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定法師:唯識大乘菩薩行位

唯識大乘菩薩行位
超定 一、修證的意義  修證,包括:發心修行、證果的全部修學歷程。佛法有五乘的差別,主要為適應學佛的五類型人而宣說,如人天乘人,發的是增上生心,修戒、施、定的三福行,得人天福樂之果;聲聞與緣覺二乘人,發出離心,修四諦緣起法門,證阿羅漢與辟支佛果菩薩乘人,發菩提心,修六度與四攝法,圓滿菩提果。中國佛教徒常把修行二字掛在口裡,強調修行的重要性,而對修行的實質內涵,往往是籠統顢頇,次第不明。探究全盤佛法,如經論所明,不出教理行果,或信解行證。依其內容,循五乘、三乘、大乘的三階梯,有其相依與相攝的一貫歷程。如單說修行,是修世間德行?出世的智慧行?抑或入世的悲智大行?雖然佛法圓融,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必機械地去劃分。但隨學人程度不一,發心各異,修行的重點要求也就差別華嚴經說:「發心究竟二無別,如是二心發心難。」我人修何行、得證何果,關鍵在於發心階段,如信心清凈,具強烈的善法欲,而後才能鎖定目標,勇往直前,如實修行。以修學大乘佛法為例,首先務必確立菩提心,為上求佛道、下化有情此心此願,盡未來際劫,永不退轉。所謂「信為欲依,欲為勤依。」自然菩提道上,欲罷不能了。倘若此一信願發不起來,或輕如鴻毛,猶豫不決,那麼面對既崎嶇又長遠菩薩行,要他如何繼續走下去?大乘正常道,從凡夫發心菩薩,修共世間十善法和十信行,要經十千劫才能成就信心,位登發心住,正式進入初阿僧祇的菩薩行列。由此可知,為何經說「發心」比「究竟」還難之深意。故此,在發起世俗菩提心階段,務必多聞正法,培養性空見,通達緣起如幻,漸漸地轉迷成悟,使世俗菩提心轉化而為勝義菩提心。真正做到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中國佛教大乘八宗,主要的是天台、賢首、凈土與禪四宗,前二宗以教觀著稱,後二宗以行持為特色。明清以來,台賢學者都歸趣於禪凈,尤以凈土佛教徒普遍的信行,教演天台或賢首,而行歸於凈土這是簡易的方便道之一,以大乘思想說,也是為成熟眾生的廣大難行道過程。除往生凈土而外,修天色身,或二乘的解脫道,都是為初學大乘,維護菩薩的信願,而特別施設的善巧方便。  二、菩薩行位  今年印順導師基金會主辦的「佛法度假」,我以菩薩道修證的歷程」為題向大家報告,其中第三節「唯識論的五位」,為時間所限,內容引原文多,講解文字少。茲藉此機緣,對唯識學的修證,增加若干資料,以便初學者略窺大乘相宗的修學次第。  1. 誰能悟入唯識性相?  成唯識論雲:「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於幾位如何悟入?謂具大乘二種姓者,略於五位漸次悟入。何位大乘二種種姓?一、本性種姓,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姓,為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要具此二種姓,方能漸次悟入唯識。」  唯識學承襲部派阿毗達摩的論風,在大乘佛法學派中,法相最繁瑣,思想最嚴謹,組織最龐大的一體系。外人不明其底蘊,往往誤認為是專供學術研究的一門學問,無助於佛法的修證;換言之,對於煩惱、了生死成佛道,無關宏旨。實則,「從禪出教」,瑜伽大乘是最重視禪觀的一宗派唯識性相的論證內容,如汪洋大海,深廣無涯。但可肯定,絕非為理論而理論,為學問學問,其目的無非是為佛法的修證。世親論師作『唯識三十頌』,在初二十四頌明唯識相,次一頌明唯識性之後,即進一步闡明悟入性相的歷程。首先要確認的是誰能悟入此甚深義?  我們一向聽慣「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心者皆當作佛的論調,但唯識學即明確地宣說,眾生有五姓差別聲聞種姓、獨覺種姓菩薩種姓、不定種姓、無性有情。以上五種姓,定性二乘和無性有情三類是不能成佛的;菩薩種姓決定成佛,不定姓的二乘,有因緣可以回小向大,修菩薩而成佛。不過,依回小向大的時劫計算,顯然不如直入的菩薩。如聲聞初果,需再修八萬劫後才入菩薩位,二果六萬劫,三果四萬劫,四果阿羅漢二萬劫;獨覺為一萬劫後入菩薩位。所謂「菩薩位」是指十住的初發心住。等於大學裡科系不同,學生轉系得補修新選的學分。如依一般的比配,聲聞初果,斷三結,證空性,應是菩薩十地的歡喜地。  依論文解說,要漸次悟入唯識,需具大乘二種種姓:一、性種姓:無始以來從未有熏習正法,在他的本識中即有無種子存在。二、習種姓發心以後,以聞思修三慧之力,使先天本有的無漏種子不斷增長,俾為見道證無漏現行的因緣。這二種姓之分,系約無漏種子的未增長與已增長二位而說。唯識學上探討種子的由來,有本有、新熏、本新俱有三說,所以菩薩種姓,即依無漏的本有與新熏而分二。唯有這二種姓是能悟入唯識性相,證得無上菩提。攝大乘論雲:「大乘多聞熏習相續,已得逢無量諸佛出現於世,已得一向決定勝解,已善積集諸善根故,善修福智資糧菩薩。」這對於誰能悟入之意,闡述更清楚,即具四力的菩薩:聞熏習的因力、善友力、解甚深法的作意力、堪能實行六度的任持力。也即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的四預流支,這四種條件,正是菩薩見道的因緣。  2. 悟入唯識位次  關於菩薩修行的歷程,成唯識論分為五位:資糧、加行、見道、修習、究竟位。攝大乘論則合十地前的資糧與加行為勝解行地。唯識五位:「一、資糧位,謂修大乘解脫分;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抉擇分;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四、修習位:謂菩薩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菩薩行的重點,從初發心乃至究竟,都是在唯識性上用功,觀萬法非實,唯識所現;依止觀力的強弱,有的是相似的解悟,有的是如實的證悟;證悟又有淺深之分,所以菩薩行位有高低的差等。  (一)資糧位:如論雲:「謂諸菩薩識相性,資糧位中能深信解。」頌曰:「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從發菩提心隨順解脫分,於唯識無義之理趣深生信解,以其觀慧求住唯識性,但因定力不夠,處於散心位修菩薩行,不能使能所二取隨眠(習氣)伏滅,令不起現行。修唯識觀以伏滅煩惱所知二障為主,此初位菩薩二障粗重的現行,雖盡力降伏它,而於微細二障及隨眠,以止觀力微故,還是力不從心。  (二)加行位:頌曰:「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即是暖、頂、忍、世第一法,名順抉擇分。經過資糧位,準備工作完成,為入聖道更加努力,修四尋思觀、四如實智,觀能取所取皆空,伏除分別起的微細二障現行,又制止俱生起二障的粗現行,但他的觀智還屬有漏階段,沒有真正契入無相唯識實性,也即未到達智理一如,能所雙亡的無相法界。  在加行的四階位中,其升進的次第是:暖位,依明得定,起下品尋思(觀智),觀所取空。頂位,依明增定,起上品尋思,同上觀所取空。忍位,依印順定,發下品如實智;下忍,印所取空,中忍,順能取空,上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依無間定,發上品如實智,雙印能所取空。頌言「非實住唯識」,因根本無分別智未起,未通達圓成實性,則不能起後得無分別智,通達依他起如幻,只能證到沒有別體能取和所取的遍計執無自性。  (三)通達位:頌曰:「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唯識,離二取相故。」經加行無間,無分別智生,證悟二空真如,斷除煩惱所知二障種子。此即十地菩薩初極喜地,從此生如來家,「於多有門已得自在,自知不久證大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菩薩歷程三大阿僧祇劫,從十住信行成就算起,至此第一阿僧祇劫圓滿。  (四)修習位:頌曰:「無得不思識,是出世間智,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於上位見道,已具無分別智,斷分別起我法二障。今為盡俱生起我法二障,再接再厲,趁勝進擊,加強進修,令無分別智增明。論釋:「此智遠離所取能取,故說無得及不思議;或離戲論說為無得,妙用難測名不思議。是出世間無分別智,斷世間故名世間;二取隨眠是世間本,唯此能斷,獨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義立,謂體無漏及證真如,此智具斯二種義,故獨名出世。」又「數修此(智)故,舍二粗重二障種子粗重名,性無堪任能違細輕故,令彼永滅故說為舍。此(智)能舍彼二粗重故,便能證得廣大轉依。」轉依是「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粗重,故能轉舍依他起遍計所執,即轉得依他起中圓成實性。由轉煩惱得大涅槃,轉所知障證無上覺。成立唯識,意為有情證得如斯二轉依果。」  菩薩從登地以來,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圓滿波羅密多。最後,(五)、究竟位:「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至此成佛,三大阿僧祇劫滿。  以上略述菩薩行位,供有志修證者之參考。語雲:「萬事起頭難」;「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發心修行,從準備資糧做起,開始修十信行:信、進、念、定、慧、戒、施、護、願、迴向心;經十住、十行、十迴向,而後轉凡成聖登於十地。其主要禪觀次第是:先觀所取境空,唯識所現;次進觀能觀心也是空;後觀此能觀心空的空相亦復空。「究竟菩提無所得」;「以無所得,得無所礙」;三身四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003年9月18日於觀音丈室

THE END