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唄贊誦的法器:引磬

  引磬 (梵唄贊誦的法器

  引磬為寺院中所使用的打擊樂器,又稱手磬。形似酒盅,直徑約七厘米,形狀與仰缽形坐磬相同。置於一根木柄上端,木柄長約三十五厘米,用細長銅棍敲擊。

  《禪林象器箋》<唄器門>中說:“小磬,如桃大,底有竅貫緒,連縛小竹枝為柄,以小鐵桴擊之。名為引磬,蓋因導引眾故名。”

  引磬之名,見於《敕修百丈清規》卷二<達磨忌條>:“行者鳴手磬,維那出班。”同書卷八<法器章>中說:“小手磬,堂司行者常隨身,遇眾諷鳴之,為起止之節。”

  在《水滸傳》中亦記載以引磬領眾的情形:“宋江參五台山智真長老,鳴鍾擊鼓,合寺眾僧都披袈娑坐具到於法堂中坐下,宋江、魯智深並眾頭領立於兩邊,引磬響處,兩碗紅紗燈籠引長上升法座。”

  《敕修百丈清規·沙彌得度》亦記載:“引請收坐具起,鳴手磬,引剃頭人入堂。”又在同書中<亡僧>中也記載僧眾諷誦經咒時,以引磬領眾唱念之事:“齋粥,殿堂諷經罷及放參罷,堂司行者即鳴手磬前引,首座領眾至龕前,住持燒香畢,維那大悲咒。”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