院院長 惠空法師

對於禪定我先提出兩個問題:一、是什麼? 二、怎麼做?就是說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禪定佛教有一很好比喻瞎子摸象,摸到鼻子的人講象是一個大水管,摸到耳朵的人說象是一把扇子,摸到肚子的人說象是一堵牆壁……所以我們要了禪定到底是什麼,具有什麼樣的特質?當然禪定還要實踐,所以我們繼續問要怎麼做,就是要達到禪定境界,我們應該怎樣去實踐?

一、是什麼

1、佛法的三大核心

我們要了禪定是什麼,就首先要了佛法的本質。佛法核心可以用戒、定、慧三個字來總括。

戒可以防止我們的生命受到破壞,比如這個茶杯,裝了水可以喝,先決條件是這個茶杯沒有破損,再有是茶杯里的水是干凈的,我們的生命也是這樣,如果身體有損害就像茶杯破了一樣,如果身體有污垢就像茶杯里的水有毒了一樣,所以戒就是保護我們身心不受損害、不被污染,讓我們的生命始終保有能夠裝載佛法甘露的權利和能力,它為我們修道作保障,使我們的生命清凈、完整。

講到定,我們必須要想到佛法目的何在?佛法目的是為了覺悟解脫解脫就是要斷除我們的煩惱,那麼要斬斷煩惱就必須用智慧的利劍,可是智慧在哪裡呢? 在我們的心裡。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智慧也不是每一個人的智慧都一樣,為什麼呢?因為每一個人心的成份不一樣,心的雜質少,心清凈智慧光明、就深刻,所以要求取智慧,就必須先使我們的心能夠清凈無染,沒有雜質,能夠穩定,這樣才能夠激發出智慧。所以定的功能就是要讓我們的心沉靜下來清凈下去。

內心清凈就可以發慧,有了智慧就可以煩惱,我們夏令營提出「覺悟人生,奉獻人生」,有了慧才能覺悟人生覺悟就是我修行佛法目標。所以持戒、修定目的就是要開發智慧,開發我們每個人生命中本具的智慧覺悟宇宙人生真諦,得大解脫

上面講了佛法的基本內涵戒、定、慧,那麼禪定佛法里屬於哪一部分呢? 禪定屬於定、慧這兩個層次。有人會問:禪定明明是定,為什麼講它是慧呢?

2、禪定意義

我們修行禪定,從因上而言,也就是從過程上來看,它叫做止觀;從果上來講,它叫做定慧止觀是因,定慧是果,也就是說修行止、觀。可以成就定,也可成就慧,甚至在某一個層次定慧已結成一體了,為什麼修行止觀可以達到定慧呢?因為止觀能夠調整、運轉我們的心性

我們都知道瓦特發明蒸汽機的故事,當他發現水燒開以後蒸氣能把壺蓋沖頂起來時,他想到把自由散發的蒸氣統一運用起來發揮更大力量,於是他發明了蒸氣機。小小的水蒸氣如果讓它毫無目的地發散出去,它就什麼都沒有了,可是如果把它凝聚起來,蒸氣機就可以拉動火車飛跑,所以一個東西聚集起來所發揮的力量不可思議的。同樣的,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就像水蒸氣一樣,毫無目的地散發,我們的耳朵時時刻刻在聽,當我們的耳朵在接收聲音的時刻,我們的心力就通過耳朵而散發了,我們的眼睛是在隨時隨地地散發著我生命力量,我們的身體乃至每一寸肌膚都在散發著生命力量,我們的心思也是一樣,沒有一刻在休息,所以我們的六根時時刻刻在散發著生命力量就像毫無目的蒸發散去的水蒸氣一樣。那麼蒸氣凝聚起來可以發出很大的功能,同樣我們的心力如果把它統攝起來,也能發揮極大的生命力,這個統一的力量就是止的原則

我們再打一個比方,不知道各位到過黃河沒有,如果你將一塊硬幣丟進滾滾奔流的黃河水中的話,你還能不能看見它、找到它?但是如果你把一塊錢丟進清清的游泳池裡的話,你是不是以清楚地看到它飄滑下去,只要你扎入水中,你就可以把它撿起來。所以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我們的心就像水一樣,如果是黃河水,渾濁、動盪,那麼什麼東西也不在我們的生命中得以掌握;如果是一池清水,清澈澄凈,那麼我們就完全可以掌握生命中一切的內涵。什麼是我們內心的雜質污垢呢?煩惱邪見就像黃河水中的污泥,清除掉這些雜質,我們的心就是一片清明,那麼禪定就具有這種特質。

我們的心性有兩大缺陷,就是昏沉散亂。因為昏沉,我們的生命清明;因為散亂,我們的生命不統一。昏沉散亂使我們的生命變得錯亂無力,而佛法就是要便我們生命中的昏沉散亂完全消除,就是要達到止觀定慧層次

3、止觀的定義

下面我們從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里節取兩個各位可以接受的關於止觀的定義。

止,一個是止息的意思,就是停息我們的妄想雜念,比如你看念頭,看你自己在想什麼,你這樣看、看、看、……你就發現妄想慢慢少了妄想寂然而停息了,這就是止息。止的第二個意思是停止,就是把我們的心停住在一正確境界中,比如打坐時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肚臍處,或者我們念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注意力停住在這佛號上邊,這就是停止。

觀的一個意思是貫穿,比如數息時,1、2、3、4……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到鼻尖,這時候妄想起來就會自然地消除掉,這是利用數息來穿滅煩惱,叫數息觀。觀第二個意思是通達,比如可以對治我們貪慾之心不凈觀,就是在我打坐時心裡觀想人的屍體醜惡、骯臟的形象,從屍體青瘀、膨脹、血肉潰爛,蟲食鳥喙……乃至一堆白骨要讓這種景象清清楚楚地浮現、融射到你的心裡,這就通達。止息和貫穿是就我們修行中要運轉的境界而言的,就是要斷除昏沉散亂。停止和通達是就運轉的心的主體而言的,就是要把運轉的心放在我們要觀察的境界里。

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有各自不同的修行方法,但是不論念佛、數息,還是參話頭,每一個宗派、每一個法門止觀這個架構之下是完全共通的,不同的只是運作的對象層次有所差別而已。有的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有的人數息1、2、3、4……,有的人念頭有的人話頭有的人觀想死屍,……你會以為他們在做不同的事,其實不然。我們通過對止觀的認識,就知道止觀穿著凡夫昏沉散亂狀態一直到成佛做祖的全過程,不論我們運用什麼方法,我們都要止息一切妄想雜念,而貫注於一個特定的對象,並且生起智慧來觀這一對象這就是指止觀也就是定、慧二法。

4、進入初禪的三個階段

禪定境界我們常說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初禪實際上屬於沒有智慧禪定,屬於凡夫禪,但是初禪在我修行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這好像是階梯,只有進入初禪以後,才能再進入二禪、三禪,四禪。然而進入初禪的境界還要經歷三個階段也就是欲界定、未至定和八觸發動。在這過程當中,會有一徵兆對我們初學禪法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它是表明我們有沒有接近初禪的信息,如果我們對這些信息能夠正確認識的話,到時候我們就不會感到恐慌。

行者修行當中,不管用何種法門,如果把昏沉散亂降伏下來,感到身心寧靜安詳,坐在那裡內心一片光潔,而且好像有一力量把你的身體托住,一點也不覺得累,那就是進入了欲界定階段。再進一步用功夫,我們會感覺身體慢慢地消失了,只有一顆心清清明明,周圍的山河大地等一切好像都不存在了,有的人到了這種時候就以為自己開悟了,其實這還沒有入定呢,這叫未至定階段。再進一步就是八觸的發動,也就是動、癢、輕、重、冷、暖、澀、滑八種觸覺,在未至定階段你是身心一片空明,沒有感覺,當八觸發動時,你就會兒身起動亂,一會兒身癢無比,一會兒身輕如煙,一會兒身重如石,一會兒身冷如冰,一會兒身熱如火,一會兒身澀如木皮,一會兒身滑如乳,這時候你不害怕,它不會讓你感到不舒服,經過八觸的發動,功夫再進一步,你就會進入初禪,那身心寧靜、愉悅就很難語言分析清楚。可是各位要注意,八觸的發動是在未至定之後才是正確的,如果在未至定之前那就不正確的。

5、禪定的種類

禪定的種類在佛法有很多說法,以下的分類並不一定是最圓滿、最周密的,只代表我個人在所學範圍之內做的一個歸納罷了,供大家參考。我粗略地把它歸納為四大類: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上上乘禪。我們要講一講這四類禪定的性質分別是什麼,它們之間的差異又在什麼地方

首先講凡夫禪,這類禪雖然能正信因果,但是以求幸福,生天長壽為目的、欣上厭下而修的禪,是凡夫擁有的禪。什麼凡夫呢?凡夫生死輪迴六道中間的眾生,包括地獄有情乃至天界眾生,所以雖然具有這種禪定,他可以長壽、生天,他可以有神通,但是當他的這種禪定或者他的這種福報結束的時候他還輪迴。所以四禪八定都是屬於凡夫禪,它們都沒有超出三界

小乘禪是以解脫業報輪迴成就羅漢果目的而修的禪,它的修行是要把我內心世間執著對我執著降到最低層次小乘禪與凡夫禪的不同就在於:小乘禪定認為這個世間、這個自我是不凈的、虛妄的,而凡夫禪定看這個世間、這個自我是真實的。所以小乘禪可以得解脫當我們觀察到了這個自我和外在的一切是不凈的、虛幻的,那我們就已經超越了自我,我們的生命已經沒有了煩惱的束縛、沒有了業力的束縛。

大乘禪是菩薩的禪,它的修行要去我執和法執,所以它與小乘禪的不同也就在這裡。《大智度論》里有一比喻,講菩薩何以稱為菩薩,說一個人做夢,看見自己在一大河上劃船,把夢中的人們從此岸運送到彼岸,此岸是苦,彼岸是樂,這個夢好像沒什麼特別,特別的只是做夢的人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在夢中做這些事,這就菩薩精神。他知道這一切是夢,這代表他已經覺悟了,但他仍然在夢中夢中之事,而小乘人不這樣,當他知道自己在做夢,那他就清醒過來,要解脫這個所謂的世間的束縛,他不會繼續和夢中人打交道,這就大乘小乘差異

在這個比喻裡邊,我們可以體會到大乘菩薩對於自我解脫和所有生命解脫是統一起來的,把外在生命自我連成一個共同的生命體這就大乘同體大悲精神,所以要覺悟,不只是自我解脫就可以了,一定要所有的生命都得解脫才能夠達到徹底解脫。我們學佛要有這樣的眼界和胸懷把我們的生命擴展到無窮無盡時空中,因為我們的生命不只是一個肉體,不只是短短的七、八十年,我們的生命其實像大海一樣,所以我們修行不要追求速成。

什麼是上上乘禪呢?上上乘禪也叫最上乘禪,它是達摩所傳的禪,要求頓悟自心本來清凈此心即佛,依此來修,就是上上乘禪。這類禪下手處就是真心,因此就與大乘禪、小乘禪、凡夫禪而有根本性差別凡夫禪、小乘禪所運轉的心性僅屬於意識層面大乘禪是以阿賴耶識為修行基礎,而上上乘禪一下手就是真心

什麼是意識呢?意識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有的,它不只是單純的腦筋去想而已,實際上生命中的每個細節里都有意識去運作。在我生命精神層次意識是主導,所以我們修行就是要掌握這個意識,轉化這個意識,把意識里的昏沉散亂去掉,從而達到凡夫禪的境界,把意識我執去掉,從而達到小乘禪的境界

阿賴耶識是什麼呢它是種子意識只是它的一個部分,可以說我生命中的一切都是阿賴耶識所顯現的。我們用阿賴耶識來修行,那我們成就境界就屬於阿賴耶識這個層次在這個層次是把山河大地宇宙萬事萬物都看作夢幻一般,《金剛經上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大乘禪就是阿賴耶識在這個面上觀察的。

那麼什麼又是真心呢?它跟阿賴耶識又有什麼不同?阿賴耶識是染污的,是煩惱性的,真心卻是清凈無染的,所以上上乘禪認為你就是佛,當下承擔就是了。這個層次很高,就不是以我的能力可以解釋的了。

二、怎麼做

禪定層次很深、很廣,進入禪定的角度和方法也是千差萬別,所謂的法門就是走入禪定的路,它是修行禪定的一個過程、一個入口、一個技術,也可以說它是一個理論方法。我打個比方,佛法就像一個蘊藏著無窮寶藏大海只要你走對了方向進入大海了,就是入到佛法,只要入到佛法就能拿到寶,怎麼入、入多深、拿多少寶,各人完全不一樣。有了這個概念,我們對佛法修行的理解就能夠存異求同,所以我一開始提出止觀的理論,就是因為在所有的方法止觀是具有共通性的。每個人都可以有相應的不同的方法,而且佛陀歷代祖師也隨著眾生的根性發明了很多的方法,因而宗派差異也由此出來了。那麼我們要選擇出一個與我們最相應的法門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下面我介紹一下在我們這個時代比較常用,跟大家比較相應可行的辦法,供大家參考。

1、數息法門

數息法門,真一法師已經向各位講過了在這裡我只簡單地提一下。這個方法可以說很簡單、很基礎,是入禪定最直接的一個方法。雖然數息還處於呼吸層次,但它決不是以意導息,不是用意念控制、引導呼吸的運動,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注意。數息的理論是以意觀念呼吸自有它本來運行的過程,我們的意識絲毫不去接觸這個呼吸意識注意的重點是我們的念頭,即使數息在某一個層次可能會達到隨息或觀息的層次,那它也絕不是用意念去觸摸呼吸的運動,意念只是注意呼吸的出入,這叫以意觀息,所以「導」和「觀」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東西

因為數息的重點不是運作呼吸來改變生理狀態,而是透過對呼吸的觀察來觀察意念的變化,所以注意力和數目字是兩個相制衡的東西,就是用數目字來控制意念不至於散亂。因為注意力一散亂數目字馬上就錯亂,數目字的錯亂就反映出注意力失掉了控制,所以數息的巧妙處就在於注意力必須要全部地統一在你的鼻尖上。數息的關鍵就在於注意力裡面的那個慧心所,通過不斷地數息過程慧心所慢慢地增強,最後強大到某一個程度以後,把所有的妄念都去掉,慢慢地我們的心就寧靜了,數目字、呼吸也消失了,最後整個修入寂靜——入定。

2、生活禪法

生活禪法可能跟各位比較切要。在生活上面提得最好的是我們中國禪宗歷史上的兩個祖師,一位是達摩祖師,一位是惠能大師

達摩祖師提出的是二入四行論。二入就是從理上面入,從事上面入禪。從理上入,就是從道理上面知道這一生命境界都是虛幻的,從事上入,就是從生活中的每一個具體事物上去體會怎樣跟修行、跟禪相應。從生活上入禪主要從後者來談,入也叫行入,即所謂的四行: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隨法性行。在我生命中常常會碰到一些挫折、一些苦難,面對這樣的生命境界我們要以怎麼樣的態度去對待呢?達摩祖師提報冤行,就是要我們必須思維到今天的苦難都是我們自作自受,是我們自己前世出了不合理的事情而在今生出了果報,所以我們要甘心接受。也就是說對於一切苦難的來臨我們要心甘情願地去接受,正如佛法里所講的:「隨緣舊業,更莫造新殃」。

第二是無所求行,就是我們不要去追尋一切外在東西,因為一切都是無常的,一切都是虛幻的。這樣我們對生命就不會過於執著,其實佛法講無所求就是隨緣,它的尺度就是與眾生結緣,與法性相合,而且我們不追求自我的滿足,而常常為眾生謀福利。

三是隨緣行,就是有什麼因緣做什麼事,一個人的心要很調和、很柔軟,自己很清楚你應該如何對你生命境界,能夠隨這個境界恰如其分地運轉,而不是以你的思維、你的見解為引導的一個取向。

第四是隨法性行,就是說做人處事時常常能夠跟法性相應。法性就是一切萬物空,一切萬物虛幻要把金剛經上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個道理常常地思維。隨法性行可以有很多方式就是我們在生命中間的每一個時刻,對於每一個面臨的事物,我們都用空,用夢幻、用無常、用無我道理把它消融,這就是隨法性行。各位不要小看這個道理,真正的禪師絕不會弄玄顯乖,完全到生活當中去體認事物虛幻不實,把我們對事物執著心性顯發出來,弄虛顯乖搞神通,完全是對佛法的真意不理解之下的作為。所以在生理上、肉體上做文章的人那是邪魔外道。真正的禪就在生活當中老老實實做人,孝順父母恭敬師長,與眾生結善緣,犧牲奉獻。時刻保持腦子清醒的話,就能體驗到世間一切是虛幻無常的,所以了解佛法的人就知道應該怎麼樣真正地腳踏實地做我們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我再惠能大師的說法,《六祖壇經》在「懺悔品」里講道:所謂戒學就是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無嗔、無劫害;定學是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慧學是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憐恤孤貧。講到戒定慧三個道理,各位知道,我在一開始就提出佛法的本質不外戒定慧三學。《六祖壇經告訴我們怎樣修戒定慧呢?首先你心裡不要存惡念就是戒,任何境來心裡始終不要有惡念,面對任何境,心裡不要起波浪;你心裡也不要有善惡念頭這就是定;你常常和眾生結善緣,而且不自以為善這就是慧。這個道理簡單它就是六祖惠能大師教導弟子修學佛法的本色。

從這樣的一個教誨裡邊我們可以看到禪,看到我們柏林禪寺所提出來的生活禪,就是在生活中去體認我們的心性這就生活這就是禪。所以各位知道不是躲在深山絕壁之中就叫修行生命解脫智慧的開發,不是躲起來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真正的生命智慧,它不是單獨孤立起來的,不是孤立自己、關閉自己、躲避大眾就可以得到的東西,它必須在我生命的每一個時刻檢查我們內心,開發我們內心,與佛法相應,與法性相應。

我們相信我們柏林禪寺提倡的生活禪,是與禪、與達摩祖師的四行二入、與惠能大師所提出的戒定慧三學相應的這么一個理論實際的方式。所以各位不要以為修行就是一天到晚誦經打坐,怎麼樣在生命中調整自己的心性,了解佛法的真意,了解修行本義方法理念,從佛法的本質的立場去理解禪定過程,這更為重要。

生活入禪這個課題,怎麼做方法簡單。下面我介紹鳥巢禪師的幾句話,從他的話里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禪宗的開山祖師,他們所提出來的修行方法,我們自然就照著去做。它不是很玄妙東西,就是在生活當中的體認,而我們可以從這裡邊很明確地看到它就是我生活的細節問題。唐朝的大文豪白居易有一天去看鳥巢禪師,他問鳥巢禪師佛法大意禪師給他講二首偈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白居易聽了跳起來說:「啊!就這么簡單,連小孩子都知道。」鳥巢禪師就講:「三歲小孩也道得,八十老翁做不得」。這就說明在生活中間體驗禪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可不要小看這句話,不要小看二入四行,不要小看戒香、定香、慧香。它所揭示出來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而禪的境界這樣一個體驗當中就可以進去,所以各位不必刻求高明玄妙的理論,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去實踐你的生命,對佛法作一個很誠心、很踏實的實踐。這就是學禪的一個最高最直接的近路。

3、參話頭

話頭佛學入門常識里都要提到的禪宗很獨特的法門之一,它是宋朝以後幾個宗師所提出的一個修習禪定最簡單方法。參話頭道理簡單,就是給你一個話頭,比如念佛是誰,那我們就參到底是誰呢?不是嘴巴,也不舌頭也不意識,那麼是誰呢?又比如有人問趙州和尚:狗子有沒有佛性趙州說:沒有佛性。那我們就要感到奇怪了,佛經上明明講眾生都有佛性,為什麼狗子沒有佛性?於是這樣就參了,為什麼趙州和尚說狗子沒有佛性你就參他為什麼這樣講,趙州和尚是一個大徹大悟的人,他為什麼講這么一句話你去參吧。

下面我舉幾個最主要的問題跟各位講,參話頭怎麼樣入門入門以後你會碰到什麼境界?我看《大慧宗杲禪師語錄》時生起無比信心,那個時候我幾乎全天參,參了兩個多月,感到非常有味道,現在我就把我整理好、分析好的大慧禪師的說法告訴你們,對不對我不敢做保證,你們自己要去了解。除了《大慧宗杲禪師語錄》以外,我還要介紹三本著作,這三本著作和《大慧宗杲禪師語錄》的後半部分是同類性的,都是話頭的寶典。如果我們要學話頭,這些書是必讀的經典。這幾本書閱讀的次第是先讀《高峰禪師語錄》、《中峰禪師語錄》,然後再讀《大慧禪師語錄》和圓悟禪師的《圓悟心要》。

很多禪師講道,你要參禪的話,就抱定一個決心三十年。趙州和尚講過,你要句話三十年不放下去,你要是墮地獄我替你去。有人說如果今生不開悟的話,來生墮哪一道也不知道。這不對,大慧宗杲禪師講過,你要是認真參二十年,就是不開悟,下世再換一個客體的話,還是一個聰明人,繼續修行生生世世與佛法相應,得個大智慧者。所以參禪要有決心,我們要決定相信只要一個話頭參下去不改題,二十年、三十年決定成就一個大智慧者。一句話頭參下去,任何困難都不要問,什麼都不要問。假使釋迦牟尼來了,他說你不要參念佛是誰,狗子無佛性,我告訴你一個馬上開悟法門,你用棒子把那傢伙打跑,你什麼也不要,就參這個話頭能有這樣的決心,你絕對能開悟,否則的話很難

那麼在參話頭過程中有一昏沉散亂還會有一懈怠,參得既進不去也出不來,參得很沒有滋味,那不要緊,這都是一個過程,甚至參得好像有什麼境界,你都不要管它,你就把它參到底,這一句話參到底,保證你能開悟有一次我對我的學生開玩笑說:「我這個人業障大,福報不上你們,參話頭這個法門好了,現在我要到處講經弘法,先讓你們跑二十年,隨後我再追來」。我的學生說:「老師你不要跑得太快了,先讓我們跑二十年,被你追上不好意思」。參話頭你不要老想著開悟,要開悟,那你就開不了悟,因為你有一開悟的心,那就是一個貪心,所以你要把心放的平平的,默默地參下去就夠了。

對於話頭,我只能把我感受到的、看到的講給各位聽,實際的詳細的情形很難一地講。我想強調的是要我對於話頭這個方法有一正確態度與認識。要知道這個方法是真正的讓我開悟方法是一個直接了當的方法,雖然很沒有滋味,很淡薄,很寂寞,可確實是一個真正的好辦法,舍此很難其他的路。比如病人或老人手中的一個拐杖,這個話頭就是我修行的拐杖,用這個拐杖我們就能慢慢地走到開悟的路上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